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作文匯總9篇
初二作文匯總9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二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二作文 篇1
中國享有著“文明之邦”的美譽。可見,在生活中,處處須禮。
日常生活中,早上遇見長輩要說“早上好”,晚上睡覺前要對父母說“晚安”。外出前,須經父母同意。回來時,及時向父母說。在外遇上熟人時,要及時問好。與家人吃飯時,長輩先坐,居正中間,其他人依次而坐。一般來說,夫妻要挨著。有的孩子得寵,可以挨著老人,但座椅不可高于長輩。全家人圍坐用餐,大人不動則孩子不能動。坐哪吃飯就不能再換,端著碗滿處跑是要飯的。不能用筷子敲盤碗,有乞丐之嫌。有事要離開時,筷子不許立插米飯中,因為象征香爐,不吉利。手要扶碗,不能在桌下。喝湯不許吸溜,吃飯不許吧嗒嘴,要閉上嘴嚼。給客人添飯時一定不能說:“還要飯嗎?”,這是不禮貌的。與家人聊天時,不許叉腿待著,不能咋咋呼呼,不能斜眼看人,也不能抖腿。去朋友家,敲門應該先敲一下,再敲兩下,急促拍門屬于報喪。相互之間遞剪刀要手攥剪子尖,把剪刀柄讓給對方,表示尊重。
與他人談話,態度要誠懇,親切;聲音不可過大,語調平和沉穩,尊重他人。我國提倡的禮貌用語是“您好”、“請”、“謝謝”、“對不起”、“再見”,這十個字體現了說話的基本形式。談話的姿勢也十分重要,雙方要互相聆聽,而不能東張西望、看書看報、面帶倦容。會給人帶來心不在焉、不禮貌的印象。語言是人們思想、情操和文化修養的一面鏡子。將誠懇地修飾言辭看成是立業的根基。并且要“言必信,行必果”。巧言令色的人,是不可能取信于人的。其次是慎言。古人說,上天生人,于舌頭上下兩排牙齒緊密圍裹,又在外面包一層厚厚的嘴唇,就是要人們說話一定要謹慎。當然古人并是要求人們少言語,而是說話要視具體情況,當說則說,當默則默。
一個人的儀表、儀態,是其修養、文明的表現。古人認為,舉止莊重,進退有禮,執事謹敬,文質彬彬,不僅能夠保持個人的尊嚴,還有助于進德修業。例如:“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這些規范,對現代人來說,是必要的。帽正紐結,鞋襪緊切,是儀表類觀的基本要求。如果一個人衣冠不整,鞋襪不正,往往會使人產生反感甚至惡心。當然,衣著打扮,要適合自己的職業、年齡、生理特征、相處的環境,進行得體大方的選擇。濃妝艷抹,矯揉造作,會適得其反。
與人相處,為善當先。而這個“善”,應是出自內心的誠意,而不是巧言令色。《禮記》說:“夫禮者,自卑而尊人”。如果僅僅內心尊敬,但毫無表情,都是不夠的。應該表里一致,才能從根本上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閡,進而互敬互愛,友好相處。尊重他人,就要平等待人,不分貴賤,一視同仁。如果只對上層人士獻其禮敬,以財勢取人,以利益交人,是小人所為。古人敬人的方法,也有值得借鑒的地方。首先要尊重他人的意愿,體諒別人的需要和禁忌,不能強人所難,不苛求別人做不到的事,不強求別人接受不喜歡的東西。古人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這個意思。在與人交往中,幽默與善意的玩笑往往給人帶來輕松愉快,但決不可戲弄取樂。如果給人起不雅的綽號,都是十分不敬的。
中國人的禮儀原則是自卑尊人。在與人交往時要放低姿態,謙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贏得他人的尊重。如果地位高的人屈尊結交比他地位低的人會得到很好的人緣,“若要好,大敬小”。敬人不僅是禮貌的姿態,或僅是禮儀性的表示,而是有發自內心的對他人的尊重。如果沒有發自內心的恭敬,禮節就成為了虛套。傳統禮俗中誠敬謙讓,和眾修身的禮儀原則在當代社會仍然值得提倡。
尊老敬賢、禮貌待人、容儀有整、儀尚適宜。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東西,可最珍貴的是禮儀。讓我們一起享受這禮儀帶來的美好明天!
