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的作文七篇
大年初一的作文七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年初一的作文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年初一的作文 篇1
新的一年到咯,穿著大紅衣服,戴著大紅帽子迎接這個喜慶的日子--春節。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伴隨著爆竹炸開了大年初一的禮花。
按照家鄉的習俗,大年初一要吃圓子,是團團圓圓,和和美美的寓意。我和姐姐自告奮勇,非要捏圓子,奶奶拗不過我們,只好放手讓我們去干。我和姐姐對視,壞笑了幾聲。把圓子拿到廚房,把早已準備好了的辣椒醬包在圓子里,又拿了幾個一元硬幣包在圓子里,由于硬幣太大,包出來的圓子也很臃腫。忙活了大半天,才包出了一盆圓子。大大小小,什么形態都有。
我負責燒火,而姐姐則負責攪和圓子。剛開始,有點困難,那火老是點不著,點著了又有火星跑出來,嚇得又把火熄滅,弄了半天,才把鍋燒熱,姐姐慢慢把圓子放到鍋里,我加大火力,便使勁對著灶臺的通風口吹了好幾下,結果嗆得我直掉眼淚,不過還好了,我沒有白白犧牲,只聽鍋里“咕嘟咕嘟”作響,圓子就燒好了。
我和姐姐把圓子一起搬到桌子上,各自讓自己的爸爸嘗嘗。爸爸不知道我們葫蘆里裝的什么藥,一口咬下去,結果辣椒醬濺得滿嘴都是,辣的他臉通紅通紅的。我和姐姐哈哈大笑,“爸爸上當嘍,爸爸上當嘍”“叔叔上當嘍”爸爸不好意思的撓撓頭苦笑了幾聲。而大伯則好運一點,一吃就吃到了為數不多的包著硬幣的圓子。樂得大伯直扭屁股,我和姐姐又被逗得哈哈大笑。
大伯說:“你們倆小丫頭,真玩的出來,不過這么多的圓子被糟蹋了,不吃又浪費了,不如我們玩個游戲好不好。”我倆一聽是游戲,開心得直拍手。“我們每個人說句關于過年的古詩,輪到誰是誰,說不出來,就得吃五個圓子。”
我和姐姐幾乎異口同聲地說:“好啊!”我心想,我就是學古詩的,圓子你們吃定了。
我先起了個頭,說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姐姐不屑的說:“這有什么難的,看我的,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爸爸聽后,搶說道:“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好好好,老爸,好樣的。”
我激動的跳起來。大伯說:“別高興的太早,看我這句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姐姐向我吐吐舌頭,向我抗議。我向她做了個鬼臉,表示反抗。平時一貫安靜的老媽竟然也起勁了,吟誦道:“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大媽沒等媽媽說完就說了一句:“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爺爺見我們都這么熱鬧,也說了一句:“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爺爺說完,我們都拍手叫好。可現在又輪到我了,我哪知道那么多啊,怎么也想不起來。隨口就說:“年年大豐收……”大家撲哧一聲笑出聲來,那是我還真想找個縫鉆起來。沒辦法,只好愿賭服輸,吃了五個圓子,也不知我是點背怎么的,吃到的都是辣椒醬的,辣的我直灌水喝。姐姐在心里早就醞釀好了一個:“屠蘇成醉飲,歡笑白云窩。”
