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門》讀后感(通用9篇)
《腰門》讀后感(通用9篇)
導語: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腰門》讀后感(通用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腰門》讀后感 篇1
當時間老人匆匆地從我身邊走過,讓青春的風箏帶走了我的童真。我的童年也就此與我告別,風哥哥和花姐姐也被記憶的漩渦卷走,在遠方的某一隅等待著我。我只得含淚微笑,品讀《腰門》一書,從中感受著逝去的溫暖,撫摸著記憶的傷痕。
讀《腰門》,看著沙吉被父母寄宿在好心的云婆婆家,認識了善良的水、羞澀的青榴、愛說話的巧巧和俊俏的哥,但時間如白駒過隙,他們一個個消失在了沙吉的視線中,像渴望自由的鳥兒,一個個去追求自己的生活。沙吉的童年也在這腰門的開啟和關閉之間一點點溜走,最后,沙吉也走了,去追求七色花般的幸福。
讀《腰門》,在我的記憶的海灘上拼命地跑啊跑,渴望著那份獨一無二的幸福。在尋尋覓覓中,我懂得了幸福的真諦,正如那句話——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其實幸福就在身邊——悠然地沉浸在甜蜜之中,那是幸福在環繞;迷惘的徘徊在痛苦的邊緣,那是幸福在等待。即使你擁有許多金錢,你也未必幸福,因為幸福是物質所不能帶來的,而精神卻可以產生幸福——在歲月的沉淀中積累而成。也許,最甜蜜的幸福就是珍惜眼前所擁有的。在痛苦時,不要忘記看看自己所擁有的,也許幸福的花環正在你的頭上,只因忙碌于追求幸福,你從未發現:幸福遠在天邊,卻近在眼前。
童年是幸?;▍仓凶蠲髌G的一朵,但它卻如曇花一現,轉眼間就會凋零、枯萎、所以我們更應該把握童年里的每一分鐘,用心靈去感悟童年的珍貴,定格童年的美好。即使童年已逝,也不必傷心,因為童年進僅是幸福沙灘諸多貝殼中的一枚,不必為此而倍感思慮和憂傷。正所謂“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必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只要心中有一點兒承載童年的空間,你將永遠會感到幸福,就讓陽光在我們臉上舞動奇跡吧!
《腰門》讀后感 篇2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書名叫《腰門》。
為什么叫“腰門”呢?“腰門”是到大門一半的兩扇小門,而人的一半是腰,所以叫腰門。在書中,主人公小沙吉把腰門聽成了“妖門”,以為是妖精進出的門。
這個故事講的是小沙吉的父母是修路工人,沒時間照管她,所以把她寄養到云婆婆家。沙吉在云婆婆家發生了許多有趣和感人的事情,其中給我印象最深也最令我感動的是:“藤蘿上的牽?;ā?,講的是:銅鑼帶著三個大學生去黃龍洞探險,路上遇到漩渦,銅鑼舍己救人,救了三個大學生,而他自己卻被漩渦卷走了。第二天,沙吉看到掛在電線上的裙子猶如藤蘿上的牽?;?,想起昨天銅鑼說:“我回來給你撿掛在電線上的裙子!”三個大學生被救后,他們把全鎮的河燈都買光了,并許下同一個愿望:銅鑼會回來。沙吉也做了一盞河燈去放,心里默默的期盼:銅鑼,你要說話算數呀!過了許多天,仍然沒有銅鑼的消息。銅鑼的姐姐葦林姐為了找銅鑼,她的木木客棧也關門了,后來葦林姐也不知去向……
這期間也有好多伙伴一個個的離開了小沙吉。七年后,沙吉已經十三歲了,父母來接她時,云婆婆家又住進來一個小女孩,她叫邊邊,只有兩歲。沙吉看見邊邊站在腰門后,想起了自己在腰門進進出出,無憂無慮地度過了七年快樂的童年時光。
讀了《腰門》以后,我深深地感到:時間在飛快地流逝,雖然它像水一樣無痕,但與水一樣可以給我們帶來歡樂、悲傷……時間還是一把鑰匙,是打開變化之門的鑰匙,隨著時間的溜走,一切都在變化。對嗎?
