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情感作文匯編六篇
學生情感作文匯編六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生情感作文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生情感作文 篇1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重點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情感素質,這是當前小學教學的重要目標。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是培養學生情感素質的有效途徑,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作文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通過作文教學來培養學生的情感素質,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抒發內心的真實情感,從小就培養學生具有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關鍵詞:小學;作文教學;情感素養
小學生詞匯量有限,寫作的時候文章空洞、蒼白,學生所寫出的文章只是在敘事,而沒有情感的文章就失去了靈魂,這嚴重影響了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發展。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響應新課程改革的號召,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采取有效的策略培養學生的情感素質,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生活。
一、利用真實情感對學生進行啟發
教師是學生的榜樣,教師的思想情感能夠對學生產生很深的影響,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就應該充分地發揮自身的魅力,用最真實的情感對學生進行感染、熏陶。在進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也是如此,教師要充分地調動自身的情感,用真情去感化啟發學生,開啟學生情感世界的大門。
例如,在學校舉辦拔河比賽之后,可以讓學生寫下比賽的經過和自己的感受,而在布置寫作任務之前,教師對學生進行了動員:“同學們,我們班在拔河比賽上獲得了第一名,這是每個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我相信大家心情一定很激動,老師也是一樣,老師為你們感到驕傲,讓我們一起鼓掌,為你們所獲得的成績慶賀。下面讓我們拿起筆記錄下這榮譽的時刻吧!”通過教師的啟發,學生的情感因素充分地調動起來,所寫的文章更加真實、情感也更加豐富。
二、創設情境對情感素質進行深化
情感需要特定的情境才能產生,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創設情境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陶冶學生的情感,增強學生的內心體驗。例如,在進行小學三年級《我愛秋天》這一內容的寫作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創設情境,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秋天相關的圖片、視頻,讓學生看到秋天的紅楓葉以及農民伯伯豐收時的喜悅,等等。通過直觀地展現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學生對于秋天的喜愛之情,在多媒體情境中學生獲得了生活中鮮活的素材,所寫的文章就能更加充實,情感也十分真摯,同時,又富有生活情趣。
總之,情感素質對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的時候一定要實施情感教育,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情感素質,充分重視學生自身的情感特點,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抒發內心最真實的情感和感受,這樣教師才能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幫助學生解決情感上的煩惱,讓學生不僅學會知識,而且還能有健康的心態、樂觀的情緒、積極向上的態度,為學生日后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生情感作文 篇2
