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描寫初中的作文4篇
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描寫初中的作文篇一
朦朧中,我似乎聽見了那猛烈的雨聲,在我耳邊縈繞不斷,還有那“呼呼”的風聲,叫著,吼著,不顧一切地伴著雨聲,他們在演奏著交響曲!
我被吵得無法入睡,索性用半睜的睡眼去看窗外烏云密布的天和傾盆而下的雨,耳邊回響的是風聲和雷鳴合奏的交響樂,再伴些許雨聲,似乎也很美妙。
我似乎也不禁被這交響曲震撼到,開始從原先的厭煩變成了心馳神往。于是我拉開阻隔住風雨的窗,霎時間,交響曲更加瘋狂和猛烈,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豆粒大小的雨點從漫天烏云間傾瀉而下,肆無忌憚地打在屋頂上、欄桿上、汽車頂上和雨棚上,“叮咚叮咚”地奏出歡樂明快的交響曲,震撼人心。此時的我無意間將目光掃過遠方,由于樓房層層疊疊地生長著,排出樓梯一樣的身姿,雨兒們從上面趟過,竟然趟出了一條小小的飛瀑,像一條白練從屋頂上垂下來,盡情流淌飛揚。
雨勢好像更大更猛了,風吹起低沉狂野的號聲,雨便應和著。俯身觀望窗外的地面,雨水一層層地沖刷著,一道道水浪均勻地鋪開,時緩時急,時緊時慢,像音符跳過琴弦,和狂野的風聲形成鮮明的對比。一曲完美的交響曲不是一個音符的功勞,風和雨在此時此刻顯得無比的和諧。
風雨聲依舊沒有小的意思,天公的臉似乎也不打算放晴。被我關閉的窗上有無數風雨的音符肆意地敲打,我似乎從那一層層貼在窗上的水簾看到了這些音符的面目和身影,他們這樣歡快地鳴奏著,是要告訴我什么來自天空或宇宙的喜訊嗎?遠處馬路上人影依稀可見,形色無不匆匆,他們要逃離這難得一見的雨,難得一聽的交響曲。
雨忽大忽小,就這樣肆意地下著。
不知覺已到午時,風停了,雨斷了,烏云散去,火紅艷麗的驕陽探出腦袋,害羞地看著嶄新的大地。我邁出家門,走進雨后的世界,卻依舊可以探尋到些許風雨的音符。雨棚下明亮的積水,音符落下來“滴滴答答”地響著,粘上雨水的樹梢被風掠過,音符隨風飛舞,“嘩啦嘩啦”地響,路上被雨水洗刷一新的汽車“嘀嘀”聲,荒野上一片片高樓拔地而起的“轟隆”聲,雨后煥發綠色和青春的校舍里的朗朗讀書聲,這些都是這場風雨交響曲留下的音符,一聲聲預示著一個個新的希望。
風雨的交響曲告訴我們希望,就像是在人生歷程中遇到挫折時心底那一聲聲吶喊,永遠不要放棄希望,最美的音符將為你在風雨后鋪就新的彩虹。
描寫初中的作文篇二
柔和的微風伴著陽光吹遍原野,帶走花香。這是一個天使的國度,它擁有世紀的芬芳。從古老的神話時代到達一頁新的篇章,每一天都是神話的日記。神話是神,唯一能穿越世紀的琴弦。
這里的人生活在奇幻,神秘之中。他們用春天裝飾自己,用夏天打扮自己,讓秋天環繞自己,讓冬天接近自己,他們每天都聆聽小鳥的歌聲,擁抱美麗的花朵,享受生活帶來的喜悅。
當他們的東西丟了,他們會說:看哪,神話喜歡我的東西,把它帶回了家。
他們的房子和衣服變了顏色,他們會說:神話曾經停留在我的周圍,給了它們魔力。
他們也有自己的節日,那是快樂的節日,朋友們會互相拜訪,當他們回家時,朋友會說:愿神話記住這美好的一天
當他們慢慢變老,快要去世的時候,他們會說:感謝神話,讓我即將重生。
他們喜愛神話,他們尊敬神話,他們懂得享受,他們懂得創造,他們每人都有一種心愿,讓神話把他們的故事編織起來送到遠方,讓未來的人知道自己,知道這個世紀。
但這一切美好突然被中斷了。
這個國家里來了一位新的居民,她是一位小姑娘,她來自被偽裝的現實世界。這個國家的居民熱情的接待了她,當聽說小姑娘將住在這里時,居民們非常高興,他們喜歡多交朋友。
小姑娘住進來的第二天,附近的居民房子里鉆進了美妙的音樂。居民都被這音樂吸引了,他們圍到小姑娘的窗戶前問:多好聽的聲音啊,是你唱的嗎?
