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靖宇觀后感
楊靖宇觀后感
看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寫一份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后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楊靖宇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楊靖宇觀后感1
五星紅旗迎著朝陽冉冉升起,在晨風中飄揚著,在這片土地上灑過多少英雄、烈士的鮮血。這勝利來得曲折坎坷,來得刻骨銘心,包含著太多太多。我一想到楊靖宇,就有一種情感涌上心頭,是憤怒?是悲傷?是惋惜?還是崇敬?各種歌曲交織在一起,使我久久不能平靜。
楊靖宇烈士那感人的情景把我整個心都牽了進去。
1938年,日寇為鞏固其戰(zhàn)略,后方將關東軍的兵力擴大了3倍以上,并以偽蒙軍替換作站不積極的偽滿軍。加強對南滿的“大討伐”。一些非黨的山林武裝經不起艱苦考驗紛紛瓦解和叛變,楊靖宇率部突圍進入長白山區(qū)建立密營。日寇在誘敵投降碰壁后。于1939年大雪封山時又展開封鎖和“討伐”。因敵追蹤雪地腳印和炊煙,部隊衣食無著,楊靖宇決定分散突圍。最后他決定,自己帶60余人東進。因有一個參謀叛變的人使行蹤暴露,引發(fā)了一場激烈的戰(zhàn)斗,激戰(zhàn)后他身邊只剩兩人,楊靖宇被日寇抓住并被鎖在伐木場,一場機緣巧合之下,他逃出了伐木場并跑進了附近的山中。1940年2月18日,兩名警衛(wèi)員下山找糧殉難。日寇從遺體上搜到楊靖宇的印章,估計他就在附近的山上,于是加緊封鎖各條道路。五天后的下午,楊靖宇只身到路邊,碰到幾個大柴人,便請他們帶買糧食,棉鞋。這幾人中有一個是偽滿的“排長”,回村告密。討伐隊迅速開到。將已無力奔跑的楊靖宇包圍在一片小樹林中。2月23日,他孤身下山被日寇圍住,戰(zhàn)至最后,壯烈就義。日寇根據(jù)估算,認為他缺糧已有半個月。完全斷糧也至少在五天以上,能在零下20攝氏度而且在沒有房屋的山林中堅持下來簡直不可思議,于是就將他的遺體送到醫(yī)院解剖。當腸胃被切開后,看到的只是草根和棉絮。在場的中國護士禁不住流下熱淚。
多么可惜呀!――一個年輕的生命。多么頑強啊!一位勇敢的戰(zhàn)士,一位偉大的英雄。在這么長的時間里只靠草根和棉絮充饑下能堅持下來。
我們要學習楊靖宇英雄這種堅持不懈、舍己為人的精神。
楊靖宇觀后感2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電影的名字叫《少年楊靖宇》。
一九零五年,他出生在河南省確山縣古城鄉(xiāng)李灣村的一個農民家庭,家人為他取名馬尚德。在他五歲的時候,父親不幸因病去世。很快到了上學的年齡了,因為沒有錢交學費,他只能站在學堂的外面聽課。李財主的兒子李孬罵他是“學偷”,先生聽見了,就狠狠批評了李孬。
他一直堅持在學堂外面聽課,有一天,馬尚德正在專心地聽老師講課,天卻突然下起大雨來,但是他依然在外面聽課。先生就讓他進來避雨,他卻堅定地說:“我沒有交學費,我不進。”先生無奈只好讓他去辦公室,到了辦公室,先生就出了幾道題測試他,當先生知道他比教室里的同學學得還好以后,特別感動,承諾免費教他讀書。當我看到他這么努力刻苦地對待學習之時,心里佩服極了,我要向他學習,以后要更加積極認真地對待自己的學習。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努力學習,他考上了高小。到了高小以后,老師看馬尚德學習很好,就讓他當了班長。在學校,他喜歡打抱不平,有次他看到高年級的同學欺負低年級的同學,就把欺負人的同學打了一頓,那位同學再也不敢欺負人了。
又有一天,馬尚德得到有日貨在火車站的消息,于是告訴了岳老師,然后老師和同學一起商量對策,最后決定焚燒日貨,打擊帝國主義的勢力。
轉眼間,馬尚德要上大學了,岳老師問他想上什么大學,他告訴了岳老師,并得到了老師的支持。最后他考上了這所大學,就乘火車去大學了。
電影結束了,我很感動。在那么艱苦的學習環(huán)境下,楊靖宇對待學習依然那么執(zhí)著與努力。我們現(xiàn)在擁有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有支持我們的父母和老師,以后我要努力學習,面對困難不退縮,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怕吃苦,不怕累,等學業(yè)有成以后,以后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楊靖宇觀后感3
