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3河北高考作文題目出爐!你會怎么寫?(附歷屆高考作文題)
又是一年高考時,今年的我們不再征戰考場,而是看著我們當年奮斗過的青春,回憶著那些無眠的歲月……今天,2023年高考開始了,2023年我省高考語文卷的作文題目長這樣↓↓↓
2023年高考作文題目
高考記錄了一代又一代人
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的痕跡。
今天,2023年高考開始了。
經歷過高考的童鞋們,
還記得當年的作文題目是什么嗎?
當時寫得暢快淋漓還是憋得焦頭爛額?
快來看看歷屆高考作文題目,
一起回味一下當年奮戰的日子吧!
相信,這里也有著你的高考記憶↓↓↓
2000年及以后2023年據近期一項對來華留學生的調查,他們較為關注的“中國關鍵詞”有:一帶一路、大熊貓、廣場舞、中華美食、長城、共享單車、京劇、空氣污染、美麗鄉村、食品安全、高鐵、移動支付。
請從中選擇兩三個關鍵詞來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寫一篇文章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要求選好關鍵詞,使之形成有機的關聯;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2023年看圖作文2023年給違反交規的父親寫一封信2023年兩人過獨木橋 2023年經驗與勇氣 2023年船主與漆工的故事2011年代買彩票
2010年有魚吃還捉老鼠2009年兔子學游泳2008年汶川地震2007年摔了一跤2006年烏鴉的故事2005年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2004年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的意見2003年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2002年心靈的選擇2001年誠信2000年答案是豐富多彩的70年代1977年1977年,中斷了十余年的中國高考制度得以恢復,這次不同尋常的考試,改寫了無數人的人生軌跡。那年高考是分省考試,北京卷的作文題目是《我在這戰斗的一年里》。1978年將《速度問題是一個政治問題》,縮寫成一篇五百至六百字的短文。1979年將《第二次考試》改寫一篇《陳伊玲的故事》。80年代1980年寫讀后感,讀《畫蛋》有感(達·芬奇故事)。1981年仔細閱讀《毀樹容易種樹難》,寫一篇讀后感。1982年《先天下之憂而憂 后天下之樂而樂》。1983年根據漫畫《這下面沒有水,再換個地方挖》,寫一段300字以內說明文字;寫一篇議論文,800字以內。1984年有的同學說:“每逢寫作文,自己常常感到無話可說,只好東拼西湊,說一些空話套話,甚至編造一些材料。”有的老師說:“每次學生作文,我都辛辛苦苦地批改講評,但是學生往往只看分數,不注意自己作文中存在的問題,所以提高不快。”針對上面兩段話所反映的情況,聯系自己和周圍同學的現狀,以對中學生作文的看法為中心,寫一篇800字左右的議論文,題目自定。1985年以“澄溪中學學生會”的名義,給《光明日報》編輯部寫一封信,反映情況、申訴理由、呼吁盡快解決(化工廠排放廢水、有害氣體、污染)問題。1986年《樹木·森林·氣候》,從現實生活中選擇一個有意義的話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全文不少于600字。1987年1.根據提供的材料寫一篇簡訊《育民小學辦起了游泳訓練班》; 2.結合材料,就理論對實踐的指導意義這個問題寫一篇短文,題目自擬,字數400至600字之間 。
1988年《習慣》,除詩歌以外,文體不限,不少于600字。1989年你的好朋友是某重點中學高三年級里中上水平的學生,他想立志報某重點大學歷史系,班主任、父母各持己見。他為此感到困惑、苦惱,他寫了一封信,想聽你的意見,你給他寫封回信。90年代1990年母親帶著兩個女兒去玫瑰園,一個女兒告訴母親,“這里不好,每朵花下都有刺”;另外一個女兒告訴母親,“這里真好,每個刺上面都有花”。根據這一材料展開描寫,寫一篇議論文。1991年1、描寫圓的想像物;2、就“近墨者黑”或“近墨者未必黑”寫一篇發言稿參加辯論。1992年清理路旁的臟物:1、根據提供的材料加以設想,記敘他們中的誰又怎樣回來清理這個地方;2、選擇所提供材料中的一個或幾個人物(包括“我”)的思想行為,進行分析,展開議論,寫一篇議論文。1993年一、一段圓規的說明文(200字)
二、根據下面的材料,寫一篇記敘文,題目自擬,不少于500字。
夏日的夜晚,院子里,梧桐樹下……
啪!隨著細微而清晰的一聲爆裂,梧桐樹的一塊老皮剝落了,露出鮮嫩的新皮。
女兒對老樹皮發出一串贊嘆……
兒子對新樹皮發出一串贊美……
父親聽著,看著,深有感觸地說:“我希望人世間一切都能像你們倆所說的那樣……”
要求:①對環境和氣氛加以具體描寫;②寫出女兒、兒子的具體話語和父親未說完的話,寫出人物神態。
1994年以《嘗試》為題寫一篇記敘文,不少于700字。1995年閱讀寓言詩《鳥的評說》:1、任選寓言詩中的兩種鳥,展開想像,以《××與××的對話》為題,寫一個200字左右的對話片斷;2、根據《鳥的評說》,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聯系生活實際,展開議論,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議論文。1996年仔細觀察《給六指做整形手術》和《截錯了》兩幅漫畫,完成兩道作文題。1、用說明文字介紹兩幅漫畫的畫面內容;2、以“我更喜好漫畫《××× 》”為題寫一篇議論文。1997年材料1:小新背雙腿癱瘓的同學小牧到1公里外的學校上學,從小學五年級到現在高中一年級,一背就是6年,1000多個日子。
材料2:某雜志社作調查:“你對同學最贊賞的品質是什么?”調查結果,排在第一位的是“樂于助人”。
材料3:某單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不記名問卷調查:“你如果遇到別人碰上麻煩事時會怎樣對待?”回答“悄悄走開”的人不少。
根據材料1描寫背同學上學的情景;根據材料2和材料3,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聯系實際,寫一篇議論文。
1998年現在中學生心理承受力差異較大,有的像雞蛋殼那樣脆弱,有的卻很堅韌,那么你是怎樣的呢?從后面兩個題目中,選擇一個適合你的情況的題目,舉出實例,寫一篇關于你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文章,《堅韌——我追求的品格/戰勝脆弱》。1999年隨著人體器官移植獲得越來越多的成功,科學家又對記憶移植進行了研究。據報載,國外有些科學家在小動物身上移植記憶已獲得成功。他們的研究表明:進入大腦的信息經過編碼貯存在一種化學物質里,轉移這種化學物質,記憶便也隨之轉移。當然,人的記憶移植要比動物復雜得多,也許永遠不會成功,但也有科學家相信,將來是能夠做到的。假如人的記憶可以移植的話,它將引發你想些什么呢?
請以“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為作文內容的范圍,寫一篇文章,除詩歌外,其他文體不限。
你當年的作文題是什么?
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回憶?
戳文末右下角?給團團個鼓勵吧
↓您可能對這些也感興趣↓
■ 河北這名考生的高考準考證丟了…朋友圈瘋傳!真相很可怕!
■ 小崔開炮!中國精神,到底在哪里?今天,我們必須要搞清楚!
■“爸爸,為什么我們這么辛苦卻還是很窮?”
制 作 | 冀青工作室
編 輯 | 林楠
來 源 |河北新聞網、河北發布微信綜合,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