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傳統節日的作文(15篇)
關于傳統節日的作文(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傳統節日的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傳統節日的作文1
大年除夕的晚上,很多孩子都能夠得到壓歲錢。為什么會得到壓歲錢呢?這里有一個傳說故事。
傳說古代有一個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除夕夜里出來,專門摸熟睡的小孩子的腦門。小孩被摸過后就會發高燒、說夢話,退燒后就會變成癡呆瘋癲的傻子了。大人們怕祟來傷害孩子,常常在除夕整夜亮燈不睡,這也叫做“守祟”。
有一戶姓管的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愛。在這年三十晚上,為了防止祟來侵擾,這對老夫妻不睡覺,一直逗著孩子玩,他們用紅紙包了幾枚銅錢,包了拆,拆了包。但隨著夜漸漸深了,小孩子受不了,先睡著了。這對老夫妻便把包好的幾枚銅錢放在他的枕邊。老夫妻年歲大,也熬不住,一看都已是四更天了,想來那祟該不會來傷害他們的孩子了吧!可他們剛一睡著,一陣陰風吹過,黑矮的小妖就進了屋,就在他要用手摸孩子頭的時候,突然孩子枕邊發出一道金光,祟尖叫著逃跑了。
很快,這件事就傳揚開來,大家紛紛效仿,在大年除夕夜里用紅紙包上錢給孩子,祟就不敢再來侵擾了。因而人們把這種錢叫“壓祟錢”,“祟”與“歲”
發音相同,日久天長,就被稱為“壓歲錢”了。
關于傳統節日的作文2
除夕,好熱鬧啊!人們忙得不亦樂乎,一大早人們起來做可口的飯菜,貼對聯貼年畫;噼哩啪啦的鞭炮聲就像在鍋里炒芝麻似的連續不斷;啪啪啪的焰火聲就像北京天安門舉行盛大的慶祝會似的,穿過了大街小巷,穿過了高樓大廈,許多人都喜氣洋洋地過著除夕。
夜幕降臨了!著急得我高興地拿出了“萬花筒”又趕緊叫爸爸拿打火機點燃,我們放的第一炮是像噴泉一樣的煙花,接下來我們放的是“天女散花”,還放了“降落傘”、“七仙女”、“百花奔放”……
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我們一家子環坐在電視機前,興致勃勃地看著演員們的表演,那些演員的表演有雜技、小品、相聲、歌舞、戲曲等還有一些娛樂項目我也說不出名來。
今年的除夕,我們貼對聯、掛年畫、吃年夜飯,看電視,盡管是忙了一點,但稱得上是豐富多彩的。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是春節,因為它是我們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關于傳統節日的作文3
時光飛逝,又到了春節了,這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可以說是這一年的一個盛世了,辭舊迎新。農歷正月初一是春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貼春聯,迎接新的一年到來。
我們小孩子也非常快樂,可以穿新衣、戴新帽,買新文具,但我最高興的還是今天爸爸教會了我放煙花,我以前膽小,不敢玩,爸爸首先教我點“小飛碟”,點了之后要趕緊跑到十米之外,看它飛旋到天上,我學會了。然后爸爸教我放“電光棒”,點著后手要趕緊收回來,它就綻放出絢爛的火花,我又學會了。接著爸爸又教我放“坦克”這種煙花,點了之后要跑到五米以外,看它的炮筒噴出煙花,我又學會了,爸爸夸我很聰明,我心里得意地笑了,現在爸爸教會我了,我以后就可以大膽地玩煙花了。
除了放煙花之外我還有一件非常高興的事情,那就是大人們給我的祝福紅包,祝我好好學習,長大了做國家的棟梁之才,我知道過了春節我又長大了一歲,我應該更加聽爸爸媽媽的話了,應該更加懂事了。
關于傳統節日的作文4
這天我們要包餃子,包餃子是我國的傳統飲食文化之一。它是歷史悠久的民間食品。餃子外形像元寶,里面包著各種吉祥的餡,寄托著人們對未來的憧憬,更代表著圓滿。
