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皮囊讀后感400字 皮囊讀后感800字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什么樣的讀后感才能對得起這個作品所表達的含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讀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皮囊讀后感400字 皮囊讀后感800字篇一
其實我不是很贊同作者書中的一些觀點,但是他的文字很觸動人。
那種對于他人的洞悉,對于生活的觸動,然而在我看來他或許是缺乏一種閑適的,所以對于家鄉有著別樣的感受,熟悉感帶來的舒適而不是閑適本身。
有的時候不敢深想太多,那種未來的龐大和未知的恐慌讓我無助,但是似乎不做出長時間的`規劃就像是沒有理想一樣。而我似乎真的沒有理想,我想學的更多,我想讓我的父母過得更好,我想自己永遠保持赤子之心,我感受得到自己在時間流逝里的變化,這些變化是為了變成“更好的自己”做出的努力。可是到底怎么樣算是更好呢?
我茫然了,我困惑而不自知。而這些是不能傾訴的,它在現實面前顯得矯情,似乎是無病呻吟。
身邊的人是不能說的,他們會敷衍幾句,因為他們也不明白。師長則會告訴你要務實,在他們看來思考這些是一種浪費時間,而他們的確有他們的道理。父母是不能說的,因為不能讓他們為遠在外地的孩子憂心。
然后只能投入無邊的忙碌讓自己忘記這些。偶爾想起時的無奈和痛苦只能默默吞咽下去。
讀完,找到的不是答案,而是共通。
皮囊讀后感400字 皮囊讀后感800字篇二
這本書早已被推薦,看到《皮囊》倆字,我下意識把它當作一本小作家寫的多愁善感的青春文學,扔到“雜書系列書架”,久久未翻。
直到有天看到一篇文章叫《阿太》,覺得寫得很好,能夠讓我想到自己的祖輩們。于是搜這個叫蔡崇達的作家,沒期望百科有這個人,然而搜到了,著有《皮囊》。于是這本書就被撣了撣灰塵,來到了眼前。
文中的`人物基本都是作者印象中記憶最為深刻的人,而我也曾不自量力的寫過十幾篇關于自身的文章自娛,這時覺得看到了一個標桿。
讓我驚奇的是這書中竟也有《我的神明朋友》,因為我也曾寫過這樣標題的文章。于是更覺親近。
關于書中的敘述自然不必贅述,看到某一頁有50甚至70條的評論時,我知道這本書毋庸置疑是本好書。
看完之后,深感相見恨晚。
皮囊讀后感400字 皮囊讀后感800字篇三
讀完此書,沒有想象中的沉重,也沒有如何的感動,反而心一絲蒼涼。作者的那些關于故鄉的眷念,那些關于親人的眷屬,那些關于友情的回味,關于人生與生活的感悟,都裝在四處漂泊的皮囊里了
人生就像一個無底的空杯,我們總在不斷的往里面裝進許多東西,親情和友情,財富和地位,又在不斷的失去,而身體這副皮囊更像是一個活著的象征與符號
年幼時的天真與善良,年輕時的欲望與野心,中年時的掙扎與妥協,老年時的嘆息或回歸,人生多像猴子掰玉米
當一個人還在不斷眷念著的時候,也是最脆弱與幸福的時候,我們的傳統文化孕育的眾生,一生都在尋找外面的世界,對于親情是一場投資與還債的關系與過程,更像一場約定俗成的責任,也像一座山。對于友情,更像是一種慰藉與填充,對于愛情,更像是一種奢侈與完成人生成人禮的一種形式,不停奔跑,不停尋找,卻從未真正審視過自己內心的需要
貪嗔癡與斷舍離,本無不同,一個是在完成尋找外界的認同,一個是在尋找自我,對于完整的人生,應該都是需要,平衡就成了一種生活的智慧
對于人,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甜品與大麻的作用所帶來的結果并無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