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三周記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三周記篇一
我小時候生下來很瘦小,身體素質一直很差。媽媽說三歲前每次體檢時,大夫總是說我身高不夠、體重不足,要我加強營養。那時的我,又瘦又小的像個“豆芽菜”一樣,走起路來搖搖晃晃的弱不禁風。所以,爸爸媽媽總怕我會受傷,很少讓我參加體育活動,還拼命的給我增加營養。就這樣,他們像填鴨似的使勁的讓我吃,結果就吃成了現在這么胖的我。
上小學時,我們學校非常注重學習成績,卻忽視了學生們的體育鍛煉。小學六年,我們沒有開過一次大型的運動會。久而久之,在父母的溺愛下,在老師的過分呵護下,我本來就偏胖的身體,一天天的變得越來越胖。學習的忙碌加上身體的負重,我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欲望去參加體育鍛煉,慢慢的我似乎與“體育鍛煉”無緣了。
記得小學三年級時上體育課,體育老師帶領我們進行接力賽項目的訓練。在分小組訓練的時候,很多同學都因為我太胖的緣故,怕我拖后腿不愿意和我一組,盡管在老師的協調下我有了小組參加了訓練,盡管訓練時我很賣命的跑,但速度總不如身體瘦條的同學們。那一次,大大的傷了我的自尊心。
看到我的同學和好友們,都有自己的體育愛好和特長,一味地,我很苦惱和郁悶,這也是我內心的一個“痛”。我真的很喜歡體育運動,我一直渴望自己在體育上有一技之長。但是,我的這一愿望一直只是一個愿望,至今沒有得到實現。
痛定思痛,是該總結一下教訓了。我很喜歡體育運動,但只僅僅是心里喜歡,而沒有實際的行動。我總給自己找諸多的不參加體育鍛煉的理由,如學習忙、彈琴忙、吹管忙等等等,沒時間參加體育鍛煉。其實,還是沒有從內心重視起來。現在想想,不是沒有時間,是自己懶惰不想去鍛煉而已。平時可以忙里偷閑的找時間玩兒,怎么就沒有擠點時間走出家門參加體育鍛煉呢?
今天,我想發自內心的告誡自己,“凡蛋同學,你該痛下決心運動起來了,不然你會越來越胖,中招的時候體育很難達標。”
靜下心來仔細想想,真得很后悔,悔的腸子都悔青了。參加體育鍛煉,強身健體刻不容緩!從現在開始,我是應該重視體育鍛煉,應該把減肥和鍛煉放在學習的同等地位對待了。
初三周記篇二
童年,每個人都有童年,因為童年就是童年時光。你的童年美好嗎?我的童年并不怎么美好,但我還是非常珍惜它,因為我知道它的短暫,并且知道長大后的現實。
我小時候生活在貧民窟,我們缺乏食物和水源。我沒沒有想過未來會是什么,只求一餐溫飽,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夠活到明天。就因為這樣,我和其他小朋友每天都必須到處乞討。往往,結果都是比我們想象的少。
晚上,睡在床上?不,我們連地板都不能睡,只能睡在“地上”,就是所謂的泥土上,熬過寒冷的一夜,第二天再繼續生活。日復一日,夜復一夜,不知過了多少年,有位善心人士領養了我。我人生的轉折點,就從那一刻開始了。
我開始上學,學習新事物,認識了很多朋友。我也知道我必須努力,才不會恢復以前的生活、不辜負領養我的`善心人士、不浪費這些年所學的知識。畢業后,我開始早份工作,不久我被錄取了。從事了金融行業的工作,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現在,看著滿地散亂的文件、走出去的上司,回想著……
童年。你的童年美好嗎?
初三周記篇三
今天,我們一家四口去了北京博物館,遠遠就看見了那鮮紅的標志,進入了博物館之后,我們首先參觀了古代中國展廳。
到了古代中國,我們首先看到了舊石器時代,這時候有了最初的石器,它們是用來捕獵的。那時,還沒有窮人和富人之分,整個社會都很平等。進入了新石器時代以后,就慢慢地有了弓箭,人們學會了養家禽,開始播種了,可是要有地,才能播種啊,所以有能力的人就不停地擴地,于是這個社會就分成了兩個層次奴隸與地主。
當社會更加先進的時候,就出現了朝代,第一個朝代是大禹建立的夏朝。夏朝出土的物品,僅僅是一個青銅爵而已。
大家都知道,夏朝的最后一個皇帝夏桀是一個暴君,但是歷史也是人寫出來的,有可能是商湯為了顯示自己的偉大,就把夏桀寫得十分殘暴。
不過,青銅器可是夏商周時最杰出的藝術品哦。
在整個博物館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青銅器,其中有一件最大最重的青銅器,它的名字叫司母戊鼎,重達八百多公斤,就算四五個人一起用力抬,它也紋絲不動,這讓我驚嘆不已。
之后我參觀了商周各個時期的青銅器,很多青銅器側面有扉棱,這本來是冶煉中出現的瑕疵,但是在這些青銅器上的扉棱在工匠的巧思和巧手下,完全成了精美的裝飾品,我還覺得很漂亮呢。
結束了青銅時代,我們還參觀了許許多多的`地方,唐代的唐三彩牢牢吸引了我的眼球,宋代的青瓷也毫不遜色。還有元代的青花、明清的書畫。
我覺得,古代的中國還是挺繁華的哦。
初三周記篇四
快過年了,家家戶戶都要把家里打掃的干干凈凈,玻璃也要擦的一塵不染,總之一定要把家里整理的井井有條,俗話說:“一塵不掃,何以掃天下。”我們家也是按照老祖宗留下的規矩尊守著,年近了越來越有年的味道了。
臘月二十四夜祭灶神,貼灶神,保佑我們全家在新的一年里風調雨順平平安安快快樂樂!也就是說灶爺爺吃點我們包的素菜團子去天上報告玉皇大帝,人間豐收了過年了。有句諺語就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說的就是灶神爺爺。
臘月二十八,家家戶戶包饅頭蒸團子,饅頭的寓意是日子要蒸蒸日上,團子是一家的子孫過年了要團團圓圓,有老輩的還會還年利,這種儀式也是對來年的祈禱日子越過越好,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向往。包饅頭也是孩子最喜歡的實踐,又能像橡皮泥一樣抓在手里揉搓捏,又能學著包自己喜歡的形狀饅頭,蒸好了可以吃,又能有成就感,我也是抓住機會放肆的玩吃。
大年三十飯后,我們就開始貼對聯、掛燈籠、貼今年鼠年的福娃,大紅對聯貼在門的兩旁,大紅燈籠高高掛起,給節日不僅增加了喜慶的氣氛更是襯托了過年的年味。大年三十晚上是孩子們最開心最期待的事情就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長輩們發紅包了,我的爸爸、媽媽,一人給了一個厚厚的紅包給我,同時也給了一份祝愿和期盼。
大年初一,因我爸爸媽媽的輩份大,小輩們都穿著新衣新鞋來我家拜年,互相祝福說吉祥語,好熱鬧的氣氛啊!
過年了!過年就是大家歡聚一堂,盡情的享受著快樂時光,盡情的吃喝玩樂,同時也是互相溝通交流的好時光,過年的這些事兒,大家忙碌中并快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