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作文精選15篇
傳統節日作文精選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傳統節日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傳統節日作文1
今天是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宵節這天大家會聚在一起包元宵,吃元宵。南北對于元宵和湯圓的稱呼有所不同,但是在一起過節的寓意都是一樣的,預示著大家團團圓圓。
這天,爸爸教我包湯團。我們先把手洗干凈,拿出一只碗。開始和面了,只見爸爸在碗里倒上大半的糯米粉,將少許水一點一點放進去,再用手絞了幾下又放了點水。爸爸告訴我:注意每次放得水不能太多,少了可以再加,太多了會粘手。水夠了,我和爸爸各分一半,我們用手來回的揉,直到不再粘手了,揉面的工序完成了。
開始包湯團了,我照著爸爸的樣子,拿了一小團面,放在手掌中間挫一個小圓球,然后把右手的大拇指把插進剛揉好的面團,用筷子夾點芝麻餡放在剛弄的洞里,用四個手指配合大拇指一起往中間按,揉一揉又變成了圓形。我要把這個“半成品”放到碟子上面去時,爸爸叫住了我說:“兒子,這樣放上去可能會粘的,在糯米粉里滾一滾就不粘了。”我照著爸爸的方法一試果然不粘了。照這樣一連做了好幾個,不一會二十個就完成了,個個潔白如玉,讓人嘴饞。
晚上,我和爸爸到外面散步,此時的大街上燈火通明,四周掛滿了火紅的燈籠。天空閃耀著五彩的禮花,有的禮花在天空中像滿天的星星一閃閃,有的似流星雨,一瞬間就消失在天際中。地上百子炮噼里啪啦的響個不停。小孩子手持煙花棒飛舞著,歡笑著。
我愛包湯團,但我更愛元宵節。
傳統節日作文2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很多,春節、端午節、清明節、元宵節等,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春節。
春節七天的假期里是我最最開心的日子,因為在外地工作的爸爸可以有個長假回家陪我玩,住在深圳的大姑姑一家也會回廈門和爺爺奶奶一起過年,還有在廈門的小姑姑一家,三家人,好不熱鬧。大年三十吃完年夜飯,我們一大家人,一起到環島路觀看煙花表演。各種各樣的煙花同時在天空綻放,有的像一串紅燈籠,慢慢飄向天邊,好似天燈一般;有的像閃閃的星星一樣灑落下來,讓人忍不住想伸手去接;有的像綻放的、五彩繽紛的花朵,仿佛告訴人們春天就要來了。觀看的人群里發出一陣陣的驚嘆聲!看過煙花表演,我們會去唱K,這是我和姐姐們最喜歡的。三個姐妹,你爭我搶,爭當“麥霸”,每次都逗得大人們哈哈大笑。
當新年鐘聲響起時,爸爸媽媽、姑姑姑丈會領著孩子們向爺爺奶奶拜年,互相祝福新的一年里身體健康,工作進步,學習進步!當然最開心的是我們都有大紅包啦!
我喜歡溫馨快樂的春節!
傳統節日作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
這個清明節,我們一家人過得格外的沉重,因為媽媽的小叔叔,也就是我的小外公,在這個清明節的前夕去世了。
一放假,我們一家人就馬不停蹄地向媽媽的老家趕去。清明節是大家為死去的親人們祭掃的日子,中國人都非常重視這個節日,所以一路上都是車水馬龍,高速公路被堵得水泄不通。所幸我們還是趕上了小外公的葬禮,和小外公做了最后的告別。
同時,我們還帶了假鮮花和"天堂”紙幣去給媽媽家去世的其他親人們掃墓、祭拜,希望這些去世的親人們在天堂中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我們祭掃回來后,外婆做了很多清明果。清明果是用一種叫鼠曲草的植物和糯米粉做成的。清明果的形狀有很多,有的做成圓形的,有的做成三角形的,還有的做成餃子形的,有一些上面還印著精美的圖案,非常漂亮,讓人都舍不得吃。一口咬下去,軟軟的,里面有包著肉和筍餡的咸清明果,還有包著豆沙餡的甜清明果。
