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高一作文匯總五篇
有關高一作文匯總五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一作文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一作文 篇1
人的一生就好像是搖槳者漂泊,不斷的變換著各種條件,而駛向清流與濁流更是一念之間:入清流如芝蘭芬芳,入濁流好似鮑魚之肆,因而我們要杜絕濁流,杜絕不好的風氣。
隨著新興網絡的發展,各種電子設備爭相進入人們的生活之中。手機,電腦極速翻版,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信息化,在這樣的時代之中,網紅作為一個新興的產物開始萌芽,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好壞,就好像一個硬幣,終歸是有正反兩面。因而我們要積極看待,剔除社會中不良的現象與污點,開辟出一方清泉。
只是社會上涌現出來的有些網紅,他們并非為人們帶去歡樂,他們賣弄風姿,并沒有給人們帶去什么方便好處,只是一味的為了利益蒙騙他人,這樣的網紅難道不應該被譴責么?他們為了金錢為了榮譽,出賣著自己的誠信,難道不可恥么!他們為了生活不擇手段,挖著各種墻角,同時暴露著他人的隱私,這樣的網紅會腐化這個清澈美麗的社會。
然而這畢竟是少數。大多的網紅還是給人們帶去歡樂,在幽默無形中帶給無數的啟迪。她們發揮了自己的優點,將最好的一面展示給人們,同時關心百姓生活,推薦著各種商品,給人們帶去方便,例如將好的東西推薦給百姓,又例如將生活中的趣事與大家分享。讓人們在茶余飯后增添一抹幸福,一抹歡笑,這便是清流,細細綿綿,涓涓不息。我們的社會就需要這樣的清泉,似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般芳香清澈。如雨,溫潤人們勞累的心靈;如花,愉悅人們困乏的視野;如清泉,凈化了人們前進的道路。
清清泉水,如芝蘭芬芳,給了人們幸福歡樂,推動著時代的小船緩緩前進。
高一作文 篇2
路燈下,一眼望去,那拉的長長的身影,左右盼望著的婦女必是我的母親,每晚她都會在這里準時接我回家。放學啦,走吧!沒有多余的話語,挽起我,便向家走去。
那一刻,愛在右邊
回家的路不遠,但臨近公路,車多是必然的。挽著我的左臂,母親在向我絮叨今天她的有趣見聞,什么誰打牌時少拿了牌咯,什么樓上張阿姨的女兒學說話時又鬧出什么笑話咯!總之,對于忙了一天學業的我來說,我并不感興趣,只是靜靜的聽著罷了。
一輛車突然的從我身邊疾馳而過,媽媽埋怨道:“晚上開這么快干嘛?真是的。”突然間,借著燈光我瞧見她眉頭皺了一下,然后松開了我的左臂,跑到我的右邊,挽起我的右臂興沖沖地走著,臉上分明還掛著小得意與滿足。我不解地問她為什么突然要走在我右邊,她說:“晚上司機開車毛毛躁躁的,我走右邊,靠近馬路,這樣即使有車也不會傷到你。”聽著她平淡的話語,仿佛在說一件平淡無奇的小事。但是當我聽完時,我心頭一顫,鼻子一酸,竟不知所措。她握了握我的右臂,“走吧”,母親說道。那一刻,愛在右邊。
那一刻,愛在廚房
好不容易有一次假期,我與幾個同學相約去打球,一時忘了時間,到家已是晚上7點了。媽媽開始嘮叨了:怎么這么晚才回來,說好早點回來吃飯的啊!菜我都已經熱了一遍,現在又快涼了,你才回來……
我不吃行不行,嘮嘮叨叨的煩不煩。本來打球輸了心情就不好,她還一直嘮叨,真是夠了。甩上門,我開始睡覺,留下她燈光下瘦削的身影。
