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獨木橋的句子
【第1句】: 有哪些描寫獨木橋的好詞好句好段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p>
(毛澤東) 造舟為梁,不顯其光。(《詩經。
大雅。大明》) “溪上還珠太守家,小橋斜跨碧流沙?!?/p>
(華鎮) 橋西暮雨黑,籬外春江碧。 橋通小市家林近,山帶平湖野寺連。
輪勢隨天度,橋形跨海通。 水底遠山云似雪,橋邊平岸草如煙。
橋的諺語: 橋頭上跑馬------走投無路 橋是橋,路是路------一清二楚 橋孔里插扁擔-------擔當不起 “盤旋上下,通連左右,交叉東西南北;橫貫長江,縱接黃河,矚目紅旗宜賓?!保ㄩ_津長江道立交橋) “中化堪稱首,鐵索斜拉,坦途凌波,淞南沙北橫大道;世界亦數二,眾智輝燦,科技結晶,浦東滬西并東流。
”(上海南浦大橋) 詠橋的古詩句 《詩經。大雅。
大明》 造舟為梁,不顯其光。 詩中寫武王之母太姒來歸之情,文王親自迎親于渭水,渭水無車,于是立即“造舟為梁”,以通親好,顯示了文王對太姒女的真摯感情和遇事果斷的魄力,因而極大地顯示了文王的光輝。
這可以說是我國詩歌中最早出現詠橋的名句。 宋之問(?-713?)為初唐著名詩人,中宗時(684)為越州長史, 飽覽越中風光。
宋之問的《游云門寺》寫到了云門石橋的情景:“維舟探靜域,作禮事尊經。龕依大禹穴,樓依少微星。
虹橋轉翠屏”。 元?。?79-813)字微之,曾為浙東觀察使兼越州刺史。
《寄樂天》:“天下風光數會稽,靈汜橋前百里鏡,安得故人生羽翼,飛來相伴醉如泥?!膘`汜橋在五云門外,今廢。
此詩寫越州風光的優美,熱情邀請白居易來越州銷魂。 李紳(772-856),唐大詩人,大和七年(833)為浙東觀察使兼越州刺史。
《靈汜橋》是一首完整的詠橋詩,詩曰:“靈汜橋邊多感傷,分明湖派繞回塘。岸花前后聞幽鳥,湖月高低怨綠楊。
能促歲陰惟白發,巧乘風馬是春光。何須化鶴歸華表,卻數凋零憶越鄉。”
華鎮(約1093年前后在世),北宋著名詩人,又名華安仁,會稽人?!哆€珠橋》:“溪上還珠太守家,小橋斜跨碧流沙。
清風不共門墻改,長與寒泉起浪花。” 陸游(1125-1210),山陰人。
古代愛國詩人,他一生所存9300 多首詩至少寫到30多座橋,有百余首橋詩。陸游與云門寺結下深厚的感情,這里曾經是陸游早年讀書之處,史稱“ 云門草堂”。
《五云橋》:“若耶北與鏡湖通,縹緲飛橋跨半空。 陵谷雙遷誰復識?我來徙倚暮煙中。”
第二句是描繪石橋的千古佳句?!肚锼肌罚骸吧讲较獦蛴衷缜铮h然無處不堪游,僧廊偶為題詩入,魚市常因施藥留”。
陸游在《劍南詩稿》中有十幾首寫紹興的柳橋,如:《戲作絕句, 以唐人句終之》“雨細穿梅塢,風和上柳橋。 山居無歷日,今日是何朝?”《柳橋秋夕》:“柳疏橋盡見,水落路全通。
衣杵家家月,漁舟浦浦風。眼明無俗物,步蹇有枯筇。
野逸誰能那,悠然西復東?”《秋日雜詠》:“久雨初睛喜欲迷,青鞋踏遍舍東西。忽然來到柳橋下,露濕蓼花紅一溪?!?/p>
《柳橋秋夜》:“青帝萬里月輪孤,掃盡浮云一點無。 正是吾廬秋好夜,上橋渾不要人扶。”