初二作文 篇2
14歲,當成年人回憶起來是個快樂的時光。當小學生憧憬起來是個期待的日子。而正處于14歲的我們是個雨季。
14歲,正處于青春期的我們。是個痛苦的時光。陪伴我們的大多是失敗與挫折很少有成功。而失敗后迎來的不是鼓勵的眼神,而是老師嚴厲的目光,父母斥責的話語。
14歲,正處于青春叛逆期。也許當中的某些人早已處于早戀的幸福中。而我陪伴我卻是一本本厚厚的書,一大批的作業。
上天是公平的,但有時它也會不公平。為什么,我比別人付出的多而回報我的只是跟別人一樣的成績,甚至比別人差。但我只能默默的流下眼淚,告訴自己不夠努力。
14歲的我們也許在某些人看來陪伴我們的不是電腦就是電視,但他們錯了陪伴我們的不是電腦也不是電視,而是一本本書,一踏踏作業。一句句的背書聲。因為我們如果不努力就會被別人超越。
14歲,雨季,殘忍。但我堅信雨季過后是花季。加油!正在雨季的少年少女們。
初二作文 篇3
窗外大樹依舊郁郁蔥蔥,可誰都不了解的是,他的年輪,有多畫了一圈,面對生活中的風霜雨雪,他更坦然了些,但是,也更木然了些。
---題記
彈指一瞬間,已是快上初三的大孩子了,雖不想,但我已無法改變。其實,現在最大的感覺是發現自己越來越沉悶了,活躍的思維漸漸萎縮,離奇的幻想里我越來越遠,我不再敏感,不再好奇---"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目,明察秋毫',而今卻是“處變不驚”了,不覺有些感嘆。
總是不希望時間太快流逝,總是希望時光倒流,也總是渾渾噩噩過日子,也總是不嚴格要求自己,也總是把思維平靜化,也就是這樣。記憶中,小時候總會很好奇,總想把一切搞懂,整日里胡思亂想,為什么啊、這是什么原因、--諸如此類的話,小時候總是掛在嘴邊,知道大人們煩的離我而去,那時候的好奇心,就像是無底洞,總也滿足不了。而長大了,就變得木然了,什么也不想去多想,現在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感覺自己越來越無趣,什么也不會去多想,我的好奇心,早在九霄云外化作云煙。
不知為什么,對于身邊的事情,自己逐漸產山一種無所謂的態度,不再被他們所吸引,不再轉動思緒,總是認為我不知道什么其實也無所謂,其實不太喜歡自己這個模樣,可長得越大,自己卻像是越來越懶了,在于時間的磨合中,其實自己也感悟了很多。學習中,我不再保持興趣,不再擁有好奇心,可以說對學習沒興趣。這些日子里,自己一直在尋,尋找一份生機,尋找一份快樂,尋找一次心靈的觸動,尋到最后,最后要找的,是好奇心。初二,一直是平平淡淡,很希望自己能找回那份好奇,找回那份天真與快樂,找回幼時那個充滿好奇心的我。
希望自己的心重新點燃心燭,讓心燭重新閃耀起好奇的火焰,重新照亮前進的充滿秘密的道路,希望自己會努力,加油!
初二作文 篇4
那個夏夜,當夜色把天空完全涂黑時,我拿著扇子來到小河邊。這里“樹木叢生,百草豐茂。”在這個靜謐的夜里,蟬卻唱開了它們的第一首曲子……
獨鳴,仿佛就一只蟬,僅那么一聲,就像從天縫不小心漏下,那么突兀,但又那么自然。仿佛一朵花,在冬天里就做好了開放的準備。此時,時機成熟,它鳴響了。它也許是一位出道已久的大師,其它的蟬都恭敬地聽著,只有靜默的份兒,它也許是一位初出茅廬的后生,長輩期望它嶄露頭角,總之,這一聲,就像沙漠里找到了甘泉,給跋涉以希望;又像一根火柴。在清涼的黑夜中,把我情緒的溫度挑到最高。
接著,我有幸聽到了第二首曲子。
散鳴。這兒一班,那兒一簇,蟬聲在樹枝上蹦跳,也擊著我柔軟的心,我醉了。蟬兒們盡情的唱著,間隔相同的距離,這難道是天計算了如此精確的距離?我疑心蟬是下棋的高手,懂得怎樣擺布棋子,既能收獲美,又能捕捉成功。那蟬聲,似清泉涓涓,流淌過我的心,洗滌了我的心……
陶醉中,蟬兒們開始了第三首曲子。
齊鳴。所有的蟬兒都在唱著。這曲子,不帶百靈的委婉,也不藏杜鵑鳥的凄傷。雖然表面聽得有些直白,但深入骨子品,才聽出蟬兒們都熱愛生命,用心在唱著生命之歌,蟬兒們就這樣肆無忌憚地唱著,唱著,曲子整齊,慘不進一絲的亂,慘不進一絲的雜……
這蟬兒,往那一跳,就架起鼓,擂熱我們的情緒;嘴一張,就鳴出曲子,像青青嫩芽植入我思維的曠野,讓我對生命充滿無限的愛。
這蟬兒,在黑夜中熱情的唱著,那聲音,令人陶醉。揉成團的是音樂美,切成片的是美音樂,砸成粒的是跳動的音符。
瞧,蟬兒是那么珍惜生命。那我們呢?更應該珍惜生命,熱愛生命。并欣賞生命啊!
