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首都博物館觀后感
參觀首都博物館觀后感
當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是時候寫一篇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可是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參觀首都博物館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參觀首都博物館觀后感1
上周,我去了首都博物館參觀。最開始我是抱著“走馬觀花”的心態游覽的,而到了最后,我才發現,原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我卻不了解多少。
走進首博,可以用“豁然開朗”來形容。大型的中心建筑物屹立在展館中。好像一名堅定的士兵一樣凜然。待我們熟悉了周圍的一切,導游帶領我們走進南水北調工程館。一個個大屏幕,與一張張工程縮略圖映入我的眼簾。我領會到了勞動人民的不易和前人智慧的結晶。看到這么多的偉大工程,我不得不拿起筆,紙,開始記錄。雖然我站在后排,但我也在認真地聽,不希望遺漏導游所說的任何一個細節。
“好,下面我們來到一個羊主題的展館…”隨著導游的聲音,我們漸漸來到了一個氣派的,以紅色為主色的展館內。這個展館中擺滿了一切有關羊的文物。導游告訴我們,這里之所以以羊為主題,就是因為今年是羊年。這里的文物將年年更換。這個展館可讓我們大開了眼界。既有用小篆,楷書草書等等撰寫的“羊”字,也有牧童騎羊的雕塑。精細的雕工使文物看起來生龍活虎,那一條條曼妙的紋路更可謂是錦上添花。
休整完畢,我們來到了一個專門展覽文物的,猶如迷宮的展館當中。這里有古代的銅幣,有青銅鑄造的鼎,有溫潤的玉器,有精致的衣飾。我想,這些塵封在玻璃柜里的文物,或許承載著古物千年的傾訴,或許承載著古人對未來無限的想象;或許承載著無人知曉的秘密,或許承載著歷史的繁華與輝煌。這一切的一切,都承載了太多情感。
當你站在玻璃展柜前,就好像站在了千年前的沙場前。“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那一個個泛著銅銹的青銅杯,當年是否也曾被壯志豪情的戰士捧過?
參觀首都博物館觀后感2
首都博物館觀后感11月24日,我們四年級全體師生參觀了首都博物館。博物館總共分為5層,分為東區西區。
我們觀看了古代繪畫藝術精品展廳,那里陳列的是明清繪畫作品。順著二層的螺旋結構我們來到了三層的明清書法藝術精品展,以收藏或流傳于北京的明、清時期的名家墨書精品為主線,展示北京書法藝術的特色。四層有燕地青銅藝術精品展,以反映燕國青銅器文化面貌為主線,從鑄造技術、造型、紋飾諸方面展示北京最早的青銅藝術。四層還有京劇文物展,有那些漂亮的臉譜,戲服,聽戲的茶樓,坐在小桌旁看著前面的大屏幕正在上演的戲劇,能真實親切感受到當時來茶樓休閑的人,那種自在享受的情緒。
四層還有古代瓷器藝術精品展,它分宋遼金、元、明、清四個展廳,以宋遼金至明清時期北京地區重要遺址、墓葬、窯藏出土文物為主。該展覽充分展示了北京各個歷史時期出土及傳世瓷器精品,反映了我國古代陶瓷發展史各階段發展軌跡,集中體現了中華瑰寶中國古代瓷器藝術的歷史風貌。
五層是古代玉器藝術精品展,分為新石器至南北朝時期、隋唐至遼金時期、元明清時期三大部分。本展覽從展現北京玉器文化的角度出發,反映了北京地區的玉器發展史和藝術特色。我十分喜愛青白玉,看上去十分的純凈,有些能夠說是晶瑩剔透,看了就讓人喜愛。五層還有老北京民俗展,在這個展廳隨處可見用小泥人模仿當時婚慶熱鬧喜慶的場面,透露出當時純樸的民風民情。除了這些還記得有剪紙展,風箏展,北京小吃展,服飾展。
透過此次參觀,孩子們大大開闊了眼界,首都博物館留給我們的是太多驚奇,太多的`震撼,真讓人難忘啊!
