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初三周記集合6篇
實用的初三周記集合6篇
時光飛逝,如梭之日,轉眼一周又過去了,一周的時間,一定有不少感想,一定有不少可以記錄的東西吧,該寫一篇周記了。怎樣寫好周記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三周記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三周記 篇1
由于今年的校改工程,假期減少了很多,不過我們學校開學比其他學校早,所以這次還是放了七天國慶假,呵呵,挺開心的,說說這周的學習吧。
第一次歷史周測我考了91分,全班第六,對我來說不算太好,這份歷史卷以記憶的知識為主,能力題很少,我要努力是歷史成績更好,雖然過關背書我有些慢,但我相信我的成績不會以背書速度而影響的。第二單元英語周測83分(90分制),在我們班很不錯了,可能是第一吧,反正超過了上次考滿分的那個男生啦。第一次語文周測59分(60分制),我們班有6個滿分,我錯的那個是仿寫,是因為歌詞沒記準,寫錯了,沒想到老師還把我的歌詞給改過來了,嘿嘿。這周各科學習都還不錯,就是數學不太好。
數學第二章學一元二次方程,沒有第一張證明題難,不過老師強調的注意事項我做題的時候老忘,老師老說我不操心,哎。
今年政治相對去年也有些難,或許是今年學習國家政策什么的都不曾接觸,而初一二學的在小學學思想品德時都有基礎了。沒關系,我相信,政治對我來說是沒問題的。
最近老是睡不夠,有時候上課都瞌睡,哎,初三真是挺苦啊,不過,我相信風雨之后必有彩虹。
希望我可以失敗,但不要經常失敗;希望生活學習中有挫折不時出現,卻不要讓我站不起來;希望我在灑下汗水的同時流下眼淚,但不要讓我在淚水中頹廢!這就是我對學習、生活最奢侈的夢想了!
初三周記 篇2
在前幾天都是下雨的日子,總是聽見朋友在耳邊嘮叨,下雨的日子可真煩,到處都是泥濘,帶來諸多不便,我也有是迎合一兩句:“下雨的日子可真煩!”其實我是滿喜歡下雨的。
下雨的日子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一點也不會讓你煩躁不安,下雨的日子雖然不能進行戶外運動,但你可以坐在窗前,打開錄音機,邊觀賞雨景邊聽音樂,尋來一本感興趣的.書讀讀,你有沒有“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的感覺呢?在或者什么都不干,站在窗前讓你的思想任意飛翔,你的所有煩惱所有不快樂都會被風吹到九霄云外,被雨沖洗得一點痕跡也不留。
記得小時侯,下雨時,我總是站在雨前,看著雨點從天而降,形成一幅珠簾,聽著雨點落地的聲音,那種感覺真好!然后吹一口氣,在玻璃上面呵出一張“圖畫紙”,啊,真美!現在,下雨的日子,我還會坐在窗前寫文章,時而咬緊筆干時而埋頭苦想,時而望一望,只見雨點正滋潤著大地,看著那被大雨刷洗而過的翠綠的莊稼,濕潤的大地,頓時靈感涌動落筆成章。
下雨的日子,我多么希望穿上雨鞋,撐著自己心愛的雨鞋,然后悄悄的獨自走出家門。走在濕漉漉的小路上,看著雨聲無聲的落在水面上,驟然濺開,有趣形成一朵朵透明的雨花,或是來到田野,欣賞大自然的氣息,真是別有一番風趣。
下雨的日子,給心平如鏡的我,帶來了更好的心情,帶來了更多的樂趣。
初三周記 篇3
今天,我和我的媽媽還有朋友一起去嵊州摘獼猴桃,一路上,我不停地問我的媽媽獼猴桃是長在高大的樹上嗎?我的媽媽笑著說:“不要著急,到了那里你就知道答案了。”于是,我帶著好奇心來到了獼猴桃園,看見那里長滿了許多又粗又大的藤,它們互相纏繞著,每棵藤的下面都結了又大又圓的果實,走近一看,我驚喜的發現,藤上掛滿了大大小小的獼猴桃,像掛著一個個小燈籠。
開始采摘了,我和我的媽媽一起摘,我小心翼翼地從藤上摘下一顆顆果實把它裝進袋子里,很快我們摘了滿滿的一袋,剛摘下的果子又酸又硬是很難吃的。等放上一段時間,變軟了吃起來酸甜可口,可美味了。聽說,獼猴桃有防癌的功效,釀成酒后,還可以治風濕病,看來它的功效可真大。天色漸漸地黑了下來,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果園。
這次采摘給我帶來了豐收的喜悅和采摘的樂趣。
初三周記 篇4
9月1日,我們又迎來了一個新的學期。新的學期孕育著新的期望,所以,我就應打足精神,拋開上學期取得的或好或壞的成績,在初三上學期的學習中充滿信心。
首先,我認為,學習中不可忽略的一點就是要學會分析自我的學習特點,像我--理解潛力還能夠,老師講的東西不是不懂,但卻總出錯,而且對于一些死記硬背才能學會的東西總覺得不耐煩,因此,在這點上,我期望自我能在新學期里對待學習更認真,更有耐心。
