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觀后感
《我和我的祖國》觀后感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后感吧。那么你會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和我的祖國》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十月一日下午,我和媽媽觀看了《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體現(xiàn)出了深深的民族自豪感。看完后,我已是熱淚盈眶。
這部電影由《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護航》七個小故事組成,記錄了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發(fā)生的七個最具代表性的大事件。
其中最讓我難忘的,也是最讓我感動的非《前夜》莫屬。
在開國大典前一天,電動升旗桿的試驗只做了四次,但因為安全的原因,天安門早已戒嚴,無論是什么人都無法進去進行實驗。就連當時的總設(shè)計師林治遠,在這種情況下也無法確?!叭f無一失”,無奈,他只好將天安門的旗桿按照1/3的比例制作好,在天安門附近的小院中做實驗,經(jīng)歷了停電、原材料短缺等困難后,在實驗即將宣告成功時,意外卻突然出現(xiàn)了:升起的國旗被卷進了旗桿里!阻斷器失靈了!這要是發(fā)生在開國大典上,后果將不堪設(shè)想。但固定國旗的阻斷球需要用鉻、鎳等稀有元素來重新鍛造。他們四個人幾乎借遍了整個北京城,仍沒有發(fā)現(xiàn)相符合的元素。當時除了林治遠,幾乎所有人都放棄了,只想著在開國大典上碰碰運氣。這時,林治遠的一番意味深長的話,讓所有人都醒悟了,他說:“你以為升起來的只是一塊紅布?那是我們的國旗!更是中華民族的尊嚴!”
突然,一大群人涌入了小院兒里,原來是北京城的老百姓,他們都是來捐獻金屬的:有的`大爺舉著自己唯一的旱煙管;有的廚子拿著吃飯的家伙——勺子;抱著孩子的父母說,這是孩子的長命鎖;“我是清華大學(xué)的教授,這是我們實驗室僅有的一塊原石”,身穿長衫,戴著眼鏡,用手絹仔細包著的原石,還有知識分子那篤定的眼神,這眼神與群眾的滿腔熱血不同,因為他知道這是最有用的東西,可這也是最后一個了……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下午三時許,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天安門上空準時冉冉升起,這是全中國人民團結(jié)一心的結(jié)晶,中華民族從此站起來了!
八年抗戰(zhàn),3500萬死傷,才換來了這一面來之不易的五星紅旗!所以,我們要當好護旗手,不要讓它受半點玷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