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閱卷30秒鐘一篇作文,閱卷老師重點看什么?
在高考的作文閱卷中,平均每篇作文的閱卷時間大約是30秒左右。有些省份為了防止閱卷過快,設置了每篇作文出卷的時間間隔,但實際上,真正閱讀的時間仍然是幾十秒。也就是說,不到一分鐘你的600-800字的作文就被老師打上了一類文(50以上)、二類文(40到50)、三類文(40以下)的標簽。
這么短的時間,真的可以判斷一篇文章的好壞嗎?閱卷經驗的老師,是可以做到的!那老師們又是怎么判卷的呢?他們最看重的是什么?
一、看篇幅
首先,一份作文拿到手,作為閱卷老師,會先大致看一下文章篇幅,如果篇幅首先就不達標,那么毫無疑問,這是大硬傷,你的作文分數不會高,因為老師會覺得你根本沒話講,說不出來。文字表達能力如此薄弱的考生,當然也進不了閱卷者的法眼。
二、看標題
其次看的是標題,如果是命題作文,都一個樣,這個環節就省了,當然如果你沒寫標題,還是要扣除2分;如果是自擬題目,而你的文章標題起得符合題意,新穎別致,又有內涵,那么你的作文就大有希望往48分以上打了。
三、看點題
接下來,老師的眼睛就會在第一段里找,找什么呢?找你有沒有點題!看開頭是否簡短吸引人,如果開頭寫了半天,沒有點題,麻煩了,你就掉到二類文了,這時,老師還不會認為你跑題了。他還會接著看,如果你好幾段都沒點題,完了,二類文下也就是45分之下甚至被判偏題了。當然,如果你開頭點題做得好,而且還有些小吸引人的部分,ok,你還在一類文里。所以記得,全文至少有3到5次點題(扣材料)。
四、看結尾
再下來,老師會繼續往下看嗎?no,這時,老師會把目光快速定位到文章結尾,最后一段你再次點題、總結、升華并且獨立成段,好,如果開頭結尾都不錯,那么恭喜你,你的作文可能在二類文上了。如果你結尾拉拉雜雜寫了一堆,抒情不到點上,只是為了堆字數,而你開頭又沒點題,那么可以肯定,老師的閱卷已經進入十秒倒計時了。可能會是三類文也就是40分以下了。
五、看分段
最后,看了開頭和結尾,現在開始看正文了嗎?no,還不是。這時老師會把整個卷子大致看一眼,看看你的分段情況,如果你分段清晰,錯落有致,那你又為自己增加了一些分數。如果你沒有分段,就中間密密麻麻寫了一大堆,老師的印象就會是:條理不太清晰,文章結構安排有問題。
六、看正文
一般判卷到這時候,作文好或不好,老師心里的預判分數都出來了,再下來開始看你的正文。如果是記敘文,你描寫生動細膩,抓住了人物特點,運用了修辭手法;如果是議論文,你邏輯清晰,有意識地運用了各種論證方法,那么,你的作文就是一類文。至于扣分多少,就看你的文章能否投老師所好了,這是有主觀因素的,但差別不會太大。好了,這就是整個作文的閱卷過程。記住一條規律:越是高分作文,老師看的時間越長。
閱卷老師評分的6個標準
1.標題能一眼看出與主題的關聯
作文如果是自擬標題,那么擬題的第一原則是切題,即切合主題或話題,其次才是簡練、有新意和有文采。
例如,2023年高考全國卷1作文——“強弱轉換”,大多數佳作的標題包含“強弱”這一關鍵詞:
《贈我以無物,我自攀青云》
《青年昭昭而強,華夏赫赫之梁》
《強者出于錘煉,弱者毀于懈怠》
《強不喜弱不悲,時必易國必強》
《塑造強健體魄,筑牢人生根基》
《弱者奮發向上,強者心懷謙卑》
《以強健之姿,筑強國之盛》
再比如,2023年的全國2卷,“世界青年與社會發展論壇”邀請你作為中國青年代表參會,發表以“攜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創未來”為主題的中文演講,那么作文標題就要和作文任務相匹配,和任務關鍵詞“青年”“世界”“未來”相勾連:
《放眼世界天地寬》
《卿自葳蕤,須當有為》
《命運與共,并肩同行》
《當年青年,與世界同行》
《青年當有為,攜手創未來》
《青年當弘毅,鐵肩扛未來》
《攜手青春路,唱響新未來》
《同氣連枝一世界,和衷共濟看青年》
《與爾攜手,未來可期》