清明節就在我們的忙碌中過去了,希望我們都可以平平安安地生活。
傳統節日作文4
中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習俗。今天,我想告訴你關于苗族的習俗。
苗族人講究真情實感,非常熱情,避免華而不實和虛偽。他們的陸羽客人不踏出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談中使用敬語;歡迎客人穿節日服裝;對于尊貴的客人,要在塞外用酒迎接;客人到了家,男主人應叫門通知家里的女主,女主唱歌開門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上樓;宴席上以雞鴨為代菜,心肝最值錢。應該先給客人或者長輩,客人要給人用。訂單早在年輕之前。客人不叫他們“”,他們喜歡叫自己“孟”。
苗族人很講究禮儀。客人來做客,一定要殺雞殺鴨待客。如果是遠道而來的貴客,苗族人習慣先請客人喝羊角面包。吃雞的時候,雞頭要給客人。老年人,雞腿要給最年輕的客人。有的地方還分雞心的習俗,就是家里年紀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雞心或鴨心夾給客人,但客人自己不能吃,必須在在座的老人中平分雞心。如果客人酒量少,不愛吃肥肉,可以說明情況,苗人也不勉強。但是如果他們吃得不夠,喝得不夠,就會看不起他們。
苗族的熱情和樂觀是我們56個著名民族的一朵花。
傳統節日作文5
爆竹聲聲辭舊歲,瑞雪飄飄迎新春。春節在我們小孩子望眼欲穿的期盼中不慌不忙地到來了。東北的春節在冰天雪地中開始,海南的春節在驕陽似火中到來;冰天雪地的東北為過年準備冰封的凍肉,驕陽似火的海南為過年準備熱帶的椰果;天南海北,風俗各異,而我最喜歡的是家鄉的春節風俗。
在春節正式開始的前一個星期,爸爸媽媽就開始購買年貨:鞭炮、煙花、瓜子、花生、春聯、窗花、食材、水果……當然了,不能少了我們孩子們的新衣。
除夕,家家戶戶開始吃團圓飯了。我們家鄉的團圓飯里最不能少的是魚和餃子,魚象征著年年有余,餃子寓意著團圓福祿。天將黑未黑,一道道菜就開始被端上桌,香氣四溢、滿堂歡喜。等菜上齊了,一家老小圍在桌旁,一邊談笑風生,一邊享受美食,這時候,春晚是增添年味兒必不可少的“調料”。
大年初一,我們會早早起床,跟隨大人去爺爺奶奶家拜年,我們將新年的問候送給長輩,長輩將對我們的愛寄托在送出的壓歲錢上。這一天最壯觀的就屬街道上成群結隊拜年的人群了,伴隨著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大家都將最美好的祝愿送給了親朋好友。平時的小矛盾、小糾紛統統被暫且拋到一邊,這一天,你見到的每一張臉都洋溢著最簡單的笑意,這才是過年最有“年味兒”的地方。
過年的美,真是怎么也說不盡……
傳統節日作文6
“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你們能猜出這是什么節日嗎?沒錯,這正是端午節,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驅離瘟神、紀念孝女曹娥、介子推等說法。
這一天,是端午節。端午節是要吃粽子的,我一大早就起來了,想和奶奶一起去買粽子的。結果,還是晚了一步,奶奶已經提前買好了粽子,有紅棗餡的、有肉餡的……好多種粽子,看著各種各樣的粽子,我恨不得把粽子一口吞進去。奶奶剛把煮好的粽子放到桌子上,我就大口大口地吃起來。吃著美味的粽子,我非常想嘗試自己動手包粽子。
我把我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奶奶,奶奶說:“那我們一起包粽子吧!”我高興極了。奶奶把包粽子的方法交給我后,我們就開始包起粽子來。首先,先把泡好的粽葉拿出來折成一個漏斗的形狀,其次,再把泡好的糯米和紅棗包進去,再把突出來的地方向下一折,使三角微微翹起,不能讓紅棗和米漏出來。最后,用一個又細又長的繩子把它包扎結實,這樣,一個綠油油的粽子就包好了!
