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節日作文(集合15篇)
家鄉的節日作文(集合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鄉的節日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鄉的節日作文1
我的家鄉在蒼南龍港,那里風景優美、物產豐富,還是我們中國第一座農民城。春節的龍港熱鬧非凡。
吃過年夜飯后,我們全家正坐在沙發上興致勃勃地看著春節聯歡晚會。不知不覺到了九點鐘,突然聽到了“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我來到陽臺上向大街上望去,只見家家戶戶燈火通明。大人帶著小孩在空地上放鞭炮、焰火,等焰火直沖天空,慢慢地散開,變幻出許多五彩繽紛的圖案時,孩子們高聲的歡呼著、尖叫著。
大年初二晚上,爸爸媽媽帶我到超市去購物。去超市的途中很擁擠,街道上張燈結彩、人來人往、車水馬龍,路邊的綠化樹上掛滿了五彩繽紛的霓虹燈,就像星星眨著明亮的眼睛,真好看!街邊的小攤上堆著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東西。攤主們在那里吆喝著招攬生意,我想買一些過來玩玩,可是人太多了,我們擠都擠不進去。
我們來到超市,哇!!!超市里黑壓壓的全是人,想找一輛推車也找不著!找了一圈,爸爸終于在一個賣熟食的地方找出了一輛。我們買好東西結賬時,收銀臺前小學生作文,已經被擠得水泄不通。
啊!龍港的春節可真熱鬧啊!
家鄉的節日作文2
春節快到了,左鄰右舍都開始忙碌起來了。買對聯、買鞭炮煙花、買甘蔗、買香……大家都是大包小袋地往家里搬,買這么多東西,要做什么呢?不急,一會你就知道了。
我的家鄉有一種習俗,過年時要把兩根連根帶葉的甘蔗立在大門后,預示著新的一年,美好的生活像甘蔗一樣“節節高”。春節時,家家戶戶都會燃放鞭炮煙花、貼春聯窗花辭舊迎新。
節日里,還有祭拜祖先的習俗,每次我都會站在外婆身后,聽外婆虔誠地許愿,然后外婆會摟著我,一起向祖先鞠躬致禮。現在我知道了,人們是想感謝祖先,感謝老天爺的關照呀!對了,祭拜時還要供上豐盛的祭品,有魚有肉,有干果水果,擺滿一大桌呢。
春節時,挨家挨戶去拜年,是我們小孩子最開心的時候了,不僅能得到大大的紅包,還能吃到各種各樣的小零食,這可是平時家長三申五令不許多吃的東西,可在過年里,就可以敞開肚皮吃個痛快了。怪不得一想到拜年,我的嘴巴都咧到腦袋瓜上去了。
我們家鄉過年的習俗真是豐富多彩啊,盼望著春節快點到來吧!
家鄉的節日作文3
早晨,我從床上起來,看了一下日歷,啊!今天既然是中秋節。我馬上吃完了早飯坐在電視前,興奮地看著中秋的節目晚上,我吃完飯,就和爸爸媽媽一塊去陽臺賞月。金燦燦的晚霞好迷人呀,有點像一只也來賞月的狼。我看著看著,這只狼慢慢變成了白狼,哈,原來是我等待已久的月亮升起來了。
我抬頭仔細瞧著,一輪潔白無暇的明月懸掛在點點閃爍的夜空,此時,我不由得想起了李白寫的一首詩:“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向青云端。”那月光多輕柔,猶如輕紗般撒向人間;那月亮多可愛,猶如白玉讓我們欣賞;那夜空多美,在月亮的襯托下,猶如人間仙境。你瞧,那月亮里灰暗的影子,不正是傳說中的吳剛在桂花下乘涼嗎?不遠處,美麗的嫦娥姐姐懷里正抱著一只惹人喜愛的玉兔呢? 想著,想著,我仿佛也走進了那神秘的月亮廣寒宮吃著香甜的月餅,賞著醉人的圓月,想著誘人的傳說,心里有說不出的喜悅:今年的中秋節比往年好,今天的月亮比往年更圓。
家鄉的節日作文4
從小到大,經歷了無數個傳統節日,有喜氣洋洋的春節,有粽葉飄香的端午節,有人月兩圓的中秋節……這些數不勝數的傳統節日,像一盞盞明燈,點亮生活的希望,也深深地烙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里,而我最喜歡家鄉的物資交流節。
喜歡物資交流節,因為它可以讓我們見識到外地的食物、物品等,大街小巷非常熱鬧,家家戶戶都趕著出去“趕集”。
瞧,十月剛來,公園、大街就已經開始準備“物資交流節”的場地。攤子一個連一個,賣家早早地準備好了鋪子里的東西。
所有物品里,最吸引我的是賣食物的鋪位。進入專賣食品的區,看看左邊是“撒尿牛肉丸”,右邊就是“印度飛餅”。路過烤魷魚串的車位,一股麻辣、微焦的香味撲鼻而來。往那邊瞧瞧,魷魚串上有一層薄薄的油脂。魷魚被烤的金黃金黃。路過“章魚丸”鋪位,看見丸子上粉白色的色拉和綠色的海苔,不禁令人吞下一串口水。
我走到賣日常用品的鋪位區,走向專賣玩具的地方,那兒有賣著紗裙的芭比娃娃、竹蜻蜓、電子唱歌機、電子玩具狗等物品。我看中了一個很漂亮的竹蜻蜓買下,捧在手上,卻舍不得玩。
每年的交流節是這樣的熱鬧,沸騰,直到一周后,熱火勁才慢慢褪去。
家鄉的節日作文5
農歷五月初五,是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雖然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但我感覺,南方的端午節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端午節特色。
