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作文合集七篇
初三作文合集七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三作文7篇,歡迎大家分享。
初三作文 篇1
當你每天早晨匆匆上學、工作時,你是否側耳聽聽枝頭上清新的鳥鳴;當你每天因為高強度的工作而在午后渾身疲倦時,你是否抬頭看著藍天上悠悠浮過的白云;當你每天身心俱疲地回家時,你又是否留意天邊瑰麗的霞光?
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只要你愿意在適當的時候稍微駐足,回頭一看,你會發現,在匆匆的時光中,偶爾停一下,真好。
升入初三后,我的學習生活越發的緊張起來,每天過著“家——學校——家”兩點一線的生活,頻繁的考試,繁多的功課,高強度的體育鍛煉,讓我疲勞而煩悶……
上禮拜六,我接到一個電話,電話里傳來了熟悉的聲音,是一個好久不見的小學朋友,她笑著約我禮拜天一起出去,我看了桌上的書本,猶豫了,功課那么多,我……可最后,我還是答應了,也許是我的身體和心,真的需要好好休息一下了吧。第二天,我和幾個朋友去看了電影,喜劇片,我整個人都沉浸在笑聲和爆米花甜甜的奶香味中;再一起逛街、吃飯,和好久不見的他們聊天談心,仿佛又回到了以前無憂而開心的日子……
傍晚,我坐在回家的車上,戴著耳機,這樣,外界喧鬧的聲音,就聽不見了。夕陽橘黃色暖暖的光斑,透光茶色的玻璃,灑在我臉上,仿佛整個世界都被描上了一層金色的輪廓,原來,傍晚這么美啊?平時的我,又錯過了多少這樣的美好呢?我聽著盧廣眾的《慢靈魂》,想:是啊,我們每個人心靈深處都一定還有一個“慢靈魂”。這個靈魂是像夕陽光般暖暖的黃色,帶著庸懶的氣質,哼著輕輕的旋律,他向往寧靜和自由。那么,請你在疲憊的時候,在迷失方向的時候,讓那個每天匆忙于奔波的自己閉目休息一會,帶上自己的慢靈魂,偶爾停一下吧。因為這樣,我們才會更有力量地奔向下一站!
匆匆的腳步中,似乎遺忘了生活的美好;繁雜世事中似乎遺忘了最初的感動,偶爾停一下吧,你會發現,生活很美好。
初三作文 篇2
走在人生漫漫長途上,背影一次次叩響歲月的躉音。時光飛馳,斗轉星移,歷經溝壑,才知母親是一輪明月,皎皎月暉,浸入心脾……
幼年。母親兒時的我,晚上總是不愿入睡,總是要睡在母親的手臂上,似乎只有這樣,才能給我安全感。每每這時,母親微笑著,眼里滿是憐愛,她伸出手臂,沒有半句怨言,于是兒時的我,在母親的手臂上,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安適的夜晚。
時光被我的夢境拉得很長很長,記不清多少個夜晚,母親因為手臂的麻木,整夜無法入睡,也不知多少個清晨,母親拖著疲憊的.身子送我上學。
恍然間,發現母親的愛如縷縷月暉,將我緊緊地環住。
母親,我多想送你一輪明月,讓你在所有勞累的日子里,感受到片刻的安寧。
童年。母親讀小學六年級時,我每周三晚上要到解放碑去上奧數課。每次上完課后,都已是八點半,從嘈雜的人群里擠出,總能看見母親一個人在夜色下單薄的身影,手中的口袋里裝滿了牛奶、面包,像犒勞一個凱旋而歸的戰士,討好似地往我手中塞。
在那樣寒冷的冬夜里,風撕裂了白天僅存的一點溫暖,可母親連一個燒餅、一杯豆漿也舍不得為自己買。
頃刻間,我發現母親的愛如同溫柔的月暉,點點滴滴,滲入我的心扉。
母親,我多想送你一輪明月,讓你在寒風呼嘯的夜里,感受到細微的溫暖。
少年。母親上了初中,學習壓力如同一只猛獸,向我撲來,我在夜晚挑燈苦戰時,母親總會為我削一個蘋果,抑或是熱一杯牛奶,把它們盛在精美的容器里,近乎虔誠地給我送來。有時我學習到深夜,母親則選擇在電視旁看《新聞聯播》重播,靜靜地等待我休息,然后為我蓋上被子,自己才肯睡去。
突然間,我發現母親的愛如同清澈的月暉,在漫長的夜里擦亮我的眼眸。
母親,我多想送你一輪明月,在你疲憊的時候,伴你安然入睡。
時光,翻開歲月的冊頁,歷經坎坷,才知母親是一輪明月,皎皎月暉,照亮我前行的路。
母親,讓我送你一輪明月,讓縷縷月光,滲入你的心……
初三作文 篇3
外婆從小就帶我,那時她才四五十歲,因為要帶我,便提前退休了。為了能更好的照顧我,本不太會做飯的外婆就開始學起做飯了。
媽媽跟我說,那時候的外婆每天都會浪費好幾盤菜,沒有人吃,外婆只得每天自己把這些“難以下咽”的飯菜解決掉,就是在那時外婆才養成了吃剩菜的習慣。一直到我兩三歲時,外婆才做好了第一道菜——蒸蛋。那時我每天要吃好幾次的蒸蛋,外婆自然也很高興,所以天天做給我吃,那時家里誰也不準吃雞蛋,只有我能享受“特權”。
這個規定一直到外婆做的第二道菜——肉餅湯。直到現在我都很喜歡這道菜。那時幾乎只要外婆一做到這到道菜,我便會討要一碗過來,當做飯前的“味增湯”。外婆還會把飯放入肉餅湯里,那時我便認為這是世間最鮮美的食物了。
外婆的第三道菜便是“紅燒排骨”了。每當外婆做這道菜時,我便會吃上一大碗的飯。現在我還認為外婆的紅燒排骨是最為好吃的。外面的再好吃也不及外婆的味道。
外婆的菜肴也是我童年的記憶,我記住他們的味道,不止是因為美味,更是因為它承載著外婆對我無限的愛!
