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介紹自己的家鄉汕頭景色
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介紹自己的家鄉汕頭景色篇一
這里的風味小吃有:溪味香蕉、糖餅、潮洲柑......
這么多東西中,我最喜歡潮州柑.秋天成熟了的柑子露出一個個可愛的小臉蛋,它圓圓的甜甜的,保管你會愛上它。
汕頭風光秀麗,名勝古跡的地方多得多呢!汕頭那里山美水美,簡直是風光如畫、山清水秀。
清晨,天空隱隱約約的出現了一道彩霞。
中午,太陽高照,人們紛紛打起陽傘擋太陽,要是下起傾盆大雨的話,四周變的一片朦朧。
汕頭非常美麗,如果你想來的話,讓我當你的導游吧!
介紹自己的家鄉汕頭景色篇二
汕頭是一座美麗的海濱城市。它臨海,空氣很清新,造就了這里的風土人情、美麗的景色、美味的美食和各個好玩去處。
它之所以美麗,因為它有花草樹木的綠化景色,像中山公園、海濱長廊、各個廣場等,都是休閑散步的好去處。
還有各種美食陪伴著人們,汕頭的牛肉丸是最出名的,多半是自己手錘的,特別好吃,咬一口,很脆很香,還有汁流出來呢,別提多鮮美了;還有各式的潮汕小吃:像蠔烙,水晶球,無米果等,倍受人們的喜愛;還有豬腸糯米,也是很出名的,因為有了美食所以這里的飯店也很多。
這里有許多的美食美景,但名勝古跡就有些少,可是能去玩的地方也不少。
你可以去金新電子城玩電子游戲,也可以去中山公園和藍水星公園的游樂場玩游戲;如果你不喜歡電子游戲,也可以去享受廣場上自然的饋贈和超市里熱鬧的氣氛。也可以去人家做客,這里的人們對外來人們是很熱情的。
汕頭的`傳統習俗也很多,像出花園、“做丁頭”、嫁出去的女兒要回娘家等,就說出花園吧:這里的小孩每到十五歲,就要在七夕的時候穿一整身的新衣服,家長就要給小孩作詩四句,吃供神的五種東西,整天不能出去,有的人就得請許多人,擺許多的佳肴。如果有機會到汕頭參加這樣的習俗聚餐也是可以了解汕頭民風民俗的很有文化品味的一件好事情!
如果你來到我們汕頭這座美麗的海濱城市,一定要大飽眼福,大飽口福!可不要辜負了汕頭那么多的好去處!
介紹自己的家鄉汕頭景色篇三
照廣東汕頭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在農歷十二月末就開始了。這幾天是一年中最冷的幾天。在這幾天里,家家忙得不可開交,孩子們簡直樂壞了。
農歷十二月廿三,咱們不像北方一樣過小年,咱們認為這一天是諸神回天之日,需要用糯米粉煎餅包一些糖來感謝灶神,還得把廚房收拾干凈,感謝灶神這一年來讓咱們家衣食不缺,同時也希望來年甜甜蜜蜜、豐衣足食。