《腰門》讀后感 篇3
放假前兩天,老師就推薦我們看兩本書,一本是《腰門》,另一本則是《我從西藏走來》。我挑選的是《腰門》,因為它的名字具有神秘感,我看完才知道,這本書的內容和書名一樣神秘。
書里說了一個叫沙吉的小女孩,因為父母要修鐵路被寄養在云婆婆家時的事。這一段離奇的故事,讓我看了以后,嘆為觀止。
沙吉的原名叫做沙莎,因為碰到了一個不尋常的人,所以把原先那個普通的名字,改成了沙吉。在云婆婆的家鄉,還沒有自來水,全靠一個不會說話的小男孩水來賣水;在云婆婆的家鄉,每家每戶,都有一扇高大的腰門。云婆婆每天早上都要出去走走,而水又總是每天早上來賣水,沒辦法,云婆婆就每天在水缸上放一些買水的錢,讓沙吉替她買水。然后每天清晨,路過云婆婆家的水就會幫沙吉把纏住腰門的繩子解開,再賣一點水給沙吉。天有不測風云,明明知道水只能靠賣水來養活自己的老天,卻讓科技變得發達,讓這個鎮子有了自來水,水為了報復,去挖水管子,卻因此進了監獄。后來,沙吉上學啦,在學校她認識了很多好朋友:長了兔子嘴卻唱歌很好聽的李青榴,有著雄心壯志的銅鑼還有一天,認識了一只心里充滿怨恨,會勾人魂魄的白貓,沙吉的魂就差點兒讓它勾走,還好有帶著爸爸對自己的牽掛的木蟬把沙吉拉了回來
看了這個故事,我想,這個故事可能是捏造的,但是我們誰年幼時不是這樣年少無知而又無所畏懼的呢?
《腰門》讀后感 篇4
那條老街的吊足樓,褐木烏瓦,工致古樸,遠遠看往,像是童話里的景色。吊足樓里,正鄙人除夜的單開的腦菖前里有兩個小小的門扇,它的下度恰好是除夜門的一半,它是腰門。
善糇六歲走進腰門,匹里劈臉了她“驚心動魄”的少除夜。離開涼路的爸爸媽媽,戰慈詳的云婆婆一起糊心,正在閡薛,死諳了勤勞渾厚的水,唱歌很好的青榴,忠刁但也懂事的銅鑼……借有那只從“妖門”擠出來的黑貓。
七年的糊心仁芷糇成死,水走了,青榴回到親死母親那往了,銅鑼掉蹤椒慫……目下現古善糇也要走了,但邊邊去了,云婆婆便沒有會孤苦了。
離開的那天,一邊站正在腰門后,善糇從腰梅市吭喲她,如同看睹林Н年的自己,阿誰從腰門出出進進的小女人。
捅除腰門,我也看到裂旁祭閱童年,但沒有及善糇那樣“跌宕起伏”戰善糇的少除夜經歷紛歧樣,我很幸越藏待正在爸爸媽媽身邊,出經歷過頭么除夜風浪、過著仄仄且悲瀉媚糊心。
小善糇喜好對著太陽,瞇起眼睛,看著一粒一粒的沙子重重天砸斷太陽的金線,她賞識那剎時的斑斕,閃明滅爍天,像一幅華好而刺眼的織錦,而我對善糇一樣也有一種喜感,我常常玩弄干沙,我喜好一小我用干沙堆起雄偉的構筑,哪怕是一條小水溝我也能把它堆得雅觀又強健,然后便整丁賞識茲釉祭閱除夜做,傲慢感油但是死,只是很沒有性冬老是會有忠刁的孩子趁我走后把它們踩為下山,記憶里沙子是陪伴我最暫的朋友,但隨著年齒的少除夜,便沒有再玩了,只是奇我會集合一面彩沙。
目下現古,我已少除夜了,渭已童年集合起去,拆載正在我人生的航船,駛背將去。
《腰門》讀后感 篇5
這本書是圍繞著一個叫"沙吉"的小女孩展開的,與其說她的童年是快樂的,不如說她沒有屬于孩子的童年,沙吉從小便跟著"云婆婆"一起生活,幾年才能見父母一次,當別的孩子享受著那種叫"親情"的東西時,沙吉只能望著爸爸給她的"靈蟬"回憶著父母的樣貌。