傾聽,心聽,欣賞,心賞。
心聽,使我領悟了生命的真諦;心賞,使我收獲了進去的道理。
這樣的感覺真好。
初二作文 篇5
聽!
“滴答”,“滴答。”這是什么聲音?
告訴你:這是地球母親發出的哭泣聲!而這晰晰瀝瀝的小雨,就正是地球母親揮灑下來的淚水啊!
這在告訴我們什么呢?
由于人類的過分行為,地球母親傷透了心。請聽我與地球母親的一段對話吧:
“地球媽媽,請您不要傷心,我們會召喚全人類,讓全人類覺醒,不再破壞大自然!”
“你們的好意我心領了,但是我現在已經面目全非了,不再破壞又有什么意義呢?”
“當然有意義!意義重大啊!我們不會只顧自己了!我們要幫您洗臉!”
“滴答,滴答”地球母親又哭了……
看見了嗎?地球母親的話語冷卻了所有人的心,我要發出召喚,表明心聲!
人們啊,請覺醒吧!不要再破壞自己的家園了!不要再傷害自己的朋友了!不要再讓地球母親傷心了!
朋友: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貴的財富,世界因為生命的存在而變得如此生動和精彩!生命是頑強的也是脆弱的,是很容易受到傷害的。每種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各種生命息息相關,需要相互尊重,相互關愛。如果隨意踐踏地球上的生命,就是在破壞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最終受傷害的還是人類自己啊!
家園:環境問題的危害有3點。
一、威脅生態平衡。
二、危害人類健康。
三、直接制約著世界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人類是地球的主宰,人類與其他動物、植物、微生物等生命相比,人類的生命最具有智慧,如果地球毀滅,人類滅絕,那也是人類自己造成的。與其這樣糟蹋地球,那還不如讓動物主宰地球
初二作文 篇6
自打初一認識你之后,我就覺得你很特別,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對你的好感也逐漸加深,就像一朵花,在我心中慢慢綻開。
初二以來,我們就不在同一個班級了,但我和你的往來卻從未中斷過。我最喜歡你笑的樣子,因為我覺得那樣的你很可愛、親切,給我帶來一種從未體驗過的幸福感覺。
在上學期,每當我和你在樓梯或路上偶遇時,你都會微笑著對我說一聲“嗨。”就這簡短的一個字,讓我的心都化了。你經常給我寫小紙條:要么是夸獎我的,要么就是勸勉我的,如在大考前讓我好好復習,不要貪玩……
記得有一次你還給我送了糖,當看到紙條和糖果時,我激動得可謂是“語無倫次”,臉也不覺變得火辣辣的。之后我把糖小心地收藏好,細細地吃,最后兩塊舍不得吃,就珍藏起來。為了回報你對我的好,在平安夜那天,我不惜重金買了一個平安果送給你,可你卻不好意思收下,反而借給我一本書,說:“看不完就別還給我。”那時的我感到忒幸福。
進入第二學期后,我和你之間的關系就淡漠了許多,而且我也很少見過你笑,每次遇見你,你總是板著一張菊花臉,似乎極不想見到我似的。迄今也沒有再給我寫過一張紙條。這一系列的變化讓我原來對你搭建起的很高很高的好感開始逐漸下沉。直到一個星期天,我在QQ上訪問你空間時,看到“××白白,不等你了。”我才真的是心灰意冷,再也找不回對你的那份好感了。
你,很美,就像曇花一樣開在我的心中,可那只不過是瞬間的輝煌!
初二作文 篇7
在夢里,那是夕陽落暉的顏色。我們在看臺上看著什么比賽,看臺上要比場下熱鬧的多,場上的`簽名皮球在看臺這里哄搶,想說我多么不愿意這種爭搶。亂戰中皮球意外落到了我的手上。我開心的拿給兒子。
這不是我要敘述的重點。夢里帶入我進了熟悉且又陌生,溫馨且又落寞的校園。場散,人群中我獨自走在橙色的路上,太陽溫暖的鋪著,一個又一個的同學擦肩而過。來到學校大樓下看著同學精心制作的板報,一張張關于曾經的照片想起了過往。我尋著熟悉的道路上了階梯,以前上樓多么喜歡數階梯數。而后教室里,還是那么幾個喜歡早到的人兒們。我依然坐在窗邊,看著外面發呆。多想等老師布置作業后找回寫作業的感受呀,可是現實不斷的牽引著我回去。就是那平日里玩的不太好的同學都讓我留戀在夢里和他們多說幾句。
我不是個好演員,人生如戲,我總是跳出戲,依在塵世一角,看浮生如夢,看 煙花人生,看淡好演員們的幽怨,嫉妒,攀比,競爭,猜測等等。是不是住著高,看得太遠,我總是看到我們都離開生命的時候,宇宙在哪一刻停止?
