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2023高考作文熱點:愛國主題模擬作文與時評范文
1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①女排主教練郎平說:“只要穿上中國的球衣,我們的目標都是升國旗、奏國歌。”
②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黃旭華說:“誓干驚天動地事,甘做隱姓埋名人。我和我的同志們,此生屬于祖國,此生無怨無悔?!?/p>
③70周年國慶大閱兵儀式上,車牌1949的閱兵車并無乘員,網友感動地評論道:“山河猶在,國泰民安,空車載著的是革命先輩的英魂,這盛世,正如他們所愿!”
以上材料觸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就此寫一篇文章,作為征文稿向學校團委會舉辦的國慶征文活動投稿。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立意分析
這是一篇典型的任務驅動型作文,要求考生根據材料內容,以征文稿的形式寫出自己的聯想和思考。
審題時,首先應明確任務要求。由于本征文稿是國慶征文活動投稿,因此,主題必然是圍繞國慶活動展開。而征文稿與我們平時所寫的作文差別不大,記敘文、議論文都是考生可以選擇的體裁。
其次,考生應挖掘材料內涵。三則材料均與國家有關,講述了我國的杰出先輩們為國奉獻、以國為榮的精神。而考生可以由此展開自己的聯想與思考,既可以以記敘文的形式寫作自己的愛國情感,也可以以議論文的形式展開對愛國精神的論述與呼吁。
最后,考生應注意結合自身體驗。雖然題目并未要求考生結合自身,但如能從青年身份出發,寫出自己作為青年對愛國情感的感悟和體驗,可以使文章落到實處,更能引發讀者共鳴,贏得閱卷老師的好感。
高分范文
誠誠愛國心,赤赤報國情
作者/林璟
風華教練,志在爭艷;花甲癡翁,志探龍宮;英勇先雄,唯愿國雄。從古至今,中華沃土向來不乏山之脊、橋之梁,無論何時何地,總有愛國之輩挺起中華之脊梁,以誠誠愛國心、赤赤報國情向大美中華告白。
七十載驚濤拍岸, 九萬里風鵬正舉。又值國慶佳節,愚輩望以此文致敬愛國之人,并警醒自己時時刻刻秉持對祖國的拳拳愛意,奮斗在報國之康莊大道上。
喬木亭亭倚蓋蒼,櫛風沐雨自擔當。祖國如樹,在風雨加持下成長,然樹之茁壯,自少不了中華兒女的呵護。那是戰火紛揚的年代,君可見英勇先輩以胸膛抵槍口、用頭顱會利劍,為國之周全赴湯蹈火;那是改革號角吹響的春天君可見無數商人“下?!?,為國之發展強心助力;這是疫情肆魔之時,君可見一隊隊醫療勇士為圖出征……正是這樣無私的關懷照料使得華夏之村愈發挺拔,在世界之林獨據有一方。
中央領導曾言:“青年是時代的晴雨表?!苯袢?,“護國之材"成長的擔子已經交付我們身上,我們應當以誠誠愛國心、赤赤報國情護國之茁壯成長,讓祖國的明天燦爛如陽。
亮起愛國之心,以誠誠真心愛吾國。身為中華兒女,我們誠應懷愛國丹心前行,十分慶幸,我們常于生活中看見小學生在升旗時,肅然而立,亦有青年人將愛國時時刻刻銘記,亦有白發老叟為國之發展高聲喝彩……愛國之歌在世世代代傳唱著,每一代人都發出最美妙的聲音。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燃起報國情,以鏗鏘行動回報祖國。吾輩青年當化青蔥韶華于一腔熱血,當如“唯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的趙一曼女士甘愿為國拋顱酒血,當如“留取三尺臥榻,夢成萬千稻香”之袁隆平為國家糧倉的碩滿奔忙于田地,青年力量或許尚微,但卻是編織成偉大中國夢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小小江河水心將匯成一川銀河,嵌入古稀中國的肌體,讓古稀中國在世界之林更加耀眼。
祖國母親七十一華誕即將到來,在新一年的征程里有風有雨是常態,風雨兼程是狀態,愿中華兒女的誠誠愛國心、赤赤報國情足以助力祖圍的騰飛壯大,愿祖國在新的一歲里寫下更美的詩篇!