初三作文 篇4
有些事情實在是不想記起來,太累了。實在是太累,明明在中考拼命之后,我卻還是渾身的疲憊。天總是陰的,讓人打不起精神。一直在記憶斷片,想不起剛剛自己在做什么又在想什么。大概是崩潰邊緣。黑暗中的意識一點點消失,然后我開始昏厥。
沒救了嗎?
大概是的。我說我有預言的超能力,然后所有人都不相信。命運給我一個數字——479,真實中考成績480.準確性明明可見一斑,然后別人都當笑話。
畢竟,天機不可泄露。一旦說出來,就不會靈驗了。所以別人都在以為我在胡扯,或者是中病。
才不是好吧。
就如我有很超強的學習能力,隨便無心學一學就能混個還可以很認真的樣子。老師們都說我自覺的不得了特別乖之類的。
當然,我遠沒有他們想得那么簡單。總是一副很認真很刻苦的樣子。
我真的那么努力嗎?
大錯特錯。除了初一上學期還有點勁頭,其他時間都在混日子,過了一天是一天。
因為我要是認真起來的話,只能堅持20分鐘,然后就會困,很累很累。
實在不想認真起來呢。
那干脆忘掉認真這兩個字好了。
初三作文 篇5
當你不再陪伴我身邊,當老屋失去了原有的一份溫馨,回首前塵,猛然發現,有些東西,再也沒有了。
七月,本就雨水盛多,醫院中那清白的墻紙,純白的床單,為你那慘白的臉平添了幾分凄楚。病床上的你——無力,怎似當年笑靨如花?針水一點一滴,滴滴落入心底;時間一分一秒,秒秒刺入心房。三個月,三個月,僅僅是三個月的時間,上天怎會如此不公?
在你的病床前,看著你日漸消瘦,皮膚變得如碳一般黑,豈是一種欲哭而無淚的感覺?想起曾經,我還上著小學,每天中午你幫我背著書包,我考你用“白”字組詞。可是,現在呢?我懂的越來越多,可誰又來充當這個答題者?
在你的病床前,看著你只剩下皮包骨,說話也含糊不清。我默默地看著你,把到眼的淚水又硬生生地咽回去。想起曾經,每天放學回到家中,早已是飯香四溢。可是現在,哪里還有回家時的那份溫暖?