漫漫人生路,幾多歡喜幾多愁。這一路上,我們經歷過許多風雨,陪伴著我們的是含辛茹苦的父母,是給我們灌輸知識的恩師,是和我們同甘共苦的死黨。我們要感謝他們并報以感恩之心。
當我們遠離家鄉,心靈的牽掛是父母。母親給予了我們生命,在醫院手術室里,那個面色發白,緊抓被單,汗水沁透了枕頭和衣襟。終于在幾個小時的痛苦折磨下誕生了一個呱呱墜地的女嬰,那便是我。母親看著混著鮮血的哇哇大哭的小生命,松了一口氣。有人說“為什么我的父母那么貧窮?”“為什么我的父母不能給我買新衣服?”“為什么我家是這樣的破落屋?”但其實,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已經給予了我們生命,給予了我們可以看見這五彩繽紛得世界的雙眼,給予了我們一只可以聞見花香的`鼻子,給予了我們一張能說會道的嘴,還有一雙聆聽世界萬物的雙耳。當然,最主要的是父母給予了我們兩雙好手好腳,讓我們可以自力更生。難道父母饋贈我們的禮物還不夠多嗎?父母含辛茹苦地將我們養大,等到我們長大了,父母又要流著眼淚目送我們遠走。我們沒有理由不孝敬他們,不感恩他們。我們應該在他們疲憊時為他們分擔勞累,應該在他們生病時為他們傳遞歡笑,遞水送藥,應該在他們孤獨寂寞時陪伴他們和他們聊天。不要認為父母的嘮叨很煩他們只是關心我們,愛我們。等父母老了,我們再想聽他們的嘮叨怕是難了。所以當我們長大成人,需要到外面的世界闖天地時,請把心靈的牽掛留給父母,讓那張布滿皺紋的臉不再蒙上淚光。
當我們走出校園,心靈的牽掛便是恩師。老師是澆灌知識的園丁。在區區三尺講臺上,他們成就了我們卻累苦了自己。每天都可以看見老師們忙碌的身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是對老師最好的贊頌。老師們認識了一屆又一屆的同學,記得我們初一剛進入校門,對一切都是陌生的。還記得在第一次點名時被叫錯名字的尷尬嗎?可是后來我們與老師從認識到熟識,經歷了大考小考,寒冬酷暑。我們逐漸明白自己與老師之間深厚的感情。畢業之時的不舍。所以當我們要走出校園,為自己的人生再添光彩時,請把心靈的牽掛留給老師。讓那紅彤彤的試卷成為老師臉上欣慰的笑顏。
當我們出門在外,心靈的牽掛就是死黨。死黨在我們傷心難過時默默陪伴在我們身邊,和我們共同度過那段痛苦的日子。死黨在我們開心歡笑時陪我們一起享受愉悅。“在家里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在我們遇到困難時,死黨是我們最佳的傾訴對象。所以在我們要步入大千世界時,把心靈的牽掛留給死黨,與他們共度風雨。
這一生,我們要感恩的人實在太多。我們要對那些幫助過,鼓勵過,體諒過我們的父母老師朋友報以感恩之心。
讓心靈牽掛于你所要感恩的人。這便是我們人生路上的基石,促使我們攀登上人生的頂峰。
學生情感作文 篇3
【摘 要】分析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情感的原因,提出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情感的三條途徑。
【關鍵詞】作文教學 情感 運用
情感培養在作文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師能調整好學生的情感狀態,往往能大大改善作文教學效果。情感是教育的靈魂,情感態度是影響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因素。作文教學的藝術更多的不在于知識的傳授,而在于激發學生的內在情感,使學生在情感的驅使下自然地寫作。以“情”馭文,以“情”蓄勢,以“情”雕文,最終達到文情并茂。
一、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情感的原因
(一)感情是寫作的源頭活水
