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散文的作文集錦五篇
實用的散文的作文集錦五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散文的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散文的作文 篇1
上美術課時,大多留下一段時間給學生習作,這時的我,便在課桌間的行人道上來回穿梭,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碰到沒事時,有時也順便找條凳子坐一坐,因為我這段日子身體不適,站久了體力有點支持不住。
九十七班的講臺原來剩有學生坐過的兩條小板凳,不知何時其中有一條成了“三腳貓”,剩下的一條放在講臺的“肚子里”,留給老師偶爾坐一坐。那天我剛在課桌的森林中巡視玩一圈,就感到力不從心,想找條凳子坐下來歇一歇,我老馬識途似的來到老地方,誰知道凳子不翼而飛了。接著我掃視了一下教室的四角,仍不見蹤影。奇怪,難道這凳子長了翅膀不成?沒辦法,坐的希望破滅了,我只好拖著沉重的步子再次去兜圈子。
當我來到第一小組倒數第二個座位前時,我便看到了那個叫劉宗漢的同學課桌邊多出了一張凳子。他把它放在靠窗的墻跟下,緊挨著墻壁。凳子上放滿了一大疊書籍本子,頂上面還放有文具盒、水彩筆、彈弓之類的東西,還有一截小木棒。今天看來我覺得這些東西特別刺眼,想說什么卻又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他的課桌的確太陳舊了,有點弱不禁風的樣子,我將目光在這小家伙臉上劃了一圈。他似乎明白了什么,略微低了低頭,裝著滿不在乎的樣子,不斷用他的鐵皮小刀在課桌的橫木上刻畫著溝槽。
對這個劉宗漢,我并不陌生,每當上美術課的時候,他總是第一個舉手,說要上廁所去方便,一次二次還沒有引起我的注意,次數多了,我才知道他是故意逃課,后來每當他提出請求時,我就來個駁回上訴,維持原判。這時他揉著肚子“哎呦哎呦”連聲高叫,死皮賴臉,軟磨硬泡,最后“投降”的往往是我。現在這家伙還露出了自私的一面,將公家的東西據為己有,居然還心安理得。他從我的目光中明明知道我是來找凳子的,卻裝著視而不見的樣子,真是豈有此理!心里到底還有沒有我這個老師?他那雙小眼睛偷偷地溜了我一下,見我有點板著臉孔,但仍“臨危不懼”,我行我素,一臉不屑一顧的神態,繼續干著他的“事業”。
星期三,又輪到我上美術課了,我在黑板上畫著公雞,突然“砰”的一聲,緊接著便是嘩啦啦書本撒地的聲音。教室里一片哄笑,我車轉身子,只見學生的目光齊刷刷地射向第一組的后面,又是那個劉宗漢!我氣不打一處來,飛快地走過去,準備狠狠地克扣他一頓,以報上次“不恭之仇”。可他正埋著腦袋,手忙腳亂地在撿拾著書本,全沒理會我的感情。我瞥了一眼他的課桌,確實是老掉牙不中用了,它承受不起那些書籍的重負,便搖搖已墜了,而不是故意為之,我將怒氣暫時壓住下來。
課桌的底板松動了,被滿盒子書本壓垮了脊梁,只見劉宗漢把那條據為己有的凳子移到課桌的底部,再用一根小木棒,豎著放上去,想將課桌的地板撐起來,由于木棒太短,一時無法實現自己的想法。他四處張望著,目光里流露出一絲求助的信號,看到這一幕,我的心立刻軟了下來,怒氣也土崩瓦解了,而且動了惻隱之心,我見門外有一堆磚頭,那時學校搞建筑剩下的,我跑到那兒拿來一塊,替他豎放在板凳上,只差那么一點點,墊上一本不常用的破書,不高不矮,天衣無縫,剛剛頂住盒子的底部。算是解了這燃眉之急,了卻了他的一樁心愿。末了我還叮囑他說:“小心點,別碰到了,砸了腳。”這時的他望著我傻笑了一會,喉部在滾動著,嘴巴癟了癟,但終究沒有說出聲來。忙著將書本整理課桌內。下課后我找到班主任,請求幫助他把課桌修好。
