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過去21年秋季高考作文題集錦,還記得你寫的那道題嗎?
高考首日,最受關注的莫過于語文作文題了。還記得你那年曾經寫過的高考作文題目嗎?
那一刻,在考場上,你寫下的不僅是一行行文字,還有你年華正好的青春。
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2000年至2023年這21年上海秋季高考作文題吧。
2000年
閱讀下列提示,根據要求寫作
世界博覽會的歷史源遠流長,埃菲爾鐵塔就是1889后世博會的主題塔,它至今仍是法國巴黎的象征。1970年在日本大阪舉行的世博會主題是“人類的進步與和諧”;1993年韓國大田世博會的主題是“新的起飛之路”;1998年葡萄牙里斯本世博會的主題是“海洋:未來的財富”;新千年第一屆世博會今年在德國漢諾威舉行,主題是“人類·自然·技術”,我國也將參加。
最近,我國政府宣布支持上海市申辦2010年世博會。請你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確立一個主題,加以論證,并說說你的設想,寫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詩歌除外),題目自擬。
2001年
近年來,我國的泰山、長城、蘇州古典園林等已被評為世界歷史文化遺產。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其中蘊藏的巨大價值,并自覺地為保護這些遺產作出種種努力。今年在上海舉辦的重大國際會議還將周莊等江南古鎮介紹給各國來賓,作為“讓世界了解中國”的有效途徑。
人類文化遺產不僅有物質的,還有精神的,即“具有特殊的文化和口頭文化表述形式,其中包括語言、故事、音樂、游戲、舞蹈、風俗及各種藝術表達手段”。今年5月,我國古老的藝術品種昆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人類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的稱號。
我國的文化遺產除了世界級的,還有各級各類的,它們分布于全國各地,有的就在我們身邊。你注意過這些大大小小、遠遠近近的文化遺產嗎?請說說你對它們的了解、認識和思考,寫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題目自擬。
2002年
也許你曾到過海邊,也許你在熒屏、銀幕上見過大海……請以“面對大海”為題,寫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文體不限(不要寫成詩歌)。
2003年
“雜”的含義很廣,有褒有貶。請聯系生活或科學、文化、藝術,以“雜”為話題,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文體不限(不要寫成詩歌)。
2004年
以“忙”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題目自擬。(2)1000字左右。(3)不要寫成詩歌。
2005年
閱讀以下提示,根據要求作文。
近年來,在課堂教學之外,以下現象也大量進入我們的視野,請看一組社會廣角鏡——
鏡頭一:
武俠小說風靡了幾代讀者,其實,以俠為人格理想,是一種由來已久的精神傳統;言情小說則往往將花樣年華與感傷情感交織在一起。這都是作品吸引眾多青少年讀者的原因。
鏡頭二:
《中學時代》、《同桌的你》等流行歌曲唱出了莘莘學子的生活。幼稚與成熟,青春與成長,追求與迷惘,是一種難解的情結,在校園的綠草地上總有它的一席地。
鏡頭三:
時至今日,廣告已成鋪天蓋地之勢,連世界名曲也進入了某些品牌的廣告。于是,高雅的古典音樂在一些青少年的耳中成了商品而非音樂旋律。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卡通音像制品、韓劇、休閑報刊及時裝表演等等。因此,需要對當今的文化生活作一番審視和辨析,并談談它們對你的成長正在形成怎樣的影響……請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不要寫成詩歌)。題目自擬。
2006年
以“我想握住你的手”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寫成詩歌。(3)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
2007年
以“必須跨過這道坎”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寫成詩歌。(3)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
2008年
平時大家關注更多的也許是“我們”,如果把視線轉向“他們”,你會看到什么,又會想到什么?請以“他們”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寫成詩歌。(3)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
2009年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一個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詩歌除外)。
鄭板橋的書法,用隸書參以行楷,非隸非楷,非古非今,俗稱“板橋體”。他的作品單個字體看似歪歪斜斜,但總體感覺錯落有致,別有韻味,有人說“這種作品不可無一,不可有二”。
2010年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一個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
丹麥人去釣魚會隨身帶一把尺子,釣到魚,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將不夠尺寸的小魚放回河里。他們說:“讓小魚長大不更好嗎?”兩千多年前,我國孟子曾說過“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細密的漁網在池塘里捕撈小魚,這樣才會有更多的魚。
實際上,其中的道理也貫穿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的許多方面。
2011年
猶太王大衛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銘文:一切都會過去。
契柯夫小說中的一個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銘文:一切都不會過去。這兩句寓有深意的銘文,引起了你怎樣的思考?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寫成詩歌;(3)不得透露相關個人信息。
2023年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一個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
人們對自己心靈中閃過的微光,往往會將它舍棄,只因為這是自己的東西。而從天才的作品中,人們卻認出了曾被自己舍棄的微光。
2023年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還有更重要的事。
這種現象普遍存在,人們對此的思考也不盡相同。請選取一個角度,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思考。
要求:(1)題目自擬;(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寫成詩歌。
2023年
根據以下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
你可以選擇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須穿越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2023年
根據以下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
人的心中總有一些堅硬的東西,也有一些柔軟的東西,如何對待它們,將關系到能否造就和諧的自我。
2023年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更容易進入大眾視野,評價他人生活變得越來越常見,這些評價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大。人們對“評價他人的生活”這種現象的看法不盡相同,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這種現象的思考。
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于800字。
2023年
預測,是指預先推測。生活充滿變數,有的人樂于接受對生活的預測,有的人則不以為然。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思考。
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于800字。
2023年
生活中,人們不僅關注自身的需要,也時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體現自己的價值。這種“被需要”的心態普遍存在,對此你有怎樣的認識?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思考。
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于800字。
2023年
傾聽了不同國家的音樂,接觸了不同風格的異域音調,我由此對音樂的“中國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從而更有意識地去尋找“中國味”。
這段話可以啟發人們如何去認識事物。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于800字。
2023年
“世界上許多重要的轉折是在意想不到時發生的,這是否意味著人對事物發展進程無能為力?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和思考。
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于800字。”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