吃中午飯的時間到了,我終于能吃到自己親手包的粽子了,我把自己包的粽子都畫了一個精美的圖案,有笑臉的、小兔子的、還有小猴子的,用來作為自己包的標記。能吃到自己親手包的粽子,滿滿的自豪感涌上心頭。
在端午節那天,我在我的胸前佩戴了一個香囊。我還從電視里看到別人劃龍舟呢,看到電視上人山人海、熱火朝天的場面,我忍不住也想參與進去。
端午節讓人們快樂,感受到傳統節日的趣味。
傳統節日作文7
“五月五,是端午,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艾草香,香滿堂……”。端午節是我最喜愛的節日,因為它非常熱鬧。看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的主要習俗。
端午節是中華傳統節日,它的來歷非常有意義,人們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傳承下來的。屈原的愛國精神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
每年端午節我們都要去奶奶家看劃龍舟。早晨,我們正在家吃飯就聽見了遠處的爆竹和鑼鼓聲。我和伙伴們急急忙忙地來到長河邊,岸邊已經站滿了人,連石頭圍墻上也站滿了人,只見人們很高興,看著水上的那條龍舟,大聲喊著“加油!加油!”水上一條白龍舟正在隨著鼓聲奮力地劃動。只見水手們身穿白衣,頭扎白毛巾,龍舟像一條白龍在水面上游動,岸上的人越來越多,還有人拿來爆竹和紅綢子祭拜龍舟,祈求一年風調雨順。鑼鼓的歡快聲,打破了鄉村的寧靜。一直到中午我才和小伙伴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河邊,奶奶的午飯已經做好了,一大桌子菜,姑姑一家人也回來了。姑姑帶回來了許多粽子,剝開粽子的外衣,露出白白的糯米,咬一口真香啊!中間還有一塊臘肉呢,飯吃完了奶奶叫我把每個房間都點上蚊香驅趕五毒。我看見每家門口都插了艾草,一股清香味道撲面而來。
端午節就這樣熱熱鬧鬧地來了,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快樂,中國傳統節日就是中國人的根,端午節的習俗被一代一代人傳承著。
傳統節日作文8
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如:春節、元宵節、春龍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等很多節日。
我最喜歡端午節。因為端午節有很多我喜歡的習俗,有劃龍舟、吃粽子、放風箏、拴五色絲線等習俗。
記得這一天,有一群人在劃龍舟,這場面可熱鬧極了!突然,一艘龍舟闖入我的視線,我的眼神盯著這艘龍舟看,只見一個人敲著大鼓,他敲一下,兩列的人就劃一下。他們的配合非常默契,所以他們一直遙遙領先。那個敲鼓的鼓手高大威猛,敲的聲音非常大,節奏也很快,簡直是震耳欲聾。
端午節那一天,我們肯定要吃粽子,我有一個弟弟,他什么都吃,就是不吃粽子。沒辦法,大人們只好哄著他,求他吃一個粽子吧!吃一個粽子吧!因為我們要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啊,弟弟才愿意吃粽子。他咬了一口發現粽子很好吃,又接連吃了好幾個。
包粽子其實也挺難的,要先把粽葉洗好,再折成一個三角形,放入適量的糯米,再放入幾顆紅棗,最后把粽葉包好,放入鍋里煮一煮,就可以吃了。我也想包粽子,我試了一次、兩次、三次……不知過了多少次,我終于學會了包粽子。可是,我再看看外婆包的粽子,一個個精致小巧,特別好看,讓我的粽子顯得很難看。
我上網查了查,查了一個關于端午的詩句,“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又學到了一首詩,真開心!
端午節,你給我帶來了無數快樂呀!
傳統節日作文9
春節時中國傳統節日之一。
在春節的時候,我們的活動非常多,要放煙花、打年糕、貼春聯、吃年飯、大掃除、拜大年……但我最喜歡的活動之一,就是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買年花。
我和媽媽來到花街。哇,花街上擠滿人!還有五顏六色的各種花,擺在花街的兩旁。在路上,我看到了粉紅色的桃花,我和媽媽買了一株還沒有完全開花的桃花,但能聞到淡淡的桃花香。媽媽說,等過幾天,桃花盛開時就會非常好看。
接著,我看到了百花之王——牡丹。這朵花的形狀像一把吧小扇子,我又看到了不同顏色玫瑰花,聞一聞,已經沉浸在這香氣里了;最后,我看到我最喜歡的花,溫情的郁金香,為什么我喜歡郁金香呢?因為郁金香代表友善和愛心。
花了一個上午,我們把大大小小各種花搬回了家。我們把最漂亮最大的花瓶,給桃花插上,在花瓶上貼上一個小小的福字。因為桃花還沒有完全盛開,所以媽媽在它們的枝頭上掛一些紅包,我掛一些小小的紅燈籠。我們一起把五顏六色的各種花,分別插在不同的花瓶中,有的放在陽臺,有的放在客廳,哇,家里一下充滿過年的氣氛了。
奶奶端了飯菜出來:"吃年夜飯咯!"哇,非常豐盛的菜,蒸魚寓意著年年有余,年糕寓意著步步高,餃子寓意著招財進寶。我們一家人開開心心吃了一頓有寓意的年夜飯!
