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課外書讀后感500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讀后感書寫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樣才能寫一篇優秀的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讀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課外書讀后感500篇一
書里寫了一位叫小米的女孩的故事。小米每天早上愛睡懶覺,做事拖拉,她的一切生活學習都被媽媽管束。她每天早上起來就想:“今天,我應該做什么呢?算了,我不用想了,反正媽媽會告訴我的!”
后來,班上轉來了一位叫韓智律的男生,就住在小米家的樓下。他和奶奶相依為命,很自立自強,學習也是全班第一,可是小米媽媽給她報了很多輔導班,考試成績卻只有二十幾分,還沒有一個培訓班不報的智律考的好。小米媽媽問智律的奶奶,為什么所有事都讓智律做,可智律的奶奶卻回答了一句令我難忘的話:“孩子他爸媽沒在,我也老了,萬一我哪天走了,孩子就能獨立生活了。”后來,在智律的影響和幫助下,小米也從一個依賴別人的女孩慢慢變成一個自立自律的女孩。
這就是小米的故事。小米從一個依賴別人的女孩慢慢變成一個自立自律獨立的女孩,而我呢,衣服要大人洗,被子要大人疊,但是我一定會努力,超越小米!成為一個自律的人!小米能做到,我也能做到!
拖拉和依賴別人是現在小學生普遍的問題,所以作者韓令熙寫出來,提醒幫助我們改掉這個缺點。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智律,因為他很自立,雖然自己只和奶奶住在一起,而且他雖然有一個奶奶,但他依靠的是自己,我才知道在這世上能依靠的只有自己,沒有人會照顧你一生,我也要像智律一樣,靠自己!
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書,我非常喜歡,把它讀了好幾遍。我要和小米、智律一樣,自立!自律!
課外書讀后感500篇二
進入暑假,沒有了在學校要抓緊時間學習的緊張氣氛,我開始有些依賴家人,什么事情都懶得做,媽媽當機立斷,立刻給我叫了份“外賣”,給我來了份“自律大餐”——《不上補習班的第一名》。哇,這可真是“饕餮盛宴”,饞死人不償命啊!
第一道菜:依賴自律大拼盤
李小米是個典型的依賴派,媽媽幫她張羅好了一切事情。臨近考試,小米的媽媽幫小米劃重點、報補習班,忙得焦頭爛額,而小米的成績卻總是與最后幾名作伴。新轉學來的韓智律與小米恰恰相反。他和奶奶相依為命,任何事情都是自己做,而且從來不上補習班,臨近考試,也不是很刻意的復習,成績卻一直名列前茅。
第二道菜:油炸依賴
有了智律做榜樣,小米開始改變自己依賴的特性,一點一點走向自律。而我,隨著這道菜一點點的被我消滅,隨著讀書的漸漸深入,我的自律意識也在逐漸萌發。我開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刷牙水我自己兌好;房間我自己整理;暑假我自己安排!我不要做人人喊打的邋遢小孩,我要擺脫依賴!
第三道菜:爆炒自律
直到享受了這道菜,我才知道自律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在小米宣布“自律宣言”的第三天,學校便組織了獨立體驗日。小米原本和小美約好乘地鐵去書店,誰知,她們在地鐵站遇到了智律,他要到清溪川去。于是,她們改變了行程,先一起去書店,再到清溪川去。改變路線后,小米并沒有打電話給父母,害得父母一天都提心吊膽。哦,原來,我行我素不是自律!
