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銘》讀后感 讀后感作文500字_讀后感-639字作文
劉禹錫的“陋室銘》篇幅短小,語言優美,音韻鏗鏘有力,具有很強的藝術魅力。
這是劉禹錫被和州策知縣逼迫后憤然提筆寫下的文章。”玉碎不改其白,竹焚不毀其節"縱然是一間陋室,可仍然因劉禹錫如蕙如芷的品德所需陶,成為一方清幽寧靜的凈土,徹底把“陋”字翻轉過來,達到了"不陋"的完美境界。其實這陋室雖比不上雕梁畫棟的皇宮,比不上巧奪天工的瓊樓玉宇,可它沒有人間的嘈雜。亦沒有紅塵的喧嘩。心在這間陋室自然會得到解脫,性情也能得到修養。作者在陋室里安貧樂道,也不會覺得這間屋舍簡陋。君子的豁達樂觀不同于小人的狹隘思維,正是這種高風亮節使得陋室不"陋"。
還有“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卻不改快樂的顏回,隨遇而安,從不曾有怨言,從不追逐名利,從不改變志趣,這樣的“貧賤不能移"的堅定意志,讓后人油然而生敬仰之情。他們不與世俗的小人同流合污,高遠鴻大,潔身自好,這正是君子的風度,正是君子的德行。
劉禹錫其實也是一位頗有抱負的文學家、政治家,曾寫下”種桃道士何處歸,前度劉郎今又來”這樣的詩句,其堅韌不拔,百折不撓赫然而現。唐順宗時,他同柳宗元一起參加了王叔文的政治革新運動,失敗后遭多次降職,可這仍然改不了他的決心,幾度重來。也正是高潔傲岸的節操,才有《陋室銘》這樣的千古絕唱。
推薦閱讀:讀《紅巖》學江姐 讀后感作文300字讀他人的《自我》有感 讀后感作文900字《小布頭奇遇記》 一年級讀后感作文400字讀《名人傳》后感 讀后感作文300字看見》教會了我“看見” 讀后感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