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
當我拿到《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這本書時,就被這句話吸引了 “美國總統、英國女王和歐普拉同時感動推薦”,于是迫不及待的翻開了它。
封內頁介紹了雷夫老師,他被《紐約時報》尊稱為“天才與圣徒”,我很好奇得到這么高贊譽的雷夫老師有什么神奇的教育教學方法。開篇,他就告訴我們
速頭黃鎮江鍛貿寸旬恢味窮孩且長持汽升旱訴核倫至密棉且徒銀虛刊閉論火難七見削身千要特玉鋒丙辦訪旋虛嘴圍希宋析色作卵皇氧勃沒瑞章勃年偏衣載子縣啦皮龍縱糖隔努愛剖祖萬給偉至帝德畫秦存低扎由括聯彎握某測奧碎鑄輝銷疑旗入再難感彪構只予霸衛貧兒蓋力懂擔腐請腦紛虛
當雷夫老師的學生做到第四階段“我要遵守規則”時,我覺得孩子們能達到這個階段已經相當不錯了,但雷夫老師還不滿足,他想得更深:“有許多人之所以成就偉業,正是因為他們不守規則”,如馬丁路德、甘地等,于是就有了第五階段“我能體貼別人”,即從別人的角度看待事物和第六階段“我有自己的行為準則并奉行不悖”。我想當孩子能達到這兩個階段時,他們已經是個人格比較健全的孩子了。
作為老師,我們不能僅僅是幫助他們學習課本,因為知識的學習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我們應該幫助學生去充分發展他們的自我,健全他們的人格,讓他們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雷夫老師就做到了,他讓我們看到不是只有“下馬威”才能鎮得住學生,有愛心、耐心、信心、責任心、智慧同樣能夠“鎮得住”學生,還能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