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醫院消防應急預案流程圖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醫院消防應急預案流程圖篇一
為進一步做好新型冠狀病毒防控工作,提高防控水平和應對能力,及時有效地采取各項防控措施,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防范疫情的發生和蔓延,結合實際情況,近日,集團公司出臺《汾西礦業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應急預案》(以下簡稱《預案》)。
《預案》遵循“統一領導、密切配合,依法防范、科學應對,群防群控、防治結合、分級負責”的原則,建立了完善的組織指揮和醫療工作體系,成立了以集團公司黨政一把手為組長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領導組,負責統一組織指揮防控肺炎工作,部署及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組織開展督導檢查工作,并下設綜合協調組(領導組辦公室)、排查控制組、醫療防控組、宣教輿情組、保障保衛組、督查督辦組六個工作組。
《預案》提出,集團公司職工總醫院及所屬各醫療機構要按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第三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診療方案(第五版)》(執行國家最新方案),做實做細預檢分診、發熱門診、篩查診療、病例排查、疫情上報、人員培訓、醫用物資儲備等防控方面工作。公司衛生處負責組織協調應急處理工作,并根據應急處理工作的需要,向集團公司領導組提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應急措施的建議。
《預案》要求,集團公司職工總醫院及分院作為疫情重點監測點,要嚴格按照屬地政府的要求,建立疫情監測報告網絡,層層落實、逐級上報,每天向集團公司和屬地衛健委與疾控中心報告,堅持“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集團公司疫情防控領導組根據上級衛生行政部門的預警建議,發布預警信息,同時啟動應急預案。發生疫情的所在單位疫情防控領導組接到預警指令后,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全面落實預防控制措施。預警的撤銷由集團公司疫情防控領導組根據上級衛生行政部門的指示精神,責成集團公司疫情防控辦執行。
《預案》要求,要加強疫情信息管理,各單位要認真做好人員發熱及相關癥狀、流行病史的排查,發現可疑或確診病例,醫療衛生機構要按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的報告程序時限及時向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和集團公司疫情防控辦報告疫情,并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疫情。集團公司疫情防控辦負責掌握和分析疫情動態和信息資料,及時向集團公司疫情防控領導組報告疫情信息,報送相關資料,并及時通知各單位,做好疫情的預防控制工作。
《預案》提出,各單位要實行聯防責任制,建立黨政一把手的總負責制度,設置疫情監測報告員。要全面加強預防控制,做好群防群控工作,從簡辦理婚喪嫁娶,減少會議、實行分餐制;對勞動者休假期間的出行、生活、身體健康情況進行統計,對外地和疫區返回人員進行摸排登記,并及時與各級疫情防控辦聯系備案,自登記之日起實行居家醫學觀察14天,所有疫區返鄉出現發熱及呼吸道癥狀者,及時就近就醫排查,根據要求居家隔離或到政府指定地點或醫院隔離,其密切接觸者應立即居家自我隔離或到當地指定地點隔離。要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宣教,普及防控知識,并鼓勵群眾自覺報告或舉報疫情。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配合駐地社區開展以環境整治為主、藥物消殺為輔的病媒生物綜合防治,確保工作環境清潔衛生。各單位疫情防控辦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實施衛生檢疫制度,必要時在重要路口設立檢疫站,實行進入檢疫,對來自疫區的交通工具實施有效消毒處理,嚴防疫情傳入。發生疫情暴發時,根據駐地人民政府要求,及時采取疫區隔離和封鎖措施。未發生疫情的單位要認真做好來自疫區人員的篩查工作,加強與疫情發生單位的信息溝通,及時掌握疫情動態,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
《預案》要求,各單位要切實做好經費、技術、物資、紀律保障,安排專項金費,保證醫療救治、消毒、殺蟲藥器械及各類器械用品的儲備和供應,為醫療機構配備必要的車輛和通信器材,以保障暢通和行動迅速。職工總醫院要建立和完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家隊伍和應急隊伍,按照衛健委最新公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第三版)》要求,開展預防工作,并提供疫情的防治防控制技術指導和支撐。各級各部門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應急防控工作要做到有部署、有檢查、有督導、有獎罰,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黨內規定,建立防治工作責任追究制度,對違反有關制度的人員將依法追究其責任,對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中玩忽職守,造成疫情傳播、蔓延及不良后果的追究其單位與個人的相關責任。
