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祖父的園子》讀后感450
“讀后感”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讀”是“感”的基礎。走馬觀花地讀,可能連原作講的什么都沒有掌握,哪能有“感”?讀得膚淺,當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祖父的園子》讀后感450篇一
其實,我挺羨慕蕭紅小時候的那多姿多彩的生活。蕭紅有疼愛她的祖父,有美若仙境的后花園,還有賣黏糕的馮歪嘴子。
馮歪嘴子?這名字聽起來好怪。不過,雖然怪了一點兒,可他卻是個熱心腸。他是制作黃米黏糕的行家,熱心的他還經常送黏糕給小蕭紅吃。
我們生活中有這樣的人嗎?嗯,啊!有的有的,在我們小區里,有一家小賣部,那里的女主人十分熱心,假如你去買東西沒有帶錢,她絕對不會生氣,只要你能想辦法給她錢,不限日期。準行。
再看看作者小時侯的生活:上集市,放河燈,真可謂是多姿多彩啊。可我們呢?放學后,完成作業后便拿起了電子產品,大部分時間都被手機、電視和電腦占據。看著蕭紅那有趣的生活,我心中不由得生起羨慕之心。
再看愛她的祖父,我不禁有些難過:我的祖父83歲就去世了,并沒有給我留下什么美好的回憶。甚至第一次見我時,都不知道我是誰。
可能是見面次數少吧!少有幾次去祖父家,可祖父每次只會撫摸他的小貓,對我卻是愛理不理的。
想到這里時,我又羨慕起蕭紅那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了。
《祖父的園子》讀后感450篇二
今天,我們學習了《祖父的園子》一文,感觸頗深。
課文講了:祖父的園子里有許多小昆蟲,許多花草樹木,”我“童年時常常在這兒玩耍、瞎鬧,祖父總是慈愛地看著”我“,不責備,不生氣。這時,心中會泛起一層層漣漪,像一個個泡泡,簡單而美好,課文孩子氣十足的筆調寫了件小事,把狗尾草當作了谷穂,使人嘎然失笑。
掩卷沉思,此刻,心中是對蕭紅自由自在地童年生活的一種向往。跟著祖父在菜園里”摘花、種草、澆水“這并不是勞動,純屬于”瞎鬧一氣“,至于捉螞蚱,更是孩子的玩鬧。蕭紅在園子里添亂,祖父并沒有責怪,只有笑,對這一切寬容地笑,因為祖父,蕭紅更獲得一種真正快樂的童年生活,渡過了一段屬于兒童的幸福時光,在那里,蝴蝶、倭花、小鳥……是自由的,不受拘束的,所以,童年在蕭紅眼中,是快樂的,帶有一種夢幻般的顏色。
祖父的園子是色彩明麗的園子,快樂的園子,自由的園子,蕭紅是自由的,快樂的,祖父的愛像陽光一樣包圍著蕭紅,曖融融的,蕭紅在童話般的園子里度過了童年,在美麗的大自然中,在祖父的愛中快樂、健康的成長。
新世紀的我們呢?迎接我們的是寫不完的作業,上不完的補習班,考不完的試。我真希望——能像蕭紅一樣度過個可愛的童年。
我希望純真的童年可以一直與我們同在。
《祖父的園子》讀后感450篇三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童年時是那么美好,讓人回味無窮。
蕭紅的童年是很幸福的。她一生最快樂的時光就是在祖父的園子里度過的。和藹可親的祖父對她傾注了所有的愛心,使擁有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
蕭紅的一生很坎坷。幼年失去母親,18歲失去了最愛她的爺爺,而在23歲被迫離家。可憐的她在32歲時與第三任丈夫前往香港時不幸與世長辭。
當讀了這些,我再去回味《祖父的園子》時。我的心不再心潮澎湃,那么歡快了,而是一絲一絲的哀傷涌上了心頭。童年時的她,是那么自由自在,是那么天真爛漫,是那么的頑皮可愛。在祖父的園子里瞎鬧,將谷穗當成狗尾草割,將種在坑里的白菜種子踢飛……學祖父戴帽子,學祖父拔草,學祖父鏟地。她是那么天真無邪,對一切事物都充滿新鮮與好奇!
每每讀上一次,我又有了新的收獲,新的回憶。小時候我在鄉下田園里追趕蝴蝶的趣事,七歲時被小狗追著跑跌倒的慘事,八歲時在補習班被小朋友欺負的怒事,都深深鉻在了我的心中。我愛我的童年,愛它的美好,愛它的真實,愛它留給我種種深刻的印象。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每每讀起這句詩時,往往總會勾起我童年的邊邊角角,這將永遠是一幢最美的童年畫,它呈現的有背景美嗎?不,孩子的天真,幼稚才是打動人心的根本。真是“童年忙去不留聲,點點滴滴心中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