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廣東省高考語文作文點評|青年有使命,勞動很光榮
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員會語文團隊點評
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員會語文團隊認為,今年高考全國卷I語文作文命題思路上完全符合《考試大綱》的要求。在充分體現德育和智育考查的基礎上,貫徹“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理念,遵循德智體美勞五育之間的內在聯系以及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發展規律。今年的作文命題題材從某一特定社會現象入手,貼合中學生的生活實際,希望考生將作答與人生體驗相結合,很好地回應了《考試大綱》里“立德樹人”的要求,加強對體美勞教育的引導,同時弘揚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
值得欣喜的是,2023廣州市二模作文涉及了對“勞動創造人生價值”的探討,與今年全國卷I作文的主題相切合,更能讓我們考生感到熟悉與親切,也能讓考生“有話可說”,這符合高考改革的目標。值得注意的是,面對這種任務驅動型作文,考生要明確材料中的任務。
原題呈現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2023廣東高考作文:
一、作文審題注意三個部分,四個陷阱:
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員會語文專家團隊提醒同學,審題時我們可以將材料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驚現命題老師給的引導語!“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引出材料的核心觀點: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接著提出了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即要求我們圍繞這一美德展開論述。
第二部分,需要我們進行思考和反駁。針對目前社會中存在的不理解勞動、不愿意勞動的問題,尤其是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問題與具體事例,主要可分為以下兩個方面:
1、不理解勞動:對勞動的理解片面化,即材料中給出的“我們學習這么忙,勞動太占時間了!”
2、不愿意勞動:一是對科技過于依賴,即材料中提到的“科技進步這么快,勞動的事,以后可以交給人工智能啊!”二是一切勞動都可以用金錢衡量的觀念,即材料中涉及的“勞動這么苦,這么累,干嘛非得自己干?花點錢讓別人去做好了!”
第三部分,是命題老師給的四個任務,少一點都不行。
首先,必須是“演講稿”的形式;
其次,要明確演講對象,是“復興中學”的學生,體現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勞動”;
再次,需緊緊圍繞主題詞“熱愛勞動,從我做起”;
最后,一定要明確寫出希望和建議。這是一個重要的變化,相較于往年要求考生進行聯想和思考,今年明確指出考生應在文章中寫出具體的希望和建議。
二、勞動堅定復興使命,落實“立德樹人”任務:
落實“立德樹人”任務,充分發揮育人功能和導向作用是近年高考語文試題的突出特點,全國卷的作文題目歷來會引發社會的廣泛討論與深入思考,引導考生思考、認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優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員會語文團隊認為,近年全國卷作文命題不斷引導考生關注自身、關注社會,在物質文明迅猛發展的社會中,思考我國社會發展中現存的一些現象,展現我國文化自信,那么人生經歷相對欠缺、缺少社會關注的考生難以寫出深刻見解,也就容易拉開得分差距。考生要想獲得一等作文分數,需要通過材料分析關鍵詞,聯系社會現象,并挖掘大眾心理、民族文化,甚至上升到哲學層面。
因此,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員會語文團隊認為,在日后的備考中,我們不僅需注意引導學生思考作文題目的考查內容與社會生活實踐的聯系,更要從微觀生活中的日常片段回歸到社會宏觀結構與歷史變遷。
三、視頻分析:
2023年高考語文作文備考建議
盡管,全國卷作文命題形式看上去風格多變,像2023年的關鍵詞、2023年的書信體、2023年的演講稿,往往讓考生飽受驚嚇。但這背后,也寄托著老師對我們的厚望。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員會語文團隊認為,今年高考全國卷I語文作文的命題完全符合《考試大綱》的命題范圍與要求。
對備戰高考的同學們來說,在高中的語文作文學習中,要特別注重以下三點:
1、加強對材料的深度分析。在寫作過程中要有意識地進行邏輯分析,同時也要結合材料以及生活實際進行論證。
2、加強對突出文體特征的訓練。對于選擇議論文的同學來說,近年來作文的文體形式更加多樣化,因而平時要有意識地去對不同文體的寫作進行訓練。
3、培養深層思考的能力。一是要關注時政熱點,理論聯系實際;二是在閱讀優秀作文的過程中,要注重邏輯詞的轉換,論證層次的遞進,從中汲取優秀作文的優秀之處,并加強學習與訓練。
附錄1:2007-2023廣東省高考語文作文平均分(滿分60分)
附錄2:近年來全國卷I作文題
附錄3:2023廣東省重要地區模擬題
2023年廣東省高考于6月7日-8日開考,卓越教育將全程關注本次大考。各科考后2小時推出學科快評,考后更新試卷答案!敬請關注!
祝各位同學高考考出真實水平!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