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班體育教案3篇
有關小班體育教案3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班體育教案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體育教案 篇1
活動設計
體育游戲是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以增強體質、娛樂身心、陶冶情操為目的的一種游戲方法,它既有游戲的特點,又有體育的特征。幼兒的天性,表現為好動、好奇、好模仿等特點,如果采取簡單呆板的教學模式,幼兒是難以接受的,應當采取富有趣味性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善于誘導他們,以促進幼兒良好的個性和性格的形成。幼兒只有在很有樂趣的游戲活動中,才能真正喜歡參與體育活動,感受游戲帶來的樂趣。為此,在游戲教學中,小班應采用內容簡單、有趣,身體動作技能低的游戲,如在“爆米花”的游戲中讓孩子模仿爆米花向上跳的動作,在鍋子里來回翻轉的爬和側滾翻的動作,使他們有興趣游戲。
小班偏向于情境性的游戲,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孩子扮演小玉米,經過烘烤加熱后爆成了米花。通過角色的扮演,讓孩子們處在一種愉悅的氛圍中,在情感上愿意與老師一起游戲,完成了老師預設的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
1、在“爆米花”游戲情景中,練習原地向上跳。
2、體驗和大家一起體育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豐富寶寶生活經驗:活動前觀察微波爐炸“爆米花”并品嘗“爆米花”的過程。
2、大鼓一個。
3、自制大鏟子。
4、場地上有爆米花圖片分散貼在地上。
5、配合活動的節奏,分別設有三段輕快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1、教師身穿貼有爆米花的圍裙帶孩子們出場。
2、熱身運動:小小玉米要長大。
玉米寶寶變成小玉米粒咯,爆玉米花要有一個大大的鍋子,媽媽為你們準備好了,現在小玉米粒趕快爬到鍋子里面去。(音樂起)
二、游戲:爆米花
(一)第一次爆爆米花
1、聽指令,根據游戲情境練習爬和滾的動作
師:媽媽要開始爆爆米花咯,先在鍋子里面撒點油,再放點糖。媽媽要炒咯,玉米寶寶在鍋子里面爬起來。
師:“媽媽炒一炒,玉米寶寶爬一爬。媽媽翻一翻,玉米寶寶滾一滾”(2-3次;鼓勵孩子在“鍋子里來回練習爬和側身滾的動作)“媽媽停一停,玉米寶寶不動了。”
2、聽鼓聲節奏,根據火力大小,玉米寶寶練習原地向上跳。
老師:媽媽聞一聞,玉米寶寶有點香味了,玉米寶寶趕快找一個玉米花點點。玉米熟了(蹲下)和我一樣哦,當玉米熟的時候,它會怎么樣呢?“砰——啪——”
(不擊鼓,讓孩子們自己發揮)在此基礎上用語言孩子的動作:“小腳并并攏,膝蓋彎一彎,輕輕往上跳”
師:可是這里還有很多的玉米寶寶沒有爆開,媽媽現在用火力來控制好不好,讓這么多的玉米寶寶爆起來(老師擊鼓節奏由快到慢,并重點觀察、指導:玉米寶寶根據指令跳得輕)
3、重復練習(節奏慢表示小火——小碎步;節奏快表示大火——向上總跳)
(二)第二次爆爆米花
1、聽指令,根據游戲情境在第一次爬和滾的動作基礎上添加方向和速度的變化(觀察孩子不要翻滾到鍋子外面去,也不要擠在一塊兒)
爬:“媽媽炒得慢玉米寶寶爬得慢媽媽炒的快玉米寶寶爬得快”
“媽媽炒一炒玉米寶寶爬起來一個跟著一個爬圍著鍋子爬呀爬”
“媽媽炒一炒玉米寶寶爬起來鏟子鏟子向里炒玉米寶寶往里爬”
“媽媽炒一炒玉米寶寶爬起來鏟子鏟子向外炒玉米寶寶向外爬”
2、老師:原來小手小腳控制好可以讓玉米寶寶爬得更快
3、過渡:“媽媽的鏟子不動了玉米寶寶停一停躺下來歇會兒吧”
跳:“有點兒香氣了玉米花熟啦(蹲下)這次我們看看哪個爆米花爆得又高又大”
“媽媽現在用火力來控制好不好,讓這么多的玉米寶寶爆起來“(擊鼓由快到慢)(老師重點觀察、指導:玉米寶寶能借助小手的力量跳得高)
