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文理分科
近來,文理分科已成焦點,有人說文理分科好,有人贊成文理不分科,當然,我自己比較喜歡后者。
其實學習沒有分界,每科與每科之間都有聯系,就像生物講的,物理也講,歷史講的,政治也有提及。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本生物學的書,叫《生命是什么》,是一位物理學家寫的,當然他不可能隨便寫寫,肯定是要有一定的生物基礎,并且這本書語言流暢,不會讓人覺得煩躁,可以看出作者的語文功底扎實,其外,里面還涉及英語詞匯、醫學的內容和一些美術圖片的應用。這個例子就充分證明學科之間的充分聯系,這也是我贊成不分科的一條。
我身邊的一些大哥哥大姐姐極大多數都喜歡報理科,當然我知道這不代表全部,他們有的是因為喜歡理科,有的因為家長說好找工作,有的只是討厭背誦,據說文科的政治是閉卷而且很難,但一旦不分科了之后,肯定文理深度都要減小,我認為,并不存有不分之后壓力加大的事,而且,每天學來學去只有那幾門課,不覺得無聊嗎。
現在很多人說理科生不知道必知的常識、不懂得文明禮貌,不會為人處世之道。有,的確有,就像我身邊有一個理科生,看到我《假如我是方仲永》這篇文章,還理直氣壯的和我理論仲永姓傷不姓方,我已經不能再說什么了,就算老師沒說,這點基本常識也該知道吧;再舉一例,某理科生歷史極差,有一次考試差點把老師氣吐血,考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寫了個日本的三光主義——殺光、搶光、燒光,這家伙絕對是故意氣老師的,歷史學不好就算了,好歹對老師有點禮貌尊重吧。到這就有人說會了,理科是就是這副德行,但是我認為也不盡然,這絕對不是大多數,其實文科也有種種問題。就撿最簡單的問題說,語文、歷史、政治是什么,我們為什么要學習它們?按理說他們學得這么有深度,這問題應該難不倒他們,但事實就是很多文科生都答不出來,或者說大的根本就不靠譜。
有人說,它們就是一門學科,這根本就等于沒說;有人說為了考試,那我想問考試是為了什么,他說是為了找個好工作,找個好工作就是為了掙更多的錢,掙更多的錢是為了幸福,但是有錢真的會過得幸福嗎?答案不言而喻。有句古話說得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對人生有所感悟,我認為,學習文科就是為了對人生有更好的感悟!下面我來進行分開解答。
學習語文是作為任何一個中國公民的義務,我們要保護和傳承中國文化,也是為了使我們知書達理、禮貌待人,提高我們精神上的修養,滋養我們的心靈,在境界上更上一層樓,這就讓我想到了上海的語文瘦身活動,我是大力不贊成的。
說到政治,我們可以進行拆字,“政”即為“正”和“文”,也就是說政治是講正文的,容不得一絲玩笑;再說“治”,肯定有人問為什么不是“政制”而是“政治”,大家注意看偏旁,“治”乃是水,水治,無形,“制”乃是刀,刀制,有形,刀是水的工具,所以自然就是政治了。
我說這些,就是為了讓大家知道文科的重要!在我的老家湖南有一種竹子叫做毛竹,它開始生長時,整整5年只長了3厘米,但是從第5年開始,它以每天15厘米的速度開始生長,僅僅1個月就可以長將近4米多,在看它的根部,竟有長達近百米,我想說文理不分科雖然學得慢,但其實就像毛竹一般在土地下深深的扎根,直至破曉那一刻,就會飛快的成長。而分科就像一個瘸腳的人一般,也許我們現在看不到不分科的成果,但我相信,在我們將來工作時一定會有所體會,現在只是吸取更多一點的知識,慢慢的、深深的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