現在很多學生怕寫作文,原因是目前我們的作文教學是封閉式的,作文內容與生活脫節,重課內輕課外,加上許多教師不讓學生的情感自由馳騁,逼他們寫千篇一律的應試作文。教師逼作,學生憋寫,學生主觀上沒有作文的積極情感,作文就會成為折磨人的苦差役,學生則會消極應付,生編硬造。這樣是不可能寫出好文章的。文以傳情,文以載道。文章是一個人對社會、對生活、對自然的情感體驗或者理性認知。要寫好文章,情感是基礎。蘇轍說過: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致。此“氣”,就是醞釀在心的情感和理趣。清朝王夫之也說:落筆之先,意匠之始,有不可知者存焉。就是說,文章沒有技巧,而要靠個人內心的意趣。世上真能寫文章的人,都是有了長期的情感積蓄,促使其非說非寫不可,一旦為某種契機觸發了情感,就產生了強烈的寫作欲望,并滿懷情感地進行寫作,不能自止。長期以來,在作文教學中,作文材料的貧乏單一,臉譜化、公式化、情感的蒼白和空白化,一直是困擾作文教學的一個歷史沉疴。語文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應該把引導學生思想積淀、情感體驗作為作文教學的重點,培養學生如何把自己真實的情感和感悟表達出來,鼓勵學生說出自己想說的、要說的、非說不可的、真正屬于自己的個性化語言,將假話、空話、套話拒之門外。引導學生如何去感悟人情、人性、感悟做人、生活的點點滴滴,培養學生的同情心、善良、孝心、正義感,正確的美丑、善惡、是非觀。
筆者有一次給學生布置主題為“我的好朋友”的作文,一開始,筆者從確定中心、選擇材料、使用語言等方面做了詳細的指導,但到落筆時,學生仍然覺得沒什么可寫的,交作文者寥寥;后來,筆者順應學生的心理,要求把好朋友在學校中的表現向他們的家長匯報。學生都覺得這樣的作文有意思,激發了向家長匯報的激情。這樣一來,學生都覺得有許多要說的話,產生“情動而辭發”的效果,寫出來的文章言之有物,情真意切。
(二)感情對寫作活動起到催化作用
有情才有文,情動而辭發。著名作家巴金說他自己“不是為了當作家才寫小說,是過去的生活逼著我拿起筆來”,情感是寫作的原動力。所謂“凡物不得其平則鳴”,“情動于中而形于言”。在寫作活動中,情感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優秀的作品莫不是“郁于中而泄于外”,“為情而造文”,為情感促動而寫成。作文,應該是真情實感的流露,我手寫我心,將自己的所看、所感、所說、所做、所想表達出來。情感是作文的催化劑,它影響著人的認知,激發推動著人的認識活動向縱深發展,豐富了人的認識內容。帶著情感去認識事物,就能使被認識的事物化抽象為具體,化平淡為神奇,化無情為有情,化無生命為有生命。如果沒有思想和情感做基礎,在描述事物時缺乏人的情感,對所寫的景物沒有“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深刻情感體驗,作文就會平淡、枯燥、無味,那作文教學只能是空中樓閣、無緣之木。()而只有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讓學生能夠觀察、活躍思維及大膽想象,進行發散性的思考,學生作文,才有成功感和創造欲,精神就振奮,就心靈手巧,面對作文題目,就能自覺地集中注意,精心思考,敞開心扉,尋找材料,挖掘儲備,選擇那些恨得要死或愛得要命的人、事、景、物來寫,有時甚至可以達到酣暢淋漓、飛流直下的境地。一位教師曾布置學生寫以“幸福”為主題的文章,有個男生非常喜歡足球,就選擇了我國足球隊在出線的一剎那來寫,那時刻他感到無比幸福。全文一氣呵成,感情充沛真摯,言之達意,條理清晰,不失為一篇好文章。由此可見,學生寫作情緒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作文水平的提高。
二、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情感的途徑
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認真研究學生的作文心理,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是十分必要的。教師不能無視學生的情感生活,因為那是學習中主動性和創造力的源泉。那么怎樣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情感呢?途徑有三:
(一)立足生活,引進活水
生活之水永遠是鮮活的,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的思想、觀點、情感及一切材料都來自現實生活。著名教育家杜威說過“生活既體驗”,這是學生帶著他自己的思想、心靈和生命經驗對自我、對生活、對自然、對世界的叩問和發現,而不是在教師指導、規定或暗示下的所謂“觀察生活”。《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沒有這種真切體驗,作為一切作文精神底色的真情實感就無從談起。作文是學生生活經驗、知識基礎、思想感情、閱讀水平、智力技能的綜合反映。學生的思想經歷、人生經歷、生活空間都非常有限,如果不從多個層面去開拓學生的視野空間,就硬逼著他們去寫許多話題,這也許會扭曲學生的心靈,不符合實際,甚至會出現假話、空話、套話、大話等現象,學生作文水平不會真正提高。他們參加實際活動,就有東西可寫,寫出的文章就有特色。