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讀《心靈雞湯》有感500字 《心靈雞湯》讀后感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當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讀后感的時候卻不知道該怎么下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的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心靈雞湯》有感500字 《心靈雞湯》讀后感篇一
三年多的教師工作讓我對這份職業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彷徨、自責、無奈這些當初壓根沒想到的詞眼一個個不時的涌上心頭。當我一個人站在空曠的音樂教室,心中的癥結深深壓抑著我:我的寬容之心呢?我當初立下的“用愛感化每一個學生”的工作理想呢?難道我就這么放棄了我的理想?直到看到《送給教師的心靈雞湯》,讀完書里70多個小故事,真有被“雞湯”滋潤的感覺,讓我找到了些許慰藉,猶如一股無形的力量在呼喚我內心的希望與愛!《四分錢的午餐》、《能把你的車票給我嗎?》、《一朵梔子花》、《零分之約》……這些小故事讓我看到了一個個心細如發的老師,用睿智、獨特的教育方式填補學生心中敏感、自卑的心坎,喚醒學生埋藏的自信、勇氣。尤其是《我相信你第101次保證》,書中像陳剛這樣的問題學生我們都碰到過。
五年級有個叫莫和偉的學生每次上課都要說話,搗亂紀律,別人吹口琴,他說話;別人唱歌,他吹口琴。一開始,我也像王老師一樣耐心說理,寬心原諒,座位都換了好幾個,他的表現總是時好時壞。幾次之后,我便失去了信心和耐心,換之厲聲批評或者罰抄歌譜等一些“冷暴力”手段。起初也有效果,但時間一長,學生便也麻木了,又開始重蹈覆轍。看到他臉上那種不屑、抵觸的表情,我真的是傷心、無奈又自責。而故事中的王老師卻堅持用寬容和信任來感化陳剛,一直到他改正。孩子總會犯錯的,可貴的是王老師始終用“放大鏡”在看孩子的優點,當孩子第三次向老師保證的時候,她的回答是:“別說你保證三次,就是保證100次后有100次的反復,老師都會相信你的第101次保證,只要你是發自內心的。”正是這份簡單而又質樸的愛幫助陳剛找到了他自己人生的坐標。
寬容,是一個永久不衰的話題。我們都有一顆寬容的心,但要堅持這份寬容卻很難,而恰恰很多時候,我們只要再堅持一下,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就像王老師一樣,用一顆執著寬容的心善待了孩子,同時也善待了自己的心靈。
在這些平凡的教師身上,我看到的是最真最純最善的教育情懷和悉心呵護。他們沒有豪言壯志的口號,沒有驚心動魄的事跡,也沒有怨天尤人的抱怨,只是用他們最平凡的行動、最真摯的愛和智慧詮釋教育的真諦。慚愧的是我們都是人民教師,我們有著共同的責任和義務,但我卻不能豁達的接收每個孩子的缺點,我也不能嫻熟的、智慧的開啟每個孩子的心智,書中教師的一些教育方法雖然很平凡,卻小中見大,猶如一把開啟心靈的鑰匙。
善待自己的心靈,用寬廣的胸懷去接納別人,分享快樂。善待自己的心靈,用樂觀自信的態度去面對這個世界,驅散心底的陰霾。善待自己的心靈,用一顆善良的心去關懷滋潤別人的心靈。善待自己的心靈,用一顆感恩的心去感謝親人,感謝朋友,感謝學生。
“每一個孩子,其實都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天使。他們為什么會掉下來呢?因為他們的翅膀斷了。他們從來到這個世界上,就一直在尋找為他們縫補翅膀的人。當成人世界不再嘲笑他們的青澀、荒唐和魯莽,給他們一種鼓勵、一種包容時,他們便會在沒有忘記天空的時候,縫上翅膀重新翱翔,成為天使。”當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油然而生一種責任感和自豪感。我,作為一名一線教師,就要做那個給天使們縫補翅膀的人。善待自己的心靈,就是善待學生。行動的改變來自心靈,換一種態度對待生活,即是獲得了一次重生。
讀《心靈雞湯》有感500字 《心靈雞湯》讀后感篇二
《教室里的心靈雞湯》一書,通過40篇溫馨感人的故事,為我們打開一扇全新的教育之窗。對老師而言,通過閱讀可以感受到當老師的樂趣和驕傲,同時可以把這些真實的故事當成充電材料,在實際教學中幫助學生建立自信、開創未來,而當老師自身遇到挫折時,這些充滿愛與希望的故事,也會使老師重拾信心,勇于面對新的挑戰。閱讀此書讓我感受最深的一點是要賞識孩子。
