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高三作文
品味高三作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品味高三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品味高三作文1
高三是每個高中生都必須搭乘的一班車,沿途的風景都不能錯過。
高三是每個高中生必須要喝的一杯咖啡,平平淡淡就會迷失自我。
高三是每個高中生都必須鉆的一道小門,低頭彎腰也是一種智慧。
高三是什么?不由得讓我在這即將踏入高三的時刻仔細思索。
是起跑線,還是加油站?但不應是終點。是人生的舞臺,還是拼殺的戰場?但不能逃避。是演員,還是導演?但不應是觀眾。而我更欣賞做一名戰士,躍馬揚鞭,馳騁縱橫。
高三應有這樣的誓言:“百折應不撓,百煉必成鋼。十年磨一劍,君子當自強?!?/p>
高三就是一場新龜兔賽跑,我們要有兔子的速度,更要有烏龜的堅持。堅持就是勝利,速度贏得先機,合作才能共贏。
高三如一首詩。但絕不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那樣靜謐恬淡的田園詩;也絕不是“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那樣纏綿悱惻的愛情詩;一定是“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樣慷慨豪邁的邊塞詩。
高三像一幅畫。既有工筆細描,又有粗筆寫意。這幅畫會像蒙娜麗莎的微笑那樣讓人心馳神往;這幅畫也會像梵高的向日葵那樣收獲一輪生命的金黃;這幅畫更會像米開朗琪羅的大衛那樣揮劍舉盾走向人生的沙場。
高三是一支曲。那一定不是田園牧歌,它是進行曲,鼓點鏗鏘,旋律激昂。那一定不是小夜曲,它是詠嘆調,雄渾高亢,蕩氣回腸。那一定不是獨奏,它是交響樂,博大深邃,絢麗輝煌。
高三更像是一場馬拉松,神圣的雅典就在前方,堅持就會勝利。責任與使命,理想與意志,都在詮釋一句話,愛拼才會贏!
高三不是地獄,因為每一分耕耘都能品味到成功的瓊漿;高三也不是天堂,因為嚴酷的競爭會讓許多丑小鴨只能做著白天鵝的夢想。高三是煉獄,痛苦的煎熬之后,才會沐浴幸福的陽光。記住吧!不經過煉獄,怎么會進入天堂!
高三像過河,方法有很多,可以乘船擺渡,可以橋上漫步,可以涉水游過,關鍵是哪一種方法更適合自我!
高三如登山,每一步都向上,每一步都向前,只有勇敢無畏者,只有挑戰生命極限的人,才會登上自己心中的珠穆朗瑪!
這就是高三,它不是一陣刮過的清風,也不是一片飄過的白云,它是春天的綠和秋天的黃,它是夏天的蔥蔥郁郁和冬天的素裹銀裝。
這就是高三,它不是天上的彩虹,也不是水中的明月,它是夢中的橄欖枝,它是放飛的小白鴿,它是媽媽慈祥的笑臉和老師嚴厲的目光。
這就是高三,它不是凋零的春花,也不是飄落的秋葉,它是西西弗斯執著的腳步,它是普羅米修斯堅定的目光,它是扶搖直上九萬里的鯤鵬和烈火中重生的鳳凰。
品味高三作文2
去年的現在,我在上海黃埔江,經不起旅游宣傳手冊上“江楓漁火對愁眠”的誘惑,爬上了一葉扁舟。
“現在最流行這個了”,漂亮的導游說,“大城市里就興這個,復古嘛?!?/p>
搖搖晃晃的小船上覆蓋著一頂編織的棚,游人就坐在里面。棚里貼著一張打印紙:30分鐘50元。導游見我盯著紙看,不無得意地說:“我們的團員只要30塊錢,1分鐘才1塊錢。你看這意蘊。”
意蘊,船頭的老人在搖槳,沉默地重復這急切的動作,我走過去也不回頭來看一眼。而走進時才發現,老人的白汗衫上露出的標簽赫然寫著:Made in China。原準備與老人搭訕的,也只好悻悻地回到船艙。
船繼續在江面上晃蕩,隔著晨霧依舊能看到這繁華的上海。高樓屹立在霧間,消失在云尖,好象在得意地訴說什么。而不遠處駛來一坐不大的輪船,飛快地開遠,只留下一道巨大的水痕,讓我們的小船顛得更厲害。
而這所謂的“復古時尚”,在這繁華的城市面前,卑微得一如這搖槳的老人,一言不發,格格不入。
從上?;貋?,又到媽媽的老家逗留了幾天。那是個沿海的.小城鎮,混濁的黃海打小鎮邊起伏,卻承載了整個小鎮的一切衣食住行。
我來到海邊的時候是傍晚,潮水不安地咕咕冒泡。恰好媽媽遇到她的舅爺爺,便叫我爬到他的船里玩一會兒。這是只極老的木船,船沿高高地圍著船膛。舅爺爺和我一并爬進來,讓我坐在小凳上。船里有一張綠色粗繩編織的網,也許是在海水里泡久了的緣故,已經快成黑色了,但仍散發出陣陣腥味,魚鱗也粘在上面。“待明天再熱些就禁捕了,那時候就不能下海啦。”舅老爺說。
老人的兒子也來了,他是在海上開快艇的。10塊錢坐1次的快艇可以讓你在海上飛快地打旋,驚險卻有趣。這是這個小鎮上最有趣的游戲。白天很多漁民的孩子會花上10塊錢在海上刺激一把。老人力勸我也坐一回,說不會收我的錢,我卻因恐懼不敢一試。這小鎮上的“時尚”,是那么的驚險,弄不好就會翻船。他們沒有的錢來構建更安全的游戲,只能在這海上嬉鬧一回。老人也很無奈:“這有什么辦法,開這玩意兒來錢啊!”
不一會兒又有人來乘快艇??粗焱щx我們的老木船越來越遠,開始不停地急轉彎而激起一陣陣白浪,又想起上海那“復古的時尚”,不知為什么,心里涌上一陣無名的酸澀。
而這兩種時尚下,又有著怎樣的我所看不見的落差?
〔簡評〕
尼采曰:一切文學,余愛以XX者。此文乃以“心”寫者。從“世相”之下,審視“人心”,從“意蘊”中窺見“真相”,作者始終投入了自己的“真情”、“真意”乃至“真魂”?!氨庵邸迸c“快艇”,都市與漁村的“時尚”之間,存在的是何種“落差”?作者似乎沒有說什么,似乎什么都說了……(何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