三、放松活動
師:爆米花都熟啦,我們來休息一下吧。
米花轉一轉,熱氣散一散;米花轉一轉,上面散一散;
米花轉一轉,下面散一散;米花轉一轉,前面散一散;
后面散一散,從上往下散,米花轉一轉,從下往上散。
小班體育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四散跑的能力和鍛煉快速躲閃的能力。
2.遵守游戲規則,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自制長尾巴。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1)請幼兒說說什么動物有尾巴,誰說出一個動物名,即給按上一條布尾巴。
(2)模仿小動物走路,來起到活動身體的效果。
2.基本部分。教師和幼兒共同游戲
游戲開始,教師說“捉尾巴的人來啦”!小動物四散跑開,教師想辦法把小動物的尾巴揪下來,小動物利用轉身、變速跑、左右躲閃等方法保護自己的尾巴,被捉到尾巴的幼兒暫時退出游戲。沒被捉掉尾巴的小朋友在自己的手腕上套一根牛皮筋。討論:怎樣做才不會被別人揪下尾巴。
幼兒游戲:幼兒兩人一組互相捉尾巴,勝利者套一根牛皮筋。(做兩遍)男女小朋友互相揪尾巴,勝利者套一根牛皮筋。
3.結束部分
(1)數一數自己在這次活動中一共的到幾根皮筋。
(2)告訴孩子得到幾根皮筋回活動室就可以的到幾顆糖果,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
(3)老師會把小朋友找到的保護尾巴的好辦法告訴小動物,他們一定會很高興的'。
小班體育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原地雙手胸前投籃、原地跳投的投籃方法,提高投籃的準確性與命中率,發展手眼協調能力。
2、培養自由探索、勇于創新的精神和團結合作的意識,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小籃球人手1個。
2、高低不同的籃球架。
3、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教師與幼兒一起拿著小籃球進場。在教師的帶領下,幼兒與小籃球一起做熱身運動。
二、學習原地雙手胸前投籃的方法。
教師示范講解:雙手持球置于胸前,兩腳自然開立,兩膝微曲,手指自然張開成球狀,兩個大拇指相對成“八”字形,用力握球,手心自然空出。投籃時,下肢蹬地發力,雙臂向前方伸出,把球投向籃筐。
幼兒徒手做原地投籃動作的模仿練習,體會全身的協調配合。
幼兒兩兩結伴,兩人面對面站好,間距1.5~2米,持球做用投籃方法進行傳有弧度球的練習。
指導重點:投球動作要連貫,兩人投籃可逐漸拉長距離,體會改變距離后投籃時蹬腿、伸臂、出球的全身協調用力。
三、學習原地跳投的方法。
教師示范原地跳投動作:準備動作與原地雙手胸前投籃相同,但在投籃時,兩腳迅速蹬地起跳,同時兩臂上振,舉球跳投到籃筐。
幼兒徒手模仿練習。
幼兒結伴站好,兩人相距1.5~2米,持球做原地跳投動作。
指導重點:指導幼兒學習垂直向上起跳,投籃時雙腳同時蹬地起跳。兩人變換投籃的距離,由近及遠,體會根據不同距離應使用不同力量。
四、投籃游戲。
指導幼兒把籃球投進高低不一的籃筐里(距籃筐1.5~2米)。
指導幼兒把籃球投進擺成一排的輪胎里。
指導幼兒把籃球投進呼啦圈里。
指導重點:用原地雙手胸前投籃和原地雙手跳投的投籃方法進行投籃游戲,提醒幼兒投籃距離可由近到遠。
五、游戲“搶球”。
教師介紹玩法:集體在固定的場地上進行傳球游戲,教師把球傳給一個幼兒,幼兒想辦法去搶球,這名幼兒應盡量不讓同伴搶到自己的球。持球的幼兒可以運球跑,也可以把球傳給其他人。
規則:教師與幼兒的球要連續拍,保護好自己的球,適時把球傳給同伴。
師幼游戲。
六、結束活動。
教師與幼兒一超收拾場地,放好籃球,散步回活動室。
活動延伸:
1、請幼兒討論怎樣才能提高自己投籃的準確性。
2、請幼兒回家后與爸爸媽媽一起找有關籃球的知識,并講給大家聽。
3、請幼兒用繪畫的形式描繪自己投籃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