參觀首都博物館觀后感3
在一個春光明媚的艷陽天,我來到首都博物館參觀。
站在大門前,我興奮不已。高大的玻璃建筑物,矗立在那兒,讓人覺得雄偉壯觀。進了門,只見一個足有幾十米高的青銅器立在左邊,一個大大的木頭建筑物立在右邊。
我們順著通道進了青銅器,原來,這是一個館中館。我們先來到了頂層的文房四寶館。館里的燈光昏暗,讓人覺得幽靜、神秘。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各式各樣的毛筆。狼毫白云不在話下,自然是有的。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有一支毛筆,筆桿是深紫色的,非常粗。而它的筆頭更大更粗,在小的硯臺里根本放不下。我一看下面的說明,這才知道,原來這支筆叫“紫檀木金絲大抓筆”,怪不得這么粗呢!而接下來的水晶墨床,就更讓我驚嘆了。水晶墨床通體透明,兩側又很大的弧度,光潔如新。在燈光的照耀下,顯得熠熠生輝。
沿著電梯往下走,就到了玉器館。那能工巧匠門們做成的藝術品,真讓人贊嘆。玉板指,白里透綠,綠里透青。還有一顆佛珠,那上面工工整整地刻著普羅密新經,每一個字只有芝麻大小。
然后,我們參觀了青銅器館、書畫館,就走進了“大木頭塊”里。
在“大木頭塊”里,我們最后參觀了老北京風俗館。一進去,就看見一排長長的泥塑。我興奮極了,可謂欣喜若狂,扒在圍欄上仔細地看了起來:這排泥塑描繪的是老北京的民俗風情。只見幾個小孩在街頭抖空竹,抽漢奸,有說有笑;一個商販在路邊擺起小攤,大聲叫賣,幾個被吸引過來的顧客正挑選著東西;有兩個老爺爺,在談天說地,其中一位還提著鳥籠
時間過得真快,馬上就要到閉館時間了。我戀戀不舍地望著首都博物館,期盼著下次還能來這里參觀。
參觀首都博物館觀后感4
今天單位組織我們去首都博物館參觀,首都博物館是北京地區大型綜合性博物館,首都博物館于1953年開始籌備,1981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目前館藏文物已達二十幾萬件,其中包括:青銅、陶瓷、書畫、石刻、錢幣、玉器、璽印、織繡、竹木牙角器、佛教造像等等 首都博物館新館建設地下二層,地上五層,北部設計了綠色文化廣場,東部設計了下沉式竹林庭院。建筑外形主要由矩形圍合結構、橢圓形外立面和金屬屋頂三部分組成。建筑內部分為三棟獨立的建筑,即:矩形展館,橢圓形專題展館,條形的辦公科研樓。三者之間的空間則為中央大廳和室內竹林庭院。自然光的利用、古樸的中式牌樓、下沉式的翠竹庭院、潺潺的流水,為觀眾營構了一個兼具人文、自然情調的環境。
中國最早的“太陽神”太陽神紋石刻,據說至今已有7000多年了,是我國考古發現最早的刻畫太陽神形象實物。這件石刻用寫意的手法雕刻出一位身軀修長、兩手下垂、雙足分離的人,頭頂上刻有23條光芒的太陽,腰部兩側的圓點似行星在宇宙中運行。它不僅反映了一個地區太陽神崇拜的情況,人們還能從這個形象中看到先民們按照人類自己的形象刻畫心目中的“神”,反映出在生產力不發達,環境艱苦的條件下,對發展人類自身能力的渴望以及對人主宰世界的信心。還有秦始皇兵馬俑,那些將軍、神射手、戰馬的尊榮,原來只能在電視上看到,現在真的出現在自己的眼前了,心里很興奮很激動,能看到這些國寶文物首先感謝單位組織的這項活動。
參觀的時間雖然有限,但古人留給我們的這些財富,反映出中國古代文化的悠久傳統和深厚底蘊是無限的。參觀不僅能讓我們了解我國古代的珍貴文物,而且還教給了我們許多知識,這真讓我為自己的祖國而感到自豪。 歡迎朋友們也前往首都博物館參觀,我這可不是在做廣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