經過一番準備,我們一家人開始包餃子了。在包餃子時,爸爸還給我們講了一個關于餃子的由來的故事:在古代,窮人們吃不飽、穿不暖,在隆冬時節,耳朵、手、腳都凍壞了。有個善良人,他見了此等情景,便在小房子把和好的面弄成一個個面片,再把餡放進面片里,把面片捏成耳朵的樣子。這樣就做好了。善良人便給它起名叫餃子。一個個餃子掉入鍋中,不一會兒,便出鍋了。善良人把一個個餃子分給了窮人們。窮人們一吃,便覺得耳朵不再凍了。那次,是在冬至,所以,人們為了紀念那位善良人,便在冬至吃餃子。我聽了這個故事,笑了起來,開心地說:“原來餃子是這么來的呀!”突然,姐姐叫了起來:“我在三個餃子里放了蜜棗!誰吃到了,可有了大運氣哩!”大家都笑了起來。
晚上,熱騰騰的餃子出鍋了。大家搶著,都想夾上那包著蜜棗的餃子呢!我們既享受著開心,更享受著溫馨的親情!我們大家要把吃餃子的傳統文化發揚下去。
關于傳統節日的作文5
八月,一個丹桂飄香的季節;十五,一個月滿西樓的良辰;八月十五,這個天底下最溫馨最浪漫最美好的節日--中秋節。精品學習網為您整理了中秋節300字作文:中秋節傳統,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中秋節,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節日,因為八月十五這一天是在秋季的正中,所以稱為中秋節。節日的特色是吃月餅和提燈籠。
中秋節和農歷新年一樣,是一個家人大團圓的家人。中秋之夜,月亮最圓、最亮,月色也最皎美。家家戶戶把瓜果、月餅等食物,擺在院中的桌子上,一家人一面賞月一面吃月餅,正是“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這是多么美好的圖景。
傳統節日作文
中秋節的傳統食品是月餅,月餅是圓形的,象征團圓,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愿望。中秋節吃月餅據說始于元代,當時,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消息。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傳開來。
后來,朱元璋終于把元朝取代,成為明朝的第一個皇帝,雖然其后滿清人入主中國,但是人們仍舊慶祝這個象征****異族統治的節日。
關于傳統節日的作文6
在我國的傳統節日里面,我最喜歡的就是熱鬧的春節。春節是怎么來的呢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物,它經常在冬天欺負住在山里的人們,有一些人想將它除掉,也有一些人想將它趕走。有一天“年”又來了,許多人家里都遭到了襲擊。只有幾戶掛著紅布簾,門外生著火堆或敲敲打打鬧翻天的人家沒有受到傷害,因此山里的人們知道了“年”怕三樣東西。當“年”再來的時候,人們用這三樣東西將這個大怪物給趕走了,從此都不敢來傷害人們了。以后代代相傳,便形成了過年熱鬧的習俗。
我喜歡春節,每年的春節我都要去花市。花市里人山人海可熱鬧了,店鋪里的人在大聲喊叫著賣各種各樣的東西,有的賣艷麗多彩,芬芳迷人的鮮花,有的賣可口的爆米花和好喝的飲料,還有的賣各式各樣的玩具。
近年隨著我們國家的不斷強大,各國的領導人也開始在春節的時候,發表講話或文章向在本國的華人表示節日的祝賀,我國的春節在世界上越來越有影響力了。
關于傳統節日的作文7
每年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為“老人節”。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成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后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星期天的下午,我做完作業后,就去馬路對面的廣場跑步,剛來到斑馬線,就看到一位老爺爺持著拐杖正要過馬路,他用艱難的腳步向前走,一輛汽車從遠方緩緩駛來,按著喇叭,一點也沒讓禮的意思,我以閃電般的速度沖到老爺爺的身邊,把老爺爺拉了回來,老爺爺說:“謝謝你啦,小朋友!”我摸摸頭,羞澀的.說:“老爺爺,謝謝您的夸獎,這是我應該做的。我還是直接扶您過馬路吧。”說完,我就扶著老爺爺一步一步慢慢地朝馬路對面走去,緊接著我繼續沿著道路一邊跑步一邊哼著小曲兒。