點評:這是一篇非常優秀的范文,內容充實,文辭優美,邏輯清楚。亮點有二:其一,文辭雅麗,富有詩意。作者巧妙引用了許多詩句,運用了排比、對仗等手法,例如文章開頭“風華教練,志在爭艷;花甲癡翁,志探龍宮;英勇先雄,唯愿國雄”,工整漂亮,能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其二,邏輯清晰,論點鮮明。作者由前輩們的英勇事跡出發,寫到吾輩青年的責任擔當,緊扣題中國慶活動征稿的任務要求,實屬佳作。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文末發出對吾輩青年的呼吁時,如能引用青年的事例作為論據(譬如2023年四川大火中為國犧牲的青年戰士),則會更加優秀了。
2
鴉片戰爭后,近代中國積貧積弱,民族內憂外患、人民生靈涂炭,一度風雨飄搖。直至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才真正找到了國家和民族的出路,中國人民的命運才開始轉變,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巨大變化。是什么讓中國共產黨能克服艱難、奮斗不息?是什么能讓中國共產黨把中國建設成為東方強國?答案是:紅色精神!
最近,學校開展“傳承紅色精神”的主題班會,邀請你來做一場演講。請就此寫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中國人失掉信仰力了嗎
作者/傅麓文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中國人失掉信仰力了嗎”。
大先生曾寫過《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如今我也想仿先生的題目,沾幾分先生之才,也借得先生智慧,向大家講述我心中最真實的“中國信仰”。
林語堂先生曾經說過,“中國人得意時信儒教,失意時信道教、佛教,而在教義與已相背時,中國人會說,‘人定勝天’。中國人的信仰危機在于,經常改變信仰。”
然而果真如此嗎?
羅曼·羅蘭在《約翰·克里斯朵夫》中寫道:“若你繼續沿著朋友的足跡與理想前進,那么,你將看到活生生的故人?!?/p>
回首百年,輕輕拂去歷史的風煙。我看到了那些“活生生”的故人,以及震撼人心的場面:
1921年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在逃離法國巡捕之后,曾為前清秀才的董必武說道:“遵從馬列無不勝,深信前途會伐柯。”
1927年南昌起義,一張張堅毅的面龐在炮火的映照下燦若夏花。
1949年,一位偉人佇立于天安門城樓上,向世界莊嚴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也正在那時,周總理說:“飛機不夠,就飛兩次?!?/p>
2008年汶川地震時媒體有一句話:“一個能出動十萬軍隊救援的國家,一個總理2個小時就趕到災區的國家,一個因民眾爭相獻血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國家,永遠不會被打垮?!?/p>
……
這樣的一個民族,怎么可能會沒有信仰?
這撼動人心的場面,包含著中國人的精神信仰。這其中,有紅船精神的敢為人先,有八一精神的不畏犧牲,有建國精神的獨立自主,有抗震救災精神的眾志成城……它們匯聚成了熠熠生輝的紅色精神,中國人近百年來的圖騰!
紅星照耀中國,信念傳承千古。如今的中國,雖然經濟已經騰飛,但仍有待進一步發展,因此,吾輩青年需要繼續傳承紅色精神,堅定紅色信仰,去面對,沖破,吶喊,去守護這個民族不能被褻瀆的東西,一直到永遠。
神能讓人豐衣足食?那神的樣子我見過,那神曾叫神農,現在叫袁老。
神能移山動岳?那神走過的路我走過,那神曾叫愚公,現在叫工程師
神能百戰百勝?那神的一角我戴過,那神曾叫軒轅,后來化為一面紅旗。
神能永生不死?那神就在我身邊,那神曾叫華夏兒女,現在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于是,我愿意以紅色為名,繼承袁老的禾下乘涼夢,學習工程師們的匠心,擎起紅遍山河的旗幟,做常含淚水、對腳下這片土地愛得深沉的華夏兒女!