也許在她的生命中"童年"或多或少在某種意義上填補了沙吉心中的空虛,不會說話的"水孩子"、"兔子嘴巴"青柳,還有那個讓"沙莎"變成"沙吉"的"小大人",那個總愛欺負沙吉的銅鑼……可惜他們只是沙吉生命中"重要的過客"而已,匆匆地來,匆匆地去,僅此而已。朋友的相繼離開帶給沙吉失落,也同樣讓沙吉變得成熟起來,一個孩子,就能學會獨當一面,沙吉是堅強的,至少我這么認為。
其實吧,這世界上,沒有人能幫我們承擔所有,即便是父母,也終將老去。人總要長大,沙吉便是在落寞中開始她的蛻變。
如夢初醒,我突然覺得原來親情、友情雖然就在身邊,可那是如花開般瞬間即逝的,只是一場夢,醒來后便發現,你愛的,愛你的人,都不在了,那一聲聲"水啊…"漸漸模糊了,青柳動聽的歌聲,也隨著時間悄悄流逝在歲月中…有誰能想象出沙吉在多年后,再次遇到小大人的喜悅呢?我猜她會很幸福吧。
我猜她在用手捧起那金燦燦的沙子時,她會很幸福。
我猜她在回憶起,她曾經的朋友時,她會很幸福。
我猜她在把"腰門"聽成"妖門"時,她會很幸福。
我猜她在離開那個小鎮的多年后,依然記得那些純樸的.人和有趣的事時,她會很幸福。
我猜……她會很幸福,至少她擁有過這么多回憶。
那是天真的童年,和大多數孩子一樣,都相信著"傳說",像那些趕尸匠的傳聞,對孩子來說,仿佛很是有趣。記得去年暑假,我去了一趟鳳凰城,在車上,導游也有提到這些:什么"趕尸匠一定要為男性,并且要長得奇丑無比,這樣才能嚇到鬼……不能吃苗族女人給的東西……"之類的,這些傳聞很早就聽說過,卻一直沒當真,苗族女人的食物能不能吃我不知道,但這"趕尸匠"我始終不相信。
童年便是如此,在我們年幼時,記憶的深處也會有份不明的執著,為其快樂著,只是傻傻的我們還不知道,什么叫童年,更不知道那份莫名的快樂之源,只有不停地等待著,等待著時間不再停滯的一天,自己與那份快樂的距離不再遙遠,可是等到年少時,便發現,自己已與它擦肩而過了。
沙吉應該是快樂的,因為這個小鎮已經牢牢地刻在她腦海中,她心中的那份快樂也能永遠地留下,云婆婆給人的印象是很深刻的,她是一個非常溫柔慈祥的人,她待沙吉就像是對自己的親生女兒般,云婆婆的丈夫因此和云婆婆離了婚,和另一個女人生下了一個女兒叫邊邊,云婆婆的丈夫因為車禍去世了,女人帶著邊邊找到云婆婆,請求她收留邊邊,云婆婆的寬宏讓我有些驚訝。按常理,云婆婆應該討厭邊邊,可她卻收留了她,并且對邊邊一直很好……云婆婆是個好人,我是這樣想。
邊邊站在腰門后,看著她仿佛看見了童年的自己,七年,我從這腰門出出進進,我的時光,就在它每一次開啟和閉合之間一點點地流走,然后,我長大了,走了……
童年應該早已離開了吧、可我為什么還感覺到,它依然在身邊,從未走遠?
《腰門》讀后感 篇6
在高大的木門前面有兩個小小的門扇,比我高出許多,須站在小凳子上,才能將下巴擱在門框上。而腰門的長度正好是大門的一半,是因為這個就叫它腰門?但一開始,我自以為是地聽成了妖門,以為是妖精出入的門。
這是彭學軍《腰門》封皮上的一段文字。最先聽彭老師介紹《腰門》這本書時,當時手里并沒有這本書,第一感覺跟彭老師小時候的想法是一樣的,因為這本書的創作背景又是湘西的鳳凰古城,所以,也以為是“妖門”。聽了彭老師的介紹,才知道是咱們這兒所說的“半門子”,作用都是一樣的。讀完了《腰門》,心情挺沉重的,感覺沙吉剛剛與好朋友有了深厚的感情后,就不得不因為各種各樣的理由離別,真的替沙吉難過。但每一次離別后,又有一個新的相識。離別是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識嗎?
