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滿分作文《酒》,全篇沒有寫到一個酒字,卻醉了人心
要論酒,恐怕各國都有話說,在我國古代的文人騷客中,酒也是必備品,寫“酒”的詩詞也有很多,如“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像因讓梨而名噪一時的孔融、寫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詩仙李白等人都是史上赫赫有名的酒鬼,其中陶淵明還是文學史第一個大量寫飲酒詩的詩人。
酒文化源遠流長,至今中國的一些地方仍有濃厚的酒文化,無酒不歡,而說到寫《酒》的文章,現代難免要講到現當代文學家艾青的《酒》和衡水三中學生王玲的高考滿分作文“酒”。
艾青的《酒》全詩如下:
她是可愛的
具有火的性格
水的外形
她是歡樂的精靈
哪兒有喜慶
就有她光臨
她真是會逗
能讓你說真話
掏出你的心
她會使你
忘掉痛苦
喜氣盈盈
喝吧,為了勝利
喝吧,為了友誼
喝吧,為了愛情
你可要當心
在你高興的時候
她會偷走你的理性
不要以為她是水
能撲滅你的煩憂
她是倒在火上的油
會使聰明的更聰明
會使愚蠢的更愚蠢
全文沒有出現一個“酒”字,但卻把酒寫得浪漫,也寫出了酒的特點,并且警告世人“她是倒在火上的油,會使聰明的更聰明,會使愚蠢的更愚蠢。”
王玲關于“酒”的作文標題其實是“液體之火”,這是當時全國唯一一篇滿分作文,全文同樣是沒有出現一個“酒”字,但卻把酒寫得淋漓盡致,醉了人心。
在王玲的《液體之火》中,寫了許多古代的嗜酒之人,開頭便是寫道:
“讓你若夢若醒
飄飄欲仙
讓天地顛倒
讓世界旋轉
把人類歷史
澆灌的跌宕起伏
將琴棋書畫
熏染的色彩斑斕
醉了劉伶
狂了詩仙
張揚了曹孟德
書寫了鴻門宴
濕了清明杏花雨
瘦了海棠李易安
景陽岡上助武松三拳斃虎
潯陽樓頭縱宋江題詩造反
你啊你
成全了多少英雄豪杰
放倒了多少村夫莽漢
……”
歷史上,關于酒的故事太多,不管是皇家貴族,亦或者是貧寒農家,都能盛一碗酒,說它個三天三夜。
劉伶因避世而病酒,有“醉侯”之稱,他有幾句名畫,如常常坐著鹿車,拎著一壺酒,后面有人扛著鐵鍬跟著,劉伶的名話是:“死便埋我。”妻子勸他少喝酒,注意身體,劉伶卻是說:“天生我劉伶,酒是我的命。一次喝一斛,五斗消酒病。婦人之言辭,千萬不能聽。”
曹孟德便是曹操,說了那句“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杜康即造酒之人,指的便是“酒”,然而盡管曹操說了這么一句話,但在世時卻是下達了“禁酒令”。
而“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歷史典故不只是鴻門宴,“杯酒釋兵權”便是應了《液體之火》的那句“有人借你奪權”,宋太祖趙匡胤端起酒杯,與下屬將領共飲的是酒,放下酒杯,下屬將領一同放下的也就是手中的兵權。
此外《液體之火》還講到了人生三大喜事:洞房花燭夜、他鄉遇故知、金榜題名時,這些場合都避免不了要喝酒。酒,亦能成事,卻也可誤事,漢武帝時期,宰相田蚡迎娶燕王的女兒做夫人,宴請四方,包括與他不和的竇嬰、灌夫。
竇嬰得權時,眾人簇擁,實權時,無人搭理,連基本的酒桌禮儀也不肯遵守,竇嬰起身敬酒,只有一些老朋友礙于情面離開席位,其余的半數人還坐在那里,這并不符合禮儀,灌夫同樣遭到了賓客的冷落,因此鬧了起來,結果灌夫卻被判族誅,何其之冤!
《液體之火》整片蕩氣回腸,雖然文章不長,但所講述到的歷史故事卻是非常多,而這些事情都是與酒有關,也深刻講述到了酒的作用和特點。最后要說一句的是,嗜酒如狂會得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