《即事》:“小山榴花照眼明,青梅自墮時有聲。柳橋東岸倚筇立,聊借水風吹宿醒。”
《柳橋》:“村路初晴雪作泥,經旬不到小橋西。出門頓覺春來早,柳染輕黃已蘸溪?!?/p>
《獨行,過柳橋而歸》:“忽覺意稍佳,呼童扶下堂。寒云覆江干,慘慘雪欲作。
籬根犬迎吠,碓下雞俯啄。徐行過傍舍,醉笑盛酬酢。”
陸游還寫了紹興其他許多橋,如:《題跨湖橋下酒家》:“湖水綠于染,野花紅欲燃。春當三月半,狂勝十年前。
小店開新酒,平橋上畫船。翩翩幸強健,不必愧華顛。”
《泊舟湖橋酒樓下》:“縹緲云邊罨畫樓,空蒙雨外木蘭舟。 誰知老子清狂甚,獨占城南十里秋?”《柳》:“春來無處不春風,偏在湖橋柳色中。
看得淺黃成嫩綠,始知造物有全功?!薄锻須w》:“梅市橋邊弄夕霏,菱歌聲里棹船歸。
白鷗去盡還堪恨,不為幽人暖釣磯?!薄睹肥兄壑凶鳌罚骸颁钋毕蛐蛲ǎ瑵u入蒼茫大澤中。
造物將無知我醉,故吹急雨打船篷。 ”《暮春》:“市橋岸下泛湖舟,雕檻疏簾半上鉤。
春事幾何君惜醉,明朝赤幟插譙樓。”《江上》:“禹會橋頭江渺然,隔江村店起孤煙。
冷云垂野雪方作,斷雁叫群人未眠。萬里漂流歸故國,一生蹭蹬付蒼天。
暮年尚欲師周孔,未遽長齋繡佛前。”《閑游》其三:“祓除情景煙波上,放蕩胸懷詩酒中。
禹會橋邊潮落處,夕陽幾度系孤篷。”《過杜浦橋》二首:其一:“橋外波如鴨頭綠,杯中酒作鵝兒黃。
山茶花下醉初醒,卻過西村看夕陽?!逼涠骸皹虮庇暧啻核?,橋南日落暮山橫。
問君對酒胡不樂?聽取菱歌煙外聲。”《舟中》:“捩柁柯橋北,維舟草市西,月添霜氣峭,天帶斗杓低。
浦凍無魚躍,林深有鶴棲。不嫌村酒惡,也復醉如泥?!?/p>
紹興城里的橋,陸游也寫了不少詠橋詩,如:《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來湖中絕句》:“城南天鏡三百里,繚以重重翡翠屏。最好長橋明月夜,寄船策蹇上蘭亭?!?/p>
《月下自三橋泛湖歸三山》:“素璧初升禹廟東,天風為我送孤篷。 山橫玉海蒼茫外,人在水壺縹緲中。
茅舍燈青聞吠犬,蘋汀煙淡見驚鴻。白頭尚耐清寒在,安得終年伸釣翁?!?/p>
《秋夕虹橋舟中偶賦》:“解纜初離小市。
【第2句】: 形容獨木橋的句子
(1)小河上的獨木橋就更給小河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獨木橋只是由一根根普通的原木做成的,上面還有一些奇形怪異的花紋。往橋下一看,小河里的小魚兒是五顏六色的,有紅的、黃的、白的、還有花斑的,令人看了會忍不住動心,兩手癢癢的。
(2)西塘還有一座獨木橋。每當太陽要下山的時候,即將落下的晚霞紅彤彤的落在渠道里,把這座獨木橋也染成了紅色,是那么的和諧美麗,讓人感覺置身在畫中一般,令人陶醉。我喜歡這座獨木橋,因為仿佛西塘的一種美的精華,濃縮到了它身上。
(3)在一些更少人行走的羊腸小路上,還偶爾會在水溝邊看到一座獨木橋。一根木頭孤零零地躺在水面上,每日看著身下的水流,靜候著有人從自己身上攀過。獨木橋總讓人心生恐懼,走在這橋上總會心驚膽顫,兩腿發軟,但為了不涉水,為了不繞遠,也只能冒險。記得我小時候第一次走獨木橋時,嚇得手腳并用,連滾帶爬,走過橋時,已全身是汗。雖說只是獨木成橋,一樣擔負了橋的使命,讓路途變短,只是現在這樣的橋已銷聲匿跡,再也看不見了