端午節是為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日。每到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家家戶戶都會包一種中山蘆兜棕:圓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鮮的竹葉來縛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與甜粽子兩種口味;甜粽子有蓮蓉,豆沙,栗蓉,棗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燒雞,蛋黃,干貝,冬菇,綠豆,叉燒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個鍋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彌漫整個廚房……
解開扎藤,剝開粽子葉,甜粽子里藏著紅紅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騰著蒸汽,散發著一種特有的蒸棕香;兩粽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塞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著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是幫極了!最最令愛吃甜食的我深愛的還是棗紅般的甜粽子。端午時節,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總要送親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為謝意送給我們。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總有從姨媽,外婆家帶來的吃不完的粽子。
家鄉的節日作文6
我的家鄉安順位于貴州省的中部,是個少數民族居住的城市,周圍有許多苗族村寨,每年農歷正月初四開始,是苗族的跳花節,非常熱鬧。安順郊外的一座山是苗族跳花活動的場所,苗家人稱為跳花坡,每年的農歷正月初四,山頂栽上一顆高高的花樹,苗家人遙見花樹紛紛做準備,這時跳花坡已經彩旗飄揚,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各種小攤挨挨擠擠的從山腳一直擺到山頂,有賣米粉的、賣甘蔗的、套圈游戲的等等。初五,苗家姑娘、小伙都身著鮮艷美麗的苗族服飾,聚集在這座山上,分成男女兩排,吹奏蘆笙舞曲,唱著苗族情歌,圍繞花樹翩翩起舞,盡情的歡樂,直到月亮升起才告別。我也在山頂上圍觀人群中觀看,享受著節日的歡樂。苗家人用苗語說話、唱歌,我聽不懂,大概是歌唱愛情和幸福的生活吧!
苗族的跳花節給家鄉增添了節日的氣氛,成為家鄉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我國少數民族都有自己傳統的節日,瑤族的趕鳥節、傣族的潑水節、彝族的火把節。
這些少數民族的節日表達了他們的歡慶和祝福。苗族的跳花節和其它少數民族一樣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它已經成為安順各族人民共同的節日。
家鄉的節日作文7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到端午節的時候有些人就會用紅、黃、籃、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足踝上,可以讓兒童長壽命。
端午節還有一段來歷,公元340年前,愛國詩人屈原面臨亡國之痛,于五月初五悲憤地懷抱石頭投江,為了不讓魚蝦損傷他的身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后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
每年的五月初五家家戶戶都在包粽子,我家也不例外。我媽媽用蘆葉圈成一個像“斗”一樣的東西,在加上糯米,有的放肉,有的放棗把一只粽子包好了,連續這樣包好幾只就把它下鍋了,等熟了我吃了一個粽子香噴噴、鮮鮮的,真好吃,人們把它放到河里魚、蝦會搶著吃呢。
一直到今天每當我吃到粽子時就會想起屈原,屈原的愛國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家鄉的節日作文8
九年一度的圣祖娘娘佛誕日來臨了,我又驚又喜。會發生什么有趣的事呢?我猜你們一定很想知道,那就跟我來看一看吧。
早上,老家祖厝門前人山人海,桌子擺滿了各種各樣、五顏六色的供品,人們手里拿著點燃的香很虔誠地在拜佛,煙花滿天開放,發出震耳欲聾的響聲,熱鬧非凡。
中午,大人們忙著布置戲臺,小朋友們則聚集在一起玩耍,有的在臺戲上追逐打鬧,有的在表演,有的則在戲臺下觀看他們的精彩表演……戲臺變成了我們的樂園。
晚上六點,家家戶戶齊放煙花,煙花泡瞬間滿天飛舞,五光十色,炮聲響徹云霄,天空被點綴得五彩斑斕。八點,期待已久的古裝大戲開始了,臺上的演員表演得精彩絕倫,臺下的觀眾看得十分入迷,掌聲不斷。
我真希望時間過得快一點,再迎來一個這樣的節日!
