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書的故事記敘文集錦15篇
我和書的故事記敘文集錦15篇
相信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尤其是作為主要學習作文類別之一的記敘文,記敘文主要是通過寫人物的經歷和事物發展變化來反映生活、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那要怎么寫好這類型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和書的故事記敘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我和書的故事記敘文1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我小時候是媽媽給我讀書。后來我識字了,就開始自己看書。起初我最喜歡看《不一樣的卡梅拉》。我十分喜歡里邊的卡梅拉。之后,媽媽又給我買了本《法布爾昆蟲記》。里面生動有趣的小蟲子讓我難以忘懷,我十分喜歡那本書。于是我看完了又看,把那本書讀了好幾遍。一直到媽媽又給我買了幾本《米小圈上學記》,我才把《法布爾昆蟲記》放下來。《米小圈上學記》也很有意思,米小圈和他的好朋友干出了許多好笑的事。在我看那幾本書的日子里,時常忍不住捧腹大笑。
我長大了一些后,開始認識更多字了,就經常去國家圖書館看書。有一次,媽媽和我一起去。我一進去就沒影兒了。媽媽找不到我,很著急,終于她發現了早已沉迷在書中的我。我正津津有味地看著《哈利波特》。時間飛一樣的跑了,媽媽說閉館時間到了,快走吧。我大聲反對,說我還有二十八頁就看完了。沒辦法,媽媽只好幫我把書借回家了。還有一次,我在被窩里看書的時候睡著了,夢里,我夢到了《哈利波特》里邊的魔法學院。夢中我坐著掃把飛到了天上,一不小心掉下去。我被嚇醒了。哈哈,原來是夢。于是我又迫不及待地繼續讀了好幾章。不久天都亮了,媽媽看到我一晚上都在看書,十分開心,于是那天我又得到了好幾本書的獎勵。爸爸給了我四本《唐詩名篇賞析》。這本書里有各種風格的唐詩。在詩中我可以體會到詩人的喜怒哀樂,志向抱負。還能體會到各種美景,挺有意思的。
爸爸常說知識就是力量,讀書能讓我們學習到很多知識,多讀書才是硬道理,我要去讀書了。
我和書的故事記敘文2
以前我不太喜歡讀書,有一次,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有趣生動的書,改變了對書的看法。
當天,媽媽去書店買筆,看到一群人在買十萬個為什么,媽媽看到這本書很受歡迎就拿到了一本,媽媽回家,我看到媽媽手里拿著大袋子,蹦蹦跳跳地走過去,我拿著這本書,突然看到了十萬個為什么。
“媽媽,你怎么買書?你自己看嗎?”遺憾地問。媽媽笑著說:“這些都給你看了。”我大聲喊道:“我不需要書,我想吃!”我匆匆回到了房間。
晚上肚子有點餓。就在這個時候,我聞到了向房間飄來的菜香。我跑出房間,吃完飯后,我做了一張憤怒的臉,又跑回了房間。
我在床上什么也沒做,馬上拿出媽媽給我買的十萬個理由,突然迷上了眼睛,一直看著,媽媽敲門說:“早點洗澡。”我好像沒聽見,繼續讀書。母親輕輕地打開了門。我當時一點也沒聽到。媽媽打開我的被子,看見我在看書,笑著對我說:“漂亮嗎?”
我說:“丑死了。”其實很有趣。洗完澡后,我想我應該向媽媽道歉。我害怕地走過去,吞吞吐地說:“媽媽對不起。”媽媽原諒了我。我進屋繼續津津有味地看書。
媽媽洗完澡,我聽到媽媽進了房間,心里很高興,鉆進被子里拿著手電筒照在書上繼續讀書。誰知道媽媽輕輕地打開門,打開被子,發現我在看書,罵狗的血,書也好像是惹麻煩的主人
這次我真的知道了。書里的知識很厲害!
