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勞動創造幸福班會教案 勞動創造幸福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勞動創造幸福班會教案篇一
說起幸福,我們往往可以想到的是衣食住行的舒適便捷,而幸福的生活也離不開勞動付出的疲憊和汗水眼淚。談及勞動,我們腦子里會浮現出大汗淋漓的忙活,久坐伏案的專心但正是勞動的辛苦,讓我們收獲幸福的美好生活。為了心中的美好生活,讓我們用勞動的種子栽種幸福之花吧!
勞動,承載著“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付出精神;“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實踐精神;“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的奉獻精神;是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是美好生活不竭之源泉。
一分耕耘自有一分收獲。勞動是幸福的種子,其果實是甜美的。勞動帶來的幸福,可以是辛苦奮斗下的杰作,比如工程師眼前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匠心者手中小巧玲瓏的工藝精品,學生通過學習后掌握的知識方法其實,勞動本身也是幸福的,它讓人感覺到充實真切的自豪,而不是虛度荒廢的無聊。它也如一道家常菜,可以承載表達自己的關心和愛意。
除此以外,勞動不僅僅是家務活,它還包括各行各業的工作和任務,有體力勞動,也有腦力勞動,但兩者之間不存在能力高低的比較。兩者都是勞動,勞動即是光榮。
勞動創造幸福班會教案篇二
魯迅先生說過:“偉大的成績與辛勤的勞動總是成正比例的,付出的勞動越多,創造的幸福就越多。”這次下鄉活動更是讓我深刻地體驗了勞動的含義。
勞動是人類幸福的源泉。中華民族更是秉承這一理念,從半坡聚落、河姆渡,到夏商周文化,再到先秦兩漢元明清,一項項成果無不向我們昭示勞動創造幸福之一理念。大家都知道魯濱遜,他獨自一人來到荒島,一頑強的勞動與信心,戰勝了自然,戰勝了自己,成功地成為了小島霸主;李時珍不畏艱辛,拔山涉水,走遍大半個中國,終成《本草綱目》;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艱苦奮斗,建設小康,使我國屹立于世界強國之林……這一個個例子無不昭示勞動的含義。
雖說我從小生活在農村,但由于家里地不多,而且地理種了果樹,我很少有機會下地干活。這次學校組織了下鄉活動,讓我得到了真正的鍛煉。
我們幾人來到地里,田地里金黃的麥田,間套著果樹,棵棵桃杏張開笑臉迎接我們,路兩旁挺拔的楊樹衛士守護者水渠。美景盡收眼底,一次又一次地沖擊著我的心靈。我們的目的地是一片閃耀地,大約有七八畝吧,翠綠的山藥蔓蜿蜒在竹竿架上,生機盎然呼之欲出。這美景不是大自然創造的,而是人們勞動的結果。我的心在這份美中也漸漸活躍,平常在學校里只是枯燥的學習,沒有在意身邊的景色,今天才發現原來身邊有這么多美,看城市中潔凈的柏油馬路將我們的城市切割成一幅幅美麗的圖畫,一幢幢高樓就是畫面上的點綴,街道上休閑地人們就是一幅幅流動的畫面,大路上車水馬龍構成了一道道流暢的線條……這一幅幅活躍的畫面給了我前所未有的美的享受,我的思緒徜徉在這美的海洋,深深的感動,我更喜歡這種生活的美,它的樸素更讓我折服,更能讓人貼近生活、感受生活。我贊嘆這種美,更明白了:勞動不僅創造了幸福,更創造了美。
開始干活后,我們才真正發現了勞動者的幸福。隨著太陽越升愈高,我們都有了一絲懈怠,但看到叔叔阿姨們都干勁十足我們便強硬著頭皮撐下去,直到收工,回頭看到我們今天的成果,心頭涌上點點甜意。晚飯時向村中老人交談,才發現勞動的幸福真正在那田間地頭,看著自己的莊稼收獲,這是一種滿足,更是一種幸福,是物質與欲望縱橫的城市所缺少的。所謂勞動的幸福,就是能偶衣食安康,能夠在勞動之余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能夠在閑暇時的到那些許的慰藉,這便是勞動者的幸福。使我們在城市中得不到的那滿足。
天地有大美,唯勞動之美永存!
天地有大幸福,唯勞動為真!
