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圈高考“作文”交卷!投資如棋局,不求妙手,但求積勝
昨日,萬眾矚目的高考拉開大幕。十年寒窗磨利劍,六月沙場試鋒芒。
每年高考作文都會成為全國人民討論的熱點議題。今年也不例外,高考語文作文題目“紅樓夢大觀園”、“本手、妙手、俗手”等成為熱議話題。
與此同時,公募基金的圈子也坐不住了,紛紛提筆寫起了“作文”。他們發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談各自的投資體會,同時給投資者有益建議。
投資中的“本手、妙手、俗手”
今年全國新高考1卷作文圍繞“本手、妙手、俗手”這一圍棋相關話題展開。對于投資中的“本手、妙手、俗手”,眾多基金機構有著自己的解釋。
最先“交卷”的是陳光明旗下的睿遠基金。睿遠基金開篇直接破題——圍棋中有“本手、妙手、俗手”一說:本手是合乎棋理的正規下法;妙手是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貌似合理,而從全局看通常會受損的下法。
富國基金則認為,本手是指扎實的基本面研究,扎實的基本功永遠是追求勝局的核心;妙手則是投資理念/方法論的形成;俗手為按部就班、中規中矩的的投資方法。
金信基金也認為,“本手”便是最常規的投資方式,也是自身投資理念以及投資策略的總和,如定投;“妙手”是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是突破常規的一種操作;“俗手”是指貌似合理,但從全局看通常會受損的下法,如盲目“追漲殺跌”。
值得一提的是,還有基金經理提前“押中”高考作文。如興證全球基金此前已經三次都討論了投資中的“妙手”和“俗手”,分別用李昌鎬和扁鵲三兄弟來引證其論點,能在關鍵一招中力挽狂瀾、絕境逢生的“妙手”,平淡無奇、波瀾不驚為“俗手”。
此外,還有西部利得基金經理何奇提前“押中”全國甲卷有關《紅樓夢》“大觀園試才題對額,于6月5日在公眾號中發表《中國版元宇宙是紅樓一夢嗎?》,表示似乎每個人都在談論元宇宙,可是每個人談論的都不是同一個元宇宙,這大概就是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雖然各個基金經理對“本手、妙手、俗手”的解釋不同,但萬變不離其宗,最終都是對價值投資者的闡述。
不求妙手,但求積勝
對投資者而言,了解基金機構在投資中如何應用這些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在關于本手、妙手及俗手的討論中,多個機構都引用了圍棋大家李昌鎬在自傳《不得貪勝》里面說到的“不求妙手,但求積勝”。
睿遠基金表示,這適用于我們的投資,身邊似乎總有一夜暴富的“妙手”,但我們應該為“積勝”而感到踏實;興證全球基金也認為,投資如同圍棋一樣,投資比的是長跑,短期的鋒芒并不一定能帶來長期的勝利。
金信基金也指出,相較于出人意料的“妙手”,“本手”更多的是追求長期維度的盈利,雖然短期收益不一定會很有爆發性,但是長期來看往往決定基金投資組合長期的貝塔收益。
富國基金總結到,很多時候,本手、妙手和俗手的應用都可能引致勝局,三者孰好孰壞的結論也不盡然。但三種方法的有機應用,一定是為了追求最終的勝局,而不是執著于細節和巧勁,這是棋手和投資者應有的大格局,也是棋局和投資相通的魅力。
財通證券資管甚至一口氣寫了五篇高考作文,將五個高考作文話題對應到投資當中。最終總結出,投資是高強度的長期賽事,不管何種風格的投資,都是對時代經濟發展與產業變遷認知的變現,背后的內核其實是保持與時俱進、不斷迭代的學習能力。
作為投資者,應該堅持“俗手取勝”的心態,像巴菲特一樣積累一點一滴的勝勢,短期內的投資結果可能沒有非常亮眼,但在長期持續的復利作用下,有可能實現比較好的投資目標。
“積勝”踐行者
看完了這些基金機構的“高考作文”,可以看出他們普遍認同“不求妙手,但求積勝”。股神巴菲特也曾表示,“別人貪婪的時候,自己就應該謹慎,別人謹慎的時候,自己就應該貪婪”。
巴菲特在歷次危機中的行動也很好的踐行了這一觀點。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時,大多數投資者都在為面臨人生低谷而恐慌,而巴菲特卻應對自如。因為在危機到來前的2007年,他積攢了近700億美元現金。危機爆發后,他便以極低的價格購入任何他選中的股票。
結果證明,那是一次十分正確的選擇。自危機之后,伯克希爾公司的股票已上漲了近500%。
1987年“黑色星期一”多數股票腰斬,市場一片混亂時,巴菲特在公司市值僅有34.2億美元時,斥資10.2億美元果斷買入可口可樂。
到2023年底,持有可口可樂近4億股,市值達到221.4億美元。股價下滑時的大幅購入,讓巴菲特取得了巨大的資本回報。
此外,巴菲特的長期投資業績不容置疑。從1965年到2023年,伯克希爾公司的投資組合實現了20%的年化漲幅,超過了標準普爾500指數10.2%的漲幅。
雖然“不求妙手,但求積勝”是一個相對優渥的投資理念,但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
總得來說,從投資實踐中總結經驗更為重要,在每一盤“棋局”后,要及時“復盤”,總結清楚自己的情緒是怎樣,提升自己的“本手”中樞,做長期角度來看正確的事,才能有機會讓“妙手”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