在你的病床前,看著你猶如醒來一般,牽著病床邊的我,你那雖枯黑得如老松樹干的手仍把我的小手握得緊緊的——溫暖。我一陣欣喜,以為你病好了。你還是用那語重心長的語氣對我說:“乖孫女,好好學習,爺爺也就無牽掛了。”我一陣懞,不知為何你“醒”來竟對我說這樣一句話。你的手就那么一緊,旁邊的心跳儀長“嘀——”一聲,那原有的曲線便平鋪直敘了。我似乎意識到了什么,但為時還小的我哪知什么叫做離散,什么叫做死亡?我只當你睡著了,母親卻失聲痛哭……當那白色的布把你蒙住,醫生將你推走。我哭了,歇斯底里地哭。
你走了,那么安靜,那么凄然。若時間永遠停在你拉著我的時候該多好!再也沒有你了,再也沒有人回答我那幼稚的問題了!再也沒有那種我一回到家就飯香四溢的味道了!在哪一間老屋中,再也沒有原有的溫情了……
無哭只有淚……
初三作文 篇6
路口是離別是抉擇是一個人的孤單路程。
路口是未來是希望是一個人的夢想征程。
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每一個人都是導游。
中考的腳步漸進,我又該何去何從?要開始選拔保送生了,心中又不禁蕩起層層漪漣,去或不去?我反問自己。
桌上有兩種水果,腳下有兩條路。
媽媽故意將蘋果切成塊狀擺在盤子里,而它的旁邊卻聳立著一個呆呆的,渾身長滿刺的家伙——菠蘿。
我輕而易舉的拿起一塊蘋果,就好像自己輕而易舉的一只腳踏進了一中的大門,保送生的考試,似乎給了我兩次中考的機會。我站在岔路口,畏縮不前。抬起一只腳,意圖邁上那條寬敞的馬路。神經被刺了一下,一中的風景固然好,難道我要印著風景而停滯不前?不,我要去拼,我要去闖。不論結果如何,至少我努力過。
于是我放下蘋果,抱起了菠蘿。
手被刺了一下,鮮血涌了出來。“她還去考夷陵?不自量力!”別人的嘲笑刺痛我的心。前方雖然荊棘滿途,可我有雙手有拳頭。我拿起刀,小心翼翼的割下菠蘿的刺,堅定不移執著一念的踏上了人跡更少的那條幽靜的小路。
多少個寒燈之夜留下一本本厚厚的參考書,只為夢中那片樂土。天道酬勤,努力就會有回報,我有什么原因停滯不前?“保送生的考試你參加嗎?”“不!”我堅定的說。現在是有夢想的時候,因為我恰風華正茂;現在時該闖的時候,因為我心懷夢想;現在是我努力的時候,因為我要去闖!
同樣是魚,我要游得更遠;同樣是樹,我要長得更綠;同樣是鳥,我要飛得更高。
黃色的樹林里分出兩條路,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那一條,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初三作文 篇7
卷子——沒完沒了
“寫完了,明天帶來,上課講!”
“今天發的3頁試卷明天上課對答案,昨天發的后天帶來。”
……
對于這種輪番轟炸,初三的學生早已習以為常,心平氣和地一頁頁疊好試卷,正面寫作業,反面還可以當草稿紙。
不料,課代表又抱著一摞卷子進來了,這回估計是4頁以上的。天!還有一小沓練習題!課代表毫不含糊地發了下來。桌子上已經找不著人——埋在卷子下面了。收拾停當,掐著手指算了算一共是多少張,略想一下今天要拼命到幾點,最后哀嘆一聲,開始狂寫。
睡覺——遙遠的夢想
作業量與睡覺時間是成反比關系的。當然,是在人的承受能力不變的條件下。延長寫作業的時間,是不得不完成任務,可是困的滋味絕對不好受的。
兩眼迷離,一手托著腦袋,一手拿筆,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筆掉地下、頭磕桌上的危險……眼圈發黑,嗡嗡的頭暈……
初三的學生,問候語是學校“另類”的風景——“昨天幾點睡的?”“你今天打算幾點睡?”回答者極為悲慘:“我今天不打算睡了。”“那我4點給你打電話。”“就這么定了。”
加餐——最大的精神支柱
每天三點一線的生活,惟獨“食堂”一點最令人心動。中午的正餐是絕對不能虧待自己的,買個稱心的盒飯,優哉游哉地吃掉。這還不算,傍晚時分,下課鈴響后,大家三三兩兩地奔到食堂,擠到窗口搶購餅干、牛奶、干脆面,匆匆找了錢,便三下五除二地扯開,掏了餅干就往嘴里塞。加餐,成了一天中最幸福的事。
最近偶然聽說有人半夜吃起涮羊肉,當夜宵。正當我滿臉的詫異時,旁邊的人答話了:“我昨天半夜吃了冰棍。”“我喝了咖啡。”“我吃了倆橘子。”不用問,都是提神兒用的。( )
特長——夾縫中求生存
到了沖刺的階段,什么特長都得讓步。舞蹈比賽、田徑隊、繪畫班、選修課……各種活動都對畢業班關了門。對于自己鐘愛的藝術,由“明目張膽”到“鬼鬼祟祟”,還真有點適應不了。特長生們更是“兩頭忙活”,把加分的事情搞定,就馬上加入學習隊伍。
誰都希望“革命生產兩不誤”,只可惜時間有限。如果能搭配好,那是“懂得取舍,主次分明”。如果搭配不好,那就要遭到“凈搞閑白”的批評了。
考試——痛苦的記憶
初三的生活是不能沒有考試的。每每成績下來,都是考好的上躥下跳地比分,考砸的面無表情,呆若木雞。“完了!”“不活了!”的聲音一片。
一張考卷,兩位數的分值;一雙無助的手,兩行孤獨的淚。
考試無所謂,不算分就行;算分也無所謂,不排名次也行;排名次也無所謂,不開家長會就行;開家長會也無所謂,不說分的事就行……總而言之,考試是痛苦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