勞動創造幸福班會教案篇三
幸福一直都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多注意一下,便可以感覺得到幸福。
我的幸福是我的零花錢全是自己用勞動換來的。
今年開學前,老爸向我鄭重的說:“以后你沒有零花錢了,要的話,要用你自己的勞動來換,干一件事1元錢。”我剛開始,還沒太在意,因為平時零花錢就少,而且平時我也不怎么花的,所以我有十幾元的積蓄,也沒太在意。我依舊每天帶1元,放學回家時,買個包子,可時間一久,我便發現錢不夠用了,頓時著急了,這才想起來老爸說過的話,便在那猶豫了半天。
“比較干一些家務嗎!這還難得到我?”于是我便向老爸說明,從此以后,我要到他那里“打工”。
第一天我干勁十足,早上起來就開始掃地拖地,當我向老爸交差時,老爸在房間里四處轉,我我一開始挺自信的,后來看他到處皺著眉頭檢查,就開始慌了。后來老爸走過來說:“地沒掃干凈就用水拖地,還把灰塵搞得到處都是的,重新弄!”我一臉不情愿的重新弄了3遍,使我腰酸背痛,老爸才滿意,給了我2元錢,我坐在那看著那兩個閃閃發亮的鋼蹦,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現在,我每天堅持干一件家務,并認認真真的,每次都可以拿到用我自己勞動換來的1元錢。
我現在明白了,老爸并不是為了省錢,而是希望我能獨立,自己干家務活。而那一個個發著亮光的鋼蹦就是老爸對我無言的愛,使我感到無比的幸福!
勞動創造幸福班會教案篇四
周末,我獨自在家,打算自己烹飪一頓飯食。
我走進廚房,從門后取下圍裙穿上,在背后系了一個牢牢的結。與此同時,我審視著架子旁的蔬菜:昨天還滿滿當當的架子上已經所剩無幾,僅有幾顆青菜,幾根小蔥而已。我已打開冰箱,里面能為我所用的食材只有雞蛋和面條。我便敲定了今天的食譜——青菜雞蛋面。
從袋子里拿出青菜和小蔥,放一盆水,將小蔥根部的皮撕掉幾層,掐去根須,青菜一葉一葉的掰開,一起放入盆中清洗。我一邊洗菜,一邊看著菜葉沉浮,倒也覺得有幾分賞心悅目。很快就清洗完畢,我將它們自水中撈出,小蔥切碎,與青菜一起放入藍中備用。
接著,我從冰箱里拿出兩個雞蛋,分別在桌沿輕磕了幾下,打入碗中。又取來一副筷子,戳破橙黃的像個小太陽般的蛋黃,與蛋清一起攪拌。我一遍又一遍地重復著這個動作,直到它們融合,變成有些淺的中黃才停止。
隨后要燒水,接了水放上煤氣灶,我打開開關,“噼啪”一聲,火苗躥出,在鍋底跳起不知名的奇異舞蹈。我靜靜低等著,盯著水中的氣泡。直到水開,我才猛然醒悟,匆匆忙忙地找出面條,估好所需的量,握在手里,置于水的上方,白色的面條像花一樣散開,幾秒以后便軟軟的向鍋底滑去。
我用筷子將面條撥來撥去,看著原本清澈的水里染出一陣陣灰白,變得朦朧。學著母親的樣子夾斷一根面條瞧兩眼來判斷生熟。待到面條煮得差不多時,我倒入一些油,然后一股腦把青菜和小蔥倒進去,幾十秒后,將裝著蛋液的碗舉起,微微傾斜,讓其沿著直線進入水中,變成一朵朵蛋花。
此刻,鍋中似乎有番景致了。青菜上下浮動,寬大翠綠的葉子翻動起伏,像跳一支屬于自己的舞,面條變成了帶花紋的幕布,蛋花是舞者揮動的絲帶,小蔥是閃動的燈光。這是一曲廚房里的演出。
最后,我撒了一些鹽,撈出面條和青菜蛋花,澆上面湯,將碗端上了桌。
我嘗了一口,味道平淡,不算好吃,但我嘗出了一種自力更生的快樂,這種感覺令任何瑕疵都被掩蓋,取而代之的卻不是可口,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滿足。
