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參加義工的感受 第一次參加義工活動的感想
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第一次參加義工的感受 第一次參加義工活動的感想篇一
自1982年第一家臨終關懷小組在香港圣母醫院成立以來,香港寧養服務已經切切實實的走過了29年,時至今日,令我們在參觀和學習的過程中時刻感受到其服務內容的全面、寧養團隊的高度專業化、職業化以及伴隨寧養服務產生的社會經濟、文化效益的巨大影響力。
我內地發展寧養服務至今也已經10余年,在舉得長足穩定的發展的同時也受困于社會影響力微弱、缺乏政府公共政策上強有力支持、缺乏社會資源支持、缺乏專業人才支持等等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寧養服務質量的進一步提升。
對此我個人認為今后可從一下做突破
1、 進一步加強寧養服務在學校、企事業單位、各類媒體及社區中的宣傳;并向人大代表及政協積極建言,獲得政府在公共政策上的扶助,使寧養服務獲得更多力量的支持。
2、 做好義工隊伍的招募和培訓工作,充分調動義工隊伍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用互助互愛的精神建立一個友愛、安全的社會。
3、 積極其他基金會以及ngo服務組織的合作
4、 引進專業的人才
1、生死教育。在新界的屯門醫院參觀中,我發現除了他們硬件條件的一流之外,院內擺設了很多在植物、還有金魚缸,墻上也掛著“春”“夏”“秋”“冬”的壁畫;期間蘊含的 “生死乃自然”的生命哲學,睿智間對生命多了一一份思考和尊重。我想,作為一個寧養義工,自己也必須認真思考著生的價值,死亡的意義;只有這樣才能回答患者所問的“為什么得癌癥的是我”等等困惑,并引導其積極向上。于己而言也有很大裨益。
2、溝通技巧的領悟和提升。通過教學視頻和現場角色扮演,我更深刻的體溝通真是一門偉大的藝術!今后在寧養服務中,我將更加重視這一方面素質的提升。
3、義工結構的合理化建設。
與內地的學生義工為主體不同,香港義工主要由社會人士組成,如:家庭主婦、退休的老人、職場人士、曾經的病患及其家屬構成。由此香港義工服務內容變得非常豐富,以我參觀的新界屯門醫院日間寧養中心為例,有:探訪病人、節日特別活動、光影留情、陪伴復診、手工活動、書法教學、預備茶點、打麻將等等。義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提供服務,病患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參加活動,獲得非常好的收效。
相對于學生義工而言,他們有幾個非常大的特點:
a、服務具有連續性、培訓具有連貫性、
b、擁有豐富而廣闊的社會資源
c、服務專業化明顯
今后,積極吸收社會義工將是我們發展的方向。
4、義工團隊的培訓工作的思路和方法的擴展
廣西民族大學寧養義工團隊剛成立不久,在專業服務水平上具有很大的欠缺,本次交流學習中香港方面的義工培訓和服務安排中,做到生死教育、防感染自我保護教育、按不同的興趣愛好分配自愿工作的方法等皆可吸收借鑒。
5、聯系社會資源的思路的擴展
在內地我們做活動的時候總覺得會受困于經濟等因素干擾、使得一些活動我們不敢做不敢想,造成了非常大的遺憾。本次交流過程中,我發現香港方面有3個項目非常值得學習:
a) 免費游迪斯尼計劃
b) 免費理發服務
c) 免費全家福照
這些活動無一例外都是合理、有力的利用了社會資源。內地社會經過多年的發展,經濟水平和慈善文化都獲得了比較大的進步,而我們恰恰忽略了這一點,所以,在今后服務中我們將借鑒香港經驗,擴展社會資源。
本次香港之行,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使我對寧養服務理念和為未來的發展有了更好的認識,從香港帶回信心和希望的同時我深感自身所肩負的責任。我希望把自己學到的理念和服務運用至內地,提升寧養服務的水平,讓寧養事業獲得更多人的支持,讓身患癌癥的患者在生命的最后歲月可以平靜、積極、有尊嚴的面對死亡。
最后,我希望自己能更加盡到自己的一份責任和能力,使得我們內地寧養事業的未來一定會有更好的發展!