大約過了20分鐘,跑累的我正往回家的路上走著。在小區門口看見一個瘸腿的老奶奶,駝著背,還一直不停地咳嗽。見她這般摸樣,不忍心的我趕緊過去扶她回家,送她到了屋里,老奶奶表揚了我,說:“小朋友啊,真是太謝謝你了,你們學校的老師還有家長把你教育的真好。”我一聽,臉紅了起來,說:“這是我們少先隊員應該做的,今天是‘老人節’,也是我們幫助老人的節日。”
重陽節是一個傳統節日,也是一個幫助老人的節日。
關于傳統節日的作文8
每當秋秋高氣爽,桂花飄香的時節,我們就會迎來一個特殊的節日———重陽節。
一大早起床,我洗完臉,刷好牙,媽媽就端來一塊熱騰騰、香噴噴的重陽糕,我邊吃著糕點邊想起了遠方鄉下的爺爺和奶奶。心想,爺爺和奶奶年紀大了,不知道身材好不好,重陽節又稱老人節,我應該給爺爺奶奶打個電話問候一下。沒等吃完重陽糕,我就跑過去拿起了電話撥通了爺爺的電話號碼,電話撥通扣,我的一聲“爺爺”喊得老人家開心地大笑起來,聽到電話那頭的笑聲,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樣甜。
傍晚,我覺得打個電話不夠,就想到了再做一張賀卡給爺爺奶奶吧。于是,我找來做賀卡的材料,開始做了起來。不一會兒賀卡就做完了,我拿出彩筆認真寫下我對爺爺奶奶的祝福,這時我看了看外面的桂花,心想我不如下去摘一小把桂花夾在賀卡里,等下次回老家的時候,我就可以把這既帶著祝福又夾著重陽節特殊味道的賀卡送給爺爺奶奶,他們一定會很高興。
關于傳統節日的作文9
大家都知道,元宵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在那天全國各地的人們都在看花燈吃元宵,我們家鄉這也不例外!
元宵節這天到處張燈結彩,喜氣洋洋。他別是舞龍、舞獅最熱鬧,龍是花布做的,有的用十個人舞,龍頭前面有一顆珠子。這個珠子叫“龍珠”,龍舞起來時很好看,像真的的龍一樣,觀眾不斷叫好,有些觀眾去摸龍,他們說摸龍能治百病,一年都不會生病,舞的人舞的滿頭大汗,觀眾拍手叫好。
說舞龍精彩,還有根有意思的,這天人們都要走出戶外,到處游玩,親戚們一起去游玩,聽他們說,又完以后一年都不會生病,不過我想人們出去走一走,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春節間吃的好,喝的好,人們出去活動活動,鍛煉身體當然不會生病。
過元宵節這天還有個最吸引人的節目——看煙花,6點鐘時廣場已經來很多人,都在那里尋找好的位置,7:00,到處人山人海,只聽見“呯”的一聲,禮花爆開,照亮天空,接著又放一個禮花,禮花爆開的時候是紫色的,非常好看,接著把禮花爆到水面上,禮花在水面……
關于傳統節日的作文10
我們中國有許多傳統文化,比如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等,其中最隆重的要屬于我們的春節了。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種怪獸叫做“年”,每到臘月三十晚上,它就出來掠食傷人。人們知道“年”怕響、怕火、怕紅,到了臘月三十這一天,人們就在家門粘貼紅色的春聯,放鞭炮,把“年”嚇走了。這就是春節的來歷。
除夕那一天,家家戶戶貼春聯,吃餃子,農村里的人宰雞殺豬,做年夜飯,到處喜氣洋洋。
大街上,人們在開心地舞龍燈,龍燈的種類真多,有用布縫的布龍、竹子扎的篾龍、稻草扎的草龍,五顏六色,十分好看。舞龍燈的人們頭扎毛巾,腳穿草鞋,扎腰束腿,舞出各種各樣的動作,有雙龍戲珠、大龍卷小龍、雙龍盤旋。所有的龍一會兒慢慢游動,一會兒上下左右地翻騰,它們又分又合,始終不打結,真像活了一樣。大人們都停下了腳步,小孩子們都高興地跳起舞來,小臉上也露出了鮮花般的笑容! 晚上,我們小孩子忙著放花炮,煙火飛到天空時像花兒一樣盛開,有紅色、藍色、黃色……五顏六色,美麗極了!把夜空打扮得五彩繽紛、千姿百態。
春節真好,要是天天都是春節那該多好呀!
關于傳統節日的作文11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讓我告訴你
們端午節的來歷吧!