中午,四周靜謐,我獨自品嘗這一份勞動的幸福,也怡然自得。
勞動創造幸福班會教案篇五
勞動是一種美德,唯有勞動,才能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更幸福,更精彩。勞動的過程雖然有的時候會很辛苦,甚至很枯燥,但卻能讓人從中體會到勞動的艱辛,一切來的都不是那么容易,還可以從中享受到勞動的快樂,直到完成這次勞動得到的成就感。
媽媽在做,我也不會做,考慮了一會兒后終于答應了。
我挽起衣袖,把餐桌上的碗收好就進了廚房,把碗放進了水槽,把水槽出水孔堵好,就開始加熱水,不知道放多少洗潔精,于是就問:“媽媽,要放多少洗潔精?”,“放一點就可以了,洗完了,要把碗上的洗潔精沖干凈,要多沖一會,然后再把碗筷放在瀝水架上哈。”媽媽在客廳回答。想想媽媽平時洗碗是那么的麻利,我也想洗的快一點,就在洗碗布上放了洗潔精,拿起碗就使勁抹著,很快就洗好了一只。這只碗被我抹的雪白透亮,心想原來洗碗這么簡單,沒幾下第一只碗就洗的干干凈凈了,媽媽一定會表揚我的。
我拿著碗,還沉浸在無窮的幻想之中,突然,手一滑,眼看著手中的碗掉在了地上,只聽到“砰”的一聲,碗摔成了幾半,媽媽聞聲走了過來,她看到我驚恐的表情,摸著我的頭說:“沒事的,第一次都會出錯的,下次小心一點就行了,我相信你以后一定會做的很好的。”媽媽的安慰使我信心倍增,于是收拾了碎片,接著洗碗,這一次我格外的小心,小心翼翼的把洗好每只碗,又慢慢的放在瀝水架上,任務終于完成了,也松了口氣,看著自己第一次洗的碗,心里別提多高興了,即便是出了點小插曲,還是很開心的,那是因為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換來的成果,所以特有成就感。
辛勤的勞動總能得到豐碩的成果。正如教師們辛勤的付出成就了大批的人才,這些人才又靠自己不斷的努力創造了這美好的世界。美好的生活和辛勤的勞動是分不開的,因為,勞動創造幸福!
勞動創造幸福班會教案篇六
勞動雖然很累,但我卻從中發現了幸福,收獲了另一種美。
爸爸媽媽每天早出晚歸的,我看著不忍心,就想幫忙做個飯,給爸媽一個驚喜,于是這周六,我嘗試著煮爸媽最愛吃的面條,好讓他們勞累一天回來能輕松一下。于是我拿出了肉和菜,我不會切肉,不但切的大小不一,厚薄無度,還差點將自己的手指加進去一起調味;忙了好大一陣,好不容易煮好了面,可鍋里的菜卻又黃又爛,面條也成了一小段一小段,像泥巴似的躺在鍋里,看了之后根本提不起食欲來。
媽媽回來了,看著我用創可貼包著的手指,心疼得不知道說什么好,掀開鍋一看,一股濃濃的菜味撲鼻而來……看著那樣一鍋面條,我想誰都沒有吃下去的欲望,但媽媽卻第一個拿起了勺子,裝了滿滿一碗,不住地往嘴里送,還不停地夸獎道:“爸媽回來就有飯吃,真是太高興了,婷兒能把飯煮熟好真是不簡單,嗯,好吃,好吃,大家快點吃……”其實我知道媽媽是裝著吃得津津有味的,我知道很為難媽媽,但媽媽就是不想打擊我煮飯的熱情和這份孝心,才如此地用心良苦。
我一直像小公主一樣享受著幸福的待遇,今天的這鍋“面”卻讓我體會到了勞動帶給我的快樂,讓我從中收獲了另一種美。
勞動發現美,用心收獲,這是一種無比幸福的喜悅豐收!別人還是像小公主時,我卻可以獨擋一面,做別人不會的事。這是一種驕傲,更是一種幸福,一種無法言說的美!