我和書的故事記敘文3
小時候,我非常不愛讀書,甚至把書擺在我的面前我都懶得去摸。聽到這里,你一定會問我:我看你現在挺喜歡讀書的,你是怎么提升讀書興趣的呢?快告訴我吧,我也好好學一下。我告訴給你可以,但是得看你和書有沒有緣分。
其實,讓我喜歡讀書的緣由是一場夢,是那場夢讓我和書結下了不解之緣,那場夢讓我和書播種的友誼的種子發芽了。
小時候,媽媽總是說我死腦筋,好幾次當著外人的面說我,我都傷心地哭了。還有一次竟然當著老師的面也這樣說我,反復說我不愛讀書什么的,我更是哭得一時半會兒止不住,就這樣帶著淚水我躺在了被窩里,眼淚從我的眼角流出來,我好像被魔法定住一樣,漸漸地進入了夢鄉。
我夢見了一本書對我說:“別哭了,讓我來幫你提高學習成績吧!看今后你媽媽還怎么說你”我說:“你能幫我提高學習成績?我才不信呢!”書自豪地說:“當然能幫助你,你們老師就是從我這里得到的知識,才能去教育你們的,況且,你們的課本都是我的兄弟姐妹呀!難道,你們的課本不是書嗎?”我一下被書問住了,沉默了好久,才對它興奮地說:“那就快樂幫助我吧,幫助我提高學習興趣!”書此時顯得特別高興,急忙說:那你就快來我的課堂吧,我會讓你認識所有的書!于是,我就隨書來到了書的課堂。哇!好多書呀!這時,《百科探秘》大膽地向我介紹:“小同學好,我是《百科探秘》,我內容豐富,還可以告訴你許多太空里的事情呢!”它的話音剛落,《十萬個為什么》也不甘示弱,搶著對我說:“你看看,我有十萬個為什么,可以告訴你歷史、天文、地理、文化等等你不知道的知識,趕緊來我這里吧!”隨后,一本本一冊冊都爭先恐后地介紹了自己,故事、童話、音樂、美術等等,看得我眼花繚亂,聽得我如癡如醉。
正當我陶醉在書海的時候,“叮鈴鈴,叮鈴鈴”,一陣鬧鈴聲把我吵醒了,噢,原來是一場夢呀!,
說也奇怪,從此,我就非常喜歡讀書了,而且學習成績也直線上升,當然,媽媽的表揚也逐漸多了起來。我想,你們也會有一些關于書的故事吧?說來我也聽聽。
我和書的故事記敘文4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統。”我很贊同這句話,如果沒有書,我們的知識要從哪里來呢?
《昆蟲記》讓我感受到了法布爾細致的觀察力;《秘密花園》讓我感受到了科林、瑪麗和迪肯之間深厚的友誼;《小橘燈》讓我感受到了冰心的心中有愛,筆下有情;《寶葫蘆的秘密》讓我感受到了王葆的誠實。
在我看過的眾多書籍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湯小團之漫游中國歷史》這一套書。
記得有一次,我邊看書邊吃飯,媽媽突然發現我流出了眼淚,急忙問我怎么了。我說:“媽媽,我沒事,我流下的是激動的淚水,只不過是讀到了漢王劉邦戰勝西楚霸王項羽,統一全國。”媽媽剛開始還在擔心著我,現在卻很開心,為我而欣慰。媽媽摸著我的腦袋說,“這孩子,讀書還讀出情感了,自己的心情竟然能跟著故事的情節變化。”
吃完飯,我立刻跑到學習桌前接著津津有味地讀起了書。一分鐘,兩分鐘,五分鐘,十分鐘,一個小時過去了,我依然在那里興致勃勃的讀書。
我一會兒跟著齊國人民向齊桓公姜小白的死亡感到悲傷,一會兒跟著被楊廣欺負的百姓吞聲忍淚,一會兒跟著大唐的軍隊慶祝戰爭的勝利。
跟隨著《湯小團之漫游中國歷史》,我仿佛置身于其中。我十分感謝這套書的作者谷清平,因為我在看這套書前對歷史是很反感的,覺得它枯燥無趣,但自從看了這套書后,我對歷史的興趣一下就變得濃厚了,所以之后我接連看了《三國志》《史記》等多本歷史書。
書籍能開拓我的視野,還能充實我的生活,更能增長我的知識。書籍使我終生受益。
我和書的故事記敘文5
