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偷得浮生半日閑議論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偷得浮生半日閑議論文篇一
想起曾經的甄嬛,從與世無爭,到慢慢厭倦這宮斗,想起當年除夕之夜,甄嬛一襲白色宮裝,略施黛粉,走到怡梅園掛肖像,卻遇見了皇帝,皇帝凝視著梅花,似乎陷入了沉思,而甄嬛卻渾然不知,那一夜,梅花紛飛,大雪覆蓋……似乎連呼吸都是美好的……
再想到在夜里,武媚娘身著輕紗,臉帶蘭陵王面具,在臺上起舞,而皇帝,也恰好路過,看見臺上那個熟悉的身影,以為是他逝去的皇后,那個讓他日夜魂牽夢繞的人,皇帝走過去,扶著武媚娘的手,跳了一舞,一舞傾城,從此,那一刻,輕紗環繞,美人依偎,是多么的美好……
茫茫浮生中,少不了迷茫,少不了惆帳,少不了傷感,少不了眼淚,以花為劍,以舞為陣,一舞傾城,缺少不了許多人的眼淚,如果妲己重來,不再是禍國殃民的妖姬,而是輔助君王左右的妃子,那該多好……
徘徊者,等待著,痛苦著,快樂著,迷茫著,惆帳著,心酸著,淚水過……
徘徊在浮生中,漫長的徘徊著,到底是為了誰,還是在等待什么……
偷得浮生半日閑議論文篇二
有人在,兵荒馬亂的分離中,折半面銅鏡漂泊經年,又重圓如新;有人在,馬嵬坡外的夜半時,留三尺白綾,秋風吹散她,傾城的宿命;有人在,干涸龜裂的池塘中,見鯉魚一對,用口中唾沫,讓彼此蘇醒;有人在,芳草萋萋的長亭外,送情人遠行,落日照著她,化蝶的眼睛。
時光深處的女子們久久佇立,木槿朝榮,為一份摯愛燃盡一生。
她堅忍決絕,不乞求虛偽的愛,曾經的團團如月的合歡扇而今已無半點鮮艷,秋已至,何妨“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她不卑不亢,無畏無懼,徒留一身女子的驕傲,歡情已斷,君郎遠去,“山上雪皚皚,云間月皎潔,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她年少溫婉如花,而在生死大義之前,瞳孔中卻無半分較弱,她知自己該如何抉擇,“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伊人們蛾眉輕斂,玉蔥纖纖,一襲紅衣,于遠方漫步而來,舉止之間,驚艷了整段時光。
夢淺情深,蕭蕭數年。輾轉徘徊,趟過忘川。彼岸花開,佳人仍在。
她穿過荒蕪的撒哈拉,伴行云流浪,遙望遠方,尋覓著光怪陸離的世界里的絲絲溫存。她說:“歲月極美,在于她必然的消逝,春花,秋風,夏日,冬雪。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她為愛癡狂,半世迷離;她用力去愛,縱使沉淪。素雅旗袍之下,是一顆高昂的心和一枚不屈的靈魂。輕歌花酒,一人一城,她說:“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心里是歡喜的,從塵埃中開出花來。”
她眉眼如畫,一顰一笑之間,染美了無數芳華。她一生努力,執著追求著夢中美好的一切。時光易老,她卻靜美如初,她說:“我大概是一只鳥,充滿了警覺,不容易停留,所以一直在飛。”
世間風月幾時重,釵頭鳳,玉玲瓏,諸般繁華終為一場夢。
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她們隨時光慢慢沉淀。
黛眉清淺,浮生望斷,滄海桑田,佳人不變。
偷得浮生半日閑議論文篇三
古人說:“浮生若夢,似夢似幻。”我認為,生命不是一場夢,幻覺。
因為人性是不可預知的,男人的心是無法理解的。
昨晚,天上的星星都沒有了,只依稀保留了幾顆星星。我站在窗前,窗玻璃窗幕幕上,看,但它太遠太遠,只看星星,那么單,那么黑暗,像所有的時間都會消失。
第二天,我沒在窗上聽到雨的聲音,靜靜地,靜靜地敲打著窗玻璃,也打動了我的心。我想起昨晚稀疏的星星,沉默了一會兒,或搖了搖頭。
果然,星星太少,不值得一天。
不想下雨,但下雨了。
我躺在床上,輕輕地盯著我,自己寫了一首詩:
昨晚星星亮星星,聽著窗外的雨。
那筆停了,我舉起,向窗外望去。有鳥推特鳴叫,它們在雨中都濕透了,他們在顫抖,全身濕漉漉的,很狼狽。
我不想有一個家,但我不想有一個家。
徐是心的溫柔,我打開門,跑到了幾只鳥帶回家的窮人。
可憐的鳥兒,風雨才在你面前,是否孩子與和平,雨?
