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應該怎么寫
論文的摘要,應該怎么寫才好呢?
首先,論文的摘要,應該是在論文寫好、寫定之后,才去寫它。既然是摘要,主要內(nèi)容應是從文章中摘錄出來的,是論文這只母雞下出來的蛋,得先有母雞才有蛋。但是有的作者在寫論文時,先寫摘要,再寫正文,順序搞反了。文章都還沒有定型,怎么寫得出摘要來呢?難怪很多稿件的摘要要么未說到點子上,要么寫得象序言、前言,放在文章的開頭部分倒比較合適。
其次,摘要應是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觀點、精華、結論,是池塘里的大魚,是精簡提煉的、直接了當?shù)摹⒅苯雨愂龅摹⒉粠ё栽u的。不是引導的、次要的、非文章主旨的、與文章無關的、羅羅嗦嗦的、遠遠道來的、含糊不清的、莫名其妙的、自我吹噓式的東西。
再次,論文的摘要,其主要的成分、句子,應在論文中出現(xiàn)過的,挑選出來整理、連接一下即可,用不著作者去全部用另外的語言寫一段“摘要”。
再次,論文的摘要也應講究意思完整、語言流暢,做到有頭有尾、有條有理,讓人看得清楚明白。
另外,理工科論文的摘要,一般應交待實驗的目的、方法、過程、結論。
如果論文的正文本來就寫得比較“爛”,條理不清,廢話連篇,沒有多少深度、新意、價值,連作者自己都不清楚到底說了些什么,那就確實會覺得“摘要”也不大好寫。這就象是:如果母雞肚子里本來就沒有孕育出蛋,就下不出蛋來;如果池塘里全部是小魚、小蝦和水,就會撈不出大魚來。
論文摘要寫法
摘要:簡潔、具體的摘要要反映論文的實質(zhì)性內(nèi)容,展示論文內(nèi)容足夠的信息,體現(xiàn)論文的創(chuàng)新性,展現(xiàn)論文的重要梗概,一般由具體研究的對象、方法、結果、結論四要素組成。
對象——是論文研究、研制、調(diào)查等所涉及的具體的主題范圍,體現(xiàn)論文的研究內(nèi)容、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問題的提出,研究方向的確立與目標的定位。
方法——是論文對研究對象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所運用的原理、理論、條件、材料、工藝、結構、手段、程序,是完成研究對象的必要手段。
結果——是作者運用研究方法對研究對象進行實驗、研究所得到的結果、效果、數(shù)據(jù),被確定的關系等,是進行科研所得的成果。
結論——是作者對結果的分析、研究、比較、評價、應用、提出的問題等,是結果的總結,
顯示研究結果的可靠性、實用性、創(chuàng)新性,體現(xiàn)論文研究的價值與學術水平,是決定論文被檢索的窗口。
中文摘要的寫作要求:
1.摘要以主題概念不遺漏為原則,中文摘要字數(shù)為200-300字,英文摘要為100-
2.用重要的事實開頭,突出論文新的信息,即新立題、新方法、結論與結果的創(chuàng)新性等
3.敘述要完整,清楚,簡明扼要,邏輯性要強,結構完整,刪去背景與過去的研究信息,不應包含作者將來的計劃,杜絕文學性修飾與無用的敘述
4.摘要中涉及他人的工作或研究成果的,盡量列出他們的名字
5.不以數(shù)字開頭,中英文必須對應
舉例:
題目:聲帶振動功能模式識別
摘要:應用小波變換估計傳導語音的諧波噪聲比(具體方法),研究了不同發(fā)聲方式、發(fā)音及聲帶病變對傳導語音諧波噪聲比的影響,并與口腔語音的諧波噪聲比進行了對比研究(具體對象),發(fā)現(xiàn)發(fā)不同元音時,傳導語音諧波噪聲比的變化范圍是5bB,口腔語音諧波噪聲比的變化范圍為20dB;不同發(fā)聲方式的傳導語音諧波噪聲比的變化范圍可達18dB,口腔語音的變化范圍為12dB(具體結果)。結果表明傳導語音諧波噪聲比能夠更好地反映聲帶振動模式,是一種研究聲帶振動功能和模式及喉部疾病診斷的有效方法(具體結論)。
關鍵詞:口腔語音;傳導語音;諧波噪聲比;小波變換
(2)英文摘要實例
: of and
: This the of to (HNR) in (具體對象)by (具體方法). When and in , , and in , HNRs in were and with the HNR in (過去時態(tài)). It is that for in a of , the 20 dB. For in a of , the of HNR in 18 dB and in in 12 dB(具體結果). The that the NHR in more and be an for and (具體結論)(現(xiàn)在時態(tài)).