在我記憶中,媽媽每晚總喜歡捧她,在床前靜靜地為我講述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故事。我安靜地聽著,聽到諸如“王子和公主最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丑小鴨變成了白天鵝”之類的結局,便甜甜地睡著了。
從我看她的第一眼起,我的心中就有一種莫名的感覺——“她與我有緣。”以后的日子里,我便千方百計地親近她,漸漸地,發覺已深深地愛上了她。她的知識是那樣的廣闊;她的話語是那樣的親切;她的目光是那樣的溫暖,好像能融化世界上所有冰凍的`心田;她的雙手是那樣的溫柔,好像能撫平受傷的心靈……
記得前段時間,學校組織我們參加“電信天翼”杯鋼琴大賽,為了展示我這幾年的“功力”,媽媽讓我進行了積極的備戰,每天增加練琴的時間不說,就連“五一”三天假期也被“掠奪”了。每天反復摸著那幾個黑白鍵,我感覺非常枯燥、無聊。有一次,一連彈幾個小時,把手都彈破了,疼得我痛哭了一場。這時,媽媽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送給了我,希望我能從中受到啟發。我一口氣讀完了她,里面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經歷了戰火的洗禮、工地上的磨難和病床上的痛苦與考驗,他用堅強的意志和驚人的毅力,戰勝了艱難險阻,把自已煉成了一塊“鋼鐵”。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使我振奮,與保爾相比,我是多么渺小和軟弱啊!這么一點點疼痛就喪失信心,這不是很可悲嗎?于是,我振作精神,開始向鋼琴“進攻”,披荊斬棘,終于闖過了預賽、決賽的“關卡”,獲得了A組第一的驕人戰績。
是啊!只要和她在一起,我的人生就充滿了激勵和奮進,她就是書,鼓勵和伴隨我成長的書,能讓我的人生更豐富和精彩的書。
我和書的故事記敘文6
從幼年時,書就已悄悄進入我的生活中成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打開塵封的記憶,時間開始倒流,我似乎回到我的童年時代。
我從一年級開始就喜歡讀書了,經常到圖書館借書看。我第一次有自己的書是在上二年級的時候,記得那次是媽媽帶我去書城看書。我抱著一本書叫《亞馬遜叢林歷險記》看的津津有味,媽媽見我這么喜歡,又想到前幾天的報紙上曾經介紹過這本書,就毫不猶豫的把整個系列的書都買了回來。我表面上很生氣,說媽媽浪費錢,可心里卻美著咧!回家后,我看了一遍又一遍,幾乎每天都會拿出來閱讀。
如今隨著時光的飛逝,我已經有很多書了。我是那么入迷的讀著每一本書。畢爾格是德國一位著名的詩人,他的短篇小說《敏豪生奇游記》被公認為十八世紀德國最精彩的民間故事之一。里面的故事大都充滿想象和夸張,構思巧妙。有急中生智的《眼睛里的火星》《鞭笞黑狐貍》,有誤打誤撞的《燧石獵狗熊》《豬油豬野鴨》,也有大智大勇的《飛翔的肉彈》《半匹馬上建奇功》這些都令人捧腹,忍俊不止。稀奇古怪的故事背后也反映了當時德國貴族階層愛吹牛,編瞎話的惡習,有很大的諷刺意義。
我以前看書大都走馬觀花,看書只是關注故事情節,主人公的命運…現在我知道了應該多做筆記摘抄,這樣作文才能寫好。
如今我又多了幾本新書,他們是《林肯傳》《福特傳》《地心游記》等。如有同學想借閱,請撥打137。……我的作文寫完了,希望大家喜歡。喂!樓下的還書了!”
我和書的故事記敘文7
成長是一本書,每一頁都記載著令我津津樂道的故事。成長是一本書,每一次翻閱都是無限的驚喜與幸福。成長是一本書,每一冊書的書脊上都留下了我成長的足跡。讀書在我的成長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分享我讀書的故事!