這是沙吉第一次與“小大人”相識,之后就有了這個名字“沙吉”,真是與眾不同。后來,在云婆婆家寄養時,認識了以賣水為生的、不會說話、只會喊“水啊”的水。那時,他是沙吉唯一的玩伴。水在一次火災中,挽救了整條街。可是,之后人們更換自來水,卻讓水失去了生活的來源,還被冤枉成了盜賊。在麻臉奶奶過世后,不得不離開這里,到外地去謀生。這是沙吉的第一次離別。心疼水的遭遇。
上小學了,沙吉認識了跟她一樣沒什么朋友的青榴—她的嘴有缺陷,像兔子的嘴巴。沙吉和青榴一起經歷了“不愉快的初識”—“打抱不平”—“鬼樓歌聲”—“文藝晚會,大放光彩”—“治好嘴巴”—“回到親媽身邊”。就這樣,沙吉又與青榴分離了。
這是又一次相識,沙吉和愛說話、活潑的巧巧成為了好朋友,并成為了巧巧哥哥的信使,同時,也悄悄萌發了小女孩懵懂的愛意。這里也有心痛的經歷。直到哥哥上大學,又一次的離別。
之前和銅鑼也有過接觸,畢竟在一個班。深交卻是在幾年之后,銅鑼輟學之后。銅鑼帶沙吉游船,這可是云婆婆的禁忌,但是他們玩的開心極了。整體他們高興時,銅鑼在一次帶領大學生游黃龍洞時出現了意外??吹梦译y過極了,我喜歡看到美好的結局。
這次是徹底的離別,和云婆婆、和邊邊、和鳳凰古城的永久的離別。但這時候讓我更難過的是,爸爸媽媽一次次沒有信守承諾,是因為爸爸媽媽工作中發生了事故。媽媽因此而失去了一條腿,而爸爸為了保護媽媽,至今還沒有醒來,還在等著他的沙吉去喚醒他。
其實,在故事中也有讓我感到感到不解的地方:白貓,它居然能讓沙吉夢游,真的是為了報復那個小女孩嗎?“小大人”到“大人”,還能與沙吉相遇,真的有這樣巧合的相遇嗎?
讀完《腰門》,讓我懂得:相識時珍惜彼此,不在離別后而難過、后悔。因為,離別是為了又一次美好的相識。
《腰門》讀后感 篇7
對于《腰門》的作者——彭學軍,我有了一點了解。對她的認識源于她的一本《你是我的妹》,這次又看到了她的這部著作。于是我又迫不及待的讀起來了!
看到文中的小沙吉,我就想到了我的小時候。曾經我也和小沙吉一樣,被媽媽放在姥姥家養。我出生于1980年,那個時候人們的生活還不富裕,爸爸媽媽為了生活不得不去礦里上班。原以為奶奶可以帶我,但是世事多變,媽媽把我放到奶奶家時,我的嬸嬸們把我的堂哥,堂妹也送給了奶奶,讓她老人家看三個孩子,由于孩子年齡都相差不多,都在一歲左右,這可難壞了奶奶。迫不得以奶奶只好跟媽媽和嬸嬸說:“你們自己的孩子自己帶吧!”就這樣我被送到了姥姥家。其實在爺爺奶奶眼里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我是一個女孩!
在姥姥家的日子是幸福的!我有四個姨,她們在閑暇之余就和我各種各樣的玩。每每到爸爸媽媽休息時我還有數字餅干可以吃!
在姥姥家除了幸福我還收獲到了成長中必不可少的做人道理!
記得有一次,我看見姥姥家縫紉機抽屜里有一串粉紅色的塑料項鏈,我簡直太喜歡了。于是我就對姥姥說:“姥姥,能把這個項鏈給我嗎?”姥姥說:“芳,乖,這個項鏈不能給你,這是你老姨的,如果給你了,你老姨會哭的!”說是老姨其實她才比我大8歲!也只是一個孩子!但是我當時真是太喜歡了,于是我就在姥姥不在屋里的時候,偷偷的把項鏈藏在了我的褲兜里。然后謊稱我想媽媽了,一定要回家!姥姥沒辦法只好讓四姨送我回家。一路上都是我自己走的,四里的山路對于一個四歲的孩子來說不算近,但是那天我卻出奇的自己走著,說什么都不用四姨抱著??斓郊伊?,四姨怕我累壞了,硬是抱起了我。我小心翼翼藏的項鏈不爭氣的掉了下來。正好被四姨看見。我頓時就哭了起來。四姨看到了也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但四姨沒有責備我,只是用眼睛看著我??吹奈覠o地自容!從那之后的每一天我都對四姨很敬畏!