第一次參加義工的感受 第一次參加義工活動的感想篇二
無論對于我,還是對于東北育才來說,這都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4月10日,全國初中數學聯賽遼寧分賽就在育才園里舉辦。一年前,我也曾懷揣著年少的清狂踏上匆匆的行程,而當我真正的踏入育才園中,我的夢就再也沒有離開這里。今天,我有幸做一名志愿者,與育才共襄盛舉,一同成長。
當清晨的第一縷曙光在天邊點亮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在寢室里洗漱更衣了。清晨的風還微微有些涼意,今天的育才園在晨光的映襯下顯得莊重而威嚴,仿佛換上了華貴的禮服迎接即將遠道而來的客人們。我們的任務是引導考生和家長通過正確的入口進入考場,六點多我們就已經將引導標志懸掛就位。早晨6點半,我們的引導工作正式開始。作為考生及家長來到育才的第一印象,我我們用朝氣和活力為他們服務。上百輛車我們一一為他們指引??吹剿麄兊膯栴}得以解答,我們的心里很高興。忙忙碌碌的一個早晨很快就過去了,從6點半到8點半,我們一直堅守在馬路口的崗位上,沒有一個人懈怠,更沒有一個人離開。我們還沉浸在初次體驗服務工作的興奮中。
可當我們回到教學樓里看到小山樣的食品時,我們才真正明白這項工作的艱巨性。這些食品和飲品要力求分毫不差的送入對應考場,我們平添了一份緊迫感和勞累感。一開始,我們用小車運送食品??衫蠋熖嵝盐覀?,小車推會發出噪音。所以我們毅然放棄了小車推運,改用人力純手工搬運。每次捧著的食品箱子比一個人都寬,只能送完一個樓層換人再接著送。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任務提前了一個小時完成。
雖然我們的任務提前完成,但是其他的工作還亟待人手,所以我們接下了裝訂答案的工作。我們顧不得身心的勞累,又投入了新的工作中去。近700份答案,全部靠我們一組四個人一份份的疊好,摞好。悶在小小的文印室里,我們又奮戰了一個小時。最后,兩箱答案就是我們的勝利果實。
臨近中午,售賣區的人越聚越多,秩序有些混亂,所以我們又去維持秩序。帶上嶄新的綬帶,捧上兩個答案箱子向售賣區進發。售賣區早已擠滿了家長,他們都等著購買一份答案。12點半,答案正式開始售賣。我們一邊要照看著手中的答案,一邊還要仔細核對者手中的錢數,同時還要維持家長的秩序。連續工作了7個小時讓我們的笑容已有些疲倦,額上已冒出細密的汗珠,但我們仍然力求以最美好的姿態展現給考生和家長們。
一次服務工作讓我們累過,苦過,但也讓我們樂過,笑過。也許考生們從來也不會知道是誰在為他們默默的服務,但是,我們自己會銘記,我們記住我們曾經付出過,在育才的青春年華曾經為他人的圓夢而華麗綻放過。
第一次參加義工的感受 第一次參加義工活動的感想篇三
但是在暑假里我不僅僅只是玩耍,還去醫院作志愿者,為他人服務,奉獻出一片愛心,在作志愿者的時間里,我學會了很多,也知道了自己身上的不足之處,有時候和病人溝通很難找到話題,因為我的閱歷和年齡都不足以支撐我和他們交談,因為沒有共同的語言。
來到醫院的病人有些很樂觀,你能夠從他們的身上看到對生活的向往和希望,治療的過程很痛苦,我看著有時候,替他感到難過,那是一種抑制不住的傷感,喉嚨有些發揚,但是治療結束的時候,雙上還在那里高興的亂晃。
在醫院上班的護士醫生都很忙,從早上忙到晚上,急匆匆的來,急匆匆的走,腳不沾地的,像是在鞋子地下按了一個風火輪,很多時候醫院需要檢查的項目很多,但哪都不是亂開的,因為他必須知道你的身體各項指標,適不適合手術,需要那一種治療,都是基于你的各項檢查來制定。