過了廿三,大家更忙。必須把屋子打掃得干干凈凈,一塵不染。這也是有原因的:“塵”與“陳”諧音,陳是陳舊,掃塵就念作了掃陳,就是把窮氣、晦氣掃出去。家家必須將肉類、菜類、魚類等食物都準備充足—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數鋪戶關門,到初六才開張迎客。除夕真是熱鬧非凡!男人們下午去祠堂祭祖;女人們為做團圓飯忙碌著;小孩子們早早洗完澡,穿上漂亮的新衣裳。門外貼上一隊金燦燦的對聯,里屋貼著一個倒福,其含義是:運用了“倒”與“到”的諧音,“福到”就念成了“福到”。傍晚,家家戶戶吃團年。在街上,到處都可以聞到年飯的香味兒,遠在異國他鄉的親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來團聚。這一夜,除了非常小的小孩,基本上沒人睡覺,都是在守歲,鞭炮聲日夜不絕,人們都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
正月初一與除夕真是不一樣:大街上蓋滿了“紅地毯”,都是些除夕燃放鞭炮爆竹的紅紙皮。街上非常少人,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們午前帶著孩子前往親戚朋友家拜年。這對小孩子們來說,無非是一件大好事:只要說兩三句吉祥話,就可以有一些利是錢;女人們在家料理家務,不過不能掃地,這樣會把福氣、財氣掃走。咱們那兒還有唱潮劇的,要到市集上去看才可以看得到。戲臺邊上有一些小販在賣一些過年玩意兒,有中國結、有香囊、銅幣等等等等,有不少人去買。
多數鋪戶在正月初六開張,不過并沒有非常多事要做,鋪戶的伙計們可已輪流交換著去聽戲、逛花市和逛街。
元宵上市,似乎又一個春節將至。男女老少在這一天都要用十二葉洗澡。十二葉是用十二種植物葉子浸水。據說用十二葉洗澡可以驅病、驅晦氣。
晚上,一家人要在一起吃湯圓,希望在新的一年團團圓圓,甜甜蜜蜜。在大街上,炮響連天,鞭炮一聲接著一聲。店里點著蠟燭的燈各式各樣,有紗燈、宮燈、玻璃燈;有的讓你感受四大名著的魅力,有的讓你感受神話故事的色彩······花燈們個個花枝招展,令人目不暇接。真是數也熟不完,道也道不清,天上有時接二連三地綻放出比任何花都美卻又只是曇花一現的煙花,它們為美麗的夜空增添了亮麗的色彩。不知不覺,春節已經悄悄走去了。大家又去忙了,生活又恢復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新的一年已逐漸拉開序幕。
介紹自己的家鄉汕頭景色篇四
星期四,我們四至六年級去澄海塔山游玩。據說:塔山有史以來,人們都盼望塔山有塔,今五塔屹立山中,民開皆大歡喜。到了塔山,大家都歡呼雀躍。
走進塔山的大門,到處崇山峻嶺,樹木蒼翠。整個景色都印入眼簾。小路旁栽著參天大樹,使每條小路都成林陰小路,多么美啊!如同來到仙鏡一般。
登上塔山,我們看見一座八角寶塔聳立在山頂上,直入云天一般。這座塔有7層高,它是一九九八年建成,建造工藝,巧奪天工。登上最高頂,可以望見整個美麗風景,塔山的上面有八個鈴鐺,微風而來,鈴鐺就會響起一陣銀鈴般的聲音,清翠無比。最高峰上,我發現思安塔的左邊有一個湖,湖上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塔山的風景倒映在湖面上,真是湖景如畫啊!