傳統節日作文10
農歷正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我最喜歡在這一天去賞花燈、猜燈謎。今年元宵節的早上,我一起床就吃到了一碗媽媽煮的湯圓,有花生餡的、紫薯餡的、還有黑芝麻餡的,又香又糯,甜滋滋的。
晚飯后,我們一家人來到馬嶼曹村賞花燈,我蹦蹦跳跳地進了花燈展,瞬間仿佛進入了燈的海洋,各種各樣的燈,把我的眼光牢牢地吸引住了。看,孫悟空來了,騰云駕霧,手持金箍棒,另外一只手搭在眉毛上,似乎在尋找著什么;我還看到了栩栩如生的荷花,荷花一開一合,像一位小姑娘在盡情跳舞呢!逛著逛著,我們來到了燈謎長廊,這里圍著許多人。我取下了一張燈謎,上面寫著:關亮亮,亮光光,干干凈凈放桌上,每天都要看看它,瞧你臉上臟不臟。
我絞盡腦汁,突然靈光一閃便拿著紙條奔向工作人員,毫不猶豫地說出燈謎是“鏡子”后,工作人員笑瞇瞇遞給我一份獎品,打開一看,原來是一個大寫的“福”字,我趕緊把“福”字收藏好,樂呵呵地和爸爸媽媽又去猜其它的燈謎了。
元宵節可真熱鬧呀!
傳統節日作文11
“粽子香,香廚房。艾(ài)葉香,香滿堂”每當聽到這首童謠時,就讓人情不自禁地想起端午節。一說起端午節,什么“吃粽子、劃龍舟、碰蛋、掛菖蒲”的風俗習慣就會一古腦兒地涌現出來。
離端午節還有一段時間,生產粽子的廠家、商家就已經忙得熱火朝天了。粽子的廣告五花八門:有的畫著幾個剝開的粽子,就像真的一樣,饞得人直流口述,旁邊還畫著竹子,配上“五月五,粽飄香”的廣告詞,讓人垂涎三尺;有的畫著一個盛滿粽子和咸蛋的盤子,旁邊放著一杯飄著濃濃的香味的茶,廣告詞為“粽情一生”;還有的畫著龍舟和粽子,寫著“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那天,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掛著菖蒲,都用“重午柴”煮粽子和咸蛋。頓時,粽子的香味飄滿家的每個角落。有的父母好在自家孩子的頭上抹上雄黃,以辟邪之用。
最熱鬧的要數劃龍舟了。端午節那天,塘河兩岸看龍舟的人山人海。塘下附近的龍舟都集中到了寬闊的塘河里。頓時,鑼鼓喧天,掌舵的人奮力吶喊,劃龍舟的則整齊地劃動船槳,船槳出入水中,濺起一朵朵美麗的水花。最精彩的是賽龍舟。一聲令下,幾只龍舟像箭一樣飛速地向前劃去。兩岸看龍舟的吶喊聲響成一片,熱鬧極了。
端午節真是一個樂趣無窮的節日。
傳統節日作文12
春節是一位中國人民都了解的一個節日,也是一個傳統文化節,在春節時有許多習俗。
正所謂:“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一句詩中寫出了春節之中放鞭炮的一個習俗。在春節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家人在一齊團圓吃年夜飯。并且還要在大年夜的晚上看春節聯歡晚會和守夜。
到了春節的第二、三天時,就會有許多的家長帶著孩子們去親戚家去拜年,給親戚說一些祝福語。有時也會有其他的親戚朋友們來到自我家中來拜年,然后家里的大人就去準備一些飯菜給親戚朋友們吃。吃完后就會與親戚朋友一齊說一下話,玩一下牌。
在春節的第四、五天時,就會有家長帶著孩子去一些旅游景點去玩耍,有時有的人為了有一點探險的感覺,就會帶上帳篷在外面的景區中開始一次露營,一向等到下一天的早上便又開始了新一天的旅游,順便再一次光顧一下風景。
到了春節最終的幾天里,大人們就開始整理家中的一些十分亂的地方,整理完后就開始了新的一年的工作,而小孩們也是即將要迎來新一個學期的學習,長輩們也便開始迎來了新的一年的新生活。反正家里的人都沒有什么人會十分的悠閑了。
春節是一年中最重大的節日,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因為春節是代表著新的一年即將到來,并且舊的一年卻要即將離開,春節還能夠讓遠方的家人回來家中一齊吃一個年夜飯,所以它既重大也十分的重要!