《欣賞自己的特別》故事中,主人公契爾門老師不介意學生對自己獨臂的異樣眼光,用老師誠懇的態度,主動親近孩子,發現孩子的長處,并加以肯定,該學生最終被老師吸引,也愿意接受老師意見,改正不足,使缺點變成優點,優點得到發揚。賞識是重要,我們不僅要求自己具備賞識的態度,還要教會孩子欣賞自己的優點,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信,以自己為榮,勇敢地表現自己的天賦,從而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賞識就是愛的體現。它不是虛情假意的作秀,不是居高臨下的寵愛,不是不講原則包辦代替的溺愛,它是發自內心的真誠關愛與殷殷期待。它并不深奧,它也許就是一句你很聰明,我就知道將來你能成為科學家,就是摸摸孩子的頭、牽牽學生的手、就是把沒有自信的學生推到賽跑道的起跑線上的,甚至它還可以是一句我以有你這樣的學生而感到驕傲。
一句溫馨的話語、一個愛撫的動作、一次表現的機會往往就蘊含著賞識,就能生動地表達你的賞識。
賞識學生,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來看待,挖掘他們的閃光點,理解學生、相信學生,不斷地鼓勵表揚他們。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詹姆斯說過這樣的話:“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質就是被人賞識的渴望。”無論年齡大小,地位高低,人們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同,都不會拒絕別人的贊揚,來自別人的贊揚或獎勵,都會令被表揚者產生愉悅的情緒體驗,那么學生也一定會朝著你引導的方向前進的。
讀了《教室里的心靈雞湯》這本書,我深深領悟到不僅要尊重每一個學生,還要學會贊賞每一個學生,贊賞每一個學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進步,贊賞每一個學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現出來的善意,贊賞每一個學生對教科書的質疑和對自己的超越。
我們將托起祖國明天的太陽。如果我們不對太陽傾注殷切的期望,那么太陽也將不會放射絢麗奪目的光芒,讓我們都來做一個美麗的教育者!
讀《心靈雞湯》有感500字 《心靈雞湯》讀后感篇三
一篇故事,催人奮進;一篇美文,怡人性情。
——題記
沒有夸張離奇的小說情節,沒有故作深沉的乏味說教,真的就像一碗雞湯一樣,簡單、干凈、清淡、沁心,卻別有一番營養滋補,脈脈醇香,使人戀戀不舍,回味悠長。
我一直喜歡書中這個有關一位美國高中生派蒂的故事。她自幼被確診患有癲癇,在父親的鼓勵下,冒著中途病情會發作的危險,開始陪父親晨跑。幾個星期后的一天,她竟然像父親提出打破女子長距離跑步世界紀錄的愿望。當時的吉尼斯世界紀錄是128千米。剛讀高一的派蒂就為自己定了一個長遠的目標:“今年我要從橘縣跑到舊金山(640多千米);高二時,要到達俄勒岡州的波特蘭(2400多千米);高三時的目標是圣路易市(3200多千米);高四則要向白宮進發(4800多千米)。
高一時父親陪她跑完了全程,母親則開車尾隨其后,照顧兩人。高二時,她的支持者換為班上的同學們。他們打著巨幅海報為她加油打氣,上面寫著:“派蒂,跑啊!”但路上,她扭傷了腳踝。醫生勸告她馬上打上石膏,中止活動,否則將造成永久傷害。她的回答讓人肅然起敬:“跑步不是我一時的興趣,而是一生的摯愛。我不單是為了自己,更為了向所有人證明,殘疾人同樣可以跑馬拉松。”兩年后抵達華盛頓時,她接受了總統的召見,并對他說:“我想讓人們明白,癲癇患者與一般人無異,也能過正常的生活。”
我為她深深地感動,也深深地感謝這本書,如果沒有它,也許我一輩子也沒能認識這么一條頑強的靈魂。文章沒有過多表現她奮斗的艱難,但卻是可以我們料想到的,光是幾千多千米的距離,就足夠讓人倒吸一口涼氣了。她的勇敢,她的堅強,她的毅力,她夢想的偉大,她不屈服于命運的精神怎不讓人動容!然而,更讓我深有感觸的是這樣一個細節——
途中,她始終穿著一件襯衫,上面寫著“我愛癲癇”!一瞬間,我為她深深地折服。是怎樣的豁達,是怎樣樂觀,是怎樣的自信,能讓一個人坦蕩地承認自己身體上的缺陷。但我覺得,這主要還是在于她對生活的熱愛。請讓我們像她一樣,努力地愛上自己先天的不足吧,因為它們也許會成為你低谷時激勵你向上的源泉,驕傲時鞭策你謙虛的繩索,但最起碼能夠讓你學會滿足,學會珍惜,學會享受現在擁有的一切,而不去計較失去些什么。
很多文章都能像這一篇一樣,給予我人生的啟迪,教給我幸福的真諦,告訴我成功的秘笈,帶著我流淚,帶著我歡笑,最終帶著我走向心靈深處的寧靜。