家鄉的節日作文9
一年一度的春節來臨了,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喜氣洋洋,大街小巷到處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早晨,我們一家人忙開了,媽媽在大門上貼春聯,我呢,幫媽媽貼“福”字,我把它正正地貼在門上,媽媽連忙阻止我說:“福”字應該倒著貼,就是“福”到的諧音,福才會光臨我們家的。春節貼春聯有喜慶、財氣、吉祥的含義。我一聽,趕緊把”福“字倒貼過來了。爸爸也在精心準備,在門頭上掛起了一盞盞燈籠。
晚上,該是吃年夜飯的時候了,廚房彌漫著香氣,桌上擺放著豐盛的晚餐,使人看了口水直流,桌子中間有一條魚,那就表示”年年有余“。我們全家人在一起歡歡喜喜、津津有味地品嘗著年夜飯,屋子里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吃完飯,我和爸爸到院子里放煙花,放鞭炮,各式各樣的煙花十分漂亮,散在天空上就像數不清的星星。一會兒出現,一會兒又消失了,好像在不停地眨眼間,真美啊!
晚上八點整,我們全家打開電視機,收看”春節聯歡晚會“。那悠揚的歌聲,使人陶醉;那優美的舞姿,使人贊不絕口;那精彩的相聲小品,使人開懷大笑。。。。。。陣陣歡聲笑語蕩漾在客廳里。
今年的春節,我過得十分有趣,希望明年春節我會過得更好!
家鄉的節日作文10
家鄉的節日家鄉的節日我的家鄉安順位于貴州省的中部,是個少數民族居住的城市,周圍有許多苗族、布依族村寨,每年農歷正月初四開始,是苗族的跳花節,非常熱鬧。安順郊外的一座山是苗族跳花活動的場所,苗家人稱為跳花坡,每年的農歷正月初四,山頂栽上一顆高高的花樹,苗家人遙見花樹紛紛做準備,而這時跳花坡已經彩旗飄揚,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各種小攤挨挨擠擠的從山腳一直擺到山頂,有賣米粉的、賣甘蔗的、套圈游戲的等等。初五,苗家姑娘、小伙都身著鮮艷美麗的苗族服飾,聚集在這座山上,分成男女兩排,吹奏蘆笙舞曲,唱著苗族情歌,圍繞花樹翩翩起舞,盡情的歡樂,直到月亮升起才告別。我也在山頂上圍觀人群中觀看,享受著節日的歡樂。苗家人用苗語說話、唱歌,我聽不懂,大概是歌唱愛情和幸福的生活吧!苗族的跳花節給家鄉增添了節日的氣氛,成為家鄉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我國少數民族都有自己傳統的節日,瑤族的趕鳥節、傣族的潑水節、彝族的火把節......這些少數民族的節日表達了他們的歡慶和祝福。苗族的跳花節和其它少數民族一樣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它已經成為安順各族人民共同的節日。
家鄉的節日作文11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在端午節那天,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
奶奶一般在端午節的前一天就準備包粽子了。拿出事先淘好的糯米,然后用碧綠的蘆葉包扎好,再放到鍋里煮,煮時飄出的那股清香味饞得直叫人流口水。家門前還要掛上一束艾草,據說是可以驅趕蚊蟲蛇蟻。
很小的時候,就聽媽媽講過端午節的來歷。在楚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有著遠大的抱負,他寫出的改革朝綱,不但沒有得到皇帝的認可,反而把他拘禁起來……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屈原以死抵抗,跳進了汨羅河。屈原的愛國行為感動了當地老百姓,紛紛趕來的老百姓就往汨羅河里投米粒,而米粒太小容易分散,魚吃不到會去吃屈原的尸體。于是人們想到用蘆葦葉把米粒包起來,再用稻草綁住,這樣魚兒就能吃飽,不會去吃屈原的尸體了……
今天,我們仍然以端午節吃粽子來紀念這位忠心的愛國詩人-屈原。
家鄉的節日作文12
九月十日教師節前夕,我和同學商定了一項“絕對機密的計劃”,準備在教師節那天,送給老師一份特別的禮物。這是一份最現代化的禮物。但是誰也看不見它的形體。
教師節的晚上,我們一起來到劉老師家。劉老師開門后先一愣,隨即熱情把我們讓進屋。大家擠在那間略顯擁擠的屋子里,拋掉了平時課堂上的拘束勁,隨隨便便地談開了,顯得格外親切熱鬧。細心的劉芳看一眼墻上的石英鐘,提醒大家:“該看電視了!”我們都立刻站了起來,齊聲說“老師,祝您節日快樂!我們有一份特別的.禮物送給您,請看---”話音剛落,電視里那位播音員叔叔微笑著說:“下面就請聽這幾位小朋友為他們的劉老師點播的一首歌,祝老師,節日快樂!”接著電視機里傳出優美的旋律和悅耳的歌聲,我們每一個人的臉上都因激動而泛著紅。老師緩緩站起身來,注視著我們每一個人,眼里淚光閃閃,一字一句地說:“謝謝你們,謝謝!謝謝”這時“調皮鬼”又拉長調子家里一句:“老師,別客氣,歌是祝福,情是永遠!”