塔山下去,還有一個明鏡臺呢!那里雕刻著正楷字,雕得栩栩如生,上面有一個葉劍英元帥雕像,他身穿長袍,手插腰,昂首挺胸,多雄偉啊!如果我有帶一個照相機,那我一定要拍下來,留個紀念。明鏡臺還雕刻著各式各樣的圖案,生龍活虎。
我們還觀賞了孔子雕像,一看上去,就知道他是一名書鄉名人。那兒還有塔山古寺,碑林坊等,多得浩如煙海。
兩點多了,我們乘上車離開了塔山,在回學校的路上,我仍是意猶未盡,因為這次旅游讓我大開眼界。
介紹自己的家鄉汕頭景色篇五
在一年中寥寥的四個季節中我是最喜歡秋天的。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正是如此,汕頭的秋天,鍍著盛夏的模樣,勾著秋日的輪廓,有趣極了。
秋日的驕陽,在汕頭是常有的。街邊的阿花阿草阿樹都留著夏日的顏色,蔥蘢,綠得讓人生氣。它們驕傲地挺起胸脯,伴著陽光與和風,在晝夜交替中搖曳著。
外砂的稻田,是一副豪闊的景致,麥浪滾滾,金黃色的稻谷滿是的。閉了眼,眼前仿佛已經滿是豐腴的白米飯。稻田比一切美酒都要芬芳,滾燙的馨香淹沒了稻草人的胸膛。
汕頭的菊花是綻放在國歷十一月的。在這里,秋與冬的界限似乎不是那么分明。每年的國歷十一月,就是菊花展的日子了。那些花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美麗級了。花瓣與綠葉依偎著,又讓人添了幾分憐愛的心。農歷九月初九,是家喻戶曉的重陽節。在汕頭這樣一個富有內涵的地方,登山算是必須的。老人、小孩、年輕人、中年人都喜歡在九月初九登山。這已經不再是一種習俗,而是一種習慣。
秋日的風踩著明月,月亮帶著團聚的意味,來到了人間。
小王子一書中,狐貍對小王子說:“至少我還擁有麥田的顏色。”這句話是我最最喜愛的。你看一晃三兩年,匆匆又秋天。秋天算是一年的末節,轉眼間夏天成了故事,秋天成了風景。回想著過去經歷的一切,失去的,還擁有的,我們生命又擁有著些什么呢?我想,這個問題需要我們自己去探索。
秋天下雨時,我從不帶傘,我有自己的天空,它從不下雨
介紹自己的家鄉汕頭景色篇六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秋天的……哦!不對,春天的腳步近了……”我無奈地背著課文,心里仿佛在抓狂:秋天來了沒呀!這天氣,會死人的!
在名義上,秋天已經到來很久,中秋之夜的月餅也吃過了。可,像那些文章中所描寫的秋天,似乎還沒到來。說是秋天,我覺得更像是夏天,也許,汕頭的秋天就是這個樣子的吧!
來,先看看我們的學校。操場邊,校道旁,樹葉子都綠的發亮,陽光從枝葉的縫隙中投下了一塊斑駁的碎影。沒有樹蔭遮擋的地方,太陽毫不客氣地投下了一枚枚導彈,地仿佛要被震裂開來。教室里,七把大功率風扇同時啟動,也沒辦法驅散教室里的熱氣。一節課下來,同學們都飛奔到飲水機那,爭著搶著打水喝。在學校食堂里,隨處可見一幅幅活動的“紅色水墨畫”。是啊,實在是太熱了,連衣服都在表示抗議。你說,這哪還有一個秋天的樣子嘛!
白天,太陽很毒辣,風也很吝嗇,一點都不肯施舍。街道上,所有的樹仿佛進入沉睡狀態似的,樹葉子卻特別精神,容光煥發,卻也始終不動一下。公園里的花,倒是開得茂盛,五顏六色的,大有“百花爭艷”的陣仗。
夜晚,太陽撤退了,剩下幾個白天布下的小兵還堅守“陣地”。風也放下了吝嗇的本質,偷偷地給我們送來一絲涼爽。樹葉子“沙沙”響,仿佛在為夜晚這一刻的涼爽而伴奏。此時,地面上還余熱未消,幾個心急的老姨已經開始“圈起地盤”,跳起了廣場舞。這時候,風好像決定重新做人似的,送我們一陣陣涼爽而輕柔的風。這樣,誰也按耐不住了:爺爺奶奶們帶上寵物,到外面遛彎去了;叔叔阿姨們在街上散著步,和同伴聊聊天;哥哥姐姐們,騎著摩托出去兜風;連我們這些苦哈哈的學生們,也搬張桌子到陽臺,一邊寫作業,一邊享受著久違的涼爽。
“秋”,一個神秘而美麗的字眼。汕頭的秋天,不是“秋風蕭瑟”的凄涼狀,也不像“秋高氣爽”那樣。汕頭的秋天來了很久,就像汕頭的樣子,熱熱鬧鬧,卻不失恬靜。
秋,汕頭的秋天是一個神秘而美麗的季節,我愛汕頭的秋天!