醫院消防應急預案流程圖篇二
通知醫生 立即停止吸痰
通知醫生 立即停止吸痰
通知醫生 立即停止吸痰
必要時備好搶救儀器 做好解釋工作,安慰病人 及時準確記錄
窒息應急預案(氣管插管患者)發生窒息
使用簡易呼吸器給氧 拔除氣管插管并給氧
生命體征明顯變化 生命體征有明顯變化
使用人工送氣,保證 患者通氣
氧氣突然中斷應急預案 氧氣突然中斷
負壓突然中斷應急預案 負壓突然中斷
為吸痰患者使檢查負壓吸引將發生故障情
非計劃拔除氣管插管應急預案 患者發生非計劃性拔管 通知醫生
面罩加壓吸氧或球囊輔助通氣 密切觀察生命體征
生命體征明顯變化 生命體征有明顯變化
丟棄透析器及管路內的血液 減慢血流量,給予吸氧,監測血 壓、心率、心律變化
給予吸氧,生命體征監測,觀察 呼吸情況,防止喉頭水腫 對癥治療及護理
根據情況使用腎上腺素、抗組胺藥或腎上腺皮質激素 觀察藥物療效,對癥護理
醫院消防應急預案流程圖篇三
為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高防控水平和應對能力,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根據《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等有關要求,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防控預案。
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穩定壓倒一切”的思想,堅定“寧可備而不用、不可措手不及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的理念,遵循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方針,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妥善處置本校教育系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確保廣大師生和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組長:門春生(小山子鎮中心學校校長)
副組長:張菁華、張敏、任學超
(一)宣傳組
組長:張菁華
成員:張菁峰邢翠翠馬麗艷
(二)保障組
組長:宿永江
成員:包海彥盧正偉趙宏偉單丹
工作職能:做好經費及后勤保障等工作。
(五)綜合組
組長:張麗華
成員:全體班主任包海山
工作職能:負責方案制定、培訓指導、溝通協調、情況匯總等工作
1、統一領導、分級負責;明確職責;反應及時、措施果斷;整合資源、信息共享;加強協作、公眾參與。
2、協調配合、快速反應
小山子鎮中心學校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領導小組要加強協調指揮,建立防控快速反應機制。確保發現、報告、指揮、處置等環節的緊密銜接,充分利用通訊設備及信息資源整合,做到快速反應,正確應對、果斷處置。
3、發動群眾、廣泛參與
要充分調動教職工及家長的積極性,使其主動參與到我校的應急管理當中,實現教育系統肺炎疫情防控應對社會化。
寒假期間和開學后直至疫情結束
一是高度重視疫情。要充分認識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嚴峻性和復雜性,高度重視防控工作,切實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把廣大師生和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力做好防控工作,防止疫情擴散蔓延,維護社會穩定。制定方案,組織力量開展防控,依法依規有序管控本單位防控及相關工作。
二是做好聯防聯控工作。配合衛生健康等部門,做到精細化、制度化管理,形成工作合力,科學規范地開展疫情防控。及時解決突出問題,指導學校、幼兒園、積極參與聯防聯控,密切關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發展變化,及時準確掌握信息,制定和落實好工作預案。積極獲取專業指導,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有效處置疫情,嚴格落實疫情防擴散措施堅決防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爆發和流行,嚴禁我校教師寒假期間組織任何形式的上課和聚集性活動。各班級(幼兒園)要嚴格執行每日零報告制度,發現疑似病例及時報告學校。
三是積極開展宣傳摸排工作。指導各班級通過微信公眾號、家長群、學生群等,向學生和家長宣傳普及疫情防控知識和防控要求。做好本市戶籍考入武漢各大學返鄉學生情況摸排,做好到武漢旅游和探親后返鄉教師和學生情況摸排。指導廣大師生加強體育鍛煉,科學合理膳食,避免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提倡“口罩文明”。密切關注發熱、咳嗽等癥狀,出現癥狀及時到指定醫院就醫。