流年暗逝, 時光在輪回反復中讓我看清了世俗本來的模樣,那些沉淀出的往昔,在每一個黑夜里,清晰的呈現在我的眼前,是記憶回放著心海中一程又一程的美麗。
初二作文 篇8
值日一周可謂感觸頗多,其印象之最深者,莫過于“制人不如受制于人”每見值周班人員“耀武揚威”地戴著鮮紅的袖套,便羨慕萬分,恨不得一下飛至崗位上去,然而殊不知外人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飽漢不知餓漢饑。當我到達神往已久的崗位時,戴上那鮮艷的袖套,不禁有些春風得意之感,洋洋得意地值周,然而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便索然無味了,當真是啞巴吃黃蓮——有苦難言。
當晨曦的陽光劃破長空,我們便手忙腳亂地整理寢室;當響亮的鈴聲打破寂靜,我們就一馬當先地沖去洗漱;當蕭瑟的秋風呼呼作響,我們早盡忠職守地站上崗位。此時,那凜冽的寒風便無情地抽打著我們,似一把把利刃,狠狠地割在衣衫單薄的我身上。我奮力地搓了搓手,方才有些暖和,然而那風似乎不知疲倦似的,一刀刀毫不留情地抽打在我身上,真是又冷又疼。只得狼狽不堪地瑟縮著,每當秋風嘯過,就帶起一陣顫抖的冷戰。甚至我也差點鬼使神差地跟著跑步。當三圈一過,我早已凍得面紅耳赤,踉踉蹌蹌地“逃”回了教室
自然的肆虐,似乎告訴我:欲有人中龍鳳之位,須嘗臥薪嘗膽之苦。
再到餐廳的檢查就更是爭分奪秒了。只待老師一聲令下,我們便以百米沖刺的速度奔向餐廳,風卷殘云般地匆匆吃完食物,待鈴聲一響,不待喘息,更不待消化,就風馳電掣般地奔至自己的崗位,再次咬緊牙關,接受寒風的考驗。當然,有時我們也會投機取巧,當所有班次第進入餐廳后,我們就三五成群地躲在車后,愁眉苦臉地長噓短嘆,喃喃地罵著這肆虐的寒風,這也不算擅離職守吧,畢竟人不可以墨守陳規嘛!
時間的殘忍,好像警告我:欲有從容不迫之能,須有運籌帷幄之智。
夜晚的寢室,就更是“步步驚心”了,漆黑的樓道上,兩盞綠幽幽的應急燈耀武揚威的亮著,真是青得逼你的眼。當萬籟俱寂之時,那呼嘯的厲風更是裝神弄鬼,讓人毛骨悚然。手電筒慘白的燈光四處游弋,令人泛起一陣雞皮疙瘩。此時摸摸那冰涼的鼻子,那溫暖的被窩倒真顯得有些“魂牽夢縈”了。
生活的冷酷,仿佛激勵我:欲成雄圖偉業之略,須懷不墮青云之志。
倏爾想起那為我們嘔心瀝血的老師,眼角不禁有些溫潤,原來制人遠難受制于人。
受制之時隨路而奔,制人之時鋪路慢行。不懼重重挾制,乃懼無路可行。豈非然乎?夫子之教,路之圍欄也。良師之言,舟之羅盤也。如此制人豈非遠難于受制于人邪?
初二作文 篇9
仔細打量這家伙:炯炯有神的眼睛上雖不是彎彎柳葉眉,但也算是娥眉了,皮膚白里透紅,碎碎細發,卻躬著背,像一只大龍蝦似的趴在書桌上,夜以繼日地學習。問為啥,想當偉人嘛,就得如此磨練。
說是當偉人,可現在看來,我很懷疑。
上課時膽小如鼠,回答問題都戰戰兢兢的,心里忐忑不安,拼命壓制住在那里亂蹦亂跳的小鹿,張口只說得出幾個字:“嗯,我……認為……”如此膽小的偉人,誰見過?閑暇時可她卻大言不慚地說:“吹牛都要打草稿,何況回答問題否?那是因為我還沒構思好!”真是強詞奪理。
她愛讀書,可是她家柜子里的只有《三國志》、《三十六計》、《水滸傳》等幾本名著。她什么書都喜歡看,到處借書看,是她的快樂。還給自己此舉找了一個美麗的借口: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她總是高估自己,以為自己是天才,還煞費苦心地把自己的習作一篇篇地傳上博客,我看她這是在希望被網友痛罵遺臭千里之后反向出名。
這家伙的行為習慣咋和我的特點有點像。我還挺支持她的,其實,這家伙還真不錯。十年后說不定她真會成為博客文學天使。這家伙野心不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