這個暑假為期一個月的志愿給我帶來了很多不同的體驗,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了我們醫療的處境和志愿者的服務宗旨,不僅僅付出了自己的愛心,也體現了自己的價值。
我當志愿者心得
志愿者是一種榮譽,更是一份責任。上學期,我有幸成為一名志愿者,體驗了一下當志愿者的榮耀。
元旦前夕,大隊輔導員錢老師交給了我一個任務:元旦讓我作為一名志愿者去福利院慰問演出。接到這個任務我高興極了,心想:二胡是我的拿手好戲,我一定要在大家面前露一手。爸爸媽媽也鼓勵我要好好地練習。
我馬上準備了一些大家喜聞樂見的樂曲。元旦那天中午,我早早地跟著老師同學來到了福利院。演出開始了,小演員們拿出了十八般武藝各顯神通:大哥哥吹起了柔和舒緩的薩克斯,大姐姐跳起了激情四射的舞蹈,小妹妹唱起了喜慶歡快的好日子,還有一位小朋友唱出了鏗鏘有力的京劇……觀眾們的掌聲、歡呼聲此起彼伏。當輪到我和一個小妹妹同臺表演時,我懷著激動的心情登上了舞臺。小妹妹一上一下地揮動著毛筆,我也一左一右拉開了弓子,樂曲的音符像一只只小蝌蚪從我的手指間不斷流出。隨著弓子的顫動,悠揚動聽的“黃梅調”;委婉柔美的“菏塘月色”;激情高亢的“最炫民族風”;別有韻味的湘師附小校歌回蕩在大會堂里。觀眾的掌聲一次比一次熱烈,我也越拉越歡。當小妹妹寫完最后一筆的時候,我的弓子也戛然而止。臺下的觀眾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演出圓滿結束了。我還沉浸在無比的歡樂之中,心想:當志愿者真好,付出了勞動,收獲了掌聲,以后有機會我一定會再去做志愿者。
第一次參加義工的感受 第一次參加義工活動的感想篇四
自從我當上了小義工,每個周日我都要去鳳凰山森林公園當義工。
今天,我又和媽媽來到了美麗的鳳凰山森林公園。這里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感覺自己完全被氧氣包圍,頓感舒適。
我們幾個小義工來到了山腳下刻著鳳凰山三個鮮紅大字的大石頭邊集合,領隊告訴我們這次的任務是宣傳環保并隨手撿垃圾。
鳳凰山登山道有三條,這次我們選擇的路線是索溪而上。這是一條最受游客歡迎的登山道,小路隨著溪流的走勢而建,有時筆直筆直的,有時又一個大轉彎,有時又拾級而上。只見游客們個個玩得非常盡興,我們在宣傳環保的同時,還不停地幫游客們拍合影呢。他們一定是急著發朋友圈了,所以我們也拍得很認真。
半山腰有一座煙火很旺盛的寺廟,還有素菜館和古色古香的鳳凰書院。因此,登鳳凰山的游客非常多。游客們在我們義工的宣傳下也加入了環保的隊伍。你看,整個鳳凰山沒有因為人多而雜亂,大家都在享受這大自然饋贈給我們市民的天然氧吧!
鳳凰山森林公園成了我的老朋友,每周我都要去那里探訪我這個老朋友!
第一次參加義工的感受 第一次參加義工活動的感想篇五
今天我和媽媽在鄰居章阿姨的介紹下去了星橋街道的雨花齋餐廳做義工,這是一家十分特別的公益餐廳,從來不收一分錢,專門為六十五歲以上老人提供素餐,所有的菜、水果等食材都是由愛心人士捐贈。
第一次做義工十分激動,希望可以幫忙做更多的事情,只是分配工作的姐姐讓我做迎賓的工作,而迎賓語也是別出心裁:“歡迎回家”!但這是一家餐廳啊,用歡迎回家作為迎賓語我覺得很奇怪。分配工作的姐姐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于是她解釋道:“在這里我們要向對待家人一樣對待每一位來用餐的老人家,讓他(她)們感覺到家了”這一波解釋讓我非常感動!這里可以把一群與自己沒有血緣關系的人當親人一樣對待,同時還要九十度鞠躬歡迎,那是深深的敬意!
