語文差1分滿分恢復高考后第一個文科狀元接受采訪時只說了四個字
1977年是我國恢復高考的第一年,當時參與高考的人數不足570萬,與現在千萬人以上人參加高考的局面完全不同,而570萬人中最終只有不到30萬的人考上了大學,錄取率不足5%。
這么低的錄取率,那肯定是當年的試卷題目非常難,以至于考生們沒有發揮好,才導致如此低的高考錄取率,事實證明并非如此。
44年高考試卷曝光,相當于現在的小學生水平
數學——題數少題目簡單
下圖是1977年河南省高考數學卷,可以看到整張卷一共有7道題目,每道題的分值特別高,而且題目都很簡單,比如說根據簡單的二元二次方程畫圖,這放到現在的高中數學卷子上最多是一道選擇題,而在這張卷子上卻是價值10分的簡答題。
政治——只考察簡單的理解能力
現在的政治試卷很難考高分,需要結合時事對于一些名詞進行解釋,而44年的全國統一政治試卷相對來說就很簡單了,簡單的名詞解釋和簡答題,只要你正常的理解能力和三觀,就能考出不錯的分數。
英語——沒有復雜的語法語句
下圖是1977年的高考英語試卷,第一道題是單詞變換填寫,這幾乎是現在小學五六年級的的水準,再往下看簡答題就更加離譜了,“are you a student?”就算是沒學過英語的人都知道答案是“yes,i am”。
語文——小學作文模板
1977年高考語文題目更是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了,尤其是作文題目“難忘的一天”,這不就是小學作文模板嗎?
而現在高考作文都是什么?大多是根據一段文言文進行主旨剖析,如下圖就是2023年全國高考語文作文題目,二者放在一起,1977年的語文高考題目簡直像一個笑話,根本沒有可比性。
主題剖析:
這么簡單的題目,放到現在學渣也能考高分考進清華北大,那么為什么當年的高考錄取率還那么低呢?
這是因為當年教育資源困乏,無論是學習環境還是高等教學資源與現在都沒有可比性。
現在的學生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用著最新高科技文具和教學設備,享受著名校畢業生帶來的生動形象的課堂,授課質量自然有所提升。
而44年前第一次恢復高考,還沒有9年義務教育,很多人都沒上過學,大多數人還是邊工作邊學習的,教育資源也有限,煤油燈下,寒風里,獨自一個人研究都是正常現象。
所以現在的學生要珍惜眼前的學習環境,為學習付出努力,將來為社會為國家做出貢獻。
由此可知,當年考上大學真的很難,比現在要難很多,而當年的高考狀元更是人中龍鳳。
44年前第一次恢復高考的第一個狀元,現狀如何?
1977年全國女狀元名為劉學紅,當年劉學紅的學習環境也非常艱苦,白天干農活晚上學習,但是艱苦的環境就有阻擋住她參加高考的決心,她抓住第一次恢復高考的時機,最終成為恢復高考后第一個狀元。
當年劉學紅語文差1分滿分獲得了99分,這個成績放在今天也是非常不錯的成績,現在的語文滿分150,考到140分的都很少,由此可見劉學紅當年有多厲害。
高考成績出來后,劉學紅收到了北大新聞系的錄取通知書,至此正式走出大山,為成為都市女白領打下堅實基礎。
從北大畢業后劉學紅被分配到中國青年報,妥妥的高薪知識分子,我們不知劉學紅具體年齡是多少,也不得而知她的現狀如何,是否還健在。但作為高考狀元她的命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僅改變了自己的一生,也影響了子女后代的一生,想來現在劉學紅老人的子孫后代都扎根大都市北京,從出生就是上流社會的人。
當年高考由于作文寫得格外出色,錄取結果還未公布,她的作文就被登上了人民日報。
多年后,再次回到采訪現場,被問及有什么想說的,她只說了四個字:感謝高考。
恢復高考的那一年,劉學紅已經中學畢業被安排到北京密云縣高嶺公社四大隊林業隊插隊,并且從事了一年的生產勞動。1977年10月,可以參加高考的消息被傳開。這個遙遠的夢突然在她的心中變得現實了起來。
第一年的高考是冬天舉行的(12月10日~12月12日),在考前半個月時間,劉學紅和她的隊友們集體請假回家備考復習。因為是第一年高考,大家心里都沒有底,聽說某戶人家拿到了10年前的高考歷史試卷,不允許轉借,不允許抄寫,劉學紅就跑到別人家,和其他小孩一起做試卷。
在備考沖刺的最后幾天里,為了不讓她受到干擾,母親將其反鎖在了屋中,全心全意準備高考。由于自己小學和初中沒有被耽誤,良好的學科基礎知識讓她在復習中比較輕松。最終,劉學紅以作文99分(當時北京作文滿分100),北京市文科第一名的成績被北京大學新聞系錄取。
劉學紅高考時所寫的作文題目為《我在這戰斗的一年里》,由于文筆優美,感情真摯,對自己的真實生活進行了刻畫與描寫,最終被選登在了人民日報上,引起一時轟動。
后來,劉學紅從北大畢業后被分配到中國青年報,步步發展,成為青年在線的總經理。多年后,劉學紅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如果沒有高考,自己可能會和當年留城的學生一樣做個售貨員之類,而高考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