今天的美術課正在進行,二十分鐘后我將圖畫畫好了,信步朝教室的后面走去。“老師,給你凳子!”一個清脆的聲音闖進我的耳朵,只見劉宗漢恭恭敬敬地用雙手捧著那張凳子向我遞過來。我點點頭,沖他笑了笑,便有點理所當然地將凳子接過來,搬到講臺前一屁股坐下來。大約過了十來分鐘,我不經意地朝劉宗漢那兒掃視了一遍,只見那個座位邊空空如也。怎么,難道他又溜到廁所里去了?真是糊不上墻的稀牛屎,即使要去方便,也要向老師打個招呼,豈能這樣溜之跑之,不是把老師當做擺設么。
我心里嘀咕著站起來,快步朝后面走去,準備到他同桌那兒去問個子丑寅卯,誰知我走近一看,真是大眼瞪小眼,劉宗漢正坐在桌子下,背靠著墻根看到我走過來,早已把書合上了,望著我一臉怒氣,他依然是一臉傻笑。我說:“你怎么能這樣呢?”“老師,我沒……沒凳子。”“你不是有兩條凳子嗎?還有一條呢?”“昨天,寧靜同學的凳子壞了,我給了他一條。今天,我見您的腿有點兒打顫,便……”我的腦袋“轟”的一聲,似乎全懵了,后面他說的話也沒聽清了。
我那點偏見,那點固執,此刻都煙消云散,化作了一種愛憐,多好的一個學生啊,是那么善解人意,我以前為什么總是以為他很頑劣呢。于是我請他站起來,才發現他的屁股下竟墊著那天我給他所拾的那塊磚頭,我連忙彎下腰將這塊磚頭重新拾起來,看了又看,此刻在我的眼中,它竟然不是一塊普通的磚頭了,而是一顆心啊,既滲透了一種愛意,又滲透了一種敬意。
我很快地返回到講臺前,將那條小板凳拿在手中,慢慢地撫摸了一遍,感到它特別的厚重,又特別的溫暖,這是我從教以來的最珍貴的禮物,讓我真正明白了什么是愛,什么是回報。最后我將這條小板凳端端正正地放在劉宗漢同學的座位邊,讓它去奉獻自己,墊高別人。
散文的作文 篇2
我作文很好。語文老師不止一次給我的作文批過“29”的分數(六年級滿分是30),還經常在課堂上朗讀。
聽老師讀自己的作文,我的心情像一顆怪味豆。最初覺得甜,哪個學生不愿意受到老師夸獎?慢慢地,咸味和澀味涌上心頭。下課后,同學們神情怪怪的。跳皮筋時,兩邊都不要我。要知道平日里,因為我個子高,跳得好,大伙都搶著跟我一邊。我和誰說話,人家都會裝作沒聽見,扭身走開,故意跟別人大聲說笑。他們一塊兒邊說邊看著我。
我開始懂得什么叫孤獨,什么叫被嫉妒。
這樣的日子一般持續兩三天就會過去。大家畢竟小,容易健忘。我又是大隊長,人緣挺好,她們有事都愛找我。
作文每兩周講評一次,我便經受一次精神的煉獄。
我開始隨意寫作文,平平淡淡。“你的作文退步了,是不是驕傲了?”老師問我。我沉默。不是不愿意告訴老師原因,我不知道怎么說。假如我說了,老師會在班上把同學們數落一頓,我的處境就更糟。
老師苦口婆心開導,我又開始認認真真寫作文。老師滿意了,同學們敵視的惡性循環又開始,就沒有一個萬全之策嗎?
我發現同學們并不是討厭我的作文。老師念作文時,大伙聽得津津有味,還不時發出會意的笑聲。同學們只是不喜歡老師反反復復提我一個人的名字。
我小心翼翼問老師:“我最近的作文有進步嗎?”老師說:“你近來寫得不錯。今天下午我還要讀你的作文。”“我有一個小小的請求……”我戰戰兢兢地說。老師注視著我。“您念我的作文時,是不是可以不念我的名字。”我鼓足勇氣說完蘊藏在心中許久的話。“為什么?我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要求。你總不能讓同學們覺得那是無名氏寫的吧?”