現在想想我才明白四姨是多么的明智!她用眼神告誡我那樣做是錯的!她沒有傷害到我幼小的心靈!
《腰門》讀后感 篇8
《腰門》這本書講的是一個孤僻的小女孩沙吉從單純到成熟的過程。
沙吉的爸媽要去修鐵路,把沙吉寄在云婆婆家。從遇到第一個好朋友——不會說話,靠買水生活的小男孩水,但因有了自來水,水只好到別處謀生。后來沙吉去上小學,與很會唱歌的兔唇女孩青榴成為好朋友。雖然青榴很會唱歌,但不敢在音樂課上唱,除了沙吉沒人知道。一次唱歌的機會讓她一歌成名,然后治好了難看的兔唇,被親媽帶到大城市里了。
隨著青榴離開,巧巧成為沙吉的好朋友,沙吉常常到巧巧家里玩,常常幫巧巧的哥給一個大姐姐送情書,后來他去城市里的美術學院學習去了。曾經是沙吉同學的銅鑼家里條件不好,只有他和姐姐經營一家客棧為生,但后來銅鑼去山洞探險,被水卷走了,他姐姐把客棧關了,到山中尋找他,一直沒回來。書的最后,只有沙吉的媽媽來接走沙吉。經歷了種種悲歡離合的沙吉長大了。
《腰門》讀后感 篇9
有這么一本書,照亮了我前進的道路;有這么一本書,指明了我目標的彼岸;有這么一本書,燃起了我心中的斗志!這就是《腰門》,讀了它,我想到了很多。
《腰門》一書中的主人公——水,一個活潑可愛童稚無瑕的小男孩。十二歲的他本來應該在清澈平靜的小溪里無憂無慮地玩耍,卻過早地遇到了生活中洶涌澎湃的波浪。老天爺奪走了他說話的能力,無情地把他變成了一個啞巴。沒有了父母噓寒問暖、無微不至的照料,只能流浪街頭,被一位熱忱的老奶奶收養。由于缺乏營養,水的身體變得骨瘦嶙峋、弱不禁風。而且還要養活體弱多病的老奶奶,嫩小的肩卻要扛起千斤重的生活擔子,多么殘酷的現實??!但是,水樂觀向上、不畏困難、挑戰生活。無論春夏秋冬,無論嚴寒酷暑,無論刮風下雨,他早出晚歸地賣水。然而,生活的波浪一層連一層、一浪接一浪,水能抵御得了嗎?前面的路還是崎嶇的,還有更大的困難在等待著他……
這個真實的故事,演繹了水多么悲慘的生活啊!讀了《腰門》,我心如刀割,像被針刺著、被石壓著,為水的遭遇而感到惋惜、感到痛心。水和我同樣生活在美麗的地球上,同樣生活在蔚藍的天空下,為什么我們的命運卻截然不同?我能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能在爸爸媽媽的關愛下成長,為什么水不行?但是,細細地想一想,我覺得我并不比水幸福。在我的生活中,一切都是風平浪靜,滾滾的波浪似乎遙不可及。我宛如溫室里的玫瑰,聽不見狂風的怒吼,看不到大海的恐怖。我沒有水的堅強,沒有水的樂觀,沒有水的無畏,更沒有水的知恩圖報。面對困難,我選擇了退縮;面對挫折,我選擇了放棄。父母含辛茹苦地養育了我,我卻認為是理所應當的,“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的觀念在我的腦海里消失得無影無蹤。對于救過他一命的老奶奶,難道水沒有知恩圖報嗎?面對困難,難道水退縮了嗎?答案是否定的。水就像古道驛站邊的老槐,歷盡滄桑依舊生機盎然。而我這棵能夠茁壯成長的小苗,為什么不能變得堅韌不拔呢?和水的遭遇對比,我是否也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呢?
可見,一個人只有有了堅強的意志,才能讓生命變得更加精彩;才能在逆境中不退縮、不徘徊,勇往直前。水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腰門》這本書,深深的感染了我、震撼了我。它就像一塊鏡子,讓我知道了要堅強,要樂觀,要無畏,要知恩圖報!朋友們,請不要做溫室里的花朵,勇敢走出去,見識一下大千世界,迎接驚濤駭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