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上海市高考作文題目公布,背后現象引人深思,教育或將發生大變動
原標題:上海市高考作文題目公布,背后現象引人深思,教育或將發生大變動
前半年的上海一直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這里的疫情不可謂不嚴重,許多人的正常生活都被打亂了,其中就包括高考,2023年的上海高考延遲了一個月并于7月7日~9日舉行。也就是說,在這個有一些學生都已經拿到高考錄取通知書的時候,上海的考生們才參加了高考~
而此時的考試已然過半,廣大學子們極其關心的高考作文也已經出爐了,題目是這樣的:
小時候人們喜歡發問,長大后往往看重結論。對此,有人感到擔憂,有人覺得正常,你有怎樣的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認識。
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于800字。
這個題目看起來非常的簡單,比今年其他省份的題目簡單多了,但其實,這個題目非常有思辨性,而且開放空間的廣泛雖然意味著考生們可以擁有很多種的寫作思路,可以發表不同的見解,但這更考驗考生們的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自身的寫作能力,考生們只有立意新穎,見解獨到,才能得到更高的分數!
而且從這些年來高考作文的改變就能看得出教育部對于應試教育改革的決心,在以前的高考中,語文中許多閱讀理解題都已經有了固定模式的答案,古詩句賞析也都已經有了答題的模板,而考生們所需要做的,就是記住這些固定的套路,在下次考試的時候套用進去,就可以得到一個很不錯的分數。而那些有自己想法的,分數往往都是非常低的。
在這種“唯分數”論的情況下,有不少的學生們思想都被禁錮了,覺得很多東西不是對的那就一定是錯的,做題時也只會套用模板,甚至可能不知道題目的具體意思。這樣取得的高分我們真的敢恭維么~
有很多東西都不是非黑即白的,我們要學會的是用辯證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就像是抗戰時期的陳獨秀,他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之一,創辦了著名的白話文刊物《新青年》,也是五四運動的精神領袖,他的貢獻是非常高的,但這并不代表他就所做的所有事都是正確的,在之后的發展中,他不也是犯了錯么。
而近些年來,上海的高考題甚至包括全國卷的高考題已經開始變得更加有思辨性,具有很強的開放性,需要考生們更廣泛的知識積累,就比如新高考1卷的作文“出現了本手,妙手,俗手三個圍棋術語”,這個題目就有很強的思辨性,還有需要學生們平時有一定的積累,知識面廣,同時也能夠更好的測試出考生的寫作能力。
總之,每一年的高考作文往往都是主觀性最大的一道題,從這道題中,往往可以看得出一些最新的教育趨勢,比如近些年來家國情懷,時代精神,生活哲理,文化傳承這些主題的一一出現,讓同學們不得不去多了解熟悉這些內容,這其實也是一種教育,讓這些東西潛移默化的影響考生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