自律,是要獨立自主不依賴;自律,也是要建立在有責任感、懂得計劃的基礎上。這便是這餐“美味佳肴”給我的啟示。
課外書讀后感500篇三
不上補習班的第一名,多么誘人的名字。我想,不管是學生還是家長,對第一名的態度都是一樣的——渴望、向往、佩服。不上補習班也能得第一名?不可能吧,那會有什么妙招?那應該怎樣聽講?需要多寫作業?還是家長會輔導……太多的疑問也顧不上細想,快快看內容吧。
小米原本一切都要依賴媽媽,媽媽說什么她就做什么,媽媽讓她成什么樣子她就成什么樣子,媽媽一直為她攬起了所有的事,連二十年來第一次同學聚會也放棄了,而這樣的生活讓小米什么也懶得做,沒有了自我。幸虧班上轉來了智律。智律和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他是一個該做的事情會自動自發去完成的孩子。從自立的智律身上,小米意識到了自己應該擁有自律的生活。于是有了“獨立體驗日”,從這件事中小米明白了做事不能我行我素,應該有計劃、負責任。小米建立了“自動自發筆記本”,在上面記錄應該做的事情,按照事情的重要性有順序的排列,這樣不會遺忘還會有條理的去做,再后來的“真正獨立的一天”中,小米不僅慢慢學會能照顧自己,而且在和智律復習功課的時間里,她學會了自動自發的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期末考試小米進步特別大。
小米是個了不起的孩子。
一、能從同學身上發現自己的缺點——什么事都依賴媽媽。
二、能夠主動地去改變自己,雖然改變的過程也出現了很多問題,但是她沒有退縮。
三、建立的自動自發筆記本很實用。
四、在復習迎考中,她能認識到每人的學習方法應該不一樣,她就自己嘗試,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方法。
想象自己小時候,好像從來沒考慮過這些事情,不善于發現,不會去學習改變提高自己,真是慚愧。幸虧女兒讀了這本書,但愿她也能從中有所體會。
課外書讀后感500篇四
《不上補習班的第一名》講述了小米從拖拉的小孩變成了自律的“小大人”的經過。
小米的媽媽總是幫小米張羅好所有的事情,總是說:“小米,我來做家務,你去寫作業,等你長大了再做這些家務事吧!”小米的媽媽總是讓小米去上補習班,但是小米很不想去,她想要跟好朋友智律一樣獨立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有一次,小米向爸爸媽媽述說表達了“自律宣言”,以后不要爸爸媽媽凡事都替她安排好,她的事情她自己做主。
智律沒有把小米的嫉妒放在心上,反而耐心地幫助小米背英語單詞,告訴她學習的方法。到后來,小米的成績提高了很多。小米還把自己從什么都不會做的五年級小屁孩變成和智律一樣的“小大人”。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有很大收獲,收獲之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應該盡力去做,而不是等著別人安排好,做家務是不會影響學習的。
收獲之二:自律不是我行我素,而是指不受他人的監督和約束,而根據自己的原則和判斷,完成某一件事情的方法。沒有責任感,不懂得計劃,這種有勇無謀的行為并不是懂得自律的人會做出來的舉動。當要去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先要做好周全、詳細的計劃,并按照計劃一步一步跟進,盡量不要有閃失。
收獲之三:復習的時候應該把之前上課沒有弄懂的題目全部找出來,然后一遍一遍的分析這些題目,如果還是不懂再請教老師或者家長,直到弄懂為止。
收獲之四:容易忘記或者曾經做錯的事情應該用一個筆記本記錄下來,并且經常反思提醒自己,以免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
我要努力成為小米這樣的考霸!
課外書讀后感500篇五
一個瘦弱的小女孩,在一個韓國城市內生活,原本不好學的她在一個男生的帶動下,自律的完成每一件事。
女主人公李小米,是一個被動學習的孩子,原本瘦小的她再加上不愛讀書學習,讓她的媽媽每天都憂心忡忡,操勞到黑夜。
在一個平凡的日子里,男主人公韓智律從鄉下轉學到大城市上學,讓每個人都瞧不起他,小米也一樣。不過,只有他的鄰居李小米才知道韓智律的生活是怎樣艱苦。他每天都要照顧年邁的奶奶,還要每天認認真真的完成作業。這讓李小米感到羞愧,她也下定決心,要變得自律。
宣布給家人后,媽媽還是很擔心,不過爸爸更理解她,便立即答應了她。
但還是沒能被媽媽和爸爸信任到底。小米和同學本想坐地鐵去書店買書,誰知路上遇到了韓智律,他們便一起去了書店,買完書后,本想回家的小米,聽了智律要去清溪川,便去了此地。就在玩樂當中,玩得有些過頭的小米不知父母以擔心到什么地步,完全渾然忘我。
遲到回家的小米看見父母生氣的樣子似乎已知大事不妙,便立即行好,誰知,父母一氣之下將小米取消了自律生活,繼續被動生活,小米卻一直進行著自律生活。
期末前,小米的父親生病,媽媽被迫去醫院照顧爸爸,姑姑來到小米家照看小米,小米趁著這個機會想好好表現自己。她的愿望成真了。她期末考了一個好成績,爸媽也出院了,這讓小米興奮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