五是嚴格防控紀律要求。強化責任意識,做好跟進指導與檢查工作,狠抓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重點環節,保證春節和寒假期間上下信息渠道通暢,切實保障對涉及傳染病疫情方面的信息不遲報、不瞞報、不謊報。堅定“寧可備而不用、不可措手不及,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的理念,密切關注與情動態,進行正確教育和引導,創造良好防控氛圍。
1、疫情發生后,學校要迅速采取措施,動員切社會力量,盡快主動進行防控
2、疫情發生后,由校長盡快報告五常市教育局、五常市防控指揮部、衛生、公安等部門進行監控,對污染物按國家有關規定進行收集和妥善處理,避免造成擴散漫延。
3、需征物資時,由校長立即上報,保障物資及時到位。
醫院消防應急預案流程圖篇四
應急疏散
安撫救治傷病員及重傷病員轉送
同時撲救火災、疏散病人
安全防護救護組
疏散引導組
滅火行動組
(院義務消防隊)
近火災現場
本層、上下層人員疏散
病員疏散
危險源疏散
火災應急預案流程
消防安全領導小組(滅火、疏散指揮部)
聯絡組迅速聯絡院消防安全 領導小組、滅火組、疏散引導組、安全防護救護組
全院職工發現火災
立即呼救并報119,報院通訊聯絡組(白班報:院辦 夜間報:值班人員)
醫院消防應急預案流程圖篇五
以傷病員為中心,以救死扶傷為宗旨,以體現社會公益性為前提。
(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醫療救援工作,應遵循平戰結合、常備不懈的方針。平時要加強對醫務人員進行各種突發事件處理能力、各種急診急救儀器技術操作能力以及各種急救知識的培訓,逐步提高我院緊急醫療救援能力。
(二)建立緊急醫療救援組織機構及應急隊伍,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后,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
突發事件發生后,院總值班及所有工作人員都有責任和義務將收集到的信息逐級上報,并要求及時、準確、全面。任何科室或個人對突發事件信息不得隱瞞,緩報和漏報。報告程序見附件二。
院辦、醫務科、藥劑科、配合,制定出我院應對突發事件緊急醫療救援急診設施、設備、藥品、車輛、通訊等急救器材的明細清單,定點存放并定期檢查。一經發現過期或損壞,應及時更換和維修,保證急救物資的數量和質量都達到100%完好率。任何條件下,無緊急醫療救援領導小組負責人的指示,不得隨意挪做他用。緊急情況下,醫療救援領導小組可調用任何科室的急診設備。
醫院消防應急預案流程圖篇六
醫院感染暴發:指在醫療機構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時間內發生3例以上同種同源感染病例的現象。
疑似醫院感染暴發:指在醫療機構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時間內出現3例以上臨床癥候群相似、懷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懷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徑的感染病例現象。
1、口頭報告:臨床科室發現3例及以上醫院感染病例時,立即報告感染管理科。
(1)感染管理科調查有醫院感染5例以上疑似病例或3例以上確診病例時,應及時報告主管院長,并通報相關部門。
(2)經調查證實出現醫院感染暴發時,醫院應于12小時內報告贛縣衛生局,并同時向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
2、書面報告:經核查確診后感染管理科及時向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及相關部門遞交書面報告。
報告內容包括:報告時間、報告人、報告科室、醫院感染暴發時間、醫院感染暴發病例數量及死亡人數、主要臨床表現、醫院感染暴發的可能原因、醫院感染病例處置情況及控制措施、事件的發展趨勢、下一步工作計劃等。
1、隔離診治病人
(1)將院內感染病人及疑似病人分室診治,與其它普通病人進行隔離;
(2)將傳染病人及時轉送隔離病房進行正規的治療和護理;
(3)必要時對易感病人實施分區隔離治療,甚至暫停收治新病人;
(4)相關科室聯動及時采集標本、進行病原學檢查、環境衛生學檢測、流行病學調查等工作。
2、環境處理
院感人員現場指導,做好消毒隔離、個人防護及醫療垃圾處理工作。
3、流行病學調查
(1)對所有院感暴發病例進行查看、了解病史、核查實驗室檢驗結果,開展相應的流行病學調查。
(2)進行核實會診,確認是否為真正的院感暴發或流行的存在。
(3)采取相應控制措施并及時完成
調查報告
。5、制定控制措施
(1)根據初步調查結果,采取應急措施,及時控制醫院感染。臨床科室必須及時查找原因,協助調查和執行控制措施。
(2)醫院感染管理科組織醫院感染管理小組及時進行流行病學調查處理。
(3)分管院長接到報告,應及時組織相關部門協助醫院感染管理小組開展流行病學調查與控制工作,并從人力、物力和財力方面予以保證。
(4)積極做好診治控制工作。
(5)根據感染暴發或流行的調查和控制情況,實時調整相應控制措施;必要時可采用關閉病房等措施。
(6)確診為傳染病的醫院感染,按《傳染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進行管理。
1、臨床科室:醫療護理人員負責醫院感染病例的診斷、治療、病人分流轉運及轉運途中的醫療監護;對相關人員采取醫學隔離措施;對現場采取消毒隔離措施;協助做好事件的流行病學調查。