從小,我就是在媽媽讀故事的聲音中緩緩入睡。我喜歡那些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喜歡書上那些美麗動人的圖畫。每當我睡覺前,媽媽都會給我講上30分鐘的故事。記得四歲的時候,媽媽要是不給我讀書,我就無法入睡。
七歲那年的一個晚上,外婆家出了點急事,媽媽把給我講故事的重任委托給爸爸,就急忙趕出去了。眾所周知,我爸爸可是極其喜歡看電視的,所以不想耽誤自己看電視的時間。而我呢,則趴在床上哇哇大哭。爸爸實在沒辦法,只好打電話求救媽媽。后來,爸爸只好關上電視,給我講故事,我高興得胡蹦亂跳。爸爸從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的爸爸,變成了坐在書桌前看書的爸爸。這可全是我和媽媽的功勞呀。在我十歲的時候,我看的書越來越多:《水滸傳》《城南舊事》《吹牛大王》等一些有趣的書。主人公的精神激勵著我,在我挫折時給我力量。
十年了,整整十年了。每成長一天,我對讀書就更加著迷一分。我在書海中暢游了十年,我在書山中攀登了十年。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精神的食糧,是智慧的結晶,更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和書的故事記敘文8
書籍,是知識的寶庫,讓我們變得博學多才;書籍,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讓我們回味無窮……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便與書結下了不解之緣。
記得有一次,我們一家去鄉下玩,回來的時候我們把兩百個土雞蛋放進了桶子里,再放進一些大米,把桶子填滿,以防止雞蛋碎掉。可是到家以后,我去摸了一下雞蛋上面的大米,呀!大米都濕了,這就說明雞蛋已經碎了。于是,我趕緊把雞蛋放到水龍頭下面洗了洗,這時,媽媽看到了,趕緊和我說:“雞蛋不能洗啊!”我疑惑不解地問:“雞蛋為什么不能洗啊?”媽媽皺了皺眉,說:“我不知道,是你姥姥告訴我的。”隨后,媽媽給姥姥打了電話,“喂!媽媽,雞蛋為什么不能洗啊?”
“這個為什么?我也不知道,大家都是這么傳的!”
雞蛋為什么不能洗呢?我從一本《十萬個為什么》的書上找到了答案,原來是雞蛋的外面有一層膜,如果用水洗就會把膜給沖掉,細菌就會進去了。看到書上答案的我,頓時恍然大悟。
從此,我便愛上了讀書。書籍陪著我去攀登知識的高峰,讓我看到了社會的各個領域,讓我的心靈得到凈化,它讓我有了想象的羽翼讓我有了奮斗的目標。
我和書的故事永遠不會畫上休止符,只會隨著我的成長,變得越來越豐富,越來越精彩。
我和書的故事記敘文9
我家的書柜頂上,放著一套莫言的精裝書。外盒上赫然入目的是莫言的親筆題字:“書是最大的。”書是人類智慧的精華和傳承,讀書可以使我們了解幾千年前的故事,洞察前人的所感所悟。
我從小就喜歡看書。上幼兒園時,我經常在睡前聽媽媽講《西游記》,畫中的孫悟空騰云駕霧、活靈活現,讓我總是不愿停下,央求媽媽讀了一回又一回。
上小學后,我成了圖書大廈的常客。琳瑯滿目的書架,五彩斑斕的圖書,找個空當席地而坐,一下子就浸入故事的海洋之中。我一會兒被逗得哈哈大笑,一會兒為主人公感到惋惜,一會兒激動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休息下眼睛吧,要關門了。”媽媽說。我回過神來,才發現熙熙攘攘的人群已經散去,偌大的“海洋”中潮水退去,變得寧靜安詳,讓人忘了時間。
三年級后,媽媽不時從圖書館抱回一摞摞書,天文、地理、歷史、藝術、哲學,幾乎無所不包。我最近看的一套是《喬治的宇宙》,它是現代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和他女兒共同為孩子們寫的一套天文學讀物。雖說來頭很大,但一開始我很抗拒,認為它一定很枯燥。媽媽告訴我:“里面的故事很有趣,還有只很可愛的小豬,一開始就走丟了,你不想知道發生了什么嗎?”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翻開書,沒想到一下子被故事情節吸引,津津有味地讀起來。那些我認為乏味難懂的天文知識,隨著故事的發展,也進入了我的腦海中,為我打開了一片新的天地。有一天晚上,我竟然夢見了書中的情節。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讓我們一起暢游在書的海洋里吧!