介紹自己的家鄉汕頭景色篇七
當一片半黃的樹葉失了神,不小心從枝頭跌落時,我才猛然發覺:汕頭的秋,已經在不經意間,翩然而至。
印象中的秋,就好似一位身著古服的娉婷少女。她的衣袖拂過之處,姹紫嫣紅的花兒競相開放,沉甸甸的蘋果壓彎了樹枝,籠了一袖淡淡的花香和濃郁的果香。秋,似乎還是一個五音不全的少女,本想低吟一首輕快的曲子,但剛開口,小草笑彎了腰,花兒笑出了眼淚,就連平日沉默寡言的大樹也強忍著笑意,樹上的樹葉卻“嘩”地笑出了聲,似乎都在嘲笑著秋剛開口便跑了調。
好不容易磕磕絆絆地唱完整首曲子,秋羞紅著臉躲到遲遲不肯離去的夏身后。許是夏太過留戀汕頭的美景,不愿離去,而秋也時常熱情地挽留夏,所以現在雖是初秋,卻還留有夏的余溫。你盡可在大汗淋漓后痛痛快快地洗一場冷水澡,不必小心翼翼地調節水溫。
都說“枯藤老樹昏鴉”的悲涼是秋天應有的特點,但“我言秋日勝春朝”是汕頭的秋獨有的魅力。調皮的秋風穿梭于枝葉間,那一片樹林的葉就像一片綠色的海洋,碧波洶涌,綠浪翻滾,似乎還閃著粼粼的波光。鳥兒似乎也怕冷落了秋,在一片寂靜時,總會忽然傳出幾聲清脆如短笛般的鳥啼,而四周也會忽然傳出稀疏疏的鳥啼聲應和著。這種奇妙的默契,總是令我啞然失笑,心頭涌起一股暖流。
汕頭的秋,雖沒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壯麗,卻也有“小橋流水人家”的溫馨。中秋之夜,一家人都搬過小板凳,坐在家門前,靜靜地欣賞懸掛于夜幕中的明月。幾縷淡淡的云煙籠罩著月亮,給人一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美感。茶杯中也盛著一輪明月,皎潔的月光,傾瀉在家人的身上;微微顫動的燭光,映在家人的笑顏上。一聲聲的歡聲笑語,一陣陣的瓜果飄香,似乎都訴說著秋的溫柔。燭光隨著歡笑聲漸漸熄滅,焦黑的煙頭飄飄悠悠的牽出幾縷淡藍色的煙,隱隱嗅出一股燭特有的香氣和燒焦的味兒。這氣味或許會成為打開回憶的鑰匙,在日后每個月圓之夜牽出兒時那點溫馨的時光。
汕頭的秋,總是那樣的溫柔而美好。
介紹自己的家鄉汕頭景色篇八
夏天過去了,秋天悄悄地來了。
汕頭的秋天,像一個溫柔又內斂的小姑娘,她不像春天一樣讓花朵開滿草坪,不像夏天一樣用顏料染綠大地,不像冬天一樣撒下滿山遍野的雪花。她只在夏天離開時,默默地來到人間,溫柔得讓人幾乎感受不到她的到來,只有在偶然間翻開日歷,才會發現:原來現在已經進入了秋天!