其次,我覺得,在學習中,確定學習目標也是很重要的,學習目標是學生學習努力的方向,正確的學習目標更是能催人奮進。反之,沒有目標的學習,就是對時光一種極大的浪費。我們能夠在短時光內定一個小的學習目標,并且在短時光內到達這個小目標,然后長時光到達一個大目標。在長短計劃的指導下,使學習一步步地由小目標走向大目標。所以,我暫時的目標就是先進入全班前8名,而對于我較弱的數學以及其他的副科,我也會努力,讓它們也有所進步。
最后,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科學、合理地安排作息時光,沒有合理的安排,再好的計劃也會付之東流。所以,在新學期里,我最要學會的就是要合理安排學習、娛樂、休息的時光,要把每一點一滴寶貴的時光都抓緊。有些同學認為:只要把所有的心思都撲在學習上,學習成績就會提高。但我個人不贊同這一觀點,因為我覺得一天中如果沒有一點時光用來娛樂的話,大腦就會持續的工作,不停的運轉,很容易疲勞,容易激動。雖然這樣成績也許會有所提高,但是人就會覺得有壓力,不停地想發泄。因此我覺得,在一天的學習中,只要做到上課認真聽講,認真做筆記,課后有不懂得就去問老師,直到弄懂為止,很好地掌握當天的學習資料。回家后認真地、高效率地、高準確性地做好作業以及適量的補充習題,認真復習及預習,其他時光完全能夠自由支配。
最后再講一句:學習計劃要根據個人具體的狀況而定,而且要“定到做到”不然這將會是紙上談兵。
初三周記 篇5
在星期五的第一節課,我們進行了一場“閱讀之星”考試,在考試之前,我特地向吳越凱借了四大名著來“臨時抱佛腳”一下,但是有一本《水滸傳》在金宇那里,所以我只記住了《紅樓夢》、《三國演義》、《西游記》的作者。
考試開始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給自己打氣、加油。拿到試卷后,沒想到第一道題目就是四大名著和四大名著的作者,我只知道三個人的名字,我努力的回想《水滸傳》的作者,但是腦子里一片空白,只想到了他是明朝的,名字里好像有一個“施”字和一個“庵”字。我只能先把這題放下,先做其他的題目。才做了一會兒,我又遇到難題了。雖然《城南舊事》我已經看過許多遍了,但是我只知道爸爸是“飛安館”,宋媽是“惠難館”,媽媽的是什么我就不記得了,只好又把這道題放下。做到反面時,我已經沒有信心繼續做下去了,做到最后一個閱讀題的時候,我的心已經透心涼了,心想:白話文的已經夠我受得了,現在又來了一個古文的,真討厭。可是這樣抱怨又有什么用呢?我只能按照我的思想繼續寫了下去。“現在收卷,試卷從后面傳上來!”一陣沉穩的聲音響了起來,打破了我的幻想。我交了試卷以后,奔向書架,原來媽媽口中的“惠安館”是“灰娃館”,森林報的作者維·比安基是蘇聯的,之前我都看過的,但是在考試的時候,它們都從腦子里漏了出來。
通過這次閱讀考試,我知道了閱讀要認真,不能囫圇吞棗,要細嚼慢咽,才記得牢。
初三周記 篇6
聽爸爸媽媽講,改革開放以前,每到大年初一的早上,小孩子們就穿上一身土里土氣的花衣裳,到晚輩那里磕三個頭,說句:“給你老拜年了!”就可以得到1角的壓歲錢。
改革開放之后,人們的經濟條件不斷提高,所以,拜年時還帶一些禮物,以表寸心。農村的人們其實方式不變,但壓歲錢提高到了1—5元錢。
近幾年,從城市到鄉下,幾乎家家戶戶都安上了電話。每到過年的時候,各家的電話都響個不停,雖說祝福的話語不長,又沒有上門拜訪親切,但表達了人們那顆真誠的心。
今年,大部分人都買了手機,短信拜年這一新時尚潮流席卷面來。就拿我爸爸來說吧,他在接到很多人發給他短信之時,很快學會了發短信。例如那一次:大年三十的晚上,爸爸一手拿著手機,一手拿著電話薄,全身投入地給自己的親朋好友發短信,回短信。由于他打字較慢,所以他用一句固定的話給別人發短信:“祝鼠年幸福,心想事成。萬事如意。”爸爸也接到了別人給發的信息,例如文超叔發來的:“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整日思君不見君,共飲一江水”。還有:“我送你一個祝福,一個心愿,一個幸福,一個美滿等。不瞞您說,爸爸今年接到了二百多條短信,發了一百多條短信,怎么樣,厲害吧!
我想,接下來的拜年方式可能還會變化。明年可能用可視手機直接對話。還可能是網上拜年等。
通過拜年方式不斷變化,讓我們看到了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斷提高,國家經濟和科技飛速發展,更讓我們看到了祖國燦爛似錦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