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3年高考滿分作文被公開,違規者應受到什么處罰?
【國咨點案】
坐標:浙江省杭州市。
案情:連日來,一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3年高考滿分作文,連同浙江省寫作學會副會長、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陳建新的點評引發巨大爭議。而關于陳建新身為作文閱卷大組組長,但同時編著高考作文實訓書籍、到各中學開展高考作文講座的消息,仍讓其身處輿論漩渦中。
語文教育界業內人士認為,這次浙江滿分作文第一時間在刊物上披露,是違規的,而將這樣晦澀難懂的作文作為滿分作文并且公開,很容易讓公眾將其當作范文,具有不良的導向性。對于陳建新以作文閱卷組組長身份出書、開講座的行為,教育部前新聞發言人、語文出版社原社長王旭明認為有關部門應當查實,若屬實應立即糾正并對陳給予處罰。
信源:《中國新聞周刊》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國咨解案-名律說法】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常言道,千人前面,萬人萬解。一篇好的作文能讓人心曠神怡,但如何定義“好”,由誰來定義“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日前,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巨大爭議,從這篇絕大多數人認為晦澀難懂的高考作文“該不該打滿分”的紛爭轉向閱卷組長“既當裁判員又當教練員”的質疑,并呈持續發酵狀態。
陳建新是擔任浙江高考作文長達21年的閱卷組長,被譽為“浙江高考作文之父”,是公認的高考作文閱卷專家。他認為《生活在樹上》是他“幾十年的高考作文閱卷生涯中,極少能碰到的考場作文”,“展現了浙江高三學生的作文水準”。確實,從文字上,《生活在樹上》中的很多文字,公眾大抵從未見過,更別說讀懂。
高考作文評分工作具有保密性,所有參與閱卷者均不得向外透漏閱卷情況,這是規定也是紀律。顯然浙江省寫作學會與教育學刊的這次合作,即將高考滿分作文提前發表在教學月刊公號上,公眾很有可能誤認為高考作文必須這樣寫才能滿分,可能會對公眾造成不當指引,違反了國家教育考試部門相關規定。
這就不得不提到教育公平與商業利益的博弈。有人明確指出,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與閱卷組長陳建新出版的《高考作文實戰實訓》一書中收錄的滿分作文《書寫自我的生活》在文風、結構上非常接近。無論是高考作文命題者,還是高考作文閱卷者,都是牽涉公共利益的崗位,如果不謹言慎行,避免潛在的商業化和利益關聯,就會傷害學生作文學習,造成教育失衡,引發社會動蕩。
資深律師王洋
【國咨出招】
在應試教育愈演愈烈的狀態下,高考閱卷漸漸成為一種資格,個別單位甚至利用給予“閱卷名額”的方式舉辦高考預測培訓班,講習班,賺取費用,令人可悲。
高考作文閱卷組長,這是一個重要崗位,關鍵崗位,敏感崗位。如果閱卷組長帶頭邊開班出書,教大家怎么寫出高分作文,邊給高考作文打分,那么學生就不會報別的不是閱卷人的老師的作文班,不會買他們的書,而只會買閱卷者出的書,報閱卷者開的作文班,高考作文儼然變成了一樁生意,破壞了客觀公正。
由此,高考作文閱卷是公眾十分關注之事,因此閱卷組長這一職務才變成如此重要,如此關鍵,如此敏感。高考作文閱卷要做到客觀公正,就不得不考慮閱卷者的資格。擔當閱卷組長這一職務的人,除了對作文研究的深厚功底,更必須是德高望重,淡薄名利之人。因此,必須歸口管理和接受社會公眾監督。在其位,謀其政,不僅是自己的工作負責,也是對中國成千上萬的高考芊芊學子負責,更是對教育強國的國家戰略負責。
【北京國咨律師事務所】國咨律師:捍衛國法,守衛國民!有冤屈,即刻傾訴!只要不絕望,永遠有希望!名律出手,冤案必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