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悲慘世界讀后感(悲慘世界讀后感600字)
悲慘世界讀后感
《悲慘世界》這本經典的小說,是維克多·雨果創作的一部描寫法國社會黑暗面的長篇小說。故事中,雨果通過一個個人物的命運和遭遇,揭示了當時法國社會貧富分化、階級壓迫、人性扭曲等問題,反映出了當時法國社會的種種不公和矛盾。
1. 世道凄涼,民生艱難
在小說中,雨果生動地描繪了19世紀法國社會的貧窮和悲慘。比如,在書中,“工廠婦女”們為了謀生,在惡劣環境下與機器作斗爭,每日工作時間長達15小時。而城市街頭,則是饑餓交加、落魄不堪的流浪漢;孤兒院里,則是無盡的虐待和苦難。
2. 階級固化,人性扭曲
在小說中,雨果把革命者與警察描繪得幾乎沒有區別。他們之間僅僅只有職業的不同。而時下的人們,也是如此將自己固定在某一種職業或階級中,無法透過眼前的事物看到更深層次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人性扭曲難免。比如,警察貪污受賄,革命者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
3. 愛與仁慈
盡管小說中充滿了凄慘和苦難,但雨果卻始終保持著對愛和仁慈的信仰。書中主人公讓·瓦爾真因為一紙罪名被關進監獄,在那里他遇見了教士比尼特·米拉波。經過比尼特·米拉波的開導和幫助,讓·瓦爾真開始明白了愛、寬容以及憐憫等美德。
總之,《悲慘世界》這本小說從多個角度揭示了當時法國社會的黑暗面。讀完小說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一個社會如果存在太多不公和矛盾,就會導致人性扭曲、道德淪喪等問題。但同時,在這個世界上,愛和仁慈也是存在的,它們可以溫暖人心,拯救絕望的生命。這本小說讓我重新認識到了人性的復雜性和社會問題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