接著是爸爸,只見他抓耳撓腮,好半天才憋出來:“蕭疏白發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可這回大伯肚子里的墨水空了,他倒也爽快,抓起圓子就往嘴里送,竟然又吃到了一個硬幣。我心里那個不服氣喲。媽媽沉思了會兒,說:“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我為老媽歡呼,她簡直就是我的偶像。
大媽不慌不亂,說道:“共慶新年笑語嘩,紅巖士女贈梅花。”姐姐激動地狠狠地親了一下大媽。輪到爺爺了,這次爺爺可沒什么風度了,在門口有踱來踱去,一進來竟說:“我不會。”我們全部“暈倒”爽快的吃掉了5個圓子。
這過年的圓子讓我吃出了年的滋味,吃出了幸福的滋味……
大年初一的作文 篇2
春節中,有一樣不可忽略的“大餐”,那就是傳說中震驚宇宙,一夜暴富,財源滾滾……(以下省略十萬字)的收紅包。
大年初一以后,大家紛紛出去拜年,每次出去都是“滿載而歸”。
就拿我家來說吧,一個大家庭,我媽有四個姐姐,每個姐姐都有一個孩子(我媽的第三個姐姐有兩個小孩),每逢過年,杭州的,千島湖的,都會到外婆家來過年,雖然年夜飯我媽媽不和他們一起吃,但大年初一必定會去我外婆家聚一聚。
到了那里,首先飛來的就是一層層的“紅包炸彈”,把我們轟得暈頭轉向,我老媽馬上笑嘻嘻的“扔炸彈”我呢,就只有數錢的份了,不過,我是一個很懂事的小孩,大部分紅包都會歸還,只留下一點點“數錢費”。
不管怎么說,收紅包這件事我還是很喜歡的,畢竟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習俗嘛.
大年初一的作文 篇3
到了,就是說過年來了。我又喜歡又不喜歡。喜歡的是:我可以拿紅包;不喜歡的是,買一些好吃的,但要用很多的錢,現在我來告訴你我的過年第一天是怎么過的。
那一天,爺爺很早就起來了,差不多3點吧,爺爺就開始放煙花了,然后接著就是拜菩薩,這是我們相信迷信特有的`。聽爸爸說他那時也醒了,可我卻什么都不知道。因為我還在睡覺呢!到了早上7點多,我也醒了,可發現爸爸不見了,媽媽說:“爸爸買菜去了,晚上有客人要來。”哇,那不是很熱鬧啊!我很喜歡也很開心,于是我穿好新衣服就這樣新的一天開始了。早上我覺得有點無聊,于是就叫哥哥一起玩,我們一會兒打羽毛球一會兒放鞭炮很快的度過了一個早上,下午我有事情做了,我把果盤拿出了,還有凳子放好......客人來了我就泡茶。等到開飯了我就可以歇一歇了,大約到了9點鐘,客人們都走了,我也很累了,于是我早早的就睡了。
這就是我過年第一天我過的很開心,他們都說我很懂事。不知道你們的第一天過的怎么樣。我想也一定很有有趣吧!
大年初一的作文 篇4
今天是大年初一,太陽公公還沒有起床,我就被鞭炮聲吵醒了。可是我還是很高興,因為今天要去外婆家啦!于是我快速的穿好衣服洗好臉,吃好早飯,收拾好行李,準備出發啦!
因為這是媽媽第一次獨自一人開車,爸爸很不放心,送我們到高速公路口,并且叮囑了許多話。我們一路開到了杭州灣跨海大橋,橋長17公里。我看到了一望無際的大海,但是那里的海水很渾濁。我問媽媽為什么會這樣?
媽媽回答不是所有的海水都是碧藍的,有些海水就是渾濁的。我還觀察到橋上的欄桿是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主成的。海邊還有一座遙望塔,晚上塔頂上的燈就會亮,可以讓迷失方向的船找到回家的路。
我們又到了江陰大橋。媽媽告訴我:以前沒有大橋的時候人們都是把汽車開到船上,再送到岸的另一邊。我心里想:人類的技術真發達!這些橋是多么浩大的工程啊!
我還發現路兩旁有許多的鳥窩,于是無聊的我開始數鳥窩1、2、3、……哇!數到三百個,還有很多。媽媽還告訴我:夏天白化樹的葉子很茂密,不容易被獵人發現,所以小鳥把屋子造在上面。
到了外婆家,我心想:大自然真奇妙啊!