不知過了多久,終于餓醒了,中午急著去打球隨便吃了兩口就走了,現在卻怎么也睡不著了。我爬起來,躡手躡腳的摸到廚房。嗯,一股魚香撲面而來,打開燈,我開始找吃的,只見電飯煲上的保溫燈還亮著,打開一看,上面熱著魚,我開始大快朵頤。頓時,我好像明白了什么,媽媽知道我沒吃晚飯,晚上肯定會餓醒,就把飯菜都熱好了。想到晚上對媽媽說的話,我慚愧地低下了頭,那一刻,愛在廚房。
那一刻,愛在遠方
為了生活,父親背井離鄉,漂流在外,一年之中,與他相處之日不過數月,但迫于生活的壓力,他不得不離妻別子,奔波在外。但父親從不會吝惜話費,最少都是兩天一個電話,噓寒問暖,無微不至。
記得有一次,我生病了,媽媽通知爸爸之后就送我去醫院了,手機落在家里了,后來,我發現,那一天之內父親竟然打了17個電話。那一刻,愛在遠方。
那一刻,愛在右邊。
那一刻,愛在廚房。
那一刻,愛在遠方。
那一刻,愛在身邊。
高一作文 篇3
華山素以險峻聞名天下,登華山一直是我的愿望。利用假期時間我和爸媽有機會領略華山的壯麗。
我們來到華陰縣境內,映入眼簾的是直沖上云霄的高山,心中不由得贊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征服它的欲望頓時強烈起來。
安置后我們在夜色的掩護下開始華山之旅。剛開始的上山路(跟后面遇到的相比,簡直是平路)都輕易被我拿下,即便是臺階處,我也是一步兩階向上走。可好景不長,不一會兒,我的呼吸就變得急促起來,汗水順著額頭淌……
爸爸看后激將我:“小子,這可就累喘了,還不到五分之一的行程呢!不登山了吧!”“不!不登華山非好漢,我一定要看到華山的日出!”爸爸向我豎起了大拇指。
路兩旁依稀的燈光中,我看著越來越陡的'山路,望著越來越窄的臺階,無數次的休息后,原先的壯志豪情熄滅了。我坐在路旁的石頭上,望著不知盡頭的華山,一度想放棄。媽媽鼓勵我:“這山路好比我們的人生路,有曲折,但你要堅信經歷風雨才能見彩虹!”我疑惑地問:“那為什么要夜登華山呢?”媽媽神秘地說:“到了山頂你就知道了。”
“日出”,我來到華山的“初心”,難道我要因這困難而放棄這美麗的風景?我的回答是:“不!”我望著充滿未知的征途,對自己說:“我不甘心,倒在華山的腳下!我不甘心,放棄這美麗的風景!我不甘心,放棄探索腳下的征途!”
我重鼓起勇氣,穿過“千尺幢”、“回心石”,看著直上直下的臺階,漫長而沒有盡頭的路,低頭抓著冰冷的鐵索小心前行。我要步步丈量華山的高度,用漫漫征途考驗自己的意志和耐力!
隱約聽到路邊潺潺的流水聲,昏暗的燈光伴著我們前行,歷時6個小時后,我終于來到了北峰之巔!此時天微微透亮,身處云海之中,站在金庸題寫的《華山論劍》石碑前,想像著令狐沖舞動的招式;看到已踏在腳下的“千尺幢”、“回心石”還有接近90°的鐵索棧道,我不由得倒吸幾口涼氣。“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我,這時腿竟有點顫了!
無限風光在險峰,回望走過的征途,我不禁眼眶濕潤了……
天梯阻擋不了我登華山的決心和勇氣,盡管沒看到期待已久的日出,但在回程的途中偶遇“華山獨臂老人”--雖然他失去了左臂,但卻可以背著100多斤的貨物上山,如履平地,我被這個挑山工震撼了!這豈不是更美的風景?頓時我明白媽媽讓我夜登華山的目的了,一夜的疲勞換來這瞬間的滿足,值了!
人生亦如未知的征途,有曲折,也伴有美麗的風景!
高一作文 篇4
我是一尾魚,媽媽把我生在清冽的小溪中,那時我并不孤獨,因為我有很多朋友。
黑黑的蝌蚪,金黃的螃蟹,我是那么地快樂……
直到有一天,
我發現,
媽媽以前在石邊給我講的童話故事我似乎又記不起來了。
爸爸說這輩子我一定要去的地方,也朦朧在了記憶里,難道我的記憶被水沖淡了嗎?