我和書的故事記敘文10
我喜歡看書,喜歡書里精彩的情節,書看多了,我便跟書有了很多故事。
一天晚上我睡前看書,書里的內容十分有趣,馬戲團里的大象能聽懂口令,大猩猩十分靈巧淘氣……我正看得入迷時,臥室里傳來媽媽的聲音:“都十點半了,快上床睡覺。”我只好不情愿的合上書。上床后,我怎么睡都睡不著,腦子里全是書中的情節,大象用鼻子把飼養員拋向空中又接住,大猩猩把道具藏到箱子里……一幅幅畫面出現在眼前,像放電影一樣,過了好久我才睡著。
還有一次,我正在吃冰棍,這時媽媽抱著幾本書進來,說她給我買的書到了。我迫不及待地沖了過去,拿起一本我最愛看的《瘋狂偵探團》就看了起來,我看著看著就忘了手中的冰棍,忽然一滴白色液體滴到了書上,我這才想起來我還拿著冰棍。現在我再翻開這本書時,還能看到冰棍留下的痕跡,仿佛還能聞到冰棍的味道。
疫情期間不能外出,我就天天看書。看書時間一長,一種姿勢容易累,于是我就變換各種姿勢,時而坐著,時而躺著,時而跪著,時而靠著,時而趴著……為了看書,我把十八般姿勢全用出來了。飄窗、床、沙發、書桌、瑜伽墊也都成了我看書的地方。
這是我讀書的故事。冰心說:“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我將繼續與書為伴。
我和書的故事記敘文11
從幼年起,我就和書結下了不解之緣,他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打開記憶匣門,我似乎回到了那天真、快樂的童年時代。
那時,我才剛上小學2年級,就已經被書迷上了,當看到別人買書的時候,我就眼饞,常央求媽媽也給我買。為這,沒少挨媽媽訓斥。
那是一個秋高氣爽的季節,放學后我邊走邊哼著小曲,突然想了一個好主意:哼,媽媽不給我買書,我去書店看書,我高興得像一只麻雀,遠遠的還沒走進門,便看見店里面有很多人,我放心地向書店奔去。
我跨進大門,嘻,還好沒被老板發現,從大人的腋下鉆過,啊,終于擠到里面來了,順手拿了一本我最愛的《格林童話》。我看著書,仿佛自己已經沉浸到了整個故事當中。當書店的日光燈忽然亮了的時候,我才知道,我已經站在這里兩個多鐘頭了。我咽了一口吐沫,好像把所有的知識都吞了下去。這個時候,我才依依不舍地把書放回書架。
自那以后,我在書的世界里度過了無憂無慮的日子。我似乎和每一本書的主人公都混在了一起,和他們一同悲傷,一同歡樂,讀書已經成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喜愛讀書,,書帶我在浩瀚的知識里遨游,書是我的營養品。我喜愛讀書。李建麗
我和書的故事記敘文12
歌德曾經說過:讀一本好書像是與一個品行高尚的人在交談。我讀小學前就很喜歡讀書,讀書能讓我在“和高尚的人交談”中汲取知識、獲得營養。
在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時,我被海倫·凱勒的情感深深打動,意識到一定要愛惜自己的身體,以更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學習和生活。在《寫給兒童的中國地理》一書中,我瀏覽了巍峨雪山、遼闊草原、茫茫戈壁,深切體會了祖國的大好河山。由此,我要求爸爸休假時帶我從書本走向現實,自駕去了一趟西藏,在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口留下了珍貴記憶。
還記得,我六歲生日時,媽媽送給我一本書——《李清照傳》。在這本書里,我讀到了一些有趣的情節,特別是李清照飲酒時作的《如夢令》,我反復品讀,被詞中作者的意境深深吸引。有一天晚上,我夢到了和李清照一起飲酒。第二天早上我一爬起來,就悄悄打開了爸爸的白酒,喝了一大口,一下子嗆了出來。媽媽聞聲趕來,哭笑不得,說我真是個書呆子。
讀書還讓我成為了生活中的“小高手”。有一次,我在書中看到了自制點心的做法,就想自己嘗試一把。我按照書中的要求,把雞蛋、牛奶、面粉、白砂糖放到一起攪勻,然后在媽媽的幫助下,利用烤箱做好了點心。烤箱計時器一響,我迫不及待拿出一塊點心放到嘴里,哇!這是我吃到的最好吃的點心了!
我和書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讀書已是我學習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今后,我會讀更多的書,在知識的海洋里繼續遨游、快樂成長!
