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周記模板集合四篇
初二周記模板集合四篇
時間真是轉瞬即逝,一周又過去了,我們或多或少都學到了一些新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周記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周記頭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二周記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二周記 篇1
在我的記憶中,有許許多多的第一次,但最難忘的還是那第一次手術。
以前,我的扁桃體總是腫大,嚴重阻礙了我的呼吸和進食,媽媽便決定帶我去醫院將扁桃體切除。這令我緊張不已,一晚上沒睡好。
第二天,我和媽媽來到了醫院,在大廳等了一會,就被叫進了手術室,我躺在手術床上,沒有好奇,只有無限的恐懼。緊接著,醫生走了進來,打開燈,給我的頭蒙上了一塊布,我便什么也看不見了。醫生讓我張開嘴,隨后,一陣冰涼的感覺在嘴里彌漫開來,那個東西發出“咔”的一聲,我的嘴被撐住了,動彈不得。經過一番鼓搗后,我的直覺告訴我馬上就要動刀了,喉嚨隨即感到一陣刺痛,仿佛一根針刺了進去,又拔了出來,之后,喉嚨漸漸麻木了。接著,一個冰涼的大家伙又伸進了我的喉嚨,發出“咔嚓咔嚓”的響聲,最后猛地拔出,頓時,劇烈的疼痛讓我痛不欲生,仿佛一顆圖釘猛地扎在喉嚨里,我想叫,可出不了聲,每發一個音就會更痛一分。痛漸漸退去,又經過一番處理,終于結束了這一切。
我擦著汗,跟著媽媽回了家。到家后,麻藥退了,又一陣劇痛向我襲來,隨后又是十幾天的失聲,我只能喝稀飯,象啞巴一樣打著手勢與人交流。這次手術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現在想起來,當初的痛挺值得的,它換回了我順暢的呼吸,暢快的進食,痛跟它們比起來,又算得了什么呢?況且,所有的成功,背后都有著痛,這是應該的,也是必需的!
初二周記 篇2
有位名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當時,我是把這句話死記硬背下來的,可現在想想,到也十分有理——我能從書中看到我的進步。
不知從何時起,我不再聽媽媽講故事,而是自己閱讀;不再看繪本,而是看《哈利·波特》;不再看漫畫,而開始看名著……種種這些,我早已忘卻,但在從小到大的記憶里,我最喜歡的一件事就是窩在沙發上,手上捧著本書,手邊有一盞茶。我也因此戴上了眼鏡,但也樂在其中。閱讀,怕是我的人生樂趣之一吧。
一本本的書,并肩站立在高大的書架上,像一支威風的部隊般。一本書,就是一個世界。上學前,是書帶著我在一個又一個的童話世界中穿梭,那多是為了好玩;到了小學,我閱讀的范圍越廣了——但看的還大多數都是小說,偶爾也會“穿越”一下,此時的閱讀是為了放松身心,也是為了打發時光;現在升上了初中,學習上的壓力越來越重,壓得我透不過氣來,能給我以慰藉的,是書。我開始閱讀名著,從中吸取它們的精華,還有一些勵志的書籍,它們能幫我在情緒低落時振作起來……
讀書讓我成長。有些書,十分值得人慢慢去體味,那小學時讀完和初中的感受,是迥然不同的。有些偏深奧的東西,只有在經歷過一些事之后才會懂——我就這樣翻著書,慢慢長大“閱”來“閱”好。
什么是最能令我感到幸福的?要是有人問我這個問題,我想,我一定在腦海中出現這樣一幅畫面: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后,我坐在一個灑滿陽光的窗臺上,手中有一本嶄新的書,手指就那樣輕輕地滑過書頁,一股書香撲面而來……
書,伴我成長。同一本書下,藏著無數不同的看法,多有意思啊!我開始對未來有了一陣陣的期待。
書,使我成長。我就這樣翻著書長大。
初二周記 篇3
又是一個星期天。上午,陽光燦爛,晴空萬里,我卻坐在課桌前,無聊地寫作業。
寫著寫著,我心想:要是能出去玩該有多好啊!正想著,突然,“砰”的一聲,門打開了,我頓時驚了一下,咦,怎樣回事?我好奇地往后看,原先是爸爸進來了。“你怎樣了?”看著不停地喘著粗氣的爸爸,我不解地問。爸爸輕輕整理好衣服,說“剛……剛才你姨媽打電話過來,邀請咱們一齊去泉州科技館玩。”聽到這個消息,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耶,太好嘍!”