……
原來,我的記憶期限只有七天。
我游著,我依然游著。但這次的游行與童年時期的游行有點不一樣。
每當下雨,我都會勇敢地抬起頭,并向另一個“世界”來的它們奮起反抗,我的倔強,沒有理由。
每當游過一葉小舟時,我會偶爾被一種強大的力量所刺傷,我的魚鱗會落下,慢慢沉入湖底的最深處。我只能看著它們的掉落。我的每一片魚鱗都會使我暴露,異于同伴,使我更加孤獨。
每次經過一個瀑布,我都會隨著激起的浪花飛躍,因為浪花可以帶我一起飛翔,仿佛失去重力,仿佛又讓我看見了爸爸媽媽,仿佛我又回到了小時候。
七天之后,我知道我又會煥然一新,重新開始,仿佛又是我生命中的第一次。
【指導教師評語】
讀著這篇散文,不禁讓人想起了徐志摩長篇敘事詩《阿詩瑪》中的詩句:“回憶里不斷演繹相同鏡頭,現實則切換著不同情愫出口……傳說魚的記憶只有7秒,七秒后便不記得過往物事了,所以小小的魚缸里它也不覺得無聊,\因為7秒后每一寸游過的地方又變成了新天地……”。然而我們畢竟不是魚,無法忘記我們愛的人,無法忘記我們牽掛的苦,無法忘記我們思念的痛……我們唯一能做的恐怕只有面對了,用我們的真心和智慧去面對!從這個意義上講,王李詩同學的感悟親切、富有哲理,靈動而深刻!
高一作文 篇5
老巷子的南頭,是一片熱鬧的小集市,集市上做買賣的多數是賣菜的。天氣晴朗的時候,賣菜的人會三五成群地湊著打牌。但在這群人中有一位是不被這些所誘惑的,他常穿著一件深綠色的軍衣和一條米灰色的西褲,頭上的頭發白掉了一圈,只剩下中間一小塊是黑色的,我不知道他來自哪里,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我常叫他“老先生”。
每天早上他都會把縫紉機扛上巷口的臺階上后,再左手提著一個木箱子,右手抱著一把老木椅,走到臺階上。他很有序地擺好自己的工具,吃力地撐開一把大傘,把傘插在旁邊的水泥柱上,傘邊掛著一塊塑料板,板上歪歪斜斜地寫著幾個字“修補任何鞋,兩元一雙”。做好這些,他開始工作了,他從木箱中取出一副棕色邊框的眼鏡戴上,再取出一雙鞋和一卷白線。他將白線放在縫紉機轉頭上,將鞋子放在針頭下,慢慢地踩動著縫紉機,手很有節奏地轉動著縫紉機的轉輪,兩只眼睛用力地注視著針頭,注視長時間后,會停下來環視周圍休息會兒。
下雨時,賣菜的人稀少,集市就不那么熱鬧了,但依然能看見那位老先生的身影,他依舊如同往常一樣工作著。
有一天,媽媽的一雙皮鞋脫邊了,但又舍不得丟掉,就叫我拿去補一補。見到他時,我瞧見他手上貼了幾塊白膠布。遞給他鞋的同時我說:“老爺爺,我趕時間。您快些弄。”老先生即道了聲好,聲音十分干脆,聽起來十分精神。他從木箱中取出一個小錐子,在鞋上鑿了幾下,在鑿時他不小心戳傷了食指。血流了出來,他用嘴深吸了一下,用力一吐,在他的大衣上擦凈。隨后,他便繼續干活,把棕色的線揮來揮去幾下,一會兒就將鞋遞給了我,我掂了掂,覺得修得挺牢固。遞給他錢后,我剛轉身欲走,聽見他說:“小孩,要是不夠結實,下次再拿來,我免費給你補。”我想,不就是兩塊錢的生意,用得著這么周到的售后服務嗎?
以前,我一直認為在集市上只存在買主與賣主兩種關系,在買賣中,賣主會像對待親人一樣對待買主;而當買賣做完后,賣主因擔心自己的產品質量而不想與買主有任何瓜葛,恨不得像從沒見過一樣。這兩種反差極大的感覺使我十分反感,所以我并不常去集市,但這位老先生卻給了我很大的觸動。
后來,只要家里有鞋子壞了,我都會拿去給那位老先生修補,我成了老先生的老顧客。最后一次見到那位老先生是在我去高中學校的那天,我和媽媽去集市里買菜,隔遠處我向老先生招了招手,他對我回應了一個簡單的笑容。但在往后我放假的日子,路過巷子口時卻沒再看見過那位老先生,我不知道他去了哪里,不知道他過得是否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