大雨會使你陷入這樣的領域,然后,人類?
是否洪水沖走了,直到天空,無數的房子,我們認為好的都會失敗?
我們要經歷一個人生的世界就像是一個夢,一個精彩的輝煌,但那不是這樣的。
不想無奈,無奈。
只是……
我坐在桌子上,盯著那只筆,只寫了一首詩,然后又寫了一次,一些紙,之后,就好像:
昨晚星星亮星星,聽著窗外的雨。
生活是很痛苦的,但不是一個夢嗎?
偷得浮生半日閑議論文篇四
陽光攜裹著雨后的清涼,倏然而至。
一隅綠意綻放,簡單而典雅的色調,給人一種不真實的感覺。被午后斜陽籠罩,一片融融泄泄。樹影篩陰,灑下一地斑駁,時光在沉淀中發酵……
想起那個冬日慵懶的陽光,淡淡的透過瀟湘館的竹,顰兒柔弱的身軀在光影里忽隱忽現。焚稿斷癡情,即使空氣中還殘留著寶玉那句“我是為林姑娘病了。”但頃刻被灰燼所覆滅,不知所終。顰兒的淚盡了,前世的絳珠仙草也報答了神琪侍者的雨露之恩,徒留著瀟湘館的竹,在光影間隙里,寂寞無助的佇立,依依嘆息著“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窗外的樺樹,一季的輪回,從遙遠的盛夏趕來,重新綻放它的輝煌,我看見塵埃在光影里一點一點的升降,溫柔又細膩的漫過指間。
在淡光綠影里,仿佛看見蘇子悄然佇立,在愛妻王弗墳旁種下三百棵松樹,蘇子的思念若綠意連綿起不絕,想起曾經的雙宿雙飛,如今的人影茫茫,蘇子不再是那個吟誦“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豪邁詞人,他更眷念的是“小喬初嫁了”的那優溫潤如水的時光。
陽光落在淡藍的窗簾上,綠意投下參差的陰影。平靜而淡然,張愛玲說,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子,上面爬滿了虱子,她一生跌跌宕宕,傲然于世,晚年緘守秘密,只求歲月安好,只覺得她受過那么多的傷,怕是無法愈合。三毛比她幸福,起碼擁有過愛,而她,什么也沒有。談起三毛,算是我崇拜的女子,有勇氣穿越撒哈拉沙漠,懂得“流浪”的幸福,最喜歡她穿那帶有波西米亞風格的紅裙子,那么狂野,有時翻來覆去的看那張圖片也些許覺得少了點溫暖,她的自殺也該是命運的玩弄吧,張愛玲像一枚葉子,渴望有心人拾起,三毛像一尾游魚,始終在尋找一個安然的洞穴。
踏著阡陌小路,喜歡樹枝低低的擦過頭頂的的感覺,仿佛是長者的絮語,在濃墨綠影里,有些故事等待被挖掘,有些時光渴望被拾起,有些心情希望被傾訴。
拔開歷史的云煙,寂寞、輝煌僅是過眼即望,曾經的曾經,如今的如今,只是看著那些浮生一瞬,徒生許多傷感。
浮生掠影的寂寞,愿我也能如此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