剛過一會我就被調理了崗位,新職位是送外賣,讓我又增加了新鮮感。原來這外賣是送給不能自己過來吃飯的老人們,且不收一分錢。
到達目的地小區,一進樓道,出現在眼前的都是白發蒼蒼的老爺爺、老奶奶,其中有個老奶奶已經中風三次了。他們年紀這么大,又沒有人照顧,很是可憐。而雨花餐廳的義工們是溫暖的。路上,開車的叔叔告訴我甚至有老人不惜乘兩小時的公交車來餐廳吃飯,來彌補沒有子女陪伴的孤獨感。
我們吃中午飯前首先要念一遍感恩詞,然后按照先長后幼順序排隊打飯,打多少飯要自己決定,因為在這里是不能吃剩下一顆飯的,吃完后的碗也需要用開會沖洗后把湯喝完才行。
雨花齋餐廳是一個非常有溫情的餐廳,每一位義工不為金錢,不為名利。我可以在暑假的一天加入他們,成為一名義工對我來說是意義非凡的!二o二o年八月五日成為了我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一頁。
人與人之間一點一點的溫情造就了一個溫暖的世界。就像那句歌詞一樣: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第一次參加義工的感受 第一次參加義工活動的感想篇六
福利院,是一個眾所周知的地方。有的人認為那里是個惡魔地獄,沒有自己的自由生活,不能出門,不能夠想吃好吃的,穿好穿的;然而那里是一些我們想都不敢想的小朋友溫暖的家,雖然沒有真正的旋轉木馬,沒有的過山車,但是生活在這兒的孩子很快樂。
剛到福利院,那里的小朋友都很高興的迎接我們,尤其是看見我們手里的禮物,那種垂涎欲滴的眼神就別提了,趕緊給他們分了吧。他們各自分到一些小食品,有的小朋友自顧自的吃了起來,一個小妹妹從袋子里拿出一些,“姐姐,你吃。”怯怯的說,好有禮貌的小妹妹,雖然他們和我們不大一樣,承受著身體殘疾帶來的各種各樣的壓力,但是他們沒有氣餒,依然充滿著朝氣和活力。
突然一個小妹妹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躺地上了,一動不動,嚇的我們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很多人來幫忙,又叫來了福利院的阿姨,原來是她犯病了,趕緊把她抬到醫務室里了,現在想想還心有余悸呢,嚇死我們了。
接著我們幫助他們打掃衛生,整理床鋪,教他們沒有學過的知識,給他們講名著故事,一天的時間很快過去了,在這一天的接觸中,我發現那些在福利院里孩子們,雖然他們身有殘疾,雖然張的也不怎么漂亮,雖然沒有爸爸媽媽,但是社會沒有拋棄他們,有很多好心人在關心他們,愛護他們。
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莫名其妙的傷感起來;那些福利院的孩子們表面上看起來很快樂,但是他們背后卻都有著悲慘的故事。他們的爸爸媽媽怎么能那么狠心的拋棄他們呢?是因為他們是女孩?是殘疾?但是正因為他們身體有殘疾,才更需要父母的關心呵護??!唉,好狠心的爸爸媽媽呀!