2、醫務科:抗感染藥物合理應用等規章制度,組織專家進行會診和醫生人力協調工作。
3、護理部:負責監督指導醫護人員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消毒與隔離等規章制度和護士人力協調工作。
4、醫院感染管理科:負責提供消毒隔離技術支持和監督落實消毒隔離措施,。
5、檢驗科:配合進行微生物標本的采集、鑒定、同源性分析等工作。
6、藥劑科:負責治療搶救藥品、消毒藥品配備,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督導。
7、防保科;做好疫情控制和調查評估等相關工作
8、后勤及設備室:負責救治現場器械、設備、防護用品等物資采購及各項保障工作,負責保潔部門人員及環境清潔與消毒等管理。
醫院消防應急預案流程圖篇七
1、做好病房安全管理工作,經常檢查病房、值班室,庫房等的電源及線路,發現隱患及時通知有關科室,消除隱患。
2、住院病人不允許私用電器。
3、當病區發生火災時,立即切斷電源,打開消防通道,立即報告公安科、行政值班,發現火情無法撲救,拔打“119”報警,并告知準確方位。
4、所有工作護土應遵循“勿慌有序、高層先撤、病人先撤、危重病人和老人、小孩先撤、醫生護士最后撤離”的原則,緊急疏散病人到安全地帶,癱瘓病人、危重病人使用擔架。
5、關閉領近房間的門窗,集中現有的消防器材和護士積極補救,盡量消滅或控制火勢擴大,室內有易燃易爆物品,要立即搬出。
6、所有醫護人員立即用濕毛巾、濕口罩或濕紗布捂住口鼻,防止窒息。
7、撒離時,切勿乘坐電梯,防止電梯斷電致撒離不成功
1、通知停電后,做好停電準備,備好應急燈、手電、蠟燭等,如有搶救病人用動力電氣時,需找代替的方法。
2、突然停電后,立即使用搶救病人機器運轉的動力方法,維持搶救工作,并開啟應急燈,點蠟燭照明。
3、與電工班聯系,查詢停電原因,盡早排除故障,晚夜間通知電工班、行政值班。
4、加強巡視病房,安撫病人,同時注意防火、防盜。
1、立即查找泛水原因,積極采取措施阻止繼續泛水。
2、不能自行解決者,立即通知總務科或行政值班。
3、協助維修護士共同將水掃凈,保持環境清潔。
4、告知病人,不可涉足泛水區或潮濕處,必要時放置醒目標識,防止跌倒。
1、接到停水通知后,做好停水準備。
3、突然停水時,白天與總務科聯系,匯報情況,查詢原因;夜間通知行政值,匯報停水情況。
4、向病人做好解釋工作。盡量協助病人解決因停水帶來的不便。
醫院消防應急預案流程圖篇八
為及時發現、有效控制突發傳染病,規范突發傳染病發生后的報告、診治、調查和控制等應急處置技術,指導突發傳染病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維護社會穩定的經濟發展。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國家突發公共衛生時間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和預案,制定本方案。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傳染病分為甲類、乙類和丙類共39種傳染病。甲類傳染病是指:鼠疫、霍亂。乙類傳染病是指: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甲型h1n1流感。丙類傳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手足口病、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上述規定以外的其他傳染病,根據其暴發、流行情況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類、丙類傳染病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決定并予以公布。
本方案適用在我院發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身心健康嚴重損害的突發傳染病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本預案所指突發傳染病是指某種傳染病在短時間內發生、波及范圍廣泛,出現大量的病人或死亡病例,發病率遠遠超過常年發病率水平的情況。
包括以下情況:
1)、發生霍亂疫情及暴發疫情;
2)、乙類、丙類傳染病暴發或多例死亡;
3)、發生罕見或已消滅的傳染病;
4)、發生新發傳染病的疑似病例;
5)、可能造成嚴重影響公眾健康和社會穩定的傳染病疫情,以及上級衛生行政部門臨時規定的疫情。
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快速反應,高效運轉。預防為主,群防群控。
由院領導組成,負責對突發傳染病事件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作出處置突發傳染病事件的重大決策。指揮機構成員根據事件的性質和應急處置工作的需要確定。
由感染管理科負責對突發傳染病時間應急處置的日常管理工作。
由傳染病學、臨床醫學、流行病學、衛生管理、醫學檢驗等相關領域具有高級職稱的專家組成。其主要職責是對突發傳染病事件的調查和采取的治療控制措施提出建議。