大年初一的作文 篇5
今天是大年初一,我們全家來到了千島湖的“森林氧吧”玩。“森林氧吧”得名于這座山被茂密的森林覆蓋著,這里的森林所釋放出的氧氣濃度很高,就像一個充滿氧氣的綠色大房子。
一路向上走,我看到了很多品種的樹木:有一種樹叫“蚊母”,它屬于金縷梅科,有隔音、放塵的功能;有“烏藥”,它屬于樟科,是治胃病的良藥;有“甜櫧”,是亮斗科,經常被用來制造枕木;還有“浙江樟”,它也是樟科,它的樹皮和枝皮能作中藥中的香桂皮……
沿途還有許多介紹森林小知識的木牌,通過這些木牌我了解到:森林具有制造氧氣、過濾灰塵、殺滅細菌、消除噪音的作用,此外,森林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護沙,調節氣候等方面作用也非常大。不止如此,這些樹木所產生的負離子對于一些疾病的輔助治療也很有幫助,如神經疾病、呼吸疾病、代謝及內分泌疾病、皮膚疾病等,還對移植性腫瘤的生長有著抑制作用。
爬到山頂,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東西—滑草。就是人坐在一個像小船一樣的小斗里,從一條一人寬的坡道向下滑下去。我們一個接一個地滑了下去。坡道雖然只有一百二十米長,但是滑下去的速度越來越快,身旁只能聽到呼呼的風聲,非常刺激。眼看快到盡頭了,速度卻絲毫沒有慢下來,我真擔心會不會飛出去呢!可到了下面,由于地面地毯的摩擦力,小斗奇跡般地停了下來,真是虛驚一場。等媽媽滑下來之后,我發現她雙腿發軟,臉色蒼白,嚇得話也說不出來了,老媽竟然比我還膽小呢!
今天的新年登高,我們不僅呼吸了清新的空氣,鍛煉了身體,還增長了不少的知識,真是有意義的一天,這個新年我過得很開心。
大年初一的作文 篇6
今天是農歷20xx年的第一天,也是我們中國的大年初一,早晨“噼啪、噼啪、噼啪”的一陣新年的鞭炮聲,把我從睡夢中叫醒。
起床后爸爸帶我去樓下放鞭炮,火紅的鞭炮像一條歡舞的火蛇在地上炸響,留下許許多多的各種顏色的鞭炮紙片在飛舞,就像天女散花留下的花瓣一樣,真是:爆竹聲聲辭舊歲,春聯戶戶迎新春。我看見左右鄰居的“福”都是倒著貼的,我就從電腦上搜了一下“福”為什么倒著貼,原來人們春節為了圖個吉利,利用倒和到是諧音,所以“福”倒了,就是“福”到了。我還看見了其它對聯:爆竹一聲除舊,桃符萬戶更新。春到碧桃樹上,鶯歌綠柳樓前。玉龍吐寶慶吉日,金鳳含珠賀新年。……春節讓我想起一首古詩:是《元日》作者是宋·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大人都說過春節最高興的是我們這些小孩們,是啊!我們一幫小朋友們歡天喜地的在一起放鞭炮,做游戲玩得熱火朝天。這個春節讓我了解了許多關于春節的知識,過的非常的充實。
大年初一的作文 篇7
春節最主要活動就是去親戚與本家拜年。年初一就在村里給直系親屬拜年,一大早起來就去爺爺、奶奶家拜年,還要帶上禮品,精果、紅糖什么,都可以;接著是其他長輩家拜年,也要帶上禮品。初二就要到母親娘家拜年,包括外公哥哥弟弟、侄子家等。