: ; ; to ;
中文摘要
摘要是對論文內(nèi)容的簡短而全面的概括,能夠讓讀者迅速總攬論文的內(nèi)容。與題名一樣,摘要也是各種數(shù)據(jù)庫中常見的檢索對象。
摘要是整篇論文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作者而言,一旦論文刊登在期刊上,論文摘要就將作為印刷版或電子版的摘要總集的一部分,開始其活躍而又長久的“生涯”。就讀者而言,與某篇心理學論文的第一次接觸多是從閱讀其摘要開始的。多數(shù)人通過計算機檢索系統(tǒng)對所需的文獻進行搜索,計算機屏幕上顯示的只有摘要部分。在翻閱學術期刊時,大部分人也是首先閱讀論文的摘要,然后再依據(jù)摘要來決定是否閱讀整篇論文。因此,摘要既要具有高度的信息濃縮性,又要具有可讀性,還要結構完整、篇幅簡短以及獨立成篇。一篇好的摘要應具備以下特點:
準確性。摘要應能準確反映論文的目的和內(nèi)容,不應包含論文中沒有出現(xiàn)的內(nèi)容。如果該研究主要是在以前的某個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的,是對以前研究的擴展,那么,就應該在摘要中注明以前研究的作者姓名和年份。將摘要與論文的層次標題進行對比是核實摘要精確性的有效方法。
獨立性。摘要應自成一體,獨立成篇,所以要對特殊的術語、所有的縮寫(計量單位除外)、省略語做出說明,拼寫出實驗和藥品的名稱(藥品采用通用名稱)。新術語或尚無合適中文術語的,可用原文或譯出后加括號注明原文。在引用其他出版物時要包括作者的姓名和出版日期(在論文的參考文獻表中要充分說明文獻資料的出處)。
簡練而具體。摘要中的每一個句子都要能最大限度地提供信息,且盡可能地簡練。摘要的長度一般不超過300字。摘要的開頭要提出最重要的信息(但不要重復題名)。它可以是目的或論題,也可以是結果或結論。摘要里最多只需包括4個或5個最重要的觀點、結果或含意。 節(jié)省摘要篇幅的方法:
(1)不要把本學科領域中的常識性內(nèi)容寫入摘要,但也不要過于深奧,令一般讀者難以明白;切忌把應在前言中出現(xiàn)的內(nèi)容寫入摘要;
(2)一般也不得簡單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題名是《嬰兒問題解決行為的特點與發(fā)展》,摘要的開頭就不要再寫“對嬰兒問題解決行為的特點與發(fā)展進行了研究。”
(3)除實在無法變通外,一般不用數(shù)學公式,不出現(xiàn)插圖、表格。
(4)不用引文,除非該文獻證實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5)用第三人稱。建議采用“對??進行了研究”、“報告了??的現(xiàn)狀”、“進行了??調(diào)查”等記述方式,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為主語。
非評價性。報告研究結果而不是對研究結果進行評價,不要在摘要中對論文內(nèi)容做詮釋和評論(尤其是自我評價)。
連貫性和可讀性。采用條理清晰、措辭有力的形式寫作。盡可能地使用第三人稱來取代第一
人稱。避免使用缺乏實質(zhì)信息的“萬金油”語句(例如:“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或者“由此推斷...”)。
一篇實驗研究報告的摘要應該包括:
研究的問題,如果可能,用一句話表達;
被試,詳細說明相關特性,例如數(shù)量、類型、年齡、性別、種類等;
實驗方法,包括儀器,數(shù)據(jù)收集程序,完整的測驗名稱,使用的任何藥劑的劑量和方法(特別是當使用的藥劑是一種新藥劑或者對研究很重要時);
結果,包括統(tǒng)計水平的顯著性;
結論、含意或應用。
實驗研究報告的摘要示例如下:
研究了高頻漢字識別中形音義激活的時間進程。被試為北京師范大學本科生120名。4種啟動類型分別為形似啟動、音同啟動、義近啟動和無關啟動。啟動字的呈現(xiàn)時間(SOA)分別為43,57,85,。實驗1中,要求被試判斷目標字是否是動物名稱,實驗2要求被試判斷目標字的讀音是否為“yi”。用分析了不同SOA條件下的啟動效應,發(fā)現(xiàn)高頻漢字形音義激活的時序為字形—字義—字音。這一結果說明了高頻漢字的字義可直接由字形特征獲得,語音是自動激活的。
(資料來源:陳寶國,彭聃齡.漢字識別中形音義激活時間進程的研究(Ⅰ).心理學報,2001,33(1):1~6.有改動)
一篇綜述或者理論性論文的摘要應該包括:
主題,用一句話概括;
論文的意圖、論題或組織結構和范圍(全面的或有選擇的);
資料來源(例如個人觀察資料,已發(fā)表的文獻);
結論。
綜述類文章的摘要示例如下:
對發(fā)展性閱讀障礙的產(chǎn)生機制的探討有利于尋找適當?shù)闹委煼椒āN恼略诤喴仡欓喿x障礙的界定、研究內(nèi)容和有關理論爭論基礎上,重點介紹了閱讀障礙的神經(jīng)基礎和遺傳機制。文章從大腦結構和功能單側化、完成認知任務時大腦的激活模式、激活時間進程以及視覺巨細胞等方面介紹了發(fā)展性閱讀障礙者與正常讀者之間存在的差異。文章還指出許多雙生子研究都發(fā)現(xiàn)同卵雙生子的閱讀障礙同現(xiàn)率高于異卵雙生子,尤其是近期的遺傳學研究鑒定出幾個與閱讀障礙有關的染色體,如6號和15號染色體與語音障礙和拼寫障礙有關。這些研究結果說明發(fā)展性閱讀障礙有一定的腦神經(jīng)基礎和遺傳基礎。
(資料來源:孟祥芝,周曉林.發(fā)展性閱讀障礙的生理基礎.心理科學進展,2002,10(1):7~14.有改動)
一篇方法學論文的摘要應該包括:
方法的類別;
方法的基本特征;
方法的應用范圍;
該方法在不同情況下的表現(xiàn),包括它的統(tǒng)計力及在違反各項假設下的穩(wěn)定性。
一篇個案研究的摘要應該包括:
被試及其相關特征;
個案所能說明的問題或解決辦法;
對今后研究或理論建設的啟示。
一篇精確、簡練、易懂和信息量豐富的摘要能夠增加論文的讀者數(shù)量和將來論文的可提取性,必須在此基礎上認真考慮摘要的長度。例如,對于一些英文數(shù)據(jù)庫而言,如果摘要長度超過960個字符的限制,摘要錄用者可能會刪減摘要的長度以滿足數(shù)據(jù)庫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