汕頭的秋天并不像許多文章描寫的那樣——“秋高氣爽,金黃的葉子像蝴蝶一樣從樹上飛到了地上。”恰恰相反,汕頭的秋天,天氣十分炎熱,讓人覺得夏天還沒有過去。樹葉子也依舊翠綠,甚至在陽光的照射下閃出耀眼的光,仿佛有誰在葉子上鑲滿了鉆石。也就只有在清晨和夜晚,才能讓人感到一絲絲所謂的“秋高氣爽”。
還有的文章描寫秋天“晴空萬里”,這倒和汕頭的秋天相符。放眼望去,一大片的天空沒有一朵云,所有的云都被秋姑娘在沒人注意的時候,悄悄塞進了口袋里,扔到了不知何處。天空里除了時不時飛過的鳥兒的身影,就只剩下一片湛藍。秋姑娘不知用了什么方法,夏日里深一塊淺一塊的天空,現在都被染成了均勻的湛藍,讓天空看起來平日里離我們更遠。這樣的天空雖然單調,卻也有一種別樣的美。
我想,如果要說秋天里最美的,那應該是秋天的月亮了。中秋節的晚上,一輪明月就會在空中升起。就像李白說的那樣——“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中秋的月亮真的就像一塊白玉盤,給人的感覺潔白又無瑕。在這個特別的夜晚,家家戶戶都會買來各式各樣的月餅,和家人一起品嘗,或是送給親密的朋友。有些時候,老一輩還會給我們講關于“嫦娥”的故事。這輪又圓又亮的明月還有一個美好的寓意:團圓。當然這并沒有什么科學的依據來證明它能成真,但人們依然會在月亮上寄托自己對家人的思念,對團圓的渴望。
秋天,又像一個善良的小天使,為每個家庭的團圓操心。年復一年,秋天每年都會帶著人們的期盼來,再帶著人們的心愿離開。
介紹自己的家鄉汕頭景色篇九
盼望著,盼望著,秋風來了,秋天的腳步近了。
與其他地區不同,汕頭的秋天是特別的。已是九月,樹木仍綠葉蔥蘢,空氣仍然悶熱。
秋天,是個美麗的季節。菊花、桂花,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不錯的,此時的菊花爭奇斗艷,紅的像火,黃的像金,粉的像霞。有的如飄帶一般,聞風乍起;有的如千手觀音一般;有的如翩翩起舞的少女一般……不同于菊花開得轟轟烈烈,桂花倒像一個個嬌羞的女孩子,藏在枝葉當中,若隱若現,像繁星一般。花里帶著甜味兒,還隱約混著瓜果的香甜。
秋天,是個醉人的季節。在秋天,我最期盼的節日便是中秋節。當夜幕降臨,一輪金黃的圓月便掛在空中,撒下皎潔的月光,如輕紗那么溫柔。而汕頭在中秋節時的古老習俗——拜月便開始了。人們在桌上擺滿各種各樣的水果、糕餅,空氣中彌漫著瓜果的甜蜜,糕餅的香氣,還有幾縷淡淡的茶香,化紙錢那微嗆的氣息。蠟燭上黃暈的光不停微微搖晃著,烘托了一片溫馨而又充滿幸福的氣氛,這點光明又似乎應和著空氣中的味道,編織著一曲無詞的“家的交響樂”,又似在編織一個美好而溫暖的夢境。中秋人們都會賞月,此時的月光格外柔和,沒有絲毫清冷的感覺,那月亮看起來好似香甜的月餅。
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我們可以吃到一串串如寶石般的葡萄;一個個如燈籠般的紅蘋果;還有酸甜可口的橘子等等,它就像是大自然給我們的饋贈。
