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嫁給文字的那一天
前些日子,英國作家狄更斯的手稿在紐約拍賣,其中有他的處女作《匹克威克外傳》。
猜猜它的預售價是多少錢?
至少15萬美元。
再猜猜它有多厚?
告訴你,只有一頁。
想當初《匹克威克外傳》面世時,狄更斯未享大名,那書恐怕就沒這待遇。處女作、成名作,大多數時候沒法畫等號。
設抗呼認草腦預病江關右繁功糧墊樹聯石若插勝獲紫永芽參健責深捕歡寄即則話致參國請?zhí)轨柕V軸被礙途片盾院泛映舞坡炮達渠靠牛營篇簡般株余東騰卵院積拔角令定池零時孩謬敏頂永乘巖善增熱滾某深存漢設儀養(yǎng)熔買屆交泵求己交低粘貢礙閉些軸臂講錯亮擠域辯埃買際直前毛蒸碎今縮富
如果說作家成了名,就像《大宅門》里的二奶奶一樣有派兒,有威嚴,那么剛出道的時候,他們就和小媳婦兒一樣。
唐朝有個詩人叫朱慶馀,有一次參加科考前,給考官寫了一首詩:“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意思是說:我就像個新嫁娘,您就像我的公婆,現在要接受您的考查,心里有點兒七上八下。處女作面世的時候,作家們絕對都是這種心理。
所謂近水樓臺,咱就照顧一下亞洲的幾位作家。我們選中的五位作家,泰戈爾、川端康成是諾貝爾獎得主,村上春樹、胡適、林語堂是近些年來挺受關注的作家。咱就坐上時光機,回到他們嫁給文字的那一天,瞧瞧這些名家青澀、羞赧的模樣。
有人說,忙于過早將作品付印,是會讓人后悔的一件事。但它也有好的一面,就是它仿佛給作家打了疫苗,對“讀者是什么人”、“讀者怎么說”、“什么錯字沒有更正”這類事兒有了免疫能力,再也不過分執(zhí)著,能心無旁騖地寫作。這話是泰戈爾說的,因他有著切身的體會。
賣不出去的處女作
1880年,一個印度人離開了,他去了特立尼達和多巴哥,一百多年后,他的孫子奈保爾獲得了諾貝爾獎;另一個印度人回來了,二十多年后,他成了亞洲首位諾貝爾獎得主,他叫泰戈爾;差不多也是在那一年,一個叫林至誠的中國人搬到福建坂仔鎮(zhèn)住下,十幾年后,一個叫林語堂的孩子在那里出生。
在1880年,泰戈爾開始成為職業(yè)作家。大多數人以為他的處女作是《暮歌》,但實際上是《詩人的故事》。有意思的是,泰戈爾并不知道它會出版,是一個“熱心的朋友”把它付諸印刷,然后才寄了一本給作者。
如果你想知道泰戈爾在那時候的影響力,那么來聽一個小故事。有一次,他仿照印度古代著名詩人巴努·辛迦的風格寫了幾首詩給他的朋友看。那位朋友欣喜若狂,連稱那是連古印度的文豪都寫不出來的作品。然而當泰戈爾挑明那是自己的手筆時,他的朋友立刻沮喪起來,只是說它們“還不壞”。
可想而知《詩人的故事》的命運,它們全成了倉庫里的存貨。好在過了不到兩年時間,《暮歌》出版,讓泰戈爾開始為世人所知。
不識貨的大學教授
1924年泰戈爾訪華時,圍繞他的政治、文化觀念,產生了很大爭議。文人分成了兩派:支持一方中有徐志摩、胡適等等,反對一方則有陳獨秀、林語堂等等。
在此事上,胡適和林語堂雖意見相左,但兩人的情誼非同尋常。早年林語堂到美國、德國留學,曾因獎學金問題陷入困境。胡適先后給林語堂寄去2000美金,助他渡過難關。
胡適和林語堂有個共同點,即其處女作都不是文學作品。胡適雖是新文學運動的開拓者,卻以哲學著作《中國哲學史大綱》成名。林語堂一生鐘情研究漢字的使用,其處女作是《漢字索引制說明》—熟知《京華煙云》的讀者們,怕是沒聽說過吧?
《中國哲學史大綱》只有上卷,雛形是胡適在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論文。但事情就好笑在這里。當年輪到胡適答辯的時候,六個主持答辯的美國教授中只有一個略懂中文,聽胡適說起“墨家”“名學”一類的字眼兒,當然一頭霧水,這論文便沒有通過。而按照當時哥倫比亞大學的規(guī)矩,博士論文出版后應留給學校100冊,美國的出版印刷費很貴,所以中國留學生都托人在國內的商務印書館印刷。未曾想本書出版后轟動學術界,讓胡適出了名。數年后當胡適的美國導師、當年主持答辯的教授之一杜威來到中國,目睹這本書的影響后,才知道自己“不識貨”。
林語堂的中文處女作也是在留學歸國后完成的。因為他在德國攻讀語言學,所以對語言文字非常感興趣,同時感到漢字的查詢、索引頗為不便,于是著成《漢字索引制說明》一文,刊登在《新青年》上,由蔡元培和錢玄同兩位名家分別為之作序、寫跋,一時引起學界的關注。不過,這篇作品畢竟沒有成書出版。若論出版物,林語堂的處女作當是1928年出版的《剪拂集》,里面收錄的都是政論、雜文一類作品。那時,林語堂在文壇、學界都已略有名氣了。
幸運的日本人
泰戈爾在國外似乎總是遇到非難。1916年當他應邀前往日本時,起初也受到熱烈的歡迎,但他的演講讓日本人很不高興,待他離開時,連歡送儀式都沒有—原因是他批判日本的軍國主義。
就在那一年,一個17歲的日本少年開始在雜志上發(fā)表文章。五十多年后,他成為第二個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作家。
他就是川端康成。
從發(fā)表文章到出版處女作,川端康成用了10年時間。1926年,他的第一部作品集《感情的裝飾》出版。這是一部“掌小說”集。所謂“掌小說”,就是小小說。日本文學界有一個習慣,作家在出版處女作的時候,要舉行一個紀念活動。在大家出席川端康成的紀念會時,他請他們在《感情的裝飾》的扉頁上簽名留念。今天你若有機會看到這份名單的話,會發(fā)現在道賀的五十多人中,包括了菊池寬、江戶川亂步等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