于是,我看到一個個故人古老又鮮活的面龐沖我微笑。
于是,我再次吟唱起那首熟悉的歌謠:
“當我再次看到你,在古老的夢里,落滿山黃花,朝露映彩衣。”
回望過去,喜見百年紅旗飄;展望未來,永懷千秋家國夢!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3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屈原說:“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p>
曹植說:“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p>
譚嗣同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有之,請自嗣同始!”
詹天佑說:“各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富強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p>
錢學森說:“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國籍。”
李蘭娟說:“我可以帶隊去支援武漢?!薄皣业拇笫?,自己義不容辭。”
從古至今,中國人民的奮斗史就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愛國史,一代代中華兒女各自用自己的方式譜寫了一曲曲愛國主義的壯歌。時至今日,雖然大多數中華兒女血脈里流淌著愛國主義的精神基因,卻也有些年輕人夸夸其談,僅靠一個鍵盤愛國;有些人只想做主播、網紅,坐擁千萬粉絲;還有些人育目媚外,志在移民;甚至有些人拒唱國歌,一心“去中國化”……
請結合材料內容,面向本校(統稱“復興中學”)同學寫一篇演講稿,針對“今天,我們怎樣愛國”這個問題,結合你的生涯規劃,談談你的思考與認識,并提出希望與建議。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審題指導
國慶后,高一高二就迎來了第一次月考(段考),愛國作文必然是首選。學好這篇作文,以不變應萬變!
材料第一部分
引用從屈原到李蘭娟院士的六句名言,共同指向一個中心: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已成為流淌在中華兒女血脈里的精神基因。
屈原話語體現愛國即“心存百姓,心憂天下”。
曹植強調愛國要有“舍身赴國難”的勇氣。
譚嗣同表明愛國有時需要舍生取義,不因循守舊,要銳意變革。
詹天佑認為愛國是各出所學,為國家建設盡心盡力。
錢學森強調各出所學的前提是要有一顆中國心,科學家有自己的祖國。
李蘭娟院士體現的是一種責任與擔當,不管在什么樣的年紀,都要有為國出力的意識。
材料第二部分
總括從古至今中華兒女都在以特定的方式愛國,強調愛國主義精神根深蒂固,源遠流長,然后進一步指出:今天的中國,有各種各樣的“去中國化”、空談愛國、崇洋媚外的現象。
寫作任務和要求
“今天,我們怎樣愛國”這個問題是核心?!敖裉臁?,指的是21世紀20年代,中國日漸走向世界舞臺中央,西方列強對我們越來越敵視、排擠的這一段時間;“我們”指的是2000年后的這一代年青人;“愛國”,需要為國奮斗,為國付出,不存在選擇空間;“怎樣”,強調做什么不做什么,需要學生思考、權衡、選擇。此外,題目明確提示“結合自己的職業規劃”,給出自己的答案。
寫作時,需要注意下面幾點:
①愛國,能怎樣做,或者不能怎樣做,都是可以的。
②不能脫離時代背景和個人實際空談愛國主義,命題實際上是希望學生認真思考:什么樣的愛國主義,才能承載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神圣的使命。
③把愛國主義放在全球格局里審視,與別國、或其他團體發生矛盾的時候,愛國就不應止于情感,而還應訴諸理性,不僅訴諸語言,還應付諸行動。事實上,選擇一個具體的對象來談,更符合命題意圖。
④請注意任務要求是寫作“演講稿”,要符合演講稿的文體和命題寫作要求。
【優秀作文提綱】
今天,我們怎樣愛國?