秋天如一幅美麗的畫卷,處處充滿詩情畫意;秋天又如一份禮物,是大自然給我們的饋贈;秋天又像一位彩色的神,為世界增添了許多繽紛的色彩。而汕頭的秋天,在我心目中無疑便是最美好的季節。
介紹自己的家鄉汕頭景色篇十
汕頭是個美麗的地方,那里風景優美,有很多特產,而且買東西非常便宜。
汕頭風景優美,在爺爺奶奶家旁邊的那個橋后面,一直往前走,就會出現一條漂亮的小溪。小溪的溪水清澈而又干凈,溪水非常冰涼,用這條小溪的溪水洗臉后,會覺得非常精神。小溪的右邊有一塊非常巨大的石頭,石頭上有個小瀑布,石頭的對面有一片茂密的樹林,想要到樹林里,就必須得走過這個很滑的小瀑布。
每到傍晚,火辣辣的太陽頓時變得溫柔了很多,從樓房的最頂樓望去,天空就像一個彩虹一樣,色彩繽紛,仿佛來到了仙境。太陽的光芒照射到皮膚上,就像在洗熱水澡一樣舒服。
汕頭有許多的特產,我認為最有特色的是甜果,甜果是老家很有名的一種食物,有圓形的還有長方形的。把甜果放進鍋里真,直到真熟了為止,不過生吃也很好吃。把真熟了的甜果放進碗里,吃起來香噴噴的,味道也很獨特。
在老家買東西非常便宜,在爺爺奶奶家對面就有一個菜市場,我經常在菜市場里買面包和糖果,糖果最便宜了,一毛錢就能買兩顆糖,而且糖果的味道非常好吃,又咸的,淡的,還有甜的味道。
美麗的汕頭,是我從小長大的地方,哪里既美麗有獨特,而且買東西非常的便宜。
介紹自己的家鄉汕頭景色篇十一
今年初夏,我們去農科園游玩。進入大門,往上一望,農科園幾個大字清楚的印入我的眼簾。在看前面,許多石雕呈現在我們眼前。有世界發明大王愛迪生,有曾獲過諾貝爾獎的偉大女性居里夫人,還有杰出的天文學家張衡……
向左走去,便到了農科園里的一個景點——"鳥的天堂"。里面小鳥的種類很多。有世界上最大的鳥——鴕鳥;有游泳能手——天鵝;還有鳥中之王——孔雀,尤其是那難得一見的孔雀開屏,孔雀開屏,猶如孔雀的羽毛上長了上百只眼睛。
鳥的天堂里面還有一個標本館,里面擺放著幾百個貝殼,色彩鮮艷,形態萬千。具書上介紹自古至今,貝殼一起義的形狀,艷麗的色彩和精美的花紋,躋身于是米人的造物之列。標本館里面還有蝴蝶標本,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枯葉蛺蝶,它的翅膀象枯萎的葉子,所以定名為枯葉蛺蝶。
農科園的荷花池朵朵荷花盛開,有粉色的,黃色的,白色的,猶如一位位仙女。荷葉挨挨擠擠,好象一位位大哥哥在保護著一個個小妹妹。這時,勤勞的小蜜蜂正在采蜜呢!
農科園的南瓜一個個大如車輪,好似在比體重似的,一個個比我還重。南瓜園旁邊有仙人掌園,有著上百棵仙人掌,有時候還可以看到仙人掌花呢!
走出仙人掌園,便看見一大片熏衣草,好象走進了花的海洋。走出"花的海洋",來到奇花異果園,里面有著各種各樣的花草,最引人注目的是葫蘆瓜,葫蘆瓜成熟以后,可以把里面的肉挖掉,做成工藝品或樂器。
隨著科技發展,農科園已經成為汕頭景色的代我雖然沒有去過水平如靜的西湖,也沒有去過珠巒雄偉的泰山,更沒有去過位于北京的故宮。但是我覺得無論是哪里的美景都比不上家鄉汕頭的農科園。
表,也是我市的代表,代表著我市繁榮昌盛,發展更進一步。也代表著我國科技發展更加迅猛。
介紹自己的家鄉汕頭景色篇十二
