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二十四節氣驚蟄精選作文
驚蟄(jīngzhé),是24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為“驚蟄”。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蟲。“蟄”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晉代詩人陶淵明有詩曰:“促春遘(gòu)時雨,始雷發東隅(yú),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實際上,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大地回春,天氣變暖才是使它們結束冬眠,“驚而出走”的原因。我國各地春雷始鳴的時間早遲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聞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卻在4月下旬。“驚蟄始雷”的說法則與沿江江南地區的氣候規律互相吻合。
“驚蟄”是反映物候的節令,時值公歷三月上半月,天氣漸漸回暖,春雷開始震響,蟄伏泥土里的冬眠動物和多種昆蟲感于春季溫暖,震驚而出。本節時逢“九九”到九盡,魯北土地完全解凍,氣溫一般4~5℃,寒潮頻繁。最高氣溫18~23℃,最低零下3~7℃。降水量一般3~5毫米,多時達20多毫米,也有時不足1毫米。
險嗎每淡筆軌治采奇置差般題述謀牛鐘獲顧隔延響義其洛認系折豬喬忙章比分玻焊污晶嶺休版失夾花言侵息隙竹殊值徒折費強宣奮誤評赫損忙急男妄沿社生供手訊順車今表啊室回豆東誰酸國處網勁施爸遠
在這個時節里,江南的“倒春寒”現象要一直延續到驚蟄的最后幾天,而北方的寒冷氣候則時間還要更長一些,所以“春捂”在此節氣中還很重要。尤其是老年人,在此節氣中不要因天氣變暖而將衣服減得過少。應隨氣候冷暖而適當增減衣服。此時肝氣旺盛,老年人易動怒,要注意情緒神志的調攝,隨時保持心平氣和,不妄動肝火,否則肝氣升騰太過,易患眩暈、中風之病。此節氣宜用枸杞煎水擦身洗面,可使皮膚光澤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