(1)21世紀20年代,這是中國日漸強盛,正在崛起的時代,同時也面臨中國崛起遭遇了西方國家的抵制的現狀。關鍵技術的封鎖,貿易摩擦的增加,包括華為在內的“5G”技術遭遇封殺。面對國際風云變化的今天,我們該怎樣愛國?青年學生未來的職業規劃中,不得不考慮“自主創新”“民族品牌的增強”等問題。
(2)今天,我們仍然帶著口罩上學,學生不得不考慮疫情對國家的影響。全球正經受疫情的嚴峻考驗,在國際上對華的不和諧不友好聲音增加。這背后有很多值得學生們去探究的原因,基于此,我們該怎樣愛國?青年學生未來的職業規劃中,可以規劃為“講好中國故事”,有的學生選擇做翻譯,把優秀的中國文化傳播出去,有的學生選擇從事外交行業,把中國的發展經驗分享出去。
(3)今年,是我國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也是鄉村振興的發展之年?;鶎拥奶斓卮笥锌蔀椋嗄陮W生立足基層,選擇做大學生村官,為國家均衡發展,美麗鄉村建設做出貢獻,這也是愛國的體現。
(4)今年,是廣大高三學子的高考年。最現實的問題就是專業的選擇問題,如何處理好個人興趣愛好與國家發展需要,這也是愛國的體現。
(5)當然,學生也還可以結合時代的發展談其他方面。
考場實戰 低分作文(40分以下)問題匯總
(1)談愛國的重要性,沒扣住“怎樣”。
(2)與職業規劃無關,大談如何愛國。
(3)空洞泛化談愛國,“奮斗”“實干”。
(4)格式不正確或無格式。
(5)用作文題目中的人物素材當論據,花大篇幅擴寫。
時評范文2篇
1
一心裝滿國,一手撐起家
作者:盛玉雷 來源:人民日報
回家的路,縱然千山萬水亦是坦途。撫平坎坷的,是親情團圓的情濃意切,更有敬業者的奉獻奮斗、好心人的一臂之力。電視系列劇《家道穎穎》,從“回家”故事中刻畫出小鎮百姓“肩頭擔道義”的家國大義,讓觀眾感受到平凡人身上蘊藏的向善力量。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每個人的成長和生活都與家國緊密相連。正如總書記在2023年春節團拜會上指出的,在家盡孝、為國盡忠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愛國愛家的那份心靈原色,一直深深植根于中華文明的深厚土壤。“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的價值追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使命擔當,“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憂國憂民,展現的都是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的同頻共振。正是這種家國休戚與共的使命感、責任心,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助力中華文脈薪火相傳。
家是國的基礎,國是家的倚靠,家與國從來都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聯系、彼此支撐。愛國先愛家。古代選拔官員,注重的是“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門”。正所謂,“家風正則后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在家盡孝、家道和順,當一個人“私德”無瑕疵,才經得起考驗和誘惑,擔得起大任和重托。
愛家更愛國,沒有國,家又如何圓滿?“不能走,這是國家的土地,我們不能走。”青藏高原上,卓嘎、央宗姐妹倆像格桑花一樣扎根在雪域邊陲,幾十年如一日續寫著從父輩開始的“家是玉麥,國是中國”守邊故事?!凹揖褪菎u,島就是國,我會一直守到守不動為止?!蓖趵^才和妻子王仕花守衛開山島32年,“民的本分,兵的責任”充分詮釋出許黨報國的心中大愛。從孝親敬老、興家樂業走向愛國愛民、匡扶天下,把愛家和愛國統一起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讓小家更加幸福,讓社會更加和諧,讓國家更加昌盛。
家庭建設滿懷“國富民強”之心,國家建設托舉“家國天下”之志,家國情懷所通達的,正是萬家燈火、國泰民安。春節期間,一對父子街頭相遇卻裝作互不相識,因為父親在著裝巡邏,兒子在便衣反扒。“小家”雖然忙碌,卻護航著“大家”的團圓。濃烈的家庭親情貫穿于熾熱的國之大愛,激發出勇于擔當、樂于奉獻、勤于實干、善于作為的不竭動力,這樣的家風令人感佩。今日之中國,脫貧攻堅號角嘹亮,全面小康越來越近,改革開放氣勢如虹,高質量發展闊步前進,圓夢的舞臺無比廣闊,呼喚每個人、每個家庭奮發進取、勇做新時代的追夢人。