楊靖宇將軍是我國東北抗日聯(lián)軍的將軍,我讀楊靖宇將軍的故事,每一個片段都讓我深受感動。
楊靖宇,1905年2月出生于河南省確山縣一個農民家庭,是我國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在抗日戰(zhàn)爭中壯烈犧牲,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之一。讀楊靖宇將軍的英雄故事,我不僅讀到了他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還讀出了他樂于助人的高尚品德。小時候,楊靖宇有個叫李世芳的同學,因為家里窮,退學了。楊靖宇就把自己積攢了好幾年的零用錢、壓歲錢拿出來為李世芳交了學費,李世芳又重新背上了書包。楊靖宇將軍的這種救助貧困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關鍵時刻,他考慮的不是自己,而是別人。
同樣,在中國人盡飽受日本侵略之苦的時候,他在1934年領導成立了東北抗日聯(lián)軍,一生戰(zhàn)斗在我國東北地區(qū)的白山黑水之間,成為東北地區(qū)著名的抗日將領。在1939年秋冬季在日偽軍對聯(lián)軍進行“討伐”作戰(zhàn)中,楊靖宇率部隊轉戰(zhàn)于吉林濛江一帶。最后,楊靖宇和他的部隊被日本侵略者包圍后,敵人對他勸降,但是,他連答應的神色都沒有。戰(zhàn)斗中,他只身與敵人周旋5晝夜,直至彈盡糧絕,于1940年2月23日壯烈犧牲,時年35歲。楊靖宇犧牲后,殘忍的日軍將他割頭剖腹,發(fā)現(xiàn)他的胃里盡是枯草、樹皮和棉絮,竟無一粒糧食!就連野蠻的日本侵略軍也為之震驚。
讀了楊靖宇將軍的事跡,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在想,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正是千千萬萬像楊靖宇這樣的英雄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嗎?作為新世紀的一名小學生,我們應該好好學習,用我們的知識與本領建設祖國!
楊靖宇觀后感4
今天,由老師推薦,我閱讀了《抗日英雄楊靖宇》這篇文章后,字字刻骨,讀完我深有感觸。
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這樣的:在1937年盧溝橋事變之后,我國便進入了全面抗戰(zhàn)時期。楊靖宇率領第一路軍隊主動出擊,有力地鉗制住了日寇的`兵力。在反“大討伐”斗爭中,他率領第一路軍轉戰(zhàn)蒙江一帶,最后只身與敵人周旋五個晝夜,渴了,抓把雪;餓了,吞棉絮,樹皮或野菜。在1990年2月23日被敵彈射中胸膛,壯烈犧牲的故事,時年35歲。當敵人將楊靖宇割頭剖腹后發(fā)現(xiàn)他胃里盡是草根和棉絮,連敵人都感嘆:“大大的英雄!”的事。
楊靖宇,這個名字烙印在我的心頭,他是革命的戰(zhàn)士,人民的英雄!多少年了,他的名字在中華大地上一直被廣為傳頌,他的抗日精神、愛國精神和戰(zhàn)斗到最后一息的氣概使我心潮騰涌,他如一座不朽的石碑樹立在億萬中國人的心頭,他的名字無時無刻都在警示著我們: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楊靖宇,他是如此的頑強。為了國家,為了人民,他可以適應各種惡劣的環(huán)境,渴了,就隨手抓一把雪塞入口中;餓了,就把樹皮扯下來吃,沒有樹,就將棉絮或枯草一口吞
下,時隔半月,胃里一粒糧食沒進,戰(zhàn)士們一個個的都被惡劣自然環(huán)境給打倒了,但唯獨他沒有倒下,如同一位巨人,有誰看到這一幕不會為此震撼呢?他為祖國奉獻了鮮血以及生命,他雖然人死了,,但他的精神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楊靖宇,一位戰(zhàn)爭中的巨人。他為了打敗日本侵略者,艱苦奮斗!為了祖國的獨立與民族的解放,戰(zhàn)斗到了最后一息,流盡了最后一滴血,成了眾所周知的人物,他是體現(xiàn)中華民族和中國共產黨人浩然正氣以及不屈不撓的大無畏革命精神的杰出代表。
他的事跡是典范,他的精神是榜樣。啊!抗日英雄楊靖宇,我們永遠記住你!記住你危難之時英勇戰(zhàn)、奮不顧身的英雄事跡,我會將你的愛國主義精神作為我人生中永遠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