到家后,看見我的爸爸媽媽,一下子撲了過去,感到無比的幸福。
第一次參加義工的感受 第一次參加義工活動的感想篇七
做義工,很早就有這想法了。
前天在廈門日報上看到了招募,地點在曾厝垵。這不正是近來人們前來旅游時爭相小住的客棧村嗎?外甥女一行前兩個月來,嘴巴嘟了老高地返回,大大報怨那邊商家之亂,忿然:氣死了,再也不來廈門了!嗚嗚嗚,聽得我好揪心!一根頭發蓋臉的乖乖喲,三姨這兒不來來哪兒?就決定改天一定去瞧瞧這個近幾年新起的,人氣爆漲,外地人來廈門的必住之地。
于是,立馬報了名。
今天,秋高氣爽,金風習習,我早早地就趕到了。
下午四點半,自愿者全部聚焦到了阿川海鮮旗艦店門前。
呼啦啦好幾十人,多數都是年輕稚嫩的面孔,還有家長帶小孩來體驗的;有血氣方剛的義工青年群的小伙子美女們。人群中,很想搜個七o后作伴,居然沒有。倒看到了好幾位年長者。
報到、集合、講解,發工具之后 ,分小隊出發啦!我跟工商旅游學校的孩子們一個隊,按分配深入村里,沿街拾垃圾。好在已經不是旺季了,紙屑煙頭亂七八糟的垃圾不算太多。沿路七彎八拐,沒人領隊的我們迷了方向,孩子們有些散亂了。關鍵時候,我居然成了領導,帶領大家走出了迷宮,順利在規定時間內返回了。嘿嘿,看來鹽吃得多幾倍,還是有用的 。
雖然只個把小時就結束了。大家感覺都特別興奮。我們找出了許多不足之處和一些建議,報告給了區政府組織者。 最開心的就是見到了傳說中的廈門市義工標桿,這位大爺(居然忘了問大爺姓號 ),七八十歲的本地人,退休后便在鼓浪嶼上,十幾年如一日地為游客們做免費導游,指路,講解島上的歷史等等。很奇怪上鼓浪嶼n次了,居然沒一次遇上過老人家,呼呼!今天若不是老人家正好有事過來市內而被組織部位特別邀請,是更不可能在這兒見到的。老人家挎著大大的高級相機,精神抖擻,渾身充滿了正能量!后來一起回家時公交車上結識的鐵桿義工大媽向我介紹這位大爺時,臉上寫滿了敬意。
看來,不虛此行!曾厝垵會一天天一步步改善得越來越好,廈門一定會不僅風光旖旎,氣候宜人,精神文明建設一定會更加好上加好。親親外甥女,下次你來,一定會戀戀不舍地,我相信!因為有這么多真心熱愛這片熱土的人們,用實際行動在維護它!也由此決定了,以后這類的義工,我一定多多參加!
第一次參加義工的感受 第一次參加義工活動的感想篇八
我第一次去xx市第三人民醫院做義工,是在20xx年9月20日。聽到第三人民醫院這個詞,也許很多同學都會感到害怕,因為那是精神病醫院,第一次去,我的心情的確是如此。當我知道自己可以去第三人民醫院做義工的時候,既害怕又興奮,興奮的是自己有這么一個機會做義工,害怕的是“三院”這個詞。
但“三院”并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么可怕,其實只要自己帶著一顆熱心和愛心去,一切都會是美好而不是可怕的了。
住在“三院”老年科的那些老爺爺、老奶奶們都是在生活上不能自理的,所以去“三院”做義工,是做些生活上的活,例:幫老人家換衣服、聊聊天,幫助喂食、用輪椅推著老人家到花園散步、做運動等。這些都是很簡單的活,可是都是我們學校不能學到的,因為我們學的基礎護理中練習的都是對著模型練習,不是真實的人,感受不到真正的護理工作。
距今,我6次來三院做義工,已經適應了,再也不覺的有什么害怕了。經過幾次到三院做義工的機會,學到了很多東西,懂得如何去關心一個人;如何去護理一個病人;如何去做好一個護士。這些都是我體會出來的,能幫到別人我從心里高興。
在這里,我感謝三院的領導和江門中醫藥學校的領導,是他們為我們提供了這么好的實踐舞臺,感謝三院的護士姐姐教會了我不少知識。
再次感謝三院,謝謝你們,以后我會更加努力學習,用心去照顧每一位病者。我相信三院的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