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一化學氯氣的知識點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高一化學氯氣的知識點篇一
一、化學反應的速率
(1)概念:化學反應速率通常用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濃度的減少量或生成物濃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來表示。
計算公式:v(b)==
①單位:mol/(ls)或mol/(lmin)
②b為溶液或氣體,若b為固體或純液體不計算速率。
③重要規律:速率比=方程式系數比
(2)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內因:由參加反應的物質的結構和性質決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①溫度:升高溫度,增大速率
②催化劑:一般加快反應速率(正催化劑)
③濃度:增加c反應物的濃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氣體才有濃度可言)
④壓強:增大壓強,增大速率(適用于有氣體參加的反應)
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線)、固體的表面積(顆粒大小)、反應物的狀態(溶劑)、原電池等也會改變化學反應速率。
二、化學反應的限度——化學平衡
(1)化學平衡狀態的特征:逆、動、等、定、變。
①逆:化學平衡研究的對象是可逆反應。
②動:動態平衡,達到平衡狀態時,正逆反應仍在不斷進行。
③等:達到平衡狀態時,正方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即v正=v逆≠0。
④定:達到平衡狀態時,各組分的濃度保持不變,各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變:當條件變化時,原平衡被破壞,在新的條件下會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3)判斷化學平衡狀態的標志:
① va(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質比較)
②各組分濃度保持不變或百分含量不變
③借助顏色不變判斷(有一種物質是有顏色的)
④總物質的量或總體積或總壓強或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前提:反應前后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不相等的反應適用,即如對于反應xa+ybzc,x+y≠z )
猜你喜歡:
1.最全的高一化學知識要點歸納
2.高一化學上學期知識點歸納
3.高一化學重點知識整理歸納
4.高一化學重點知識點歸納總結
5.高一化學重要的知識點歸納
高一化學氯氣的知識點篇二
化學物質及其變化
一、物質的分類
把一種(或多種)物質分散在另一種(或多種)物質中所得到的體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質稱作分散質(可以是氣體、液體、固體),起容納分散質作用的物質稱作分散劑(可以是氣體、液體、固體)。溶液、膠體、濁液三種分散系的比較
分散質粒子大小/nm 外觀特征能否通過濾紙有否丁達爾效應實例
溶液小于1 均勻、透明、穩定能沒有 nacl、蔗糖溶液
膠體在1—100之間均勻、有的透明、較穩定能有 fe(oh)3膠體
濁液大于100 不均勻、不透明、不穩定不能沒有泥水
二、物質的化學變化
1、物質之間可以發生各種各樣的化學變化,依據一定的標準可以對化學變化進行分類。
(1)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類別以及反應前后物質種類的多少可以分為:
a、化合反應(a+b=ab)b、分解反應(ab=a+b)
c、置換反應(a+bc=ac+b)
d、復分解反應(ab+cd=ad+cb)
(2)根據反應中是否有離子參加可將反應分為:
a、離子反應:有離子參加的一類反應。主要包括復分解反應和有離子參加的氧化還原反應。
b、分子反應(非離子反應)
(3)根據反應中是否有電子轉移可將反應分為:
a、氧化還原反應:反應中有電子轉移(得失或偏移)的反應
實質:有電子轉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應前后元素的化合價有變化
b、非氧化還原反應
2、離子反應
(1)、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叫電解質。酸、堿、鹽都是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叫非電解質。
注意:①電解質、非電解質都是化合物,不同之處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狀態下能否導電。②電解質的導電是有條件的:電解質必須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下才能導電。③能導電的'物質并不全部是電解質:如銅、鋁、石墨等。④非金屬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機物為非電解質。
(2)、離子方程式: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來表示反應的式子。它不僅表示一個具體的化學反應,而且表示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
復分解反應這類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是:生成沉淀、氣體或水。書寫方法:
寫: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電離的物質拆寫成離子形式
刪:將不參加反應的離子從方程式兩端刪去
查:查方程式兩端原子個數和電荷數是否相等
(3)、離子共存問題
所謂離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離子之間不發生任何反應;若離子之間能發生反應,則不能大量共存。
a反應生成難溶物質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
b、反應生成氣體或易揮發性物質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 o 32-,hco3-,so32-,oh-和nh4+等
c、反應生成難電離物質(水)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
d、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水解反應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學)
注意:題干中的條件:如無色溶液應排除有色離子:fe2+、fe3+、cu2+、mno4-等離子,酸性(或堿性)則應考慮所給離子組外,還有大量的h+(或oh-)。
(4)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六看)
一、看反應是否符合事實:主要看反應能否進行或反應產物是否正確
二、看能否寫出離子方程式:純固體之間的反應不能寫離子方程式
三、看化學用語是否正確:化學式、離子符號、沉淀、氣體符號、等號等的書寫是否符合事實
四、看離子配比是否正確
五、看原子個數、電荷數是否守恒
六、看與量有關的反應表達式是否正確(過量、適量)
3、氧化還原反應中概念及其相互關系如下:
失去電子——化合價升高——被氧化(發生氧化反應)——是還原劑(有還原性)
得到電子——化合價降低——被還原(發生還原反應)——是氧化劑(有氧化性)
高一化學氯氣的知識點篇三
一、氯氣
物理性質:黃綠色氣體,有刺激性氣味、可溶于水、加壓和降溫條件下可變為液態(液氯)和固態。
制法:mno2+4hcl (濃)= mncl2+2h2o+cl2
聞法:用手在瓶口輕輕扇動,使少量氯氣進入鼻孔。
化學性質:很活潑,有毒,有氧化性,能與大多數金屬化合生成金屬氯化物(鹽)。也能與非金屬反應:
2na+cl2 ===(點燃) 2nacl 2fe+3cl2===(點燃) 2fecl3 cu+cl2===(點燃) cucl2
cl2+h2 ===(點燃) 2hcl 現象:發出蒼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霧。
燃燒不一定有氧氣參加,物質并不是只有在氧氣中才可以燃燒。燃燒的本質是劇烈的氧化還原反應,所有發光放熱的劇烈化學反應都稱為燃燒。
cl2的用途:
①自來水殺菌消毒cl2+h2o == hcl+hclo 2hclo ===(光照) 2hcl+o2 ↑
1體積的水溶解2體積的氯氣形成的溶液為氯水,為淺黃綠色。其中次氯酸hclo有強氧化性和漂泊性,起主要的消毒漂白作用。次氯酸有弱酸性,不穩定,光照或加熱分解,因此久置氯水會失效。
②制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
制漂白液 cl2+2naoh=nacl+naclo+h2o ,其有效成分naclo比hclo穩定多,可長期存放制漂白粉(有效氯35%)和漂粉精(充分反應有效氯70%)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③與有機物反應,是重要的化學工業物質。
④用于提純si、ge、ti等半導體和鈦
⑤有機化工:合成塑料、橡膠、人造纖維、農藥、染料和藥品
二、氯離子的檢驗
使用硝酸銀溶液,并用稀硝酸排除干擾離子(co32-、so32-)
hcl+agno3 == agcl ↓+hno3
nacl+agno3 == agcl ↓+nano3
na2co3+2agno3 ==ag2co?3 ↓+2nano3
ag2co?3+2hno3 == 2agno3+co2 ↑+h2o
cl-+ag+ == ag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