小姑娘的說:你們真的認為很好聽嗎?但這并不是我唱的,它是歌星唱的。
那,歌星在你家嗎?
不,她是通過電視唱給我們聽的。
電視是什么東西?能讓我們參觀一下你的家嗎?
非常歡迎,請進。
謝謝。
走進小姑娘的家,他們不禁吃了一驚,這里的東西他們從來沒見過。蠶絲綢緞制的衣服;漂亮的花瓶;小巧的收音機;漂亮精致的桌子上的一臺電視;蝴蝶發卡;讓人煙花繚亂的飾品
一位姐姐問小姑娘:你為什么總是這么漂亮呢?
小姑娘回答說:因為我用許多化妝品。
化妝品是什么?能讓我看看嗎?
化妝品是一種能把人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東西,跟過來看看吧。
這是什么?另一個好奇心強的男孩問。
這是電腦,是一樣很棒的東西,也可以說它簡直就是科技時代的首領。小姑娘開始變得激動起來。
看著自己從未見過的東西,男孩懇求:能使用給我們看看嗎?
沒問題。
打開電腦,目不暇接的信息出現在眼前讓人看了眼花繚亂:
xxx為失學兒童捐助了兩萬,xxx因搶劫被抓進監獄,xx晚會將在x月x日舉行
他們細心的聽小姑娘講著小姑娘曾經生活的地方,漸漸入了迷后來,小姑娘家里的事在這個國度一傳十,十傳百,傳遍全國各地。
從此,這個國度的人們也有了電視,用上了電腦等東西。他們不再他們不再向往神話,不再關注神話,他們用各種化妝品打扮自己,用各種香水裝飾自己,他們不再聆聽小鳥的`歌聲,而在家里模仿歌星的嗓音,這里建起了高樓大廈,有了各種職業。
當他們的東西丟了,他們會說:不好,小偷偷走了我的東西。
他們的房子和衣服變了顏色,他們會說:可惡,這是誰搞的惡作劇?
當他們過節,朋友互相拜訪完會說:下次送禮送點別的。
當他們慢慢變老,快要去世的時候,他們會說:時間怎么過得這么快?我還想多活幾年呢!
人們學會了勾心斗角,利用他人,爾虞我詐,慢慢毀滅了世界。
神話把這些都記錄了下來,題目就是:又一個失去了純真的國家!
描寫初中的作文篇三
我的故鄉,在太行山腳下的一個小山村里,那是一座在當地頗有氣派的且有百年歷史的四合院。
在 西廂房的旁邊長著一棵梨樹,可能是土質的原因,它的樹干總是那樣的細,給人一種挺拔的感覺,樹冠雖然高出屋檐上方,卻也不算茂盛,據老人們講:它的樹齡也應在百年以上。
我沒有查閱過梨樹的相關知識,但從已逝去多年祖母的年齡推斷,是該有百歲以上啦。所以每次回家看到它,就情不自禁想起我可親可敬的祖母, 就仿佛回到啦孩提時代。
那時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常常把我放在故鄉陪伴著祖父祖母。六七十年代,正是國家困難時期,物質十分的匱乏,山上雖然長著許多的果子卻都被上面統調走啦,我們唯一能吃到的水果就是院子里梨樹上的梨。
所以每當梨樹開花的時候,我們家的大人小孩就時刻在關注它的成長,奶奶從這時起就開始擔負起啦呵護的責任。因為子孫們都是她的親骨肉,為了公平和諧,她老人家每天都不厭其煩地一遍一遍的數數,直到有一天,梨子都泛黃了的時候,她把全家叫到一起:拿起鉤子,讓伯母們在樹下撐起單子,小心翼翼地一個一個勾下來,然后均分。由于我的弟,妹少往往可以比伯父家的多分幾個,道也沒有太大的異議。所以,我總在其他堂兄弟姐妹的羨慕中享受著梨子的美味。