傳統節日作文13
幾朵煙花在夜空中綻放,此起彼伏的鞭炮聲響徹街頭。孩子們穿上新裝,嬉笑著沖出了家門。不知不覺,春節來到了。
春節,是我國四大俠傳統節日之一,它的由來有趣極了。傳說有一只名叫“年”的怪獸,每年,當月亮第十二次變圓后不久,年就會從海底里跑上來,把村莊里人們飼養的動物都吃光。這一年,當村民們打算逃命的時候一個老人走了過來,大聲說道:“我有辦法!”大家伙兒一聽,都停了下來。于是,這位老人便帶著大家趕跑了年。后來,人們就把這一天叫作“過年”。
春節不僅由來有趣,它的習俗也十分繁多,如:放鞭炮,貼春聯,吃年夜飯等等。在一聲聲“噼里啪啦”中,我和媽媽包起了餃子,我們先調好餡兒,再拿出一個面團,把面搓圓后,用搟面杖在上面滾壓,壓平,壓扁了之后,我又用勺子舀了一小勺餡,放在了面皮上,就這樣,一個個的餃子慢慢地擺滿了我們家的桌子。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我滿意極了。
在孩子們的歡笑中,在每個中國人快樂的笑容中,春節過去了,人們迎來了新的一年。
傳統節日作文14
我盼著盼著一年一度的春節到了。春節早上,我一起床,看到爺爺正貼春聯。我跑過去幫爺爺貼春聯,爺爺說:“你把春聯拿著,我來貼。”爺爺貼好春聯,我看了說:“爺爺一,你把春聯貼反了。”爺爺問:“哪反了?”我認真的說:“我們老師說,春聯的上聯的最后一個字是第三聲和第四聲。下聯的最后一個字是第一聲和第二聲。”爺爺一看,馬上重新貼起來。看著貼好的春聯,讓我想起了《元日》這一首詩: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到了傍晚,奶奶、姑姑和阿姨一起拿出他們的做菜手藝,我大弟弟哥哥妹妹姐姐在外玩,聞到好香的年夜菜味。
只聽奶奶說:“開飯了。”我們就沖了進去,桌上有水果、龍蝦、紅燒肉、火鍋……爸爸把平時舍不得喝的葡萄酒拿上桌了。還有我們孩子的最愛---可樂。我倒了一杯可樂跟爺爺干了一杯。
當我們吃完團年飯后,外面就響起了煙花聲。我們也放起了煙花,整個天空成為煙花的世界。有的像孔雀開屏,有的像流星雨,有的像天女散花。
春節剛過去了,我就一直盼望著新的一年的春節快點的到來。
傳統節日作文15
大年三十的晚上,全家人都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這些節目都非常好看。但我最喜歡看的還是茉莉這個節目。
說到茉莉,我就想起了我家陽臺上的茉莉花。早上,當第一縷陽光照射在她潔白的花瓣上,這時的茉莉花晶瑩剔透,白里還帶著一絲絲的金色。伴著微風。一股清香撲鼻而來,整個客廳都會被這種香氣籠罩著……
我的目光趕快回到了春晚的這支茉莉舞蹈上,看到了跳舞的這些小姐姐們身穿綠色的紗裙,頭上帶著茉莉裝飾,手上拿著茉莉花油傘,她們的舞姿非常優美,手臂像一條絲帶一樣柔軟,在空中搖擺。這個舞蹈是由20位小姐姐組成的,橫著五位、豎著四位,隊形變化的很整齊,一會兒呈現出長方形的茉莉花園,一會兒呈現出三角形的茉莉花園。隨著音樂起伏,花園里的“茉莉花”隨風擺動,偶爾還會有一朵美麗的小花飄落下來,掉在花園的泥土里,慢慢地,新的小“茉莉花”,還會從土里探出頭來感受這美好的世界。舞蹈的結尾是由20把茉莉花傘組成的一朵超級大的圓形茉莉花,看上去非常美麗大氣,此時我仿佛聞到了茉莉花那淡淡的清香。
我最喜歡看的春晚節目就是這只茉莉的舞蹈,它可以貸給我清新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