大家笑著說:“你總算說對一句話了!”此時此刻屋里笑聲不斷,我沉浸在熱烈的氛圍中,只有老師含淚的眼睛永遠在我心底…..
家鄉的節日作文13
春節快到了,家家戶戶都貼上了對聯,掛起了燈籠,我們家里也是,爸爸媽媽還準備了年貨,如鞭炮、禮品、菜等,爸爸也給我買了各式各樣的小鞭炮。
年三十的傍晚,我和小伙伴們在玩鞭炮,我們找來一個塑料瓶子,把鞭炮點著扔進去雙手捂住耳朵,當冒著白煙的鞭炮快爆炸的時候,小姐姐拿著煙花跑來找我們玩,“嘭”,鞭炮響了,小姐姐一驚說:“嚇人一跳,不要玩鞭炮了,太危險了,我們來放煙花吧?”我們說:“好的”。
開始放煙花了,我和小姐姐拿出一根五顏六色的煙花棒點著,放出了一個又一個五彩繽紛的煙花圈,真好看啊,別的小伙伴也拿出了仙女棒,點燃后,仙女棒立刻綻放出五光十色的火花,他們拿著仙女棒揮來揮去,火花隨著他們的手勢變成了一個個漂亮的圈圈,美麗極了。
在我們的煙花炮竹歡迎下,新的一年來臨了。
家鄉的節日作文14
家鄉的節日家鄉的節日我的家鄉是一座美麗的海濱城市——日照,每年過春節的時候爸爸媽媽才帶我回老家。春節時,我們老家可熱鬧了,家家戶戶張燈結彩、歡聲笑語、飯菜飄香,小朋友們追逐嬉戲,村子里還有舞獅子的、扭秧歌的,踩高蹺的,熱鬧極了。我最喜歡看的就是舞獅子,那天的表演可精彩了,伴隨著陣陣鑼鼓,一頭神氣十足的獅子出場了,只見它眨著兩只大眼睛,搖頭擺尾,張著大口,()活靈活現,像真的獅子一樣。它跑到一只長凳前,“嗖”的一下就跳了上去,在窄窄的長凳上翻著跟頭,時而做出撓癢癢的動作,時而又顯出一副乖順的樣子,緊接著又一下跳到高高的戲臺上,前爪著地,后爪倒立,臺下響起一陣“啪啪啪啪”的掌聲。
這時只見它騰空一躍,張著大嘴一口叼下掛在戲臺高處的繡球,拋向臺下的觀眾。緊接著獅子一下從高高的戲臺上跳了下了,穩穩的落在地上,臺下又響起一陣雷鳴般的掌聲。家鄉的春節真好玩!
家鄉的節日作文15
我的家鄉昆山位于中國的東南方,這里人杰地靈,和中國的。其他地方一樣也保留著大量的傳統的春節習俗。
每到春節前,人們個個喜氣洋洋、精神飽滿,逛街的人群川流不息。人們紛紛趕著購買各式年貨。有得買年畫,有得買食品、有的買新衣……。春節前,家家戶戶都燈火通明,大家都把房子進行一次大掃除或新增添幾樣家具讓自己的家有一個新的樣子。打掃完,布置好了以后,人們還會在自己的家門上貼上一幅看的年畫或對聯,以示來年有個好兆頭。
春節前,人們都忙著準備各種各樣的美味食物。雞鴨魚肉樣樣俱全。等到春節一到,人們便大吃大喝一番。當然,在我的家鄉人們還有一樣特別要準備的東西,那就是年糕和甘蔗。年糕的諧音“年高”, 象征著年年高升。而甘蔗則代表了節節高的意思。
在我的家鄉,春節也是個團圓的日子。春節到了,不管你在何處,這一天一定要回家吃一頓團圓飯。全家吃著豐盛的年夜飯,看著春節聯歡晚會,聊聊天,真是其樂融融。然而,作為小孩子,過春節最開心的事就是拿壓歲錢了!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你們又是怎樣過春節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