傳說有一個叫屈原的大詩人,聽說自己的國家要滅亡之后,覺得生無可戀了,抱起一塊石頭跳進了汨羅河之中。人們為了屈原的身體不被河里的魚兒吃,把包好的飯團投入江中,魚兒們怕凌角,所以不敢吃了,于是就有了端午節吃粽子。
端午節的那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因為粽子是華人過端午節必不可少的食品。一大早外婆準備了包粽子的材料。有粽葉、糯米、紅棗、紅豆、繩子等。我一邊看外婆和媽媽包粽子一邊在旁邊看,首先把一片粽子環成一個圓錐形把洗好的少許糯米放入圓錐形中,放入紅棗和紅豆。然后再放入糯米。用勺子壓實,左手握住錐筒拇指和食指掐緊成角,右手把繩子捆上。我看外婆很熟練地一個接一個地包粽子不是我想象中那么的簡單。我心里暗下決心以后一定會學會包粽子。
今年的端午節覺得對我來說意義非凡。因為我嘗試了學包粽子,而且我對屈原有了更多的了解,他是楚國的大英雄,我們也要學習他的愛國精神。
關于傳統節日的作文12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圓。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又稱"團圓節。"
今年中秋節吃完豐盛的晚餐后,我把月餅切成幾塊,然后分給爸爸媽媽,月餅圓圓的象征著團圓的意思。我拿了一塊月餅,吃在嘴里味道很甜,又松又軟。爸爸、媽媽和我坐在椅子上吃得津津有味,在等待月亮的出現。月亮慢慢地出現了,越來越大,越來越圓,越來越亮。月亮的光撒在我們身上,漂亮極了。
中秋節是一個既團圓又幸福的節日,我寫了中秋節,你們寫了什么節日呢?
關于傳統節日的作文13
春節是我國最傳統的節日,也是我們一年中最隆重的一個節日,也是小孩子很盼望的節日,
大年三十,人們都開始貼對聯,包餃子、打掃衛生,三十吃餃子意為著在外面工作的、上學的都要回家吃這個團圓飯。家家戶戶都是忙忙碌碌的,但人們的臉上都掛滿了笑容,等到三十晚上的十二點左右,村里就響起了噼哩啪啦的聲音,原來是村里人在放鞭炮慶祝新年的到來。
大年初一,早晨還沒等我起床,就被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吵醒了。我急忙穿好新衣服和爸爸一起去放鞭炮。初一這一天,人們互相拜年,我也收到了壓歲錢,我的壓歲錢媽媽都會給我存起來。春節一直要過到正月十五,春節的氣息才漸漸沒有了。
同學們也很盼望過年吧,因為過年可以穿新衣服,可以吃好東西,還可以放鞭炮,我喜歡過新年喲!
關于傳統節日的作文14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每當我背起《春節童謠》,春節就離我不遠了。
你們應該聽過春節的傳說吧。傳說過年的時候會有一個叫“年”獸的怪物來吃人。村民就爬到山上躲避年,一次,他們爬山的時候,一位婦女碰見一位老人,老人說我知道“年”怕什么。婦女聽了就跟著老人走了。他們去上山砍竹,又穿上紅衣服,還點著火。“年”一來竹子在火焰里發出“噼里啪啦”的聲音,他們走出來,嚇的“年”一直打冷顫,最后年跑了,村民過上了辛福生活。哦!不能講了,我的去放煙花了。
鞭炮分為沖天炮、螺旋炮、地炮,而我喜歡地炮。地炮很簡單,拿出一個,用力扔到地上,它就爆開了,脆生生“啪”的一聲就結束了,留下的是一股煙花味兒。螺旋炮呢,拿出一個放在地上,一轉,點上火,一燃,就會出現紅的,黃是,藍的,紫的光,真好看。
我喜歡春節,我喜歡傳統節日。
關于傳統節日的作文15
今天,我從“嘉一”學習回家,就馬上打開電腦,找起中國傳統文化的資料。我一打開傳統文化的資料,就出來了許多傳統文化。比如:筷子.中國象棋.風箏.十二生肖剪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京劇臉譜,中國結。所以我花了一個京劇臉譜,中國結太難畫了,就叫媽媽買了一個。
媽媽買的中國結非常特別,很好看。中國結是用兩條線編成的,外面一圈是紅色的。里面一圈是黃色的。而且,中國結下面還有一個接一個的京劇臉譜。第一個是紅臉的,第二個是藍臉的,第三個是白臉的......。其中最有趣的是那個黑臉的。我問:“小姨他叫什么”小姨說:“你看他的臉黑黑的,一看就知道是包公”。我又問:“小姨,為什么他是包公”。小姨說:“你看,他額頭上有個月亮,這就是包公。”我聽了小姨話想:這些臉譜可真有趣啊!
以后哦,我一定要多看京劇,了解更多的京劇臉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