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力第三章讀后感(影響力第一章的讀后感百度)
《影響力》是一本非常經典的心理學著作,其中第三章“社會認同”讓我受益匪淺。這一章節主要講述了人們在面對群體時,為了追求社會認同而做出的行為。以下是我的讀后感:
自我認同與社會認同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每個人都想要得到肯定和認可。我們通常通過自我意識和自我價值來滿足自己的需求。但是,在面對群體時,我們往往更加注重社會認同,因為它可以帶來更多的好處和機會。
從服從實驗中看社會認同
書中提到了一項著名的實驗——斯坦福監獄實驗。在這個實驗中,參與者被分為“囚犯”和“警察”,并且所有人都非常快速地適應了他們所扮演角色所需要表現出來的行為。這說明人們很容易受到群體的影響,并且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會放棄自己原有的行為準則。
權威對社會認同的影響
書中還提到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實驗——著名心理學家米爾格蘭姆進行的“電擊實驗”。在這個實驗中,被試者需要按照指示給另一個人施加電擊,但實際上被擊打的人是模擬出來的。結果發現,很多人會一直遵從權威的指示,即使這些指示明顯是不道德和危險的。
如何避免被社會認同所影響
從以上兩個實驗可以看出,社會認同對于我們行為的影響是相當大的。那么,在面對群體時,我們應該如何保持自我認同呢?書中提到了一些方法:比如明確自己的價值觀和信仰、尋找與自己價值觀相符合的群體、保持獨立思考等等。
總結
通過閱讀《影響力》第三章的內容,我深刻地意識到了社會認同對于我們行為決策和價值觀念形成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時,也學習到了一些有效避免被社會認同所影響的方法。希望今后能夠在實際生活中加以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