我鎮靜下來,一板一眼地說:“我覺得您讀作文,主要是看文章寫得好不好。至于是誰寫的,并不重要。不說名字,您讓大伙討論的時候,沒人拘著面子,反倒更好說意見。”“你說的有點道理。好吧,讓我們下午試一試。”老師答應了。
那天下午的情形如我所料。同學們充滿好奇,發言比平日熱烈得多。下課后,我和大伙快活地跳皮筋。“嗨,慕容千雪,今天念的范文是你寫的吧?”有人問我。“不能老是她寫得好,我看今天一準是別人寫的。”有人這樣說。我一概只笑不答,問得急了,就說:“我看像是你寫的。”
現在,我的`作文越寫越好,和同學們也能友好相處了……
散文的作文 篇3
小時候,我根本分不清南京市、江蘇省、中國這些概念,更加不明白什么是祖國,我和我的祖國。上學后,祖國對于我也只是一個詞語,我和祖國的關系存在于語文書和默詞本上。
慢慢地,書籍讓我了解了祖國,讓我和祖國心連心,這其中給我影響最深的是冰心。我喜愛冰心的文章,她文中的愛國情懷深深感染著我,潛移默化中加深了我對祖國的感情。她的筆名叫“冰心”,我查了資料才知道,這是一句詩“一片冰心在玉壺”,表示心地純潔。冰心的文章表達了愛自然、愛祖國的純真的赤子之心。“我和祖國”是什么關系?從冰心的散文中可以受到啟示。 1923年,冰心留學美國,開始陸續發表總名為《寄小讀者》的通訊散文,內容大都是報道自己赴美途中,和身居異鄉時的一些生活感受,表達她出國期間對祖國的關注和深切懷念。
1940年移居重慶,熱心從事文化救亡活動,寫了《再寄小讀者》,冰心深情地寫到:“這三十多年之中,我們親愛的祖國,經過了多大的變遷!這變遷是翻天覆地的,從地獄翻上了天堂,而且一步一步地更要光明燦爛。”冰心的心一直和祖國緊相連,她曾在《世紀印象》一文中寫到:“九十年來……我的一顆愛祖國,愛人民的心,永遠是堅如金石的”。冰心用文章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正如《我和我的祖國》這首歌中唱的:“我的祖國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浪的依托,每當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旋渦,我分擔著海的憂愁分享著海的歡樂。”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散文的作文 篇4
寫散文的人,他們本身就是一部散文,他們習慣在生活的零零總總里尋找素材,在每天的心情里訴寫得失,總是留有太多的感慨與嘆息,斟酌生活。寫散文的人是感性的,他們善良的對待周邊的人和事,處處留心著生活的美,因為喜歡文字的他們更相信處處留心皆學問。
喜歡散文,從懂得欣賞文字開始,寫散文,從初中的話題作文開始,品味散文卻是從孤單的獨立思維開始。喜歡散文的人,他純靜如清泉,心靈細膩如紗,想把每個簡單平凡的生活細節變成綿綿詩意。或肝膽柔情,或思緒萬千,或悲天憫人,或纏綿悱惻。用婉約溫雅的方式進入靈魂深處,找尋許久沒有的觸動。我相信,寫散文的人,他們都擁有著像雨水般清洗過的良心,淳樸純醇,不落俗套,清新自然,能夠敏感的洞悉生活給我們的任何靈感,也能悉心的感悟生命富于我們的美好與缺憾。所以,喜歡寫散文的人心中都有一片凈土,有唯美的思想,有豐富細膩的情感。