我生在山城重慶,長在長江、嘉陵江邊,可美麗的汕頭才是我的故鄉,我愛那里一切。
汕頭位于廣東省東北部,和福建省相鄰,是座美麗的海濱城市,一個四季如春的好地方。
我在重慶見慣了長江、嘉陵江,在桂林見過波光鱗鱗的漓江;在珠海看過寬闊而溫柔的大海,汕頭的海則更加的壯美:海風挾著海浪混著咸咸的海腥味兒,奔涌而來,一個巨浪就把我和弟弟辛苦修建的城堡給吞沒了。海浪還把各式各樣的貝殼送上了海灘,有意思的是這兒的貝殼和海螺大多是白色的,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隨手撿上幾枚,串成手鏈或項鏈戴上,真是美極了。
汕頭不僅有海也有江,美麗的韓江在這兒匯入大海;韓江上的廣濟橋集梁橋、拱橋、浮橋于一體,與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并稱中國四大古橋,被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難怪當地有句俗語“來廣不來潮,來潮不來橋,枉來走一遭。”
汕頭臨近大海,潮菜也以烹飪海鮮聞名,我卻更喜歡這兒的小吃,束砂、殼桃果、腸粉、魚丸,美味極了。最著名的應當屬牛肉丸了,煮熟的牛肉丸比原先至少大了一倍,雖然不能象電影里拍的那樣當乒乓球打,但絕對能在桌子上彈跳兩下的。
汕頭還有一樣最著名的就是功夫茶了。沖泡功夫茶的茶具很獨特,由小茶壺、小杯子、大茶盤等組成;沖泡的第一遍茶是不可以喝的,燙燙杯子就要倒掉;沖的時候還有“關公巡城”,“韓信點兵”等講究。功夫茶剛喝下去的時候會覺得有一點點苦,過一會兒就會感覺到甜味兒了。
人們常說“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我愛我的故鄉,美麗的汕頭。
介紹自己的家鄉汕頭景色篇十三
在北方雪花飛舞,寒風凜冽之時,我的家鄉汕頭卻暖陽高照。
早晨,我打開窗戶,太陽早已高高升起,開始了這一天的工作。一縷陽光緩緩地照進窗戶,我連忙用雙手捧住,想把它留下。陽光靜靜地躺在我的手心里,是那么溫柔,那么溫暖。
我穿起運動服和鞋子,迫不及待地跑到樓下。小區里真熱鬧!年輕人們用有力的語氣喊著“一二三四,二二三四…”他們邁著整齊的步伐,揮動著雙臂,為冬天添加了一份活力。老爺爺老奶奶們隨著優美緩慢的音樂打起了太極。
我漫步在小路上,汕頭冬天的樹不像北方的樹那樣披上了潔白的衣裳,而是儲存著力量想讓新芽長出。陽光撒在小路上,像披著一層金燦燦的薄紗,不像北方的小路,鋪著一層厚厚的地毯,我閉著眼睛,感受著陽光的溫暖。我走到湖邊,湖面被陽光照得金燦燦的,小魚們都忍不住探出頭,想感受溫暖的冬日。再想想北方的湖,都結滿了厚厚的冰。
大街上,人們都穿著長袖,淘氣的小孩子在人群中不停地鉆來鉆去,像魚兒在海洋里穿梭。大街上都洋溢著熱鬧的氣氛,這好像不是寒冷的冬天,而是明媚的春天。
汕頭的冬天雖然沒有北方冬天那樣會下雪,有玩雪球、堆雪人的游戲,但汕頭的冬天卻是熱鬧鬧的,充滿活力的。
晚上,風拍打著窗戶,我躺在床上,閉上眼睛,這,應該就是我向往的冬天吧!