我們乘著公交車來到了科技館的大門口,姨媽已經在那兒等我們了,只見小表妹興奮地揮揮手:“那里!那里!”
我拉著表妹的手,一齊走進了科技館的大廳。“哇,好大啊!”我不禁贊嘆道。大廳有七米高,高高的天花板上掛著一盞日光燈。再向四周一看,有的在捏泥人,有的在做陶器,有的在看科普電視……好不熱鬧!
我們進了第一展廳,是有關機器人的`。第一個機器人是搶糖果的機器。咦?機器人還會搶糖果?我好奇地走過去,機器頭頂有一根長長的鉗子,還能自由伸縮,估計是用來夾糖果的。只見工作人員把一塊糖放在桌子上,我還沒來得及伸手去抓,突然,“啪嗒”一聲,糖果就被機器人夾走了。“怎樣回事?”我傻眼了,這小小的機器人竟然比我還厲害?工作人員說:“只要有東西放在它面前,它的鉗子就會感應到,就會迅速把東西夾住。”
“我來!”小表妹爭著也要來試試。工作人員把一塊糖輕輕地放在桌上,只見她兩眼只盯著糖果,手猛向糖果一伸,就把糖果給抓住了,而機器人這時才把鉗子伸向糖果,結果撲了個空。“哇,這么厲害!”我不禁羨幕起來。
之后我們又走向其它展廳,只見墻角擺著一個顯微鏡。“哇,還是第一次看到顯微鏡!”我們走過去,顯微鏡的下面擺著一小杯可樂,看來是要讓大家看看可樂里面有什么東西吧。我把一只眼睛靠近顯微鏡的鏡孔,只看見里面有很多白白的,一點一點的東西!我心想:我只明白可東里面有很多有害物質,但卻從來沒見過。
時間也不早了,我們便依依不舍地離開了科技館。
這次來科技館,我不僅僅開闊了眼界,還從中鍛練了我們的眼力。
初二周記 篇4
現在科學發達了,我們也因該有創新意識了。現在我就講一講我的小發明吧!首先我來講一講我這個小發明是關于什么來的。
幾周前,尹老師叫我和其它12個同學去聽小發明課。聽了以后,我深受啟發,馬上制作了多功能飯盒和環保清潔書寫擦。首先,我把目光瞄準了飯盒。可左思右想也沒有想到飯盒有什么不方便的,“啊,終于想起來了。”我自言自語地說,“能否加一個工俱箱呢?”晚上我就開始了我的“秘密行動”,趁爸爸媽媽沒發現,我便拿起剪刀、膠布悄悄地溜進我的“實驗室”——廚房,把準備好的飯盒、筷子、勺子整齊地放在一起,拿起膠帶一貼,好,我的多功能飯盒大功告成。第二天,老師拿著我的多功能飯盒對我說:“你這個發明實用性很高,但上面的膠布用過幾次粘性就不強了,要在上面加個蓋子。”我拿著我的發明回家后,迅速找了個蓋子裝在飯盒上。
我到校后再把它交給了老師,我的這個發明也就勉強成功了。之后,我又準備發明一個新的東西。“嘿,異想天開節目不是經常播放黑扳擦的發明嗎,我也要發明,而且跟別人的不一般”,想到這里,我找來一塊長15厘米、寬5厘米的長條形泡沫,在泡沫正面用小刀銼了一個洞,再將粉筆安裝上去,就可以握著泡沫寫字了,同時還可以用泡沫的下端擦拭,真是一舉多用,但就是擦拭的效果還比不上學校的擦子。爸爸下班后,帶回來黑板擦,我割下擦子的一部分,用布貼膠安在泡沫的下端,可就是貼不穩,怎么辦呢?我突然想出一個好辦法,在擦子四周用膠圍上二圈就能固定了。“好了,完成了。擦拭不理想的問題也解決了。”
連爸爸也說我這個發明比上一次好,可不是嗎,我這個發明費盡了三天兩夜才做出來的,能不好嗎。它既能書寫不臟手,又能很方便地擦拭。我恨不得馬上把這個發明交給老師。時間過得可真慢,總算等到第二天早上,二節課下課,我懷著喜悅的心情把發明交給老師,老師告訴我,如果把一個小缺點改了,也許能獲獎。當時,我一聽,差點一蹦三尺高,喊出聲來“我成功了。”這是我第一次做小發明,沒想成功了。
這次發明使我品嘗了“先苦后甜”的快樂,也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如不經過細心的觀察、認真的思索和反復的實驗,又怎能獲得艱辛之后的笑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