指導學生用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材料去作文,抓住最感興趣的某項活動場面及人物在活動中的動作、語言、神態、心理等,留心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這樣,學生在有了切身體會的基礎上,頭腦中儲備的表象豐富了,寫作時才能得心應手。開拓學生的視野,方式和途徑有很多,比如報紙、雜志、政治、自然、社會、影視、新聞節目、小小說、讀者、故事會等,也可以是引導學生的視野去觸及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真誠與虛偽的人性體驗,心與心的碰撞,做人的道理;也可以是帶領學生走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花草蟲魚,走進集貿市場,看商販巧舌如簧地推銷產品,看不同人的菜籃子;欣賞歌曲,感悟意境;留心身邊的熱點、大事等。總之,即是要把學生的視野伸向不同的時空、不同的層面,為他們提供豐富多彩的廣闊的認識天地,讓他們真切地感受生活,感悟生活中的美,領悟美的情趣,觸發作文情感,寫作才有話可說,情趣才能有所依附,立意才能深遠,才能敞開心扉,表現出不可遏止的創作欲。
(二)激發興趣,以情激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指導學生作文的關鍵就是要激發興趣,觸發情感,“以境生情,以情激情”。興趣是一種內在力量,它促使學生萌發強烈的求知欲,從內心產生一種自我追求,向著認定的目標前進。如果學生能從厭惡作文轉變為喜歡作文,那作文教學任務就完成一大半了。教師一旦激發和培養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就會產生一種躍躍欲試的心情,就會自覺地寫,刻苦地練,寫作時才會文思敏捷,一氣呵成,從而促進寫作能力的發展。教師可以采用以情生情的方法,創設情感氛圍,激發興趣,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產生“我要寫”的欲望。一位教師在布置作文《我的父親》之前,先讓學生展開討論,自由說說自己的父親。學生身處其中漸漸進入由討論造成的氣氛中,對父親的記憶和情感也積聚到心頭,成為不可不說的話語,情緒高漲,情動而辭發,產生“我要寫”的欲望。另外,在討論中,學生會接收到更多的信息,一方面激發了寫作的靈感,另一方面使得情感的積累更多更深刻。正如蘇聯教育家贊科夫所說:“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生出作文豐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和詞語”。
(三)創設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努力達到“親其師而信其道”的效果
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作文課上,教師滔滔不絕地講,下面學生懨懨欲睡,等到動筆時,學生還是不懂怎樣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臉惘然,無從下筆。這樣的作文指導是徒勞的,沒有感情的作文指導是蒼白無力的。當教師傳遞出的是冷漠鄙視的情感時,學生會拒絕接受他傳遞的知識;當教師表現出關愛、信任的態度時,學生會欣然接受并努力記住教師所傳授的知識。情感的融洽為作文提供輕松愉快的環境,讓教師樂教、學生樂學。師生情感融洽相互信任,學生就愿意將自己的真實想法通過作文向教師表露,教師也應真誠地給予回應。教師指導作文必須做到耐心、熱情、細致、周到,讓學生產生親切感,在評改過程中,教師應抓住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對立意新、選材精、結構完整、構思巧妙、情感真實等加以肯定,從而達到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的效果。青少年學生自尊心很強,喜歡自己的作文得到老師的首肯,鼓勵適當,能使他們增強信心,提高積極性。因此,教師在批改作文時,要注意發現每個學生習作中的點滴優點,特別是對那些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抓住他們的“閃光點”,給予鼓勵,這將會大大增強學生作文的興趣與進取心。對學生作文中的不足之處,教師不應回避,而應實事求是地指出,但要注意方式方法,做到言語中肯,態度和藹。既要讓學生認識到習作中的不足,又要保護好他們寫作的積極性,避免挫傷學生的自信心。
總而言之,作文教學閃耀著情感的光彩,教師的情感是聯結作者和學生感情的紐帶和橋梁,只有具有豐富情感的教師,自己胸中燃起一團火,才能點燃全班學生那一片火,才能產生一種感染力、輻射力,拓寬學生的情感體驗渠道,挖掘深藏于心的寫作資源,才會催生文情并茂的佳作,作文教學也因情感的滲透和誘發而獲得不朽的生命。