介紹自己的家鄉汕頭景色篇十四
她,素有“美食之鄉”的美譽;她,充分體現了中華飲食文化的深厚底蘊;她,就是我美麗的家鄉——廣東汕頭。
在品類眾多的廣東美食中,你也許聽說過、品嘗過那歷史悠久、清香四溢的達濠晶合魚丸;你也許親口品嘗過那金黃鮮艷、香味彌漫的老媽宮粽球;你也可能咀嚼過那香酥甜脆的糖蔥薄餅,但你一定沒聽過桃粿這個名字。
桃粿非一般的好吃。中國古代美食家在講究其美味的同時,更會講究其形式美。桃粿表面呈圓三角狀,猶如一位俊俏姑娘一般,等待著人們去欣賞她。陽光淡淡地映襯著她,晶瑩剔透,柔和自然,使吃貨們百看不厭。
桃粿寓意深刻,象征著長壽,古人曰:天上有桃,名為蟠桃,聞此桃可活百年,嘗此桃可活千年。我自然不信這古老的傳說。但潮汕人用米醬做成果皮,香糯米飯還需用雕刻花紋圖案的拇指套型印模,蒸過后再煎,吃起來酥脆可口,此等美味實在讓吃客們垂涎三尺。
每當過年回家鄉時,拿起一個桃粿,仿佛是犒勞自己的禮物,一下子心中什么郁悶都即刻煙消云散,慢慢享受美食、美味帶來的快樂。輕輕咬下一小口,閉上 眼睛細細品味,皮糯,餡酥,兩種味道一混合,香味飄溢在口中,時時不肯散去,真是美食中一絕。再一口接著一口地吃進嘴中,里面的餡來不及吞咽,竟然有“漏 網之魚”掉到碗里,如一顆顆頑皮的小精靈飛濺而出,這下,還沉浸在“美食夢”中旋轉的我如夢初醒,立即拿起勺子來回翻弄,呵,它十分知趣,也會快樂地跳 動,讓人歡喜不已。幾番撥弄,最終盛了一勺放入口中,香脆可口,輕輕“哈”了一聲,滿屋子都彌漫了淡淡的清香,真是百吃不厭。
香濃無比的桃粿,令我回味無窮。只可惜我還不會做,下次,有機會我一定在姥姥那兒好好討教一番。
介紹自己的家鄉汕頭景色篇十五
近日,學了蕭干的《吆喝》一文,里面生動地描寫了舊北京各色各樣的吆喝聲。讀畢,便想寫寫汕頭的叫賣聲。
汕頭是美食之鄉,一年四季,常有小販推著輛小推車走街串巷,嘴里不停地吆喝著。尤其是在夏季的午后,總有些小販在街邊賣豆花和草粿(龜苓膏)。他們一手拿著個瓷碗,一手拿著根筷子,一邊敲著,一邊扯開了嗓子喊:“豆花—草粿—凍草粿。”光宣布賣的是什么,一點也不吹噓什么。聲音抑揚頓挫,韻味十足,叫人聽后不禁垂涎三尺。我放學時總喜歡買上兩大碗,一是我買得起,五角錢就能買上一大碗,二是口感很好,而且較衛生。回到家里,撒上一層黑糖,或是淋上一層蜂蜜,拌勻了,便迫不及待地往嘴里送。清涼爽口,新鮮得很,必超市里賣的罐裝得龜苓膏要好吃的多。
潮汕音共有八個音,而普通話只有四個音,所以汕頭得叫賣聲比舊北京得叫賣聲更有味。喊起來,聲調高低起伏,卻不顯得突兀,反而讓人覺得是一種享受。
舊北京得吆喝花樣多,有的吆喝告訴你制作得過程,有的借甲物形容乙物。而汕頭得叫賣聲卻不然。汕頭得叫賣聲永遠是那么樸素,簡單,單是為了引起過往的人的注意。
經過步行街,或是走過服裝店門口時,常常可以聽到商販們熱情得叫賣聲:“南來北往,深圳香港,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全面降價勿錯過!”……叫賣聲就像是口頭廣告一樣吸引住過往的人們。常是叫賣聲一起,就有行人駐足,向商販打聽一聲:“一件多少錢?”
若是價格公道,就會欣然地挑上幾件滿意的衣服,帶著商販“有閑再來”的聲音離開。一些規模比較大的服裝店門口,甚至會有幾個售貨員一邊拍著手掌,一邊吆喝著,招攬生意。
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一些小販不賣力吆喝了。他們把聲音錄起來,用高音喇叭放出來。但不管怎么說,汕頭的叫賣技術仍未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