“都說國很大,其實一個家,一心裝滿國,一手撐起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國情懷是中華文化印刻在每個人身上的特有情愫,也是我們骨子里永不改變的血脈基因。在家國一體、命運與共中找到夢想安放的空間,激蕩風雨無阻、高歌行進的信心和決心,我們必將一往無前、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2
矗立家國情懷的精神燈塔
作者:李斌 來源:人民日報
熱播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里有這樣一幕:在地球即將撞擊木星的危急關頭,中國航天員劉培強駕駛載有數十萬噸燃料的空間站主控室撞向木星,使地球得以擺脫木星引力而獲救。這種為人類命運慷慨以赴的英雄精神,令無數觀眾為之動容。它擊中了人們的心靈,更傳承著千百年來生生不息的家國情懷和奉獻精神。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一個懂得珍惜并獎勵英雄的國家,才能激發更多英雄前赴后繼。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提名評選工作的通知》,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為契機,“首次開展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評選頒授,隆重表彰一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和發展作出杰出貢獻的功勛模范人物”。作為國家最高榮譽,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既是對獲獎者本人突出功績和精神風范的高度肯定,也承載著一代代人篳路藍縷建設國家、逐夢復興的崢嶸歷程。“國家大事,唯賞與罰”。國家功勛榮譽表彰的價值正在于,以“禮”正國,以勵率民,彰顯崇尚英雄的國家態度、矗立家國情懷的精神燈塔,召喚著更多人把個人奮斗匯入時代洪流。
“沒有國家繁榮發展,就沒有家庭幸福美滿。同樣,沒有千千萬萬家庭幸福美滿,就沒有國家繁榮發展。”總書記在2023年春節團拜會上的這句話,點燃了許多人內心的家國情懷。中華民族歷來崇尚家國大義,在家盡孝、為國盡忠,“小家”同“大國”同聲相應。人民共和國70年基業上,鐫刻著無數為家為國奮斗不已的名字。從“兩彈一星”、國產航母等國之重器躍然于世,到雜交水稻、青蒿素等重大突破造福世人,再到新時代的歷史性成就和變革,正因為有許許多多以身許黨許國、報黨報國的俠之大者,中國脊梁得以挺立,中國精神得以弘揚,中國富強得以厚積薄發。
國之英者,時之楷模。“八一勛章”激蕩強軍征程,“改革先鋒獎章”砥礪改革傳奇,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英模人物褒獎工作,在全社會匯聚起見賢思齊、崇尚英雄、爭做先鋒的強大正能量。從那些心懷家國天下的先進人物身上,人們讀懂了“始終把祖國和人民利益高高舉過頭頂”的愛國精神,感佩于“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奉獻犧牲,歷練著“一任接著一任干”的實干作風,找到了養浩然之氣、立鴻鵠之志、成不朽之業的精神力量。“榜樣是看得見的哲理”,向先鋒看齊,向英雄學習,筑起的將是永不流失的精神鈣質。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追求。進入新時代,我們距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目標從未如此之近。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是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越是在這樣的時候,就越是呼喚群英薈萃,更加需要激蕩雄風浩氣。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領頭羊,到擊水中流的改革先鋒,從勇攀科學高峰的登攀者,到創業浪潮中搏擊風浪的弄潮兒,每個人都能向英模人物學習,就能匯聚起闖關奪隘、滾石上山的磅礴之力。
喬木亭亭倚蓋蒼,櫛風沐雨自擔當。70年披荊斬棘,70年風雨兼程。人民是共和國的堅實根基,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以開展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評選為契機,讓拼搏奮斗、報效祖國涌動在普通人內心,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將因為億萬追夢人英雄般的奮斗而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