《攜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創未來》
再比如,2023年高考全國卷1作文——“勞動精神”,廣東等省考試院公布了滿分(優秀)作文,大多數佳作的標題包含“勞動”這一關鍵詞:
《讓青春在勞動中綻放光彩》
《讓心中燃起勞動之火》
《以勞動書寫人生風采》
《以小我之勞,筑大國之夢》
《自我做起,永懷勞動之心》
《重拾勞動熱情,共享勞動意義》
《勞則生歡,勞則生慧》
《尊重勞動,才有美好未來》
還有的標題意思和“勞動”相關,比如:
《人生在勤,不索何獲》
《一屋不掃,何掃天下》。
2.文章的首段和尾段最好都點題
點題形式多樣,既可以點出完整的主題(或話題、標題),也可以點出主題的關鍵詞,還可以把主題稍作改動但保留其關鍵詞。
例如,2023年高考全國卷1作文——“勞動精神”,開頭就應該點明“熱愛勞動,從我做起”的演講主題,結尾也應再次點到“勞動”主題上。
例如,作文《你我走過的日子》開頭:
“窗外的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我原本平靜的心,泛起了漣漪。我不禁想起了小時候住在外公家的日子,想起了外公陪我度過的快樂日子。”
如果首段較長,那么點題的最佳位置在該段最后一句。因為首句點題有時會讓人覺得膚淺,段中點題又不易讓老師看到,而末句,既有前面的鋪墊,又易引人注意,所以是點題的最佳位置。
有些記敘文(特別是小小說類)的開頭可以不點題,但結尾一定要點。
如作文《一道風景線》的首段才一句話:“母親下崗了。”它并沒有點題,但末段點題了:
“人們常說,世上有一部書是永遠寫不完的,那就是母愛。如果說這世上還有一道最美的風景線,那不是別的,就是母愛!”
當然,點題不僅可以在文章首尾,也可以在文章中間,這樣可以使文章一直處于緊扣主題的狀態。
3.文章最好分成五至七段
文章分段最好是五到七段,最多不超過十段,不宜少于五段。
首段和末段可短些,兩三行即可,中間每段可長些,七八行較好。單個語段盡量不超過200字。
老師很不喜歡首尾各一小段、中間一大段的“孕婦肚”式分段,也不大喜歡兩三行就作一段的“滿天星”式分段。
首段短才能迅速入題,末段短才能突出主旨;中間七八行作一段,是因為這樣長的段落能較完整地敘述事情的一個片斷。
當然也不能絕對化,在行文過程中,根據需要在中間兩個大段之間插入一兩句過渡語并單獨成段,有時也會給人靈活和流暢的感覺。
4.篇幅以超過規定字數50到100字為宜
比如題目要求“不少于800字”,那么考生不要只寫800字,而要超出50到100字,直觀地說,就是要寫到答題卡上“800字”標記下面二至五行。
作文字數沒達到底線的,扣分絕對不止“每少50字扣1分”;字數剛達到底線的,也會給人一種“擠牙膏、湊字數”的感覺;而超出底線約百來字,會給人一種文章內容充實、行文游刃有余的感覺。
當然,作文也不必太長,不必寫到答題卡的最后一行。文章寫得太長會花去許多寶貴的時間,導致沒有充足的時間復查前面的答案,而且在視覺上會給人一種塞得過滿、沒有回旋余地的壓迫感,費力不討好。
5.千萬不要胡編亂造
比如,一個東莞的考生大段大段地寫發生在歐洲某國的故事,寫發生在祖國西北邊陲的故事,寫發生在上千年前某朝的故事,寫求職場上某大學生遭遇的挫折,都會給閱卷老師一個感覺——這個故事是從哪本雜志上抄過來的。
此外,也不要照搬作文題目中的材料,因為那只能證明作者文思匱乏。
6.文章立意要明確且正確
考綱和評分標準對“立意明確”有要求,但對“立什么意”卻沒限定,只是要求考生感情真摯,寫出自己獨特而真切的體驗。
這是不是意味著只要是真實的就可以寫呢?不是,高考畢竟是選拔性考試,所以,作文要以謳歌生活中的真善美、宣揚社會公認的道德準則和價值觀念為基調。
利用高考作文來宣泄對現實的不滿、對教育制度的鄙視、對父母師友的厭惡等不良情緒,或者在文中為自己追求刺激、貪圖享樂、逃避責任的行為作辯護的,得分往往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