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學語文:2023年高考浙江卷優秀作文12篇
文題呈現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標,也有對未來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對我們有不同的預期,社會也可能會賦予我們別樣的角色。
在不斷變化的現實生活中,個人與家庭、社會之間的落差或錯位難免會產生。
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
要求: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1、四海變秋氣,一室難為春
——人生坐標當隨現實變化而變化
人生天地間,奄忽若飆塵。生命雖是短暫、渺小的,但每個人都有對美好生活的期許和追求,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標。這種期許和追求,這種人生坐標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家庭、社會各方面因素發生變化,個人的人生坐標也會相應發生變化。簡言之,人生坐標當隨現實變化而變化。
龔自珍有句詩說得真好,“四海變秋氣,一室難為春”,我們所處的家庭、社會等方方面面就像是“四海”,個人就是“一室”,家庭、社會的需要“變秋氣”了,個人的人生坐標就不能停留在“春”天,也難以停留在“春”天。
人生坐標隨現實變化而變化,首先要處理好個人利益與家庭、社會需要之間的關系。既然個人是“一室”,家庭、社會是“四海”,“一室”處于“四海”之中,兩者是局部與整體的關系,因此,個人利益應該服從家庭、社會的需要,個人的人生坐標就要為適應這種需要而作出相應的調整或改變。在抗擊新冠期間,許多醫護人員、黨政公務人員,都舍棄個人舒適安逸的生活狀態,服從社會需要,挺身赴一線工作。在他們原先的人生坐標里,也有著許多計劃甚至藍圖,比如結婚生子、進修旅游、探親訪友……但社會需要他們去一線抗疫,他們個人的人生坐標就相應作出調整。
軍隊開戰在即,指揮官溜號做逃兵;父母染病在床,做兒女的找借口逃避伺候……個人的人生坐標不能隨現實變化而變化,其原因無非是將個人利益置于家庭、社會之上,想讓“四海”來遷就“一室”,自然是癡心妄想!
人生坐標隨現實變化而變化,其次要注意調整或改變個人人生坐標時要深思熟慮,既要服從家庭、社會需要的大局,也要實事求是,充分考慮個人的實際情況。比如,一個身患重病的人,是不會被允許奔赴抗疫一線的。同樣,假如魯迅當年棄醫學文,改變自己個人人生坐標時,也不會因為一時頭腦發熱而倉促作出決定。魯迅改行做文學家,他肯定先得自我評估一下自己究竟有沒有這方面的才能。錢偉長原先想和叔叔錢穆一樣志在研究文史,但敵人入侵祖國的飛機引擎聲,即社會的需要讓他改變人生坐標,決心棄文從理。錢先生這樣做,是有個前提的,他的物理成績向來優異。
綜上所述,人生坐標隨現實變化而變化,個人要踞守主動地位,既要服從家庭、社會需求發生變化的大局,也要實事求是衡量個人的具體情況,既尊重、順應“四海”的變化,又維護“一室”應有的特點和需求。這樣的處理,才稱得上是合情合理。
美國學者愛默生說:“一個人是一捆關系,一團根蒂,而他開出來的花,結出來的果實,就是這世界。”個人能順應現實變化,能適應家庭、社會需求的變化,主動調整或改變自己的人生坐標,他和這世界的關系一定是和諧的,“一室”處“四海”,春秋皆美景!
因篇幅限制,這里只展示一篇,看其他11篇請看下圖。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