勞動創造幸福班會教案篇七
清晨,我站在窗前,透過那幾乎鋪滿雪花的玻璃,看到了在大街小巷中忙碌的身影。爺爺奶奶們扛著鏟子,費力地鏟著白雪,帽檐上,衣服上,眉毛上,站滿了白雪,很快便融化成晶瑩的水珠,然后像滑滑梯一樣滑落。因為勞動的緣故,原本屬于隆冬季節的寒冷已經蕩然無存,從口中哈出的白氣像一層輕紗,很快又淡去。他們談笑風生,一邊勞動,一邊拉著家常,似乎很是享受其中的快樂。
我迅速穿好外套,為爺爺奶奶助力。我從一位奶奶手上接過鏟子,真的好重,宛如一塊千斤的巨石一般。“一下,兩下”我使出渾身的力氣,將賴在小巷道路中央的小精靈驅趕到路邊。不一會兒,我已經大汗淋漓,于是脫了外套,掛在路邊的小樹上。雪還在下著,老天爺似乎不知疲倦一般,剛剛鏟好的地方又蒙上了一層薄薄的地毯。我上氣不接下氣,有些心生退意,但看見爺爺奶奶們忙碌的身影,還是繼續干起活來。
雪花依舊紛紛揚揚,扭頭再看時,掛在樹上的外套已經滿是飛雪。寒風呼嘯著,魔鬼一般,聲音時而沙啞,時而尖銳。它就像一只無形的巨手,逼退著我們,甚至直不起腰來。
很快,在我們的齊心協力之下,整條小巷的積雪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整潔的路面。我望著我身后的杰作,想著經過的路人,我的心像是跌進入了一片花海。
雪不再飄揚,風不再肆虐,仿佛整個世界都安靜了。藍天上,白云裂開了一條口子,一絲陽光久違地照在我們身上,溫暖,柔和。
“勞動使人幸福。”這我已經感受到了,其實不僅僅自己感到幸福,勞動所幫助的人們也會感到幸福。所以,所謂幸福,并不是在于享受了多少,而是在于感受了多少,在于你為他人創造了多少。
勞動創造幸福班會教案篇八
我從書房中走出來,漫步在客廳中,踱來踱去,還是滿腦子的問號。突然媽媽擦地板的身影浮現在我眼前:難道勞動能創造幸福嗎?我半信半疑,算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試試再說。可是做什么好呢?拖地,可是媽媽已經拖得一塵不染了;擦家具,可是爸爸已經擦得亮堂堂的了。有必要再去做嗎?突然,腦子里閃過一絲念頭:不是還沒人去擦窗子和木地板嗎?說干就干,我立即動手做起來。
爬上樓梯,我一手拿著雪白的帕子,一手扶住玻璃,擦呀擦,帕子仿佛在玻璃上飛舞,也不知它是跳的芭蕾舞,還是健美操。不一會兒,屋內的一面擦完了,可是看上去還是有那么多的“臟物”。沒辦法,擦外面的一面吧!我試著把頭伸出去,擦呀擦,功夫不負有心人,玻璃最終還是披上了一層潔白的婚紗,晶瑩剔透,像早晨的露珠一樣明亮。
玻璃窗擦完,現在該擦木地板了。
雙腳跪在地上,兩手抓住帕子,來回使勁地擦著。一滴又一滴的汗珠滾過面頰,掉在地上。此時,我只是一個字:“累”的感受。我的手已經沒有力氣了,膝蓋生疼,大滴大滴的汗水往下掉。哎,歇一會吧!我有氣無力地坐在地上,哪知越歇越想歇。算了,用最后的一絲力氣,干完剩下的活兒吧!當我把剩下的活兒干完后,雪白的帕子變成了“灰姑娘”,無論我怎么洗,都洗不出原來的顏色了。
傍晚,爸爸回到家中,看見這一切,表揚了我,我覺得比吃了蜜還甜,感覺就處在鮮花叢中一般,幸福得不能再用語言表達了!
幸福就在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只要勞動,總會創造出幸福的!
勞動創造幸福班會教案篇九
勤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中華民族創造了無數輝煌,是我們永遠的瑰寶,必須永遠傳承。在耳聞目染中,我也養成了勤勞的品格。
清晨,我早早地起了床,呼吸著清新的空氣,聞著飯菜的香味,看著爺爺奶奶忙碌的身影,我想到:爸爸媽媽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家外都是爺爺奶奶辛勤操勞,糧食、蔬菜是他們種出來的,雞呀、豬呀是他們養出來的,我也是他們一手帶大的,他們用辛勤的勞動讓我享受到了家的溫暖。
寒暑假,我隨爸爸媽媽到三峽等景點旅游,那些清潔工,左手提著垃圾桶,右手拿著掃帚,看見樹葉落下就掃,看見垃圾就撿,正是有了他們的勞動,景區才一塵不染。還有那些導游、警察、司機以及酒店工作人員用他們誠實的勞動,讓游客享受到了高品質的服務。勞動可以給別人帶來快樂,愛勞動的人是最美的人。
去年暑假,我到爸爸媽媽打工的地方,在生產線上,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勞的雙手生產出市場急需的產品,換來可觀的收入,建起了樓房、開上了轎車,過上了小康生活。勞動可以創造財富,讓自己和家人過上有品質的生活。
在他們的影響下,我也學會了一些勞動本領。12歲的我,會洗衣服,會掃地、拖地,會整理房間,會做簡單的飯菜,會繡十字繡,家人、老師、同學都夸我能干。勞動是一切美好生活的源泉。只要我們不丟掉勤勞的美德,每個人都會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幸福生活靠勞動創造、中國夢也要靠大家誠實的勞動才能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