臨床科室負責病例(疫情)的診斷和報告,并開展臨床救治。危重病人盡可能轉送具備治療條件的醫療機構或指定的醫療機構救治。及時進行網絡直報,并上報所在轄區內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同時,主動配合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事件的流行病學和衛生學調查、實驗室監測樣本的采集等工作,落實醫院內的各項疾病預防控制措施;并按照可能的病因假設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積極搶救危重病例,盡可能減少并發癥,降低病死率;一旦有明確的實驗室檢測結果,應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做好病例尤其是危重病例的救治工作。
感染管理科負責開展突發傳染病事件的日常監測工作。及時對突發傳染病事件的資料進行收集匯總、科學分析、綜合評估,早期發現突發傳染病事件的苗頭。
上級衛生行政部門根據傳染病發生、流行趨勢的預測,及時發出傳染病預警,根據情況予以公布報告。
醫務人員接診具有相似臨床癥狀的突發傳染病患者時要及時報告感染控制科。感染管理科核實后向應急指揮機構報告,應急指揮機構應在2小時內以電話或傳真等方式向屬地衛生行政部門或其指定的專業機構報告,同時進行網絡直報。報告的范圍和標準按【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范要求】執行;報告的內容包括疫情發生的單位、時間、地點、受威脅人數、發病人數、死亡人數、年齡、性別和職業、發病的可能原因、采取的應急措施、現狀和趨勢、報告人的聯系電話等。
突發傳染病應急處理要采取邊調查、邊處理、邊核實的方式,有效控制疫情發展。未發生突發傳染病的地方,采取必要的預防控制措施。同時,服從政府行政管理部門的統一指揮,支援突發傳染病疫情發生地的應急處理工作。
1)、甲類傳染病的應急響應程序
專家委員會和應急處理機構負責對病人、病原攜帶者,予以隔離治療,隔離期限根據醫學檢查結果確定對疑似病人,確診前在指定場所單獨隔離治療;對醫療機構內的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觸者,在指定場所進行醫學觀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預防措施。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的,可以由公安機關協助醫療機構采取強制隔離治療措施。書寫的病例記錄以及其他有關資料應妥善保管。不具備相應救治能力的,應當將患者及其病例記錄復印件一并轉至具備相應救治能力的醫療機構。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
2)、乙類或者丙類傳染病的應急響應程序
專家委員會和應急處理機構應當根據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療和控制傳播措施。應急指揮機構和感染控制科負責聯絡和組織相關部門對本單位內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場所、物品以及醫療廢物,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實施消毒的無害化處置。書寫的病例記錄以及其他有關資料應妥善保管。不具備相應救治能力的,應當將患者及其病例記錄復印件一并轉至具備相應救治能力的醫療機構。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
3)、應急處理人員的安全防護
突發傳染病疫情應急響應的終止需符合以下條件:突發傳染病時間隱患或相關危險因素消除,經過一段時間后無新的病例出現。特別重大突發傳染病事件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組織有關專家進行分析討論證.
5)、成立傳染病應急領導小組組長:院長
副組長:各副院長
成員:感染管理科科長醫政科科長護理部主任其他的部門的負責人科室的主任和護士長
6)、成立傳染病應急專家小組組長:業務院長
成員:感染管理科科長醫政科科長護理部主任科室的主任
附:
領導全院傳染病應急處理工作;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制定、部署傳染病應急各項工作;宣布啟動、終止應急預案;并向有關上級部門報告重大傳染病應急處理評估、總結報告。
對本院發生的重大傳染病進行診斷、救治;必要時可通過醫院邀請院外專家會診,協助救治。所做出的臨床診斷報領導小組,經同意后上報衛生行政部門、疾控部門。
負責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指導業務科室開展消毒隔離與個人防護工作,督查相關措施落實情況,并向領導小組提出有關措施整改意見,經同意后下達相關部門。負責醫院傳染病管理工作,根據領導小組做出的決定,在規定時間內報告,甲類及乙類甲類管理的疾病在2小時內上報衛生行政部門、疾控部門;乙類、丙類在24小時內上報。并做好相關健康教育工作。
負責醫療救治,人員配備工作,積極實施傳染病患者的醫療救治工作。開展臨床醫生的業務培訓工作;做好傳染病防治的技術儲備工作。
做好人員安排,落實領導小組做出的各項應急措施,積極配合專家組開展傳染病患者的救治工作。開展護理人員的業務培訓工作。
各相關科室做好醫療藥械、消毒藥械、個人防護用品、交通、通訊、水電、生活以及用房等方面工作,以保障應急處理工作硬件條件的`落實。
負責全院各科室協調工作,做好領導小組與各業務科室的承上啟下工作,負責對外聯系,并受命于領導小組的決定,對外發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