好的散文,每一字,每一句,都帶讀者徜徉其中,情感隨著方塊字在熒屏上悠情憂傷,歡樂惆悵,沒有任何的直白表述,沒有作者的潛心暗示,更沒有故事的敘意安排,都是發自內心的真情實感,留讀者更多思緒,激發每個人心靈上的共鳴,在隱秘的空間勾勒一幅簡短的意境,卻同樣像小說一樣意味深長,甚至有時候比小說更有穿透力,顯示留白的美。
寫散文的人,有著詩一樣的情懷,也有著小說一樣的素樸,像二月的山桃花,可以開在任意一座大山上或者農家小院里;像三月的楊柳,范活著生命的希冀悠然在小河邊詩情畫意;像四月的丁香,一簇簇在路的兩邊迎接著行色路人,以她的清新雅致迎得路人回眸,流連忘返;五月的洋槐花,既然不顯高貴就純潔的綻放,營造甜美的氣氛抒寫自己的五味人生。散文,也像一切美的事物,給我們的心靈留下美的感受,像蜻蜓點水那般匆忙,卻回味無窮。像深窖老酒那般神秘,卻歷久彌香。像陽春白雪那般圣潔,卻愛意濃濃...我們習慣了以散文的形式抒寫生活,用散文的格調見證生命的形形色色,在不同的情景下,不同的故事里,用多樣的形式使得表達更完整,別出新意,也更貼切作者內心深處的真實感受,引得讀者思想上的共鳴。越來越懂得生活之后,就越來越喜歡散文,覺得隨處可以抒寫每一種感受和情緒,不用編故事展示真實的自己,真實的情感,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流露出的真情實意。
我不是一個散文寫的很好的人,但一直喜歡散文,喜歡讀別人的精美散文,嘗試著用拙劣的文筆,笨拙的詞匯描寫那些每天范活的思想。讓自己成為許多寫散文的人中的一個,讓酸甜苦辣呈現在白色紙張上,讓每一種風景定格在文字里,用不老去。
散文的作文 篇5
時光翩然,鋪展一地清清淺淺的秋涼,踏過一路荒蕪,拾取一片落葉,窺幾回春秋,采擷一縷微風,探幾許凄涼。——題記
我低頭匆忙行走在塵世間,本想在夏日為盛開的夢想采摘一朵清荷花,抬頭卻已是一片金秋豐收之季,原來立秋已經好幾日了。夏荷不等我采摘就以隨著季節凋謝,一陣秋風拂過,空氣中氤氳著碩果豐收的喜悅與甜蜜,可我依舊兩手空空。濛濛的秋雨泛起我晶瑩的眸子,為那些錯過的花期,辜負的夢想。而我只能怨怪著流年的無情,獨留心中的失落和悔恨,面對傷感的秋天,依舊在惆悵中忙碌的行走。
漫長的秋夜涼如水,寂寥的孤燈閃爍著微弱的光芒與之為伴。漫長的人生如流水,這個秋天陪伴我的只有錯過與辜負。
秋風蕭瑟,吹落了一地凄涼,涼了我荒蕪的生命。紛飛飄零的枯葉蝶渲染了離別的憂傷,埋葬了我來時路,站在芳草萋萋的人生路口,面對滿目瘡痍,我徘徊不前,只因豐收喜悅的秋天里我依舊滿心凄涼,一無所有,現實和夢想變得模糊不清。
“自古逢秋悲寂寥。”古人說秋天是一個悲寂寥的季節,而我卻認為秋天還是一個慈悲的季節,因為秋天接受凋零,尊重死亡。
春天開始不一定是美好的,秋天結束也未必是傷感的,因為故事有美好的開始就必會有悲傷的結束,人生有欣喜的相聚就必會有悲痛的離別。一切繁華終將歸于平淡,沒有任何事物可以抵擋歲月的摧殘,世間才會有那么多曲終人散的無奈,人走茶涼的傷感。
慈悲的秋天驗證了世間萬物的收獲,贊揚了萬物的滿載而歸,同時也包容了我的一無所有。颯颯秋風將枯萎的樹葉送還給了大地,只為期待生命再一次的勃然生機。而我錯過的和辜負的那些日子一定不會重返,可來年卷土重來,我一定不會擁有的只有錯過和辜負!
秋天踩著荒蕪,心懷蒼涼,是對世間萬物一場功德圓滿的救贖,只為了精心策劃一場來年開春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