我和書的故事記敘文13
小時候,在家里常常是我一邊搭積木,媽媽一邊給我念故事,許多書,我看都懶得看,總是依賴媽媽給我讀。
上了小學,有一年暑假,我打開書柜想找一支筆時,一本封面精致的書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從書堆中抽出來一看,原來是一本《名人故事》。我翻開第一個故事《惜時如金》瀏覽了一下,故事講的是德國著名詩人、劇作家歌德爭分奪秒地工作,去世前還伏案寫作的事。故事告訴我們: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悄然而逝,時間是一切生命的基礎,時間賜予了生命意義。我一下子就被書中的故事情節和內容吸引住了,于是捧著書坐到書桌前,如饑似渴地看了起來。一個個生動有趣、簡短的小故事,令我愛不釋手。
從那以后,我變得愛看書了,《三國演義》讓我似乎見到了一位位英雄的機智英勇;《西游記》帶我走入奇妙的神話世界;《草房子》領我走入妙趣橫生的小學生活;《苦兒流浪記》使我明白了:命運再苦也不要被打敗。一本又一本的書帶我走進一個又一個神奇的世界,讓我深受啟發,懂得了許多許多的道理,學到了很多很多的知識。我終于發現,書的海洋竟然是如此的廣闊!
書,成為了我最好的朋友。現在,每天做完作業,我都會捧起一本課外書,如癡如醉地看起來,如同遇見好朋友一樣,沉浸在無比快樂之中。
我想,我會和書成為一生的好朋友!
我和書的故事記敘文14
書是人類“長生果”,也是教導我們的老師。在我們的生活中,不能沒有書,不然就無發生活,無法溝通。在我們成長的旅途中,絕大部分時間都會與書相伴。
我和書就有過一段故事:我出于無聊,就東走走西走走,奶奶實在看不下去了,就對我說:“你不要整天走來走去,要嘛就去看看書。”我立馬答道:“我才不看書呢,又不好看,又沒什么用。”奶奶就說:“不會沒用的,而且能讓你變得更加聰明。”我一聽能變聰明,立刻拿了一本書,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發現了好多有趣的故事和知識。我一頁一頁的看了下去,故事是越來越精彩,直到看完了那一本書,才發現看書是件有趣的事,直到現在,我已經看了好多本書了:《恐怖女巫的面具》、《可怕的爆炸鴨》、《大地精小地精》、《神龜“曹操”》《幽靈列車》、《同桌冤家》、《笑貓日記》、《大海盜&外星人的幸運石》……我看的最多的是冒險系列的書,在看時,可以知道在野外要如何生存,我們也可以增長自己的知識,在書上還有很多的名言、警句如:“孝敬長輩的愛親者,不干惡于人;敬親者,不干慢于人。”這是《孝經》里面寫的,是叫人們要孝敬父母的,不能回擊父母。還有關于時間的“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會在很多的地方出現,是叫人們要珍惜時間的,浪費掉的時間用金錢是買不回來的。還有古代詩人寫下的古詩,如《題西林壁》《春曉》《長相思》《泊船瓜洲》《秋思》。在書中,有時會遇一些“危險”那就是不認識的字,這時,你可以去請教別人,這樣你又認識了一個新的字了,就像你點了一頓大餐,又加一道菜,這樣日積月累,肯定有一天會從“家常飯”到“滿漢全席”的。就這樣,我漸漸的喜歡看書了,我發現了看書的好處后,就對書更加如饑似渴了。
這就是我和書的故事,是不是很有趣呢?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呢?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我和書的故事記敘文15
爸爸給我買了許多課外書,有空的時候,我會讀一讀。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草房子》這本書。
《草房子》的作者是曹文軒,我被書中的故事情節所吸引,讓我與主人公——桑桑,同喜同悲。他生病時,我替他著急,他得到老師的表揚時,我也替他開心。我沉浸在文字的海洋當中,被他們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住。
有一次,我看到桑桑偷偷地為兩個大人送信時,我咬住了嘴唇,生怕被別人發現了這個秘密。不好,我太緊張了,結果……把自己的嘴唇咬出血了。頓時,我感到了一陣陣麻痛在我嘴中徘徊,我的眉毛緊皺。我忍著痛,繼續讀著。
媽媽在一旁看見了,趕緊走過來,發現我把嘴唇咬出血了。他一邊幫我用紙擦血,一邊問我:“你是怎么把嘴唇咬出血的?”我對媽媽神秘一笑:“是我在看書時太緊張了,不小心把嘴唇咬破了。”說完,我繼續看那本讓我喜愛的《草房子》。
“你這個小書蟲,”媽媽笑道,“不怕再一次把嘴唇咬出血嗎?”我對媽媽挑了挑眉毛,說:“我把嘴張大,牙齒不就碰不到嘴唇了嗎,我要繼續看書了,嘿嘿。”
我就這樣把《草房子》看完了。在我心中,書都是活的,我們應該和書做好朋友,我們還要一直記住九個字——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