到了上學的年齡,我離開了故鄉,我的生活條件有了很大的改變,可奶奶總是把我的那一份放得嚴嚴實實的,待我放假回到故鄉,翻箱倒柜拿出來給我。那時,由于年齡太小,不完全懂得奶奶對我的愛。奶奶是在她八十三歲那年走的,那年我二十歲,她走后我就再也沒有吃過故鄉的梨啦。
如今我已過不惑之年什么水果都不在稀罕,可是故鄉的梨樹卻是總也忘不掉,每當春暖花開時節,我都爭取回去看看:我的故鄉,我的老屋,還有那棵滄桑的老梨樹。
描寫初中的作文篇四
光和影交織的時間,塵囂躁動的世界,一切仿佛是如夢如畫的閃現。但總會有一處別樣的風景,在心湖撩撥起點點漣漪,折射出斑斑夢幻的影跡。
白凈的燈光,透過玻璃窗,隱隱地在夜幕中散發著自己的光芒。像黑色夜幕上的一顆寶石,點綴了整片無聲的天空。
我兀自在樓下踱步,考試的失利驅使心中的慚愧,擊打著我的心,我就像斷了脈的葉子,迷失在這枯敗季節……經過再三的心理斗爭,開始躁動的胃幫我做了個決定,我循著燈光,慢慢走上去。
鑰匙在門中輕輕轉動,透過廚房的玻璃,我能看到媽媽忙碌的身影。體態略顯臃腫的她,扎著圍裙,在廚房間來來回回忙碌著,廚房間水汽氤氳,卻清楚見得在碗碟之間飛舞的雙手,聽清那叮當作響的碗碟聲。“吱呀”一聲,門被輕輕推開,媽媽端著菜走出門。我站在門口不知所措,“怎么了還不吃飯?”我迅速低下頭,不敢直視她的眼睛。她放下手中的盤子,向我走來,俯下身。松軟的頭發把光線分成一縷一縷,只看見發絲下的光透過她的眼睛射入我的瞳孔,她輕輕吐出幾個字:“怎么了?”
一股酸勁涌上鼻腔,一眨眼,兩行淚便順著臉龐流下,“不哭啊。”她用大手裹著我的臉頰,輕輕抬起,擺動著拇指,為我拭去臉上的淚痕,摩挲著臉龐,我似乎從這種感覺中讀出了些許溫暖,些許滄桑,但分明可以稱之為母愛的感覺。
她牽起我的手,來到椅子前坐下,“沒事的啊。”空氣中彌漫著飯菜發出的氤氳著霧氣的香,還有一絲剛剛沒品出的異樣的味道,她就這么拉著我,一點點幫我整理衣領的亂,也在幫我梳理煩亂的思緒,她喃喃的說著什么,一字一詞隨著聲音淌進耳朵,滑落進身體的每個角落,慢慢地我眼中似乎世間一切全無,只有那個坐在我身旁的母親。一切變得靜悄悄的,窗外的嘈雜絲毫搖動不了屋內的靜謐,只是化作點點溫暖的痕跡,飄散在充滿暖意的這一間屋子中。
真美。
絲絲柔風化作溫暖片片,裹挾著溫暖,將別樣的風景帶至我眼前。
別樣的風景,不需要小橋流水,不需要繁花錦簇
別樣的風景,不需要燈紅酒綠,不需要車水馬龍。
我依舊坐著看著親愛的母親,不知心中泛起的究竟是那種情感,有感動,有溫暖,但我知道里面一定含著濃濃的愛意。我的嘴角微微揚起一個熟悉的弧度。她也笑了,滿是溫馨的感覺。
簡單的場景,也會是別樣的風景。同時,平凡的母愛,也會是濃濃的幸福。
生活中很常見的一件事,在作者筆下卻是刻畫得如此的細膩與唯美,讓人不禁沉浸在她考試失利的感傷中和溫暖的母愛的包圍中,這一切,跟作者細膩的感情和對生活的敏感捕捉是分不開的。出色的人物描寫可圈可點,對自然景物的精彩描寫也為氛圍的烘托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