讀《心靈雞湯》有感500字 《心靈雞湯》讀后感篇四
蘇格拉底曾經說過;"以不知為知非知,以不知為不知非不知矣國!"當時我不懂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蘇格拉底說的話都是人生真理。通過看了一本書,名叫《心靈雞湯》,這個謎終于揭開了。
《心靈雞湯》就像一碗雞湯,喝了它,力量無窮,讓我沉浸在心靈的殿堂。
這本書道理深刻,翻開一頁,感動永生……
這本書的作者是王少毅,是著名的作家。
他們以其獨到的眼光遴選了這些貌似平凡卻讓人讀來回腸蕩氣的小短文,它們來自于普通的生活瑣事,攜帶著毫無矯飾的樸素率真之美,用能夠相互觸探的真實感和赤誠相對的親切感,營造著白云出岫般凌空于具善美之上的極致情境。盡管,由于國情不同,社會文化背景不同,其中某些價值并不適合中國,相信讀者自會鑒別。但是,這本《心靈雞湯》中關于人類相互親愛的真情和執著追求的精神內涵,同樣是現代社會的中國人所祈盼渴求的,也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所需要的一個要素。
《心靈雞湯》是一本讓人受益終生的書。它是由一個個感人、飽含智慧的小故事組成的。讀完這本書,我有很大的收獲。我覺得《心靈雞湯》就像是一道精美的精神糧食,讀完之后,猶如品味了一道豐盛的智慧大餐。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敢想,但不敢做;敢想,也嘗試去做,可遇到小小的困難就放棄;有些甚至連想都不敢想。做什么事情,總會有一點兒磕磕絆絆,要是我們遇到困難就對自己失去信心,那我們還能做成什么事呢?我們大家都應該向鄭華龍學習,學習他那種敢想敢做的精神,學習他那種頑強的毅力。那么,我們的終點必將是成功。
讀《心靈雞湯》有感500字 《心靈雞湯》讀后感篇五
心靈雞湯——是一本被大家讀了又讀,品了又品的好書,它能溫馨感人的心靈故事滋潤心靈,我非常喜歡。
之中就有一篇不錯的短文——舉手之勞
講的是:一天馬克幫比特拾起了一大堆東西,并和他玩了一個下午,很開心。大學畢業后,比特提起了他倆見面時為什么要拿那么多的東西說:“其實那天我本想服毒自殺的,收拾東西是讓以后住那的人不會覺得麻煩,但和你玩了一個下午,這個念頭便從我的腦袋里消失了。”
我認為人人都可以助人,就像馬丁路德?金二世說的:只要肯助人,人人皆可成偉人。助人不必有高深的學問或過人的本領。你只需有一顆慈悲的心和一個充滿愛心的靈魂。
有一次去公園在看節目時,我發現了一位老奶奶,她扶著腰,駝著背站在一旁看,這時我心中浮現出一句話:我要幫助她。然后我主動的把座位讓給了她,不但爸爸媽媽夸獎我,坐在邊上的一些叔叔阿姨還夸我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我做了件好事。
我就是這樣一個愛幫助人的孩子。當我看到在自己的協助下,別人很順利地度過他們的困難的時候,我就會從心地里涌出一股難以說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因為我感到了自己對他人的重要。而且,幫助人,讓我們親密地走在了一起,讓我們變得像一家人一樣。我愿意繼續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讓我們的生活充滿七彩的陽光!
讀《心靈雞湯》有感500字 《心靈雞湯》讀后感篇六
最近一段時間一直在寫可惡的讀書筆記,昨天在我寫完了第十篇的最后一個字之后,長抒一口氣:"解放了!"今天又可以看我喜歡看的東西了,其實這個暑假一直都在看《心靈雞湯》,以前就聽說過這本書,現在眼見為實了,不蠻您說,真的很不錯。
這里面也就是一些哲理小文章,長的六七百字,短的就幾句話,但是意味深長那可不是吹的啊!只有親自看過了才知道,每天看那些文字真的感覺自己以前太幼稚了,或者說我一直都很幼稚吧!?一篇篇小文章蘊涵大道理,比如有的寫的是要懂得放棄,有的寫的是要活在當下,有的說要好好把握幸福,或者說幸福真的只是一種感覺,比如這篇《漁民與富翁》
一個富翁在路邊看到一個漁民在曬太陽,于是就和他交談起來
富翁:"你怎么不去打漁呢?"
漁民:"為什么要去打漁?"
富翁:"打漁多了你就可以買大魚船啊!"
漁民:"買大魚船干嘛呢?"
富翁:"打更多更大的魚,就成為富翁了啊!"
漁民:"成為富翁有干嘛呢?"
富翁:"成為富翁就可以舒服的曬太陽了啊!"
漁民:"我現在不就在舒舒服服的曬太陽嘛!"
確實很短,但是從中我了解到了幸福的確只是種感覺而已,即使是很富有的人他也并不一定是幸福,而貧窮也并不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