每去一家,首先得受鞭炮。大方人家就放長一點鞭炮,要不就放短一點,意思一下。鞭炮放完了,拜年人還得高喊:“拜年了,恭喜發財!”對老人要說:“恭喜您哪,越活越鮮健!”老人家會親昵地在頭上摸一下,回應道:“也恭喜你越來越聰明,將來考上大學!”接著就到一杯糖水;走時候當然還會給一點壓歲錢,或者五毛,或者一塊,兩塊。一般會在祖父祖母家吃一頓團圓飯,這頓飯叫做喝年酒。擺了一桌豐盛菜,魚圓子、肉圓子、紅燒肉、海帶、合菜(是用蓮藕絲、豆腐絲、芹菜絲、肉絲、黃花),魚圓子一般是所有人都愛吃菜。一般一大碗是不夠,所以會盛上兩碗。看廚藝水平,主要就是看魚圓子做得好不好吃。我們都喜歡吃嫩脆,那證明魚含量比較多;如果有些粉,就是兌淀粉較多,我們都叫這種圓子為“做得太假了。”
舅公在家里地位極高,父親、叔父、姑姑們還有我們晚輩都要先給他老人家拜年。從記事起,直到上初中,每年初一一大早,我就要起很早,和父親、叔叔、大姑和小姑到幾十里外舅公(也就是父親舅父家)拜年。
記憶中初一早晨總是籠罩著迷朦輕霧,父親帶著我們一大幫人長途跋涉去舅公家拜年。據祖母說,她父親,也就是父親外祖父是很有錢地主,后來打牌全輸了,幸虧如此后來才沒有被化成地主富農。但是,她父親并不主張孩子們讀書,雖然舅公貴為獨子,但卻是文盲。
舅公一般并不理會我們,大約父親會和他進行一些交流與溝通。舅婆據說年輕時是個美人,即便老了,依然干凈清爽。舅婆對我們卻很熱情,滿口“兒呀,兒”叫個不停。這是我們家那邊是少有,父母自然不會這樣親昵地稱呼我們,祖父母也不會這樣稱呼我們,他們只是喊我們名字,有時候甚至是我綽號“太陽”,或者很正規地“新梅大姐”。僅僅如此,我們都覺得舅婆非常和藹。臨走時,她還塞給我們每個小孩兩毛錢壓歲錢,說是買鞭炮放著玩。
大姨婆,祖母姐姐很能干。大姨婆有兩個孩子,大是女兒后來嫁到了甘肅,做了工人,是我們這個家族唯一吃商品糧人,總給大姨婆寄藥什么,母親總是羨慕極了。小是兒子,我們叫表叔,卻也是讀書人,在一所中學里教書。娶太太是極厲害角色,大姨婆老和她吵架,偶爾也住到我們家。
細姨婆是祖母妹妹。她總是最歡迎我們到她家拜年。小姨婆有四個孩子,大是個女兒,跟大姑姑一樣大年紀,長得也很漂亮,人更是機靈,大約是外祖父做媒吧,后來嫁了外祖父家里一個親戚家兒子,后來成為一個非常有錢男人。大兒子二兒子卻跟小姑姑差不多大,小女兒秋芝則比我只大一歲。我還得稱呼她“秋芝姨”。
聲勢浩大遠來親戚,其實宣示了某種地位。村里人總是很羨慕小姨婆家有這么多親戚。小姨婆總要招呼我們一頓年酒,想來對她那并不富裕家來說,是一個不小負擔。可是,我們卻渾然不覺,直到我自己獨自一個人生活,發現招待一大批客人是多么辛苦事情時才理解她那熱情可貴。
我最喜歡小姨婆是她大方。每年到她家拜年,她總是給我們嶄新一塊錢鈔票,比祖母給五毛錢自然要大方多了。只是到很久以后,我才知道,其實小姨婆也是家境艱辛。后來她病入膏肓時,我也曾到她家給她拜年,她拉著我手,熱情地說著話,那么慈祥和藹。我那時沒有掙多少錢,給了她50塊錢,她執意不要,在我堅持下,她接受了,口里直念叨我好,依然滿口“兒呀,兒”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