【參考文獻】
[1]白金聲。怎樣當老師 怎樣教語文——語文教學長短論[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xx
[2]孫春城。給語文教師的101條建議[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
學生情感作文 篇4
師生情
人間處處都需要感恩。
感恩慈祥溫柔的媽媽,把我帶到這個世界,養育我長大成人;感恩身材魁梧的爸爸,雙手撐起我們的家;感恩和藹可親的奶奶,和顏悅色地說:“孩子,一定要好好學習,考上清華!”;感恩幽默有趣的爺爺,講一些我從未聽過的笑話,逗得我笑哈哈。 感恩春天里的一縷暖風,感恩夏天里的一杯飲料,感恩秋天里的一片落葉,感恩冬天里的一片雪花。感恩饑餓時的一塊餅干,感恩口渴時的一杯涼茶……
感恩,來見證安徒生的童話。而我現在要感謝的人是我的語文老師。
記得那天早上,我開開心心地出了門,到早餐店時,我左掏掏,右掏掏,掏出5元錢,去買了一個燒餅,開心的嚼著。忽然手一滑,燒餅掉地上去了,慘不忍睹。我又垂頭喪氣的來到了牛奶店,買了一杯牛奶,用吸管“啪”的鉆了一下,嘿,鉆不開?我又鉆了一次,鉆出兩個洞來了,一邊在流牛奶,一邊在喝牛奶,“高科技”呀。牛奶流的更厲害了,我只好扔掉牛奶,心痛呀,這畫面不堪設想,我拉長了臉進學校了。
到班后,老師看見我這垂頭喪氣的樣子,問我“怎么了?”同桌幫我說:“她早上沒吃飯!”老師把我拉出去,給了我一些錢,讓我去買些早餐吃。當時,我心底滿滿的都是感激。千萬個謝謝在我心中蕩漾。我很想大聲地對老師說:“老師,謝謝您!”可心里閃過一絲猶豫。在我心里天使和惡魔又出來了,天使嘟著個嘴說:“快呀,說謝謝,老師對你多好啊!”惡魔叉著手瞪著眼說:“這世界沒有愛,沒必要感恩,拿著錢,買零食吃去!”天使和惡魔又開始吵架了,我讓她們回了“家”,它們只好飛入了我的內心。我小聲地說了聲:“謝謝!”然后跑走了。回來之后,老師發現我沒買水,便關心地說:“我的辦公室有杯子,去倒杯水喝吧!”我的心里暖暖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過幾天后,我把錢帶來了,準備還給老師,老師卻說:“不用還了,你用這些錢去買些學習用品,好好學習就是對老師最大的回報。”我頓住了,隨后對老師感激地點點頭。我的眼睛澀澀的,想哭,但心里暖烘烘的。
生活需要一顆感恩的心來創造,一顆感恩的心需要生活來滋養。感謝老師,讓我體味到師生情的美好。愿感恩之心在你我心中綻放!
學生情感作文 篇5
今天我和媽媽發生了誤會,媽媽說:“你去抄《小豬唏哩呼嚕》的好詞吧。”我說:“行,”可是,一會兒媽媽說:“你在干什么?”我說:“我在抄《小豬唏哩呼嚕》的好詞呀。”
媽媽說:“我以為你在抄歌詞呢,媽媽誤會你了,是媽媽錯了,媽媽向你道歉。”
學生情感作文 篇6
老師,教會你所有的知識;父母,教會你做人的道理,同學,成為你競爭的對手;而朋友卻是鼓勵你進步,影響你生活的人。
我這個暑假回到了奶奶家,身邊認識的人非常少。但是有兩個朋友我從小就認識,他們對我非常好。他們住在農村,常常幫父母干活。而我養尊處優,什么都不會,也什么都不懂。我常挑食,他們眼里看不下去,常告訴我這些東西是怎樣辛苦才種出來的,可是我并不在意他們說的,依然我行我素。
直到有一天,那天正好是個大晴天,他們叫我換了衣服和他們去種白菜。我心想:去就去,你們能干的我也能行。于是和他們去了。我們2點出發。到了以后他們教我怎么弄。我照他們的樣子學了一會。覺得很簡單,就把土踩嚴實了。前邊人撒種子,后邊人有一個蓋土然后我們踩。心想:嗨,竟然這么簡單,還不如我玩游戲有難度呢。后來我可不敢這么想了。我們此_文_來_源_于_貴.州/學,習網 httP://Www.gzU521.Com ] 只踩了一小塊地,竟然從2點干到了6點。一直沒停。我干完后累的半死。他們對我說:“知道你吃的飯是多不容易才種出來的吧,要好好學習吧”聽完這話我才明白,詩人為什么寫“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苦。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了。
種小白菜那天我又去了,我們只負責采和裝車。可是這么簡單的內容又是同樣的不容易,我干了兩天才干完。因為系繩很勒手,我的手紅了一圈。第三天我們凌晨三點就出發買菜了。滿滿一車小白菜,我們幾天的心血竟然才掙了200多元。這回我更深刻的體會到了農民伯伯的不容易。
可能這些經歷有些人一輩子也不可能有,不能真正體驗到。可是朋友給了我這樣的經驗和機會,用另一